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门风华-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书省宰相王实修先站出来了。

    “回皇上,即便不是饥荒时期,这个也可以用来当粮食换换花样,更重要的是,山薯不挑地方,随便什么荒山荒地都可以栽种,影响不了粮食的产量,而且这山薯的产量很高,亩产上千斤,一亩山薯的产量相当于四五亩粮食的产量,臣以为,陆颜氏这次又为朝廷立了一大功,理当受赏。”门下省首相徐良兴给了不同的意见。

    “回皇上,山薯的种植虽不挑地方,可人力还是要的,而且越是荒芜的山地需要的人力越多,此是其一,其二,陆颜氏家的后花园堪比良田,不是荒山荒地,且陆颜氏只种植了一小块地方,家中这么多劳力,肯定是精耕细作的,因而她家的亩产代表不了普通大众的亩产。故此,臣以为,可以先试着推广一部分。”尚书省左相温文山站了出来。

    “这个温左相放心,目前山薯种子不多,我们即便想大力推广也做不到,但有一点,山薯的产量确实高,陆颜氏种植的小麦和水稻也是精耕细作的,亩产上了三百斤就很是不易,对比之下,这山薯的产量绝对要比小麦和水稻高得多。”大司农刘丰站了出来。

    他是和颜彦打交道最多的人,也是最有发言权的人,同时也是最知晓皇上心思的人,因而,说完这段话,他又继续持笏说道:“回皇上,臣以为,陆颜氏一个闺阁女子能想到移植野生作物当粮食并付诸于行动找到这种作物且移植成功,这份功劳绝对可以载入史册,她为我们大周增加了一项粮食种类,且还是高产的粮食种类,若这山薯的推广做好了,臣以为将会极大地缓解我们的粮食压力。”

    刘丰一归队,户部尚书石存裕站了出来,“回皇上,既然刘司农说山薯的产量高且又不挑地,我们何不就让它一直在山上野生,何必浪费人力把它移栽出来?还有一点,山薯能当粮食吃这点不是陆颜氏的功劳,是当地村民的功劳。”

    多余的话石存裕没有说,但他表达的意思很明显了,因而他话一说完,治国公赵燎站出来了。

    “回皇上,臣一介武将,虽不懂耕种,但也知道,万物生长自有其道理,一个不事稼穑的深闺女子若一而再地因为农事被记入史志,只怕后世的人会贻笑大方,难不成我们司农司的这些人都是摆设?”

    说实在的,上次因为红米稻一事颜彦被记入史志赵燎就不太认同,可因着颜彦是陆家的人,这项荣耀终究还是落在陆家名下,他也就没有狠驳。

    可事后回到家,经妻子陆靖一分析,他才明白自己上了皇上的当。

    颜彦是陆家的儿媳不假,可颜彦更是那个哑巴的妻子,皇上一味地拔高颜彦的名气名声,肯定是在为那个哑巴铺路,那个哑巴不是进了书院吗?

    没看现在颜彦的风头早就盖过了陆鸣的妻子颜彧,住的是郡主府不说,且皇上还亲自去暖房,三天两头送东西,三天两头进宫,同样是太后的外甥孙女皇上的表侄女,颜彧的待遇连给颜彦提鞋都不配。

    这心偏的也太过了吧?

    因而,陆靖多想了,她担心的是不定哪天皇上找个由头把陆鸣的封号褫夺了,交给陆呦继承。

    尤其是现在战事一触即发,谁也保不准陆鸣上战场后会发生什么。

    因此,赵燎必须趁早阻止颜彦的势头,皇上想偏袒她私下尽管偏袒好了,他们管不着,但朝堂上绝对不行。

    这不,赵燎一说,很快辅国公和护国公也站出来了,他们也不认同再给颜彦记上一笔,理由是闺阁女子恐怕连菜都不认识,怎么可能真懂农事,可见就是胡扯,是别人的功劳让她拿来沽名钓誉了。

    “回皇上,臣也有话说,臣这个外甥女不是一个普通的深闺女子,绝对是一个有大爱、大善、大悲、大怜之人,所以她才会不顾外界的流言是非,一心只想为皇上分忧,为百姓解难,试问整个京城,不对,整个大周,谁会把家里好好的后花园拿来当农田试种?哪家的闺阁女子会成天抱着一本农书翻阅,哪家的闺阁女子会带着农妇亲自翻山越岭去找可以吃的野菜,哪家的闺阁女子会亲自下地向农妇讨教种植之法?回皇上,这些在场的官员们不清楚,刘司农想必是最清楚的,皇上您想必也是清楚的。”孟诺站了出来。

    颜芃一看孟诺站出来了,不由得有几分后悔,他方才也想站出来为颜彦说几句话的,只是顾虑到颜彦是他的亲侄女,怕别人说他护短,因而一直纠结着。

    还有一点则是因为他的私心作祟,颜彦的名字一而再地记入史志,而他自己的女儿嫁进陆家却一点水花都没有溅出来,他也怕将来会影响到陆鸣的前程影响到女儿的幸福,因而他沉默了。


………………………………

第三百八十七章、阻力(二)

    颜芃的私心在听了孟诺的一番辩驳后醒悟了,惭愧了,因而没等孟诺归队,他也双手持笏站了出来。

    “回皇上,臣的侄女确实不是普通的深闺女子,她所学所知比一般男人都多,不说别的,单就她提出的荒山荒地种植养殖套作之法就很不一般,虽需要些人力,但对大周的农事发展绝对是有促进作用,这是一种新型的农业耕作方式,目前已经初见成效,诸位若是不信的话,可以去城外东郊的明庄看看就清楚了。”

    “哦,什么叫种植养殖套作?”李琮问道。

    他只知道颜彦开发了一片荒山荒地,却不清楚什么叫种植养殖套作。

    于是,颜芃把颜彦的农庄模式细细说了一遍,他曾经亲自去看过,荒山上栽种果树的同时养殖鸡和鹅,树下的杂草和虫子可以当鸡鹅的粮食,而鸡鹅的粪便又可以当肥料。

    此外还有鱼塘、还有马牛羊的养殖,这些也初具规模只是未见成效,那上百头羊估计要等到冬天才能出售。

    另外,颜芃还听农庄的人说过,颜彦想推出一种稻田养鱼的方式,可惜那段时间颜彦因为刚有身孕不能出门,这事便暂停了。

    “回皇上,人力不人力的不说,但有一点很肯定,那座荒山目前养活了五六十人,里面老弱病残都有,各尽所能,如今每日可以提供禽蛋上千枚,还有上千只可以出售的鸡鸭鹅以及各式菜蔬果品,这些可以供多少个家庭日常生活?谁说臣这个侄女不懂农事?这种套作模式你们谁见过?”

    颜芃一说完,刘丰再次站了出来,“回皇上,臣去明庄看过,确实如颜侯所言。此外,还有一部分时日尚短未见到成效的养殖和种植,比如鱼塘、草药和果树,臣相信,有个五六年,这座农庄的所有投入基本可以收回,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养活一些无家可归的鳏寡孤独,对京城菜价的稳定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故此,陆颜氏的农庄耕作模式的确值得借鉴,而陆颜氏本人也应当载入史志。”

    李琮的目光往台下扫了一圈,最后锁定在陆鸣身上,“镇国公世子,陆颜氏是你们陆家的,你对此有何看法?”

    陆鸣刚出门回来,这几日都忙着安顿周婉一家,真没顾得上过问京城又发生了什么,还是今日上朝之后才得知昨日皇上亲自带着人去了明园挖山薯,也才知道颜彦又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只是他不明白的是,前些时日的红米稻种植功劳归到了颜彦头上,这些世家也没怎么反对,文官里也只有王实修和温文山质疑了几句,可那也是针对徐良兴针对陆家,不是针对颜彦,这次风向怎么突然变了?

    还有,皇上点名问他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不得不说,陆鸣的脑子确实也很聪明,其实,他早就看出皇上是在给那对夫妻铺路,只是之前他没太在意,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地位是坚不可摧的,唯一的嫡子,十岁开始受封为世子,陆呦一个庶出的拿什么跟他比?

    可这会见这些世家开口阻拦皇上,他也过心了。

    是啊,颜彦住的是郡主府,想必皇上早就有意封她为郡主,既是郡主,那么陆呦的爵位自然不能低了。

    退一步说,就算陆呦的爵位或官位和他没有冲突,但对他的声誉肯定会有影响。

    试想一下,颜彦为百姓们做了这么多的实事,将来陆呦出来为官了,那个女人肯定还会不遗余力地辅佐他,如此一来,不管是声望还是口碑或是建树,那两人都将远远超过他们夫妻,彼时,他还有何颜面忝居世子之位?将来又有何颜面去见陆家的列祖列宗?

    这时的陆鸣忽地想到了他和父亲之间的一场对话,那次父亲也说过,让他把世子之位让出来,说他目光短浅不辨是非有眼无珠,彼时父亲虽没说要把世子之位传给陆呦,但父亲对他的失望却是实实在在的,为此还踹了他几脚。

    因而,陆鸣不难想象,倘若父亲看到那两人取得的成就和口碑,肯定会非常开心,同时也会对他非常失望的,要知道当初颜彦本该是他的妻子啊,是他自己把她推开了。

    只是事到如今,他后悔也无益,当务之急是不能再做那种目光短浅让父亲失望的事情,可让他拱手把这份荣耀送到颜彦面前,他也做不到,因而,略整理了下自己的思绪,陆鸣站了出来。

    “启禀皇上,臣的大嫂确实非一般的闺阁女子,没有人规定不事稼穑的闺阁女子就一定不懂农事,就像没有人规定五指不沾阳春水的闺阁女子就一定不懂厨艺一样,臣的大嫂就是一个特例,她会很多人不懂的菜式,会我们闻所未闻的蛋糕和火锅,因而,她能种出别人种不出的红米稻,能移栽别人想不到的野生作物,能找西洋传教士讨要我们没有的农作物种子,还有方才颜侯说的什么养殖种植套作的耕作方式,这些都是在场的诸位大人没有做到的且没有想到的,因此,臣以为,臣的大嫂的确居功至伟,完全可以记入史志。”

    果然,陆鸣的话成功地把大家的思绪转到了颜彦的奇特上。

    这个女子的确太不简单了,据说还会作曲,她作出来的曲子不是一般的大气豪迈,压根就不像是闺阁女子的胸襟,不但赢了那一干世家子弟,还迷住了一个外地的世家公子。

    琴棋书画,厨艺、绣技、经商之道、农事,对了,还有战争,似乎就没有她不懂她不明白的,这是正常人吗?

    确实不是正常人,正常人谁会在死了三四个时辰后再活过来?

    难不成是这死的三四个时辰中有了什么奇遇?

    陆鸣的这点小心思没有瞒过在场的这些官员,自然也没有瞒过李琮,李琮摇了摇头。

    是的,他失望了。

    作为镇国公世子,陆鸣的胸襟和气度太小了。


………………………………

第三百八十八章、发威

    李琮虽然对陆鸣失望,但陆鸣的话却给了李琮一个很好的理由,因而,他不等众人再议,直接说了结论。

    “诸位爱卿,朕知道们在怀疑什么,不就是说朕这个侄女聪明得不像正常人么?不知们听懂了方才颜侯、孟侯和陆世子的话没有,朕这个侄女的确不是寻常的闺阁女子,是一个相当有耐力、毅力的聪明女子。据朕所知,她之前为了研究蛋糕,曾经带着几个丫鬟忙了一个多月,错了又改又改个配方重来;后来为了研究新菜式,她找遍了家里所有的菜谱亲自练习;再后来听朕说百姓们连温饱都难以为继,她为了替朕分忧,又开始研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