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倒是没想过江哥哥。”李如意心里暗道:我若是去洛城,江哥哥仍会跟我去吗?
一时间竟是期盼江青云跟她去,可是再一想,李英华的话很有道理,江家只剩下江青云一人,江青云岂能去险地?
赵氏知道李如意的性子,认准的事,肯定要做到,比如最开始想尽办法做买卖,比如养鸡、养猪,一步一步的达到目的,总而言之,太有主意,执行力很强。
李如意竟然是当着全家人的说出的事,那便是深思熟虑过的。
赵氏生怕一转眼李如意就离家去了洛城,这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可怎么办?
她这辈子生了六个儿子,只有这一个女儿,哪怕女儿没有能耐,也会当成心肝宝贝一样心疼养着。
她跟李山道:“你快去找青云,让青云来劝如意。我们的话如意不听,总该听青云的吧。”又把伍余年及奴仆都叫来,非常严厉的道:“你们听好了,没我的命令,不许放小姐出府。”
赵氏当主母这几年,这次说话的态度最坚决,伍余年及奴仆纷纷应下。
赵氏仍不放心,又用很严肃的态度跟周双、周英嘱咐道:“你们不许助我闺女出府,不许助我闺女去洛城!”
周双、周英异口同声的答道:“是。”
两个儿媳不约而同的道:“娘,我陪着妹妹。”
“你们帮我带飞跃、腾高。”赵氏把两个小儿子塞给两个儿媳,然后亲自上阵盯着李如意。
就这样,李如意被禁足了,不能出府,更别提去洛城。
赵氏看着盯着黑眼圈的闺女,气呼呼的问道:“昨天童小姐、郑小姐给你说什么了,你一夜未眠,今日一早就说要去洛城?”
“她们只是说县主要呆在洛城与洪世子共生死。”
“县主已嫁人当然要跟夫君在一起。你还没嫁人,当然要跟爹娘在一起。你去洛城干什么?”
“县主此次是头胎,我只是想着去帮一下县主。”
“县主是习武之人,平素活动多,生产比普通妇人容易的多。”
“我还想帮洪家人治伤。”
赵氏用极低的声音道:“你帮洪家人治伤,回头楚王当了皇帝,拿你治罪,你怎么办?”
李如意一怔,竟没想到这一点。
“这是你四嫂刚才悄悄给我说的,她说连燕王府都不参与此事,还要把县主接回燕城,我们李家如此微势,千万别凑上去。”
“这个……”
585不愿负你
“你若去洛城,你爹、几个哥哥必会跟去,我们家等于去了好几个人,洛城里面定有楚王的眼线,会认为我们家支持洪家。”
李如意竟然无语可对。
“燕王府都保持中立,何况是我们小小的李家。你四嫂特意让我把这些话说给你听,她说你是聪明人,想明白就不会去。”
不得不说吕婷的话很有道理,让李如意陷入深思。
到了下午,李山、李健安从燕王府回来了,带回江青云的两句话。
第一句话是:女子未出嫁前在家从父,否则视为不孝。
第二句话是:你若去洛城,我便跟去。
李如意得了两句话,竟是热泪盈眶。
她在家里只是个女孩子,经常不听爹的话,想做什么事,无论如何也要达到目的,虽然许多事做了之后结果是好的,但是潜意识里早就忘记这是在大周国,女子未出嫁之前在家从父,要听爹的话。
这回她竟是不管爹娘,不管家人,要去战火最前线的洛城。她这是不孝。
至于江青云,再次表明态度,无论李如意到哪里去,都会同行。
两小相识几年,江青云从未表态爱慕李如意,只是回回都用实际行动表明心迹。
江青云愿意与李如意远赴大周国最危险的地方。江青云已经深深的烙在李如意的心灵深处。
赵氏仍在生气之中,道:“如意,听见没有,青云说你要是去洛城,就是对你爹娘不孝!”
这一生气连闺女都不叫,直接叫名字了。可见十分温柔的赵氏也是有脾气的。
李山语重心长的道:“闺女,青云家族只剩下他一人,他若跟你去洛城,有个三长两短,你说怎么办?”
王燕拉着李如意的胳膊苦苦哀求道:“你听爹娘的话别去洛城。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去那么凶险的地方干什么?”
吕婷道:“江公子若要去洛城,年前就跟燕王世子去了,但是他没去,说明他不去洛城,而现在为了不负你,承诺你去他便去。恕我直言,他不愿负你,可你也不能负他。”
李如意长叹一声,摇摇头无精打采的道:“我不去洛城。”
“这就对了。你看你把我吓得一直心神不宁。”赵氏又嗔怪道:“现在你在家里,我们都惯着你,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造成你无所畏惧的性子,以后你要是嫁人了,在婆家可不是人人都惯着你,你不能再像今日这样由着性子,做什么事不考虑后果。”
李福康见李如意如同霜打的茄子蔫了,心里不忍,微笑道:“妹妹要是嫁给江公子,江族就江公子一个人,江公子肯定惯着妹妹。”
赵氏感慨道:“唉,婚姻的事可说不好。”
赵氏不像家人把李如意与江青云的亲事想的很美好,就比如当年她都与举人之子定亲了,一场瘟疫改变命运,最后嫁给了祖祖辈辈都是泥腿子的李山。
吕婷道:“人定胜天。江公子对妹妹情深义重,定会坚持娶妹妹。”
赵氏又道:“青云出身尊贵,又是太妃的外甥。以后的事说不好。再者,江家只有青云一人,太妃定是想让青云多娶妻妾多生子嗣。青云是极好,可是你们妹妹也不差。我们李家的女子不与别人共侍一夫。”
这是赵氏第一次当着家人的面在江青云与李如意的亲事上面发表态度。
只因李如意今年十二岁了,再过三年就及笄。赵氏不想让家人觉得李如意肯定会嫁给江青云。
捧得有多高,跌得就有多惨。
赵氏觉得秦太妃把李如意安置在自己的院子,把李如意高高捧起来。
只是,若一天,秦太妃改变主意,不同意李如意嫁给江青云,或是在江青云与李如意成婚之后,往江青云的房里塞人,这两种的哪一种都是在把李如意推向深渊。
与其这样,不如让家人现在清醒过来冷静面对。
李如意倒是比赵氏想象中的冷静,对此番话没有辩驳。
前世,她是孤儿,性格自卑,表面又清高,跟人相处不好,好不容易由组织出面指定丈夫,对生活充满憧憬,跟丈夫申请打了结婚证还没洞房,丈夫就因工作原因被军队急召离开,这一走就是半年,期间没有任何消息,再有消息时就是丈夫在演习中失事牺牲的噩耗。
当时,她悲痛绝欲,哭丈夫也自己的命运,后来为了振作起来,离开原来工作的军队,离开了熟悉的战友,跑到边防医院,换了新的环境,一切重新开始,也是在那里把精力都投入到工作当中,为边防的官兵为牧区的老百姓治病,通过知道一个又一个患者的故事,感受人生,性格慢慢的改变,变得自信阳光,平易近人。
今生,她对于和江青云的感情,没有排斥,也没有期盼多么热烈,一直是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
如果能成那固然很好,反之,又能怎样?
没有人比她更清楚婚姻充满了未知数,命运无常。
赵氏的话却让李家四少年的心里很是触动。
李福康拉大哥、三弟、四弟去了他的院子。
以前四兄弟都是去李健安的居所商量事,现在李健安成亲了。兄弟几个觉得说话不方便,就改到李福康这里。
不过,十次有九次是李健安张罗着兄弟商量事,或是心眼多想的多的李英华,李福康是头一次。
李福康向来说话直截了当,“娘的担心很有道理。我们家门第太低,所来的一切都是靠着妹妹。我们家的男人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唉。我们不行不好。”
“我们家的男人还是有拿得出手的。”李英华缓缓道:“二叔会做豆腐,开春传授北方各个城府的人做豆腐,这回他又能大大的露脸。”
李福康瞟了李英华一眼,道:“你别忘了,豆腐也是妹妹弄出来的,二叔是向妹妹学做豆腐。”
“二弟,你又着急了,你又忘记江哥哥的嘱咐,他说我们年龄尚小,想要进军营或是在仕途上功成名就,就得一步一步稳稳的走,现在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切记浮躁。”
李健安心里自是着急,只是他这个当长兄的都急躁起来,下面几个弟弟那得急成什么样,有很多事,着急也没有用也解决不了。
586努力维护
李福康道:“可妹妹今年十二岁,再有三年就及笄,那时我们若仍是现状,仍无法帮助妹妹抬高身价。”
李敏寒轻叹一声,道:“我们要是能有妹妹的一半能干就好了。”
李健安语重心长的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三年时间不短,只要我们在这期间珍惜每一天,好好的读书练武,三年后说不定就恢复科考,再不行,我们那时进军队,哪怕都是普通的军士,也是为国为民受人尊敬。”
北方因是燕王的辖地,边防经常打仗,老百姓对军人很尊敬,普通人家要是有人当兵,地方会给予一定的保护,若是官员人家,则是名声很好。
李英华握紧拳头,道:“大哥说的对。我们就听大哥的。”
李敏寒表态,“我听大哥的。”
“二弟,你呢?”
李福康低头思索,很快就高声道:“大哥,我也听你的。”
李健安道:“那就说好了,若开科考就参加科考,若三年之内不开科举,我们都去当兵。”
李福康又道:“我们的武功稀疏,还得多花功夫练习。”
李英华低声道:“大牛、二牛的武功很高,比江哥哥的护卫武功还高。我们只要一直跟大牛、二牛练武功,三年后一定能有小成。”
大牛、二牛的脑震荡一直未好,记忆力没有恢复,每天在李家卖力干活,天天傻乐。
自从当了李家四少年的师父,并没认为多一件事辛苦心生抱怨,还觉得能跟几个主子一起练武很荣幸,开心的不得了。
只因大牛、二牛到底是丢了记忆力,一些基本武功忘记,就由周双、周英来传授。
说起来,周双、周英、大牛、二牛都是出自燕王府,相同的是四人都曾在一个地方训练,不同的是两女没有两男武功高,两女比两男多学了礼仪、盘发、交际、化妆等,而两男则比两女多学了反刺杀、刺杀、易容、跟踪等。
“滴水穿石。我们只要坚持不懈,三年后肯定比现在强许多。”李敏寒说到激动处,忍不住一拳砸在桌子上。
李英华跟着一拳砸在桌子上,“说得好。我们努力!”
李福康心事解开,笑道:“轻点,这可是我的桌子。你们要砸,去你们房子里砸。”
李敏寒坏笑道:“二哥马上要娶二嫂,是不是怕二嫂进了门看到桌子有几个坑会生气?”
相当初,他成亲之前,李福康没少打趣,这回该轮到他打趣了。
李福康喜滋滋笑道:“我的桌子有坑又如何,银芳才不会管这点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