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福康喜滋滋笑道:“我的桌子有坑又如何,银芳才不会管这点小事。”

    下个月张银芳及笄,之后就嫁进李家。

    正月过年,日子会过的快,到了二月李福康就大婚。

    说曹操,曹操到。张家人又来给李家拜年。这回不是全家人出动,只有张老头、张金海和张铜江。

    “我们是来送喜帖。”张老头穿着宝蓝色的长袍,缎面的又是新的,闪亮的很,不过看着不俗,反倒有点富贵,老脸大嘴咧开笑开花,激动的道:“金海刚定了亲事,下个月成亲,比银芳和福康早几天办事。”

    张金海在众人的恭喜声中道谢,而后面带感激缓缓道:“去年多谢李叔叔、福康几次去我家里提醒我,硬把我拉住,我才没参与那件事,又多谢你们家帮我转学进了北山书院,不然我得到这门亲事。”

    北华书院师生闹事,牵连到许多人,甚至书院被燕王府派燕城衙门封了,至今未解封。

    可别小看一个书院,师生加上杂役什么的,那可是一千多人,一千多个家庭受到影响。

    当时,张金海热血沸腾,非要参与进去,李福康去了几次劝张金海,李山也去了一次,让张家人把张金海禁足。

    若非李家,张金海便参加其中,极有可能被抓进监牢,自己受罪,名声毁掉不说,张家人得急死。

    李福康笑道:“那是我该做的。再说,又不是我看住你,是你家人把你看住。”

    李山目光慈祥,道:“你能转学进了北山书院,也是你个人读书成绩好,有这个能力,不然北山书院不会收。”

    张金海郎声道:“若没有人引见,我怎么可能进去。我也是这几天才从两位学业比我好的同窗嘴里得知,他们也托人想转入北山书院,也交了诗、策论,却是被拒绝了。可见所托之人非常关键。”

    李山坦诚道:“书院的师长包括院长经常从我们家购买吃食,兴许是打交道多熟悉了。”

    李英华摇头笑道:“爹,非也,书院的学子家里可不止我们一家卖东西给书院的师长,只因您与二叔是燕军军官,我们家传授燕军及村民豆腐方子,妹妹几次给我们书院的师长义诊,两次给师生免费赠药,再有我们家是第一批交的商税,且交了八百两银子,我们家在书院的名声很好。由我们家出面做担保,师长自是要对金海哥高看一眼。”

    李福康自豪的道:“对。三弟说的很对。”

    北山书院的学子,多出自豪商大富之家。燕城作坊与番邦商贩做买卖的中间人崔佩的儿子、侄子就在北山书院读书。

    崔家那是老牌的豪商,在北方的商界非常有地位,人家开着银庄,还有粮铺。

    北山书院自建立以来,师生吃的米面油粮都是出自富原粮铺。

    可是师生对李家少年的好感比崔佩的儿子、侄子好的多。

    在大周国,一个家庭的名声很重要,而名声是需要家里的每名成员努力维护。

    过完年,李家忙碌起来。

    赵氏带着两个儿媳妇筹备李福康的大婚,平时教两个小儿子识字。

    豆腐房开始干活。酱菜作坊需要大量的豆腐做成腐乳卖给北方的百姓及番邦商贩。在这个青黄不接的季节,蘑菇酱、松花皮蛋甚至是混糖月饼都比较受欢迎。

    每天清晨到中午,李山都会在豆腐房干活。下午,李山会带着两个小儿子去巡视自家的地及鸡棚。

    一纸军令,李石被召至燕城。他住在燕城官员安排的驿馆,就在那里给来自燕王周冰封地各大城府的几百名厨子传授做豆腐。

    李家兑现承诺,在开春之前把豆腐方子公布于众的消息,像风一样传遍大街小巷。

 587不请自来

    这个时代,人们把手艺看的非常重,特别是能够传给子孙后代的独门手艺。

    纵观上下五千年,许多手艺失传,原因就是很多独门手艺人宁愿把手艺带进棺材里,也不愿意传授给外人。

    俗话说,传男不传女。古代非常的重男轻女,很多独门手艺人如果没有亲生的儿子,甚至连亲生女儿都不传。

    北方人人爱吃豆腐,只要学会做豆腐的手艺卖给百姓,就能安身立命养活自己,甚至可以养活一家人。

    做豆腐的手艺就是独门手艺,完全可以传给子孙后代。

    “长平李家竟然把做豆腐独门手艺公开。长平李家的家主胸襟真是广阔!”

    “豆腐好吃却难做。听说燕城酒楼没关门时,几个名厨费尽心思琢磨,做了无数回,也没能把豆腐做出来。”

    “听说番邦商贩拿番邦大牲口换腐乳,那腐乳就是用豆腐做的。豆腐真是极好的吃食。”

    “老头子我今年七十三,活了这么多年,从未听说谁家把独门手艺的方子献出来传授给各城府的人。这几年,我的牙齿不好,就爱吃一口豆腐。别的菜,我可以不吃,豆腐是少不了,我没想到长平李家把豆腐方子就这么献了出来。这要是放在我家,不会。不会这样做!”

    “昌县邓家的杏酒、守县秦家的金丝枣饼、丰县洪家的烧驴肉等等,这些人家卖的杏酒、金丝枣饼、烧驴肉吃食都是独门手艺,一卖就是百年,没有一家把方子献出来。偏偏这个长平李家,只卖了两年多豆腐,就把全天独一无二的豆腐方子给献了出来。”

    “长平李家的李山是燕王爷亲手提拔的军官,听说他本人没有本事,是靠着绰号小神医的女儿献药方入了燕王爷的眼。这次李山把豆腐方子献出来,就是报答燕王爷的知遇之恩。”

    “原来,我还妒忌李山一个泥腿子,大字不识几个,武功平平,竟是当了军官,这次,李山把豆腐方子献出来,做出这番大事,我服了,我没有李山的胸怀。”

    “李家就这么傻呼呼的把豆腐方子献了出来,竟是不考虑子孙后代?”

    “李家就是靠着卖豆腐发达起来,现在竟是把豆腐方子献出来,那以后靠什么挣银子?”

    “要我说,李家就是个傻的,家里没有一个聪明人。李山已经当上军官,豆腐方子献出来,李家还能得到什么好处?”

    去年李家就把豆腐方子拿出来献给了燕王周冰,传授给燕军的厨子、礼村的父老乡亲。

    不过,那次只是燕军及燕城的一少部分人知晓此事。

    这次,李家把豆腐方子传授给洛河以北的十几座城府的人,影响力比上次大的多。

    李家的做法简直颠覆众人的思想。李家人做了无数人不敢做不可能做的事情。

    这一日,长平县李家李福康大婚,本来是低调的只摆六桌,几十个身份尊贵的客人不请自来。

    县公周莫玄、燕王府大总管贺南及六公子周珞炎、燕城衙门的几个官员、北山书院的院长及几位师长、燕军的十几位将军、军官等等。

    只是周莫玄一人,便让李家蓬荜增辉。

    李家别的没有,吃食最多,立即加了五桌,又从江府借来厨子、奴仆帮忙。

    世人都不是傻子,李家为了北方的百姓无偿献出豆腐方子,人人都看在眼里,哪怕是李家的敌人,也不得不在心里赞李家大义两个字!

    品节高尚的人,名声清正的人,大义凛然的人,这会令人尊敬。

    李家的大义得到了所有的人尊敬。今日不请自来了这么多的宾客,甚至连周冰都派出两位儿子及大总管,就是很好的说明。

    赵氏大喜特喜,跟爱女道:“你二哥傻人有傻福。今日来了这么多的贵客,你二哥的大婚办得可真热闹,以后一辈子都有的说。”

    同样是内战时期,李敏寒的大婚就不如李福康的热闹。

    李山兴高采烈的带着四个儿子招待贵客,穿梭于酒桌之前,笑声朗朗。

    许久没有出门吃喜宴的周珞炎被周莫玄带着在酒桌认识了燕城衙门官员及燕军的将军,心里暗喜。

    郑怀玉、齐小姐、童小姐是李如意的闺蜜,也是李家发喜帖请的客人。昨天她们就到了李家,并且住在李如意的院子。

    三女吃过喜酒,就去外面转悠,正好遇到出来解酒的周莫

    玄、周珞炎。

    郑怀玉笑道:“珞炎,恭喜你能出王府。”

    之前,周珞炎被万侧妃看着,想跑出王府,还求过郑怀玉这个义姐。郑怀玉可不敢带周珞炎出府,便从外面带给他一些新鲜玩艺,还教他武功。

    一来二往的姐弟俩感情挺好。

    周珞炎竟是十分感慨道:“还是我五哥厉害,在父王面前为我说了几句话,父王就允许我出府。早知如此,我就直接找我五哥了。”

    这几个月他被万侧妃管得太严,天天关在王府里面呆着,心情非常郁结。

    “他是能出府了,他娘万侧妃一个劲的抱怨我,让我带着他,十二个时辰盯着他。”周莫玄苦笑摇了摇头,“我直接成了老妈子。”

    郑怀玉微笑道:“哥哥带弟弟,无可厚非。”

    周莫玄不知想到什么,突然间桃花眼一亮,把周珞炎推到郑怀玉跟前,道:“六弟,让我们的好姐姐带着你。难得我得一天空闲,我去找人喝点酒。你若玩累了,就去表叔府里找我。”

    郑怀玉瞧了脸颊通红的童小姐一眼,向周莫玄问道:“我们几个要打牌,你来不来?”

    “不了。”周莫玄摇了摇头。前几天他跟童小姐吵了一架……

    童小姐低头掩饰一脸的失望沮丧。

    李如意望了望周莫玄,又望望童小姐,二人表情怪怪的,不知她们之间发生什么事。

    周莫玄俯在周珞炎的耳边低语几句,还拍了拍周珞炎的肩膀,似在鼓励,而后跟众女打声招呼转身头也不回的走了。

    童小姐抬头目送周莫玄的背影,目光幽幽。唉,每次两人吵架,无论对错,都是她先道歉。这次她倒是想道歉来着,可是一直没有找到独处的机会。

 588合伙开酒楼

    李如意柔声道:“你们四个人正好能打升级,先去我院子打牌。我送一下宾客女眷就过去。”

    这般将女宾客送完,帮着赵氏处理一些事务,就过了一个时辰。

    回到自己院子的偏厅,见四人聊得热火朝天,竟然没打牌,这简直是破天荒,好奇问道:“你们谈什么谈得这么热闹,都不打牌了?”

    “牌自是要打,只是眼下有一件事比打牌还重要。”

    “好如意,我们万事俱备,就等着你。”

    “这可是大好事,只是没有你,我们就成不了事。”

    “不用你花钱,也不用你买地,更不用你招人,你就是出方子,其实方子你都已经有了。”

    “燕城酒楼,你去过的,那次你还说酒楼的菜做的不精致量也少,再这么下去肯定关门,被你说中了,燕城酒楼年前关门,不是为了过年,而是亏本,主人把燕城酒楼卖了。”

    “好如意,燕城酒楼那可是全燕城最大的酒楼,也是年头最久的酒楼,它比我爹年龄都大。”

    “我们几个要把燕城酒楼重新开起来,若想生意兴隆,就得靠你,我的如意,你把燕城三大作坊弄的那么好,你家的这么多吃食都是天下独一无二,你要是和我们开燕城酒楼,酒楼的买卖肯定如果夏日的烈日一样红红火火!”

    四人七嘴八舌,都盯着李如意,闹得李如意不知道先跟谁说话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