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是正月过年,李山仍在家里呆不住,每到下午阳光最充足的时候,会带着两个奴仆骑马巡视自家的田地。
“内战还没结束,南方会有许多田地荒芜。今年我们大周国的粮食怕是不够吃。”
“我们北方以往都得从南方买进粮食,今年怕是买不到。”
“燕王府下令开春广种粮。”
年前江青云的话都被李山听了进去。酷爱土地热爱种地的李山站在一望无际的田地面前,心里琢磨着怎么把今年的地种好多收麦子。
其实李家现在拥有的财富已经多到不奢侈浪费的话,几辈子不用种地干活都够花,不过,李山不是会享福的人,也不是懒惰之辈,他会一直勤奋努力的活着。
“老爷,您对田地这么上心,我们家的地今年肯定会丰收。”
“去年一冬中雪小雪不停,田地上一直有雪,雪水充沛,土壤肥沃,开春种下麦子长得快。”
两个奴仆笑呵呵说话。
李山轻轻点头,“只要不出天灾,今年仍是丰收年。”
种地的就怕遇着天灾,旱灾、水灾甚至是虫灾,都会让田地的粮食毁之一旦。
“老爷,今年我们家还养猪养鸡吗?”
583一段良缘
李山随口答道:“养。只是养不多,不能跟去年一样,就跟前年数量一样。”这是李如意的决定,照这个局势,为了保险期间,今年少养猪、少养鸡。
三人去了鸡棚,又去佃农居住的地方转了一圈,而后回府。
不出所料,在李山出门的两个时辰时,附近几个村子的里正又登门来找他,提出跟着李家养鸡、养猪的事,而后被李健安兄弟拒绝了。
正月期间,几个里正已是三顾李家,每回都没见到李山,每回都被李家人拒绝。
不知道明日几个里正还来不来,反正,李山是不会同意。
郑怀玉、童小姐兄妹三人到李家拜年,原本不准备留下吃晚饭,只是没见到一家之主的李山,都留下等他,谁知这一等竟到了黄昏。
李如意特意跟李山道:“爹,郑姐姐与童二公子定亲。”
闻言,李山一怔,之前几次听童小姐说王氏想让童大公子娶郑怀玉,怎么变成童二公子?
刚定亲的童二公子带着几分喜气及一点羞涩,上前来鞠躬行礼,“李叔,新年好!”
“爹。”李如意扯了一下李山的衣袖,“准新郎给您拜年啦。”
“恭喜你与怀玉定亲事。”李山望着模样清秀跟小姑娘一样腼腆的童二公子,语重心长的道:“怀玉是个极好的姑娘,你要好好对她。”
以前郑怀玉到李家找李如意是为了治眼疾,后来两人成了好朋友,郑怀玉常来一是寂寞二是为了吃好的。
郑怀玉传授李家人射箭,指点李家人练武。
李如意的几个闺蜜,李山夫妻对郑怀玉的印象最好。
童二公子羞的脸都红了,仍是答道:“是。我会对她好。”
童小姐眼睛笑眯眯,道:“郑姐姐有一双大锤子,我二哥敢不对她好。”
郑怀玉大大方方的道:“我不会用锤子锤他。”
“你已经锤过他了好吧。”童小姐娇笑两声,望了准二嫂兼好友的郑怀玉一眼,然后跟李如意道:“我二哥与郑姐姐比武,我二哥故意受伤,害得郑姐姐心生愧疚老去看他。我二哥这么做就是为了让郑姐姐了解他有多么优秀。”
李如意笑道“原来如此。”
郑怀玉已从王氏那里知道这个事,摇了摇头道:“兵不厌诈。你二哥竟然对我用上兵法。”
李如意见童二公子羞得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帮腔道:“正是童二哥在意你,才对你用兵法,让你注意到他。”
李山笑道:“怀玉,恭喜你喜得良缘!”
“谢谢叔叔。”郑怀玉脸上再次露出笑容。她很爱来李家,喜欢跟朴实真诚的李家的在一起。
童小姐又特意道:“郑姐姐已有官职。朝廷取消科考,我二哥不能参加科考考取功名当官,为了能够配上郑姐姐,我二哥年前加入燕军并提出申请,不日便去边防。”
童二公子虽是在书院读书,但出身武将之家,一直是文武兼修,微笑道:“我的几个好友先后离开书院去参军到边防历练,我也不能落下。我去边防,并非全是为提职,只是不想坠了我们童家的名头。”
童大公子道:“他的那几位好友跟我们家家境相仿,他们都是武将之后。”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李山的心里起了微妙的变化,同样是燕军的军人,他这个当军官的却从未有过驻守边防的心思,真是不合格。
李家少年内心非常佩服童二公子的勇气。
郑怀玉望向童二公子的目光温柔,道:“我以前跟着姥爷、舅舅去过边防。这次你先去,等我结束燕安坊的军训就去看你。”
燕安坊的军训已经进行了两个多月,郑怀玉、童小姐、齐小姐及燕王府派出的五名女子高手,一共八位教官,在最冷的时候用最严厉的方式训练近千名妇孺,效果显著。
即将开春,燕城三大作坊打算军训一结束,就让妇孺去种树。总之,不让妇孺闲下来,不让她们有精力教唆在作坊干活男人闹事。
“二哥,我会跟嫂子一起去边防看你。”童小姐望向李如意,“小神医,你可要跟我们同去边防看看?”
李如意对大周国的北方边防倒是向往,不过正值内乱时期,狼国又派人潜入大周国掳神医,她要是去边防,那不就等于把自己暴露在潜伏在边防的狼国细作面前。
她笑道:“我倒是想去,只是作坊、家里都离不开我,还是以后吧。”
吕婷望了望几人,欲言又止。她爹吕道正现在边防,她从小到大还没有去边防看望过,真是很想去边防。不过,她已是李家妇,刚与李敏寒成亲,就提出去边防看望娘家爹,怕李家不同意,再一个,她还得留在长平县,这样好关照娘家的娘、妹妹、弟弟。
郑怀玉、童家兄妹走后,赵氏感慨道:“这个年被内战搅和得都没什么年味。”
老百姓放鞭炮都比往年少。元宵节的焰火灯会取消,今年老百姓看不到灯会。富贵人家定亲、成亲都十分低调。
今日童小姐就说,童大公子定亲事办的很简单,轮到童二公子,哪怕女方的郑怀玉是燕王夫妻的义女,定亲事只是摆了两桌酒宴,大婚的日子也未定,原因是郑刺史是三品高官,在国家有内战的时候嫁女儿,肯定会被御史弹劾。
她还说童二公子、郑怀玉都是十七岁,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却办不了大婚,只能等着内战结束。
李如意轻声道:“我们在北方的人能在家里平安的过上年就不错了,那在南方的人都深陷战火之中,特别是洛城方圆百里的人,便连吃个安稳饭睡个安稳睡都是件难事。”
李健安幽幽道:“娘,我们兄弟下午去给师长拜年,听说封县一战死了几万人,如今楚军兵临城下,攻打洛城,洛城上至刺史,下至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李英华冒出一句,“楚军是南方人,到了洛城,竟能适应洛城的水土?”
李如意道:“想必也不适应,不过,楚军人多,十几万呢。”
“楚军人这么多,洪家军能不能守住洛城?”
584以身犯险
李山与李如意异口同声的道:“能。”
洪家人在燕王府跟燕王父子比武时彪悍及不服输,给李家父女留下极深的印象。
李如意有些激动的道:“守城战比攻城战容易。洪家军那般凶悍顽强,哪怕人数少,楚军想要战胜夺下洛城,几乎不可能。封县之战就是很好的例子。”
“妹妹,你不是说楚军也很厉害吗?”
“爹、妹妹,你们都见过楚王世子,也见过楚军,他们难道不如洪家军厉害?”
李如意道:“楚军是厉害,但是你们别忘记了天时、地理、人和,这三条楚军占了哪条,他们一条都没占。
大过年的,楚王让楚军远离家乡打仗,不占天时。
洛城是洪家军的地盘,楚军不占地理。
最后一个人和,洛城的百姓与洪家军一条心,而楚王的两个儿子能被人撺掇的上一线战场死掉,说明楚王内部有矛盾,失了人和。”
李山点点头,“的确如此。”
吕婷一脸敬佩,道:“妹妹说的很通俗易懂,我觉得很有道理。”
李如意笑道:“我也是听江哥哥说的。”
赵氏道:“不知道青云在燕王府过年过得如何?”
李如意坦言道:“王爷夫妻派世子爷赶去洛城,打算接县主回燕城,县主誓于洪世子共生死不离开洛城。县主没回来,王府上下都牵挂着她。想必没有过节的气氛,不过,他们对江哥哥都很好。”
王燕有些动容道:“县主真是极好。”
赵氏环视两个儿媳,道:“县主身份尊贵,重情重义,实是吾辈之楷模。”
李如意回到自己的小院,想起往日与周琼蕊相处的点滴,特别是周琼蕊曾在秦太妃面前帮她与江青云说好话。
如今周琼蕊身怀六甲,身陷战火,作为好友的李如意岂能坐视不管?
还有洪家人,洪二爷一家曾在燕王府时对李如意很尊敬很好,如今洪捷已经战死,李如意不想再听到洪家其他人战死的噩耗。
前世,李如意是一名军医,军医需跟随军队前进,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也要勇往直前。
今生,李如意是大周国的郎中,哪怕不是军医,也不愿意看着大周国的国民因为战争而死亡。
李如意一夜未眠,次日,向家人禀明要南下去洛城一趟,助周琼蕊生产,帮助洪家军救死扶伤。
赵氏自是不同意,甚至急的要哭,“闺女,洛城混乱的很,你在家里呆得好端端的怎么偏偏要去那里?县主那么尊贵的人,身边肯定有许多的名医、接生婆,不用你去,她一定能顺产。”
李山也急道:“闺女,你可别把事情想的那般简单,去洛城就得过洛河,听说洛河两岸难民成千上万,你怎么过去,就算过去,你怎么进城?”
王燕道:“妹妹,你还是一个未及笄的小女子,怎能去战火纷飞的洛城?”
吕婷也道:“别人躲都来不及,你还往前冲。这可使不得。”
李健安肃容道:“妹妹,要是需要你去洛城,燕王府肯定早让江哥哥跟你说了,既然没有说,那便是不需要你去。”
李福康再次支持李如意,高声道:“妹妹,你去哪里,我都跟着。”
赵氏恼怒道:“福康,不许纵容你妹妹做傻事!”
吕婷一个劲的朝李敏寒摇头。
李敏寒望了吕婷几眼,到嘴的话只能咽回去。若是没有娶妻,他也能跟着妹妹去洛城,只是现在娶了,若去了洛城死在战火之下,新婚妻子就得守寡。唉。
李英华把李如意拉到一边,低声道:“妹妹,你可曾想过,你若是去,江哥哥十有八九会跟着去,江家只剩下他一人,燕王府肯定不让他以身犯险。”
“我倒是没想过江哥哥。”李如意心里暗道:我若是去洛城,江哥哥仍会跟我去吗?
一时间竟是期盼江青云跟她去,可是再一想,李英华的话很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