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知,三日后,卖货的人垂头丧气的回来了,东西卖不掉,红糖葫芦的糖衣碎了,糖炒栗子也变干了。

    “完了。这批山货要砸手里了。”秦掌柜愁眉苦脸,怎么同样是糖裹着葫芦、糖炒栗子,李家就能卖出去,他的货这么便宜还卖不出去?

    粮铺的掌柜派小二到点心铺收糖的钱。

    点心铺做红糖葫芦、糖炒栗子前前后后用了几十斤糖,一斤糖几十个铜钱,那可是几两银子。

    秦掌柜像割自己身上的肉一样付了银子,然后满心酸楚坐在铺子里望着车水马龙的人流发呆。

    他手里还有几万斤山货,怎么办?

    “秦掌柜想卖山货,在燕城、长平县城问了一圈人,没有人接他的货。”

    “谁不知道秦掌柜做出来的红糖葫芦、糖炒栗子到哪里都卖不掉,哦,秦掌柜自己都卖不掉,还想把山货卖给别人坑别人?”

    “李家的吃食能是那么好效仿的?”

    “秦掌柜这回可是赔大了。”

    “我听说当初秦掌柜抢在李家前面把燕城附近村子的山货都买了,秦掌柜还厚着脸皮去李家请教储存山货的方子,李家的李大人憨厚的过头,竟是告诉秦掌柜了,这下可好,秦掌柜扭脸就弄出红糖葫芦、糖炒栗子到处卖,要把李家的买卖抢光。”

    “秦掌柜生着一张笑脸,见人也笑呵呵,其实是个笑面虎,表面跟李大人好,背后就抢李家的买卖。”

    “好好的点心买卖不做,非要好高骛远去收山货做红糖葫芦什么的!”

    长平县城离燕城很近,商人的圈子不大,秦掌柜的事很快就传开了。

    又过了两日,众人听说秦掌柜把山货贱卖给李家。

    “李大人怎么还收秦掌柜的山货?”

    “我打听清楚了,秦掌柜托人去李家带话,说把山货按原价出售,李家不同意,秦掌柜不得已降价至八成,李家看在这个被托的人面子上同意了。”

    “秦掌柜这回可是里子面子都丢尽了。”

    “谁叫秦掌柜想算计李家!”

    “你们有谁秦掌柜托的是什么人?”

    “听说秦掌柜的妹妹是长平县城郝县令的小妾。秦掌柜托的这个人是不是郝县令?”

    “你小子知道的还挺多,这次算你小子说对了。”

    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秦掌柜正在李家的大厅里向李山赔罪。

    几天功夫,秦掌柜瘦了一圈,双下巴都不见了。

    李山看在郝县令的面子上见了秦掌柜一面,心里牢记赵氏的嘱咐,无论秦掌柜说的多惨,也不相信,不跟他多说话,等山货卸完货,就打发秦掌柜走了。

    守门的奴仆望着秦掌柜骑着驴远去的背影,一脸的蔑视,嘀咕道:“大老爷们卖个山货哭得眼泪鼻涕都流出来,在我们老爷面前装得那么惨,至于吗?”

    另一个奴仆道:“惨是不假,哭得一脸的眼泪鼻涕有点假。”

    李山急匆匆去找李如意,“闺女,我们家收了这么多的山货,弄得过来吗?”

    李如意正在书房看账本,放下账本,起身笑道:“爹,您放心,我心里有数。”

    李家、江家、张家的公猪全部杀完收拾好,猪肉已用李如意亲自调好的调料腌制灌进肠衣,现在挂在李家厨房的院子里风干。

    李家香肠将于腊月中旬初上市。

    礼村的猪将在腊月中旬宰杀,下旬上市。

    山货等香肠做完就可以做成冰糖葫芦、糖炒栗子上市,至于蘑菇酱,数量少,不准备售卖,李家留下来自吃或送亲朋好友。

    李山有些愧疚的道:“这回要不是郝县令把我请过去跟我说好话,我今日才不理会秦掌柜。”

    “秦掌柜的店在长平县是老字号,开了几十年,算是家传的老店有点底子,这回在买卖山货上载了跟头,算是吃了教训。其实要不是郝县令开口,我也打算收秦掌柜的山货。送上门能赚钱的买卖为什么放过。不过,我出的价钱可不是八成,而是五成。”

    “闺女,原来你早就想收秦掌柜的山货?”

 342两位父亲

    “是。冰糖葫芦、糖炒栗子供不应求,我们家囤的山楂、栗子差不多卖光,地窖里只剩下一千多斤,这是留着过年吃的。眼下离过年还有一阵子,秦掌柜的这批山货正好能赶在年前卖掉。有钱赚是好事。”

    李家归根到底没有根基,若李山官职高,郝县令怎么敢开这个口,就算开口,也是亲自带着礼物上门赔罪,而不是把李山请过府面谈。

    “好。那我就听你的。”李山看到桌上的三个账本,好奇里面记载着什么,赚了多少银子,又不好意思拿,觉得要是过问,会不会让闺女觉得不被信任。

    李如意笑道:“给您。这是豆腐坊、风鸡、山货的账本。每笔支出收入都记载着,一目了然。”

    李山翻看账本,不是任余年的笔迹,而是李如意写的。

    原来伍余年每隔三天向李如意报账,李如意都会记录在账本上面。

    家里的买卖能做的这么大,连几百里外的大商贩都来买货,一买就是几十两银子的货,没有账目清晰的账本可不行。

    “闺女,你记得可详细,受累了。”

    “这些不是一天的账,而是自秋季之后的账,我每隔三天记一回,半个月一小结,一个月一中结,一个季度一大结,一点都不累。”

    李山陆续看完三个账本,没想到盈余最大的不是他与李山天天亲自干活盯着的豆腐坊,而是风鸡。

    李家光是在风鸡上面的纯利润就高达三千四百两银子之巨。

    从建鸡棚到做成风鸡售卖才几个月时间,就赚了这么多的银子。

    “风鸡最赚钱。”

    “对。我们家的风鸡一只一两银子,除去送的人自留过年吃的,一共卖掉几千多只,您是早就知道此事,心里应该有谱啊。怎么了,您不高兴吗?”

    “当然高兴。”李山脸上笑容不减,心情却有些复杂,再次道:“风鸡最赚钱。”

    李如意语气试探问道:“爹,您不会又想买地了吧?”

    李山把账本放在桌上,有些拘谨的道:“那个,闺女,我不该拦着你养鸡,我真不知道风鸡最赚钱。”

    之前他与赵氏就后悔过,那时还不知道风鸡能赚的具体银子数额。

    今日账本摆在他的面前,风鸡赚的银子比豆腐坊一年赚的都多。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拦着李如意。

    唉,李如意领着家里的奴仆盖鸡棚养鸡养猪,李山没帮什么忙,就觉得闺女是闹着玩的,能不赔钱就不错了,没想到事情恰恰相反。

    身为一家之主的李山,每天起得最早,去豆腐坊干活,夜里睡得最晚,带着招财、进宝巡视整个李家。

    他要把家里最累最重的活干了,尽全力为李如意分担。

    李如意看到李山一脸的愧疚,连忙劝道:“我也没想到风鸡最赚钱。您快别多想了,我们家现在不缺钱,钱呢,是个好东西,慢慢赚,一步步来,明年春天我们家还养鸡,秋天还会卖风鸡还能赚钱。”

    李山有些沮丧,准备离开。

    “爹,这个给您收好。”李如意从抽屉里取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几张面额十两的银票,“过年您去同僚家串门得给晚辈压岁钱,这些银票您拿去换成散银。”

    “你前天已给你娘八百两银票,不用再给我。”

    “这是您的俸禄,您拿去吧。您是军官,官场上面人情费重,不用省钱。”

    “你拿去买衣服穿。”李山死活不要,当爹的总算有机会宠爱女儿一回。

    以前他在豆腐坊干活,每天李如意都给他分钱,后来家里买卖多了,李如意就每隔几天给他分一次钱。

    他身上有银子,都是李如意给的。

    李如意不但给他,还给赵氏、李石及四个哥哥钱。当然,李如意给赵氏的钱最多,其次是李石,最后是四个哥哥。

    曲三春从厨房领水果、茶叶回来,刚走到四合院门口,看到李山从里面走出来,立刻侧身让出路,低头恭敬的道:“老爷。”

    李山应了一声,走出几步,回头看了曲三春的背影一眼,刚才他进四合院时,只有李如意一个人。

    前两日,他去郝县令家,郝县令让夫人、小姐出来相见,

    他记得郝小姐身后跟着两个奴婢。

    两个奴婢长得什么样,他没记住,只记住都是青年妇人,看上去比曲三春年青的多。

    下午,天空阴沉黑暗,提前黑了,北风停了,像是要下大雪。

    王海戴着厚厚的兔子皮帽子,骑着驴子在官道上面奔驰,往礼村赶。

    天色阴暗,看不清他的表情,只能看到鼻孔呼出白气。

    不一会儿,天降白雪,鹅毛大雪,隔着两丈看不清人。王海收了收缰绳,不敢骑太快怕撞着路人,好不容易到了礼村,天已经全黑,村路被三寸厚的白雪全部覆盖。

    “开门,是我!”

    “老头子回来了!怎么回来的这么晚?吃饭没?”丰氏语气带着浓浓的惊喜。

    王海冷声道:“王春分那个王八蛋在不在?”

    “他,哦,他在他家,我可不知道现在他在不在。”丰氏这下知道老头子赶回来是为了继子的那件事,心里很是幸灾乐祸。

    王海质问道:“他从外面收猪要冒充好猪的事你知道不知道?”

    “我不知道。”丰氏心道:这事跟老娘有什么关系,老娘就算知道也得说不知道。

    “有人告诉我,王春分收了五头外面的猪,打算等李家收猪把这些猪混进去骗李家的钱。他还教唆别的人也这么干。王八蛋,一天到晚就知道歪门邪道,老子要打断他的腿!”王海把驴子交给丰氏,一口热水都没喝,这就去找王春分算账。

    丰氏牵着驴子,瞧了瞧天,雪下得真大,不知在书院读书的儿子及嫁到李家的女儿冷不冷,至于王春分,关她屁事。

    王春分家的猪就养在后院,原本只有六头,加上前几天买回来的五头,一共十一头。

    新买回来的猪都是公猪,也是骟过的,不过是才骟了没几日,体型比原来养的猪小多了,就像十一、二岁的少年跟三十岁壮汉,差别太大,只要不是瞎子就能看出来。

 343直接打晕

    王海进了猪圈一眼就认出哪五头是新买的猪,心里那个气。

    李家卖的香肠贵,可是对买卖伙伴也厚道,批发收猪的价钱生生比市场上的零售价都高出许多。

    一斤去皮去骨的猪肉零售价十四个铜钱,李家批发收猪肉二十四个铜钱。

    一斤多给十个铜钱,一头将近二百斤的猪能出肉一百多斤,李家就得多付一两多银子。

    这样的好事对于王族来说,打着灯笼都难找。

    王春分贪得无厌,竟要以次充好,用外面的猪来冒充,这件事要是被李家知道被外面的人知道,李家不会再跟王族做买卖,外面的人会看不起整个王族。

    “王春分,你给老子滚过来!”王海气炸了,声音像打雷。

    “爹,你怎么回来?”

    “你就这么不想老子回来,你想老子死在外面是不是?”

    “没有。我又不是大哥,我不敢那么想。”

    “你不敢想,可你敢气死老子。”王海把猪圈的门一关,操起棒子打王春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