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氏问道:“伍管家去江家收猪,也不知收得怎么样?”显然还不知道李如意把猪肉价钱每斤提高了十个铜钱。
李如意答道:“周伯亲自陪着,说不定福伯也跟着。没事。您就放心了。”
王燕露出一个温柔的笑容,问道:“妹妹,我听娘说,你要用猪肉做香肠?”
李如意答道:“对。现在厨房的人在剁馅,已经开始做了。”
王燕接着问道:“做香肠很容易吗?”
“对我来说容易不难。”
王燕低声道:“那么多人都来做,会不会被他们学会自己做然后到外面去卖?”
赵氏望着新媳妇,道:“这话我也问过她。她这个心大的,说不怕。”
“我做出的香肠从肠衣、猪肉到调料都是用最好的,特别是调料,是我亲自调出来的,只要掌握着调料,别人做的香肠就没我们家做的好吃。”
“原来妹妹心里有数。那就好。”
赵氏问道:“你打算香肠怎么卖法?”
李如意云淡风轻的道:“按斤卖,三百个铜钱一斤。”
这个价钱是经过考虑的,之前的李家风鸡一两银子,一上市就被疯抢,求大于供,那还是上个月的事,现在腊月要过年了,李家香肠肯定能大卖。
王燕直接瞪眼惊呼:“这么贵?!”
香肠是美味,可是怎能卖那么贵,要知道李如意收购礼村王族的猪肉一斤才十四个铜钱。
三百个铜钱是十四个铜钱的二十几倍。
王燕牢记自己是李家媳妇的身份,李如意赚的这么多,就
是李家赚的多,可是这样王族的人知道了会不会生气?
王燕差点张口就问。
赵氏想不到香肠能卖这么高的价,看来自家在香肠上面还能赚个钵满盆满,她就说这两天喜鹊在叫,原来又要赚大钱了。满脸喜气,微笑道:“我们在买卖上面都不懂,你说了算就是。”
李如意道:“到时赚了钱,过年我们全家去燕城玩两天。”
赵氏掩饰不住的喜气,问道:“我倒是想去,你弟弟太小能跟着去吗?”
“怎么不能,这不是有我吗。弟弟的肉瓷实,长得结实,哪里都能去玩。”李如意走到炕边,一把抱起李飞跃,“小胖墩,昨晚有没有尿床?”
李腾高一看,不干了,张开手臂也让李如意抱。
赵氏把李腾高搂到怀里,笑道:“你姐姐力气没有你哥哥大,可抱不住你们俩。”
王燕正在思索着怎么提醒李如意,听到耳边传来,“嫂子是想我哥了吧?”
“妹妹,你竟然打趣你大嫂我啊!”
“瞧瞧,你脸红了,被我就中了。”
“那是我抹了胭脂。”王燕握住李如意的小手,热呼呼的,可见身子骨不差,当着赵氏的面问道:“妹妹,你把香肠卖的这么贵,那江家、张家还有我娘家的人会不会觉得你收猪肉的价钱太低,心里有疙瘩?”
340难吃的红糖葫芦
闻言,赵氏就用探究的目光望着王燕,后者一脸坦然,显然没有藏着私心,不是为了娘家人考虑,而是真心为了李家着想。
李如意微笑道:“这个吧,我已经把收猪肉的价格提高到了二十四个铜钱一斤,整个燕城也没有这么高的价钱,他们必会满意。”
赵氏以为自己听说了,问道:“二十四个铜钱,这么高的价钱?”
“对。他们把猪养的好,猪肉品质高,我就给这个价钱。我们家用品质高的猪肉做香肠,香肠美味好吃,先把口碑做出来,争取到高端主顾,这样以后就不怕有竞争者。”
王燕夸赞道:“妹妹这是要把香肠做成跟李家风鸡一样,到时就算外面有人会做香肠,售价很低,富贵人家仍是只买我们家的。妹妹真是太聪慧了。”心里暗道:这高的猪肉价,族里的人肯定后悔今年没多养几头猪。
赵氏很快就想通透,笑道:“瞧瞧我,刚才都说了不懂买卖,让你自己做主。你就自己拿主意吧。”
李如意得到一番夸赞,只是笑笑,没有因此洋洋得意。
在这个家里,每个人都在付出。她只是做自己擅长的事而已。
“对了。妹妹,昨晚你太忙,你大哥没顾得上跟你说一件事,昨天,北山书院的门口有人卖红糖葫芦,一串十个山楂,三个铜钱,还有卖糖炒栗子,半斤六个铜钱。”王燕见李如意面不改色心不跳,心里佩服小姑子这般沉得住气。
赵氏惊诧问道:“这么快就有人会做冰糖葫芦、糖炒栗子了?”
王燕蹙眉的道:“可不是吗。我们家这两样吃食卖了不到一个月,就有人跟着卖了。”
现在每天早晨李家的豆腐坊仍在卖冰糖葫芦、糖炒栗子,价钱还是老样子。
要是市面上有类似的吃食,价钱比李家低的多,肯定会影响李家的买卖。
李如意想了想,现在家里还储存大量山楂、栗子的还能有谁,答案显而易见。微笑道:“看来秦掌柜见我们家没跟他收购山楂、栗子,就自己做出冰糖葫芦、糖炒栗子售卖。”
“妹妹说的是哪个秦掌柜?”
“就是长平县城点心铺子的秦掌柜,胖胖的,看着很精明。”
赵氏很是郁闷的道:“你爹当时还把我们家储存山货的方子告诉秦掌柜,现在秦掌柜卖冰糖葫芦、糖炒栗子来挤兑我们的家的买卖。唉,你爹就是糊涂。我得说说他。”
“娘,您别生气。”李如意搂住赵氏的肩膀,跟王燕问道:“嫂子,刚才你说的可是红糖葫芦?”
“对。你大哥当时说红糖葫芦,我还问来着,怎么叫红糖?他说糖衣黑呼呼的,眼神不好的,都看不见里面的山楂,卖的人就说是红糖葫芦。”
赵氏道:“我们家的冰糖葫芦糖衣是浅黄色,晶莹透明,里面的山楂看得清清楚楚,比这个红糖葫芦强十倍,不百倍!”
“娘这样想就对了。秦掌柜不会把做冰糖葫芦的糖衣,不但卖相差,味道也差,所以起名红糖葫芦。”
王燕眉飞色舞的道:“你大哥说糖炒栗子也不好。你大哥的同窗买了半斤,几个人分着吃了,竟然说栗子皮黑色,味道有点发苦,里面的栗子有点加生,不好吃。那个同窗一个劲说后悔花钱买了。”
赵氏得意的道“不好吃就对了。我们家的糖炒栗子岂是那么容易琢磨出来的。”
李如意冷笑一声,道:“秦掌柜生怕我们家的人不知道,派人摆摊子到了我哥哥读书的北山书院。既然他做初一,我们家就做十五。”
与李家只有一条官道之隔的长平县城城内,年底了,走亲戚串门娶嫁摆喜宴多,车水马龙,非常热闹。
点心铺。秦掌柜正在听小二禀报一上午的流水。秦掌柜最关注的就是昨天推出去的两样新鲜吃食。
“红糖葫芦六串、糖炒栗子三斤半。”
红糖葫芦昨天一个时辰就卖出去二十串,今天怎么一上午才六串,还有糖炒栗子昨天一个时辰卖了十三斤,今天才三斤半。
按理说,今天卖出去的数量应该翻几倍甚至十几倍才对,可事实却狠狠扇了秦掌柜一记耳光。
秦掌柜堆满肥肉的大脸布满阴郁,小二不动声色的往旁边挪了两步,生怕被迁怒挨打。
这时,来了一个穿着半旧长袄的矮瘦老头,声音倒是很洪亮,“小二,来一串冰糖葫芦!”
秦掌柜长虫一样的两道眉毛蹙成一团。
冰糖葫芦与红糖葫芦一字之差,可是两个字发音截然不同,这个老头到底想要买什么?
小二立刻换上笑脸,上前道:“老人家,我们铺里卖的是红糖葫芦,一串十个葫芦,只要三个铜钱。”
昨天就有主顾买了红糖葫芦吃了两口要求退货,理由是不是他要买的冰糖葫芦。
小二吃一亏长一智,这回特意提醒老头,点心铺卖的是红糖葫芦,不是冰糖葫芦,不过红糖葫芦价钱便宜。
老头一怔,想了想,道:“原来是红糖葫芦。唉,家里的孙子哭了好些天要吃冰糖葫芦。罢了,你给我来一串。”
“好咧,老人家,给您红糖葫芦,拿好了,吃好了,您再来。”小二去柜台后面取来一串红糖葫芦,交给老头,收了三个铜钱。
秦掌柜问道:“老伯,我瞧着你面生,你不是县城的人?”
“不是。我是来长平县城走亲戚,瞧瞧我儿子、孙子。”老头拿着红糖葫芦放在眼前瞅了一会儿,这跟邻居家的冰糖葫芦不一样,不是一种葫芦,算了,钱已经付了,也便宜不是。
秦掌柜等老头走后,跟小二道:“等会我叫人拿着红糖葫芦、糖炒栗子去村里卖试试。”
小二摸了摸脑袋,望着秦掌柜肥胖的身影离去,自语道:“昨天在书院卖,今天又要在村里卖。村里的人哪有闲钱买?”
老头举着红糖葫芦回到家,献宝似的给六岁的孙子吃。
孙子高兴的叫道:“娘,爷爷给我买了冰糖葫芦。”
儿媳妇在里屋绣花,听到公公花许多钱给儿子买了昂贵的冰糖葫芦,想起邻居说的冰糖葫芦甜丝丝酸丝丝,口水差点流出来。
341赔钱
孙子拿着红糖葫芦吃了一口,味道甜,可是后感有点苦,吃到山楂时那个酸,牙都要倒了,手一抖差点松开,把红糖葫芦掉地上。
儿媳妇从里屋走出来,笑眯眯的道:“好儿子,让娘也尝一口。”
孙子只吃了半颗红糖葫芦,直接把剩下的九颗半交他娘,然后去喝水。
“哎哟,酸死我了,这个冰糖葫芦不甜还好酸!爹,你花了多少个铜钱?”
“三个铜钱。”老头不敢撒谎,“这是我在点心铺买的红糖葫芦,不是冰糖葫芦。”
儿媳妇本来想着拿这串葫芦去外面显摆一下,幸亏没去,不然被邻居笑掉大牙。心里这个气。
“这是什么破葫芦,天杀的,不就是几颗山楂外面裹点糖渣吗,竟然要三个铜钱,他怎么不去抢钱!这家点心铺的掌柜心肠真是烂掉了,想钱想疯了,弄出这么恶心难吃的玩艺,还好意思叫红糖葫芦。幸亏我的牙结实,不然今日就酸的掉了。”
一会儿,老头的儿子从外面干活回来,看到桌上开始融化的红糖葫芦,问清楚原因,还不相信难吃,拿起来吃了一颗,呸,只吃了外面的糖衣,把整个山楂吐掉。
“我尝一个。”老头刚才不好意思吃儿媳妇吃过的,这下儿子吃过了,他才能吃,咬了一口,觉得甜,真甜啊,可是紧接着嘴里有苦味,这用的肯定不是好糖,再吃山楂,乖乖,那个酸,愣是让他酸的打起摆子来。
厨房里传来儿媳妇的尖锐刻薄的声音,“三个铜钱够买一斤多的蒜,够买半斤鸡蛋,买什么不好,买这个难吃的破玩艺,钱是风吹来的,以为自己是大地主,富得流油啊!”
老头尴尬的低下头,发誓再也不买那家的点心铺东西。他的想法与昨天在点心铺买到红糖葫芦、糖炒栗子的人一样。
秦掌柜派人带着几千串红糖葫芦、几千斤糖炒栗子去了燕城往南的村子售卖。
他觉得那里的村子没有人吃过李家的冰糖葫芦、糖炒栗子,应该有市场。
谁知,三日后,卖货的人垂头丧气的回来了,东西卖不掉,红糖葫芦的糖衣碎了,糖炒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