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我又不是大哥,我不敢那么想。”

    “你不敢想,可你敢气死老子。”王海把猪圈的门一关,操起棒子打王春分。

    “哎呀,痛死了。亲爹要杀亲儿子。”

    “老子今天就要把你打死!老子让你冒坏水,让你干坏事,让你教唆族人,让你以次充好,让你害全族的人!”

    “我没有。”

    “你敢说没有?五头猪你都买回来了,我看你是手上的银子不多,不然你敢把全燕城的猪都买回来再冒充好猪卖给李家!”

    “谁给你说的,哪个贱人给你说的?”王春分对于告密的人,第一个想到就是丰氏。

    “贱人?老子看你就是贱人,天生的贱命,有财运也要败掉!打死你!”

    “爹,我是你亲儿子,你竟然要打死我。”

    “我是你亲爹,你竟然要害死我!”

    王春分疼得惨叫,放声嚎哭道:“大虎、二虎,你们是死人,我要被你们爷爷打死,你们要没爹,赶紧来救我。”

    “谁都不许进来!”王海气的全身发抖,这回要不是有族人通风报信,后天李家来收猪发现王春分用次猪冒充好猪,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王春分从小到大最怕的就是王海,一点反抗的心思都没有,在猪圈里逃窜,身上不知道挨了多少下,就这样被打晕倒。

    王海手里的棒子都打折了,心里的气没减半分,这回一定要把王春分给治过来,不能让他再生坏心思!

    丰氏被哭哭啼啼的曲花请过来了,趴在猪棚的大门,只听到棚里猪在叫唤,没有人的动静,吓的脸色都白了,叫道:“老头子,你怎么了,你说句话。”

    王海把老泪擦干,咳嗽了两声,算是回答了。

    丰氏气道:“别人家分家就分了,只有我们家分家了,老的还得管着小的,这日子让我怎么过!造孽哦,快年了都不让我省省心。”

    曲花怯懦的叫了声,“孩他爹?”

    丰氏瞪眼道:“好人命不长,坏人活千年!你放一百二十个心,王春分死不了。”

    “族长回来了,把王春分打了,王春分在外头买的五头猪被族长牵走卖了,说是卖的银子奖励给他报信的人。”

    “谁给族长报信了?”

    “早知道报信能得到这么多的好处,我就去了。”

    “五头猪将近十两银子呢。王春分这回什么都没捞着还赔了银子。”

    “活该。谁叫王春分要骗李家的银子。我要是族长,打他是轻的,得把他逐出族门!”

    “李家收猪的价钱在方圆几百里都是最高的,我亲戚上我家都要把嘴皮子说破了,让我帮他家给李家说说,明年能不能跟着养猪。”

    “我们跟着李家才有今日的好日子,外面多少人羡慕,我们得惜福。”

    “有的人想要跟李家合作干买卖,李家念旧情一直跟我们干买卖,我们念李家的好,可不能学王春分欺骗李家。”

    王族的人当晚就知道了王海从燕城赶回来收拾王春分的事。

    被王春分教唆的族人都庆幸没有听信他的话,不然的话,从外面买回来的猪会被王海没收奖励给举报的人。

    礼村的许、金、余家等都养了猪,他们都是本分人,压根没想过从外面买猪回来冒充,听到这件事,均是大骂王春分人心不足蛇吞象,被王海打晕还赔进去五头猪,都是咎由自取。

    次日,马氏带着三狗子上李家串门就把这事给赵氏、李如意说了,当然说这事时避着王燕。

    李如意冷笑道:“财帛动人心。这么一点利益就能让王春分动歪脑子,王伯伯打他打得好。”

    赵氏目光蔑视,道:“以前觉得王春分有几分小聪明,现在看来也是个蠢的,跟王立冬一样。”

    马氏道:“王立冬已经被王海从王族除名了,我看王春分再有下次,也落得这样的下场。”

    王海的大儿子王立冬现在不知道流落在何方,他又懒又馋,还没有脑子,这么冷的天气,不是饿死就是冻死。

    李如意道:“希望这次王春分能得到教训,不要再犯。”

    三狗子送给李如意两双亲手做的缎面鞋,一双粉色,一双紫色,鞋面都绣着小花,崭新的绣花鞋,看着就赏心悦目,“我的绣活做的不好,你别嫌弃。”

    快过年了,本地风俗,鞋与邪同音,正月不能送鞋(邪)。

    三狗子在心里一直把李如意当师父敬着,逢年过节必须送礼表示感谢。

    “你的绣活再不好,也比我强。我不嫌弃。”李如意拿着新鞋在脚上比划了一下,笑道:“你是不是知道我做了粉色、紫色的裙子,特意给我的这两双鞋?”

    三狗子微笑道:“是。”

    赵氏夸赞道:“三狗子有心了,如意没白教你医术。”

    快过年了,李家很忙,不过等到正月会更忙,到时会有许多人来拜年。马氏母女不想麻烦李家,午饭没吃就走了,李如意送给她们两斤香肠等吃食。

    “我看这回王海气坏了。”

    “我嫂子知道这事肯定也会气。”

    “一大家子总有几个惹事的,何况是王族一个大家族。”

    “王伯伯这次重惩王春分,也是杀鸡给猴看,以后我们家从礼村收购猪不会出现以次充好的事。”

    赵氏嘱咐道:“明日我们家收猪,还是小心谨慎些好。”

 344求上门来

    次日,李如意派伍余年到礼村收猪肉,王海全程跟着,一切非常顺利。

    近百头猪要杀,收拾也要花功夫。伍余年中午就在王海家吃的饭。

    别看伍余年只是李家的奴仆,王海还是李家的亲家。王海跟伍余年一个桌上吃饭。

    丰氏做了四个菜,两个有肉,还有一盘炒鸡蛋,一盘豆腐。

    王海说要喝酒,伍余年坚决不同意,这才没有喝。

    王族的两个老头仗着是王海的长辈,特意过来跟伍余年打听。

    “伍管家,你们家明年还收不收猪肉?”

    “这事得等开春。到时,我们家会给王族长话。”

    “伍管家,我们家的猪棚还有一头母猪,明年开春肯定能下小猪崽,我就想着一窝小猪崽少了些,还想从外面买十几头小公猪,现在就养着,你看行不?”

    “你先别急,等开春听我们家的口信。”伍余年当了管家之后,这几个月跟村里人打交道,听得恭维的话多了,但是人没飘,不会吹牛,有啥说啥。这也是李如意为什么选他当管家的原因。

    丰氏带着王四妞在厨房里吃饭。

    王燕出嫁后,王四妞天天往丰氏跟前凑,她比较勤快,有点小聪明,但是没有王三妞那么毒,心也没有那么狠,丰氏正好一个人做不了豆腐买卖,就带着她一起。

    这般处着就有了感情。丰氏待王四妞比以前好些。

    “奶,我们家的八头公猪都杀了?”

    “你眼又没瞎,没瞧见啊?”

    “没瞧见猪血、猪骨头什么的。”

    “你还惦记着吃猪血、猪骨呢,那得等着伍管家把猪肉收完。”猪血、猪骨不值钱,丰氏心里惦记的是家里的八头公猪猪肉能卖多少钱。

    “奶,我吃完了,我去帮忙收拾猪。”

    “去吧。我洗完碗也过去。”锅里有热水洗碗不会凉着水。洗碗可比洗又脏又臭的猪下水轻松多了。

    王族的杀猪场在村头,建了几个很大的土灶,把李家鸡棚的几口大铁锅借来了。

    李家的一个佃农过来指导王族的人杀猪收拾猪肉。

    王族的猪杀完就轮到许、金几家杀猪收拾猪肉。

    就这样从清早一直忙碌到黄昏,礼村的公猪全部杀完收拾完。

    李家不要猪头、皮、骨、下水等,只要去皮去骨的猪肉,一共收了一万六千七百八十七斤猪肉。

    江家、张家的猪肉合起来都没有这么多。

    一斤猪肉二十四个铜钱。

    礼村的人舍不得吃,只留了一、两斤肉尝尝,余下的全部卖给李家。

    伍余年想到这些猪肉做出香肠大卖大赚,心里那个高兴。付钱的时候咧着嘴笑。

    “我家五头猪,出了七百二十四斤猪肉,得了十七两银子三百七十六个铜钱。哈哈。我买猪崽才花了一两多银子,搭猪棚、麦麸、玉米叶玉米棒子什么的顶多八百个铜钱,两样合起来二两多银子,就算三两银子,这一下子就赚了十四两多银子。”

    “除了白花花的银子,还有猪头、皮、骨、尾巴、下水,我那媳妇只顾着傻乐,都不晓得把猪头收拾了晚上吃猪头肉!”

    “我要养十五头猪,我家老婆子眼皮子浅,非拦着我,我家只养了七头猪,还有一头是母猪!”

    “我要送我儿子去学堂读书!”

    “早该养猪!”

    “哎呀,我们要是早养猪就好了,早就富了。”

    有那会算的道:“我们的猪吃的是李家白送的豆渣。”

    “以前养猪谁晓得公猪得骟长肉才快?”

    “以前养猪,要给猪吃粮食,一年多后才能长到一百多斤。”

    “以前不敢养猪是怕猪生猪瘟。”

    “要不是李家在前面领着,还白送豆渣,我们这回也不敢养猪。”

    不知道是谁在人群里喊了一声,“养猪比卖豆腐赚的多!”

    礼村的人这才反应过来,养猪赚钱真的比卖豆腐多多了,并且养猪不用像卖豆腐那样要出去冒着风雨顶着日头走街串巷。

    卖豆腐比养猪辛苦的多。

    “这是因为我们把猪卖给了李家,李家收猪的价格高。我们才赚得多。”

    “李家太厚道了,收我们的猪肉,每斤比县城肉铺卖的猪肉多十个铜钱。”

    “李家明年要是还收猪肉那可就好了。”

    “明年能有这好事吗?”

    “族长,你可得跟李家好好说说,明年还让我们跟着养猪。”

    “伍管家,你在李老爷面前可得替我们家族说说好话。”

    礼村的男人推着装满猪肉的板车,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跟着伍余年往李家去。

    送猪肉的队伍浩浩荡荡,众人一路走一路说笑,人人喜气洋洋,热闹的很。

    至此,今年李家的香肠所用骟过的公猪猪肉全部收完。

    张屠夫家卖猪给李家,每斤二十四个铜钱,礼村也是如此。一夜之间,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了。

    张屠夫家跟李家是姻亲,倒说得过去,礼村只有王海家跟李家是姻亲,怎么村里其余人家卖给李家的猪肉也这么贵?

    有人跑去礼村打听,得知他们礼村是跟着李家养猪,除了把公猪骟了,还要吃李家的豆渣,这下子方圆几十里村子的人们都心动得不行。

    几个村的里正相约去拜访李山。

    “李大人,小的全村共有三十八家,家家户户都愿意跟着大人养猪。”

    “小的村子上上下下盼星星盼月亮养猪。”

    “小的跟大人见过几面,大人可还记得小的?小的这回是为民请愿,全村的人都想求大人帮扶一把,让小的全村跟着养猪。”

    几个里正七嘴八舌,挨个表态之后就跪下来磕头。

    之前卖豆腐、山货什么的都远远没有养猪的利润大,并且养猪可以在自家养,不用去外面奔波。

    李家收猪的价钱那么高,只要不把猪养死了,横竖都能赚到很多的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