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之大福晋育儿记-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阿哥长的好,你尽心了。”惠妃对着媳妇赞一句,大阿哥年幼,惠妃也是第二次见。
    和卓忙起身道,这是为娘的本分。
    惠妃对这个媳妇还是满意的,家世不错,相貌也不错,对她恭敬,没有戕害胤禔的子嗣,也没有闹出什么不像样的事情。
    最主要的是生了小珍宝和大阿哥,颇得她的欢心,所以在储秀宫和卓这个大福晋还是有两分颜面的。
    惠妃深知宫中阿哥长大不易,所以对大阿哥极为关注,现在就将大阿哥的衣食住行细细的问了一遍,和卓都一一回答,惠妃很是满意。
    其实每次到惠妃这里来请安,和卓都会格外注意。
    惠妃是妃子,再高贵也是妃妾,所以不能用正红,牡丹,凤凰等,和卓都是特意避开的,而且多会佩戴惠妃赏赐的首饰,惠妃赏赐的布料也会优先裁制作新衣,请安的时候来穿,以示恭敬。
    惠妃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不过有时兴的布料总不忘给和卓两匹,显然和卓此举动深得她心,送礼送到人家心上,也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情。
    

康熙一征葛尔丹5

  宫里的女人是寂寞的,小珍宝会走路说话之后经常来惠妃宫中陪伴她,让她有了含饴弄孙的乐趣。
    虽然康熙每月都会到储秀宫坐坐,惠妃和荣妃都是比康熙还要大上几岁,早已不侍寝了,她们都是只有恩没有宠了。
    胤禔去战场,惠妃并不十分担心,胤禔武艺高是阿哥中是公认的,而且有纳兰明珠在旁,她很放心,给大福晋送去团扇也只是提个醒,希望胤禔打仗期间后院稳定。
    后宫中一年祥和,康熙那边就不怎么好了,清军屡次失利。
    直到八月初一,大破准噶尔军的“驼城“,随后步兵正面冲杀,骑兵从左右迂回夹击,杀伤了非常多的准噶尔军士兵。
    噶尔丹见势不利,遂行缓兵计,遣使向清军乞和,旋乘夜率部渡沙拉木伦河北撤,沿途焚烧野草,以迟滞清军追骑。福全中计,致使噶尔丹逃逸。
    期间胤禔年轻气盛,去追葛尔丹的逃兵,违抗了将军福全不得过嘎子河的命令,使得自己的骑兵全军覆没,自己被葛尔丹的骑兵俘虏了,后趁其不备逃脱了。
    纳兰明珠得知此事,阻止了胤禔,并提示说是在嘎子河和葛尔丹逃兵激战,全军覆没,自己也掉入河中。
    将违抗军令和被俘虏这两条抹掉了,虽然致使一队人马覆灭,不过比前两条要好很多了。
    胤禔照做了,不过这件事一直在他心里。
    纳兰明珠觉得胤禔自己能逃出来是葛尔丹故意放走的,毕竟现在葛尔丹势弱,需要时间休养生息,若杀了康熙的大阿哥很容易引起康熙的愤怒,八旗的愤怒,反而会提升清军的士气,对他没有好处。
    葛尔丹既然放了胤禔,就不会再将这件事情嚷嚷出来,所以才放心的让胤禔隐瞒此事。
    “皇阿玛,儿臣全军覆没了。”
    康熙看到一身破败的儿子,忙关心询问,得知一队人全军覆没,心有不满,看到儿子的惨样也没有过多苛责,勉励了几句也相信了儿子的说法。
    不过也给了处罚,不能带队,只能做先锋营的一员,说白了让儿子去做大头兵。
    不过康熙对福全也是不满的,不但放走了葛尔丹,而且下错令让胤禔去追逃兵。
    康熙认为福全对一个小队全军覆没的事情要负主要责任,没有约束好胤禔。
    其实康熙这样是有些不讲道理了,胤禔毕竟是受宠的皇子,他这个皇伯父也拦不住啊。
    毕竟自己的孩子总是好的,人心都是偏的。
    康熙30年十月初,福全所派侍郎等人传信给噶尔丹,逾月未归,他估计噶尔丹早已出边逃循,且当时军中粮草再次不足,只能维持几天,鉴于此,便自作主张,下令回师。
    部队归至康熙帝军中,康熙帝对福全不请示就自行撤回十分不满,决定先回京再议罪。康熙帝先行回京,福全等留后。
    福全又将侦察噶尔丹行踪的情报送交康熙帝过目,叛敌确实出边,也一一认了罪。康熙帝当即命福全还师京城。
    

康熙一征葛尔丹6

  期间胤禔虽然被贬为大头兵,不过他和士兵们同吃同住,丝毫不摆皇子阿哥的架子。
    上阵杀敌时有勇往直前,毫不露怯,
    这让军中的铁血汉子们对大阿哥胤禔都颇有好感,
    胤禔自己凭借军功做到了七品的把总,康熙对此也很欣慰,还是个好孩子,只是年轻气盛,回去还是去读读书,压一压性子吧。
    ε=(′ο`*)))唉,可怜的大阿哥,又被他老爹赶回去上学了,都大婚好几年了,孩子都好几个了,
    可怜啊……
    相当于大学毕业了又让你去上高三……
    太子正好相反,监国期间虽然表现略有稚嫩,不过会和朝臣谦虚请教,遇事也会找他这个皇阿玛,粮草的问题也处理的不错。
    嗯,表现良好,是个合格的太子。
    其实康熙心中暗戳戳的高兴,两个儿子表现都不错,都是好孩子。
    ε=(′ο`*)))唉,怎么说呢,学神康熙的要求太高了。
    康熙班师回朝后太子爷就开始了临朝听政的日子,不是说听政就不要上学了,学还是一样的上的,所以说康熙手下的太子这段时间是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
    不过和我们高三那段时间不同,人家高兴着呢,这说明皇阿玛认可我这个太子了。
    康熙再忙也要三不五时的关心阿哥们的功课,通常考验功课都是训斥,所以阿哥们要得到康熙的认可是及其难的。
    大阿哥胤禔文化课不过关,小辫子一抓一把,刚开始康熙经常说,后来懒得说了,抄书。
    三阿哥文化课不错,骑射课不行;
    老四中规中矩,话多,被训斥,喜怒必定;
    老五是太后带大的,刚来上书房汉语都说不好,这个儿子抱给太后的时候就抱着养废的想法,所以康熙对他没什么期待,因为太后的原因对他也有几分宽容;
    老七腿不好,虽然刚开始几年康熙很不待见他,但是现在对他总有几分宽容;
    老八这个孩子的出生是他好色的证明,他不喜欢,字写的也不好看;
    老九喜好黄白之物;
    老十厌文好武。
    总之作为老子的康熙,看到这些儿子就一包气,总要毒舌几句,又没有时间一直去管教他们,怎么办,康熙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抄书。
    后来阿哥们都习惯了,抄书就是家常便饭,
    不过内心还是及其渴望皇阿玛的肯定,儿子崇拜老子是天性,更何况康熙做事情素来是以身作则的,每日都会请经延讲,日日都在学习,又是个难得的有道明君。
    所以阿哥们只要听到康熙这“嗯。”的一声就开心的不行,这就是皇阿玛对我是肯定啊,平常皇阿玛除了太子还夸过谁啊,哪个不被喷过。
    太子也确实优秀,自幼即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诸子百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
    后来太子被众阿哥针对不是没有道理的,几乎在太子面前康熙才是个阿玛,在其他人面前他就是皇上,皇阿玛。
    其实康熙也喷太子,不过从不在人前,都是人后教子,态度也比对阿哥们好的多。
    

又一届选秀

  又是一年选秀年,
    康熙30年并没有因为打仗而延迟选秀。太子要选太子妃,还有那么多宗室爷们要选福晋,延迟不得。
    其实主要是因为要选太子妃。
    康熙班师回朝的时候选秀已经接近尾声了,今年因为打仗的关系,选秀举办的很迅速,康熙班师回朝就是天子阅选了。
    康熙打了败仗心情不好,选完太子妃,其余的都交给四妃办理了,然后草草收场,这是唯一的一届没有上记名的选秀。
    每到选秀的时候康熙的心情总是很烦躁。
    为什么呢,因为康熙要决定宗亲们的婚事,做媒婆太累了,要考虑错综复杂的宗亲关系,还有考虑世家大族的联姻,前朝各位臣工之间的姻亲,另外还有蒙古各部落和宗室都是要联姻的。
    做皇帝烦啊,
    没办法,这个本来是皇后的工作,但是你没皇后,
    而且有皇后你也不放心人家啊,这个赐婚是掌控着多大权力呢,以世家大族和朝臣宗室联姻入手,甚至可以搞乱朝纲,打破前朝平衡。
    试问,这么大的权力,康熙岂会放手呢。
    所以,一回朝,康熙就赶紧处理选秀的事情,先下旨给太子赐婚,然后给宗亲们赐婚。
    太子福晋不出所料是瓜尔佳氏,都统石文炳之女,她阿玛是伯爵。
    恭亲王常宁的第三子爱新觉罗·海善,康熙十五年丙辰四月二十三日亥时生,已经16岁了,也赐婚了瓜尔佳氏,护军参领和尔敦之女。
    等这个赐婚的圣旨全部颁完,
    康熙爷病倒了。
    也是,他这段时间太煎熬了,
    因为败仗的原因,然后又接连处理了选秀事宜。
    宫外的裕亲王福全也不好过,皇上对他打仗的时候不请示的情况非常不满,而且福全接连吃了败仗,
    所以,班师回朝之后康熙严厉的训斥了他,福全熬了几天,也病倒了。
    这下兄弟俩都病倒了。
    太后急的不行,后妃们就开始了轮班侍疾。
    原本惠妃想的好好的,要给儿子好好选两个人伺候,儿子后院里的都是老人了,和大福晋同年阿哥所的李格格已经废了,其他人都是五六年前进阿哥所的了。
    现在除了福晋,大阿哥所没有人得胤禔的喜欢。
    大福晋虽好,她也想要多两个人伺候儿子。
    康熙给了惠妃两个意外,第一个是后宫不进新人,这是康熙朝第一次选秀不进新人。
    第二个是康熙居然病倒了,在她准备和康熙说这个事情的时候,人选她都看好了。
    这下子没机会说出去了,她也没时间想其他了,毕竟康熙才是她最大的靠山,如果康熙没了,太子继位,这个局面她都不敢想。
    到时候怎么办,作为庶长子的胤禔就算刚开始不被清算,日后也是不得好死的命。
    所以,惠妃再也没有时间关注儿子后院的事情,专心侍疾,在储秀宫的小佛堂日日祷告,康熙快点好起来。
    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惠妃心里有康熙,她是得宠过的,和康熙爷有过一段甜蜜的日子,
    ……。
    

康熙病倒,胤禔焦虑1

  不然她也生不了两个阿哥,特别是承庆阿哥,只比皇后的嫡子承祜阿哥小一个月,在康熙生下来的儿子中排第三位,第一位是荣妃生的承瑞阿哥,这几个孩子都是只活了两三岁就走了,因幼殇不序齿。
    实际上胤禔是康熙的第五子了,因为上面4个哥哥都是幼殇不序齿,所以他成了第一个儿子,康熙的庶长子。
    惠妃要比康熙年长几岁,康熙4年就入宫了,是康熙最早一批的妃子,一起陪伴过康熙早年在四大辅政大臣的昏暗日子,又见证了一个小少年长成一个帝王的时间。
    两人又共同抚育了两个儿子,自是情分不同。
    这段时间大阿哥胤禔的日子也不好过,虽然每日都到正院来安寝,实际上,除了回来当日,两人就没有同房过了,这个可是以前都没有发生过的。
    况且打仗这段这么长时间憋的久了,回来就一次,太反常了。
    而且这段时间胤禔有些暴躁,起因是因为后院的范格格因思念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