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且打仗这段这么长时间憋的久了,回来就一次,太反常了。
而且这段时间胤禔有些暴躁,起因是因为后院的范格格因思念胤禔,对胤禔拦路,以示相思之意。
若寻常,一般胤禔最多不予理会,若兴致来了,还会和她们聊一会,坐一坐喝杯茶,晚上还有可能会滚床单。
这次胤禔直接破口大骂,训斥范格格:“不知廉耻,毫无妇德,简直不知所谓。”然后当场拂袖而去。
范格格直接呆愣当场,泪如雨下。
爷竟然丝毫不顾及脸面直接训斥,范格格伤心欲绝,最后被贴身丫鬟拉走了。
没多久大福晋这里也得到消息了,她没有想后院那些人一样幸灾乐祸,而是皱起了眉头。
胤禔最近太反常了,很是焦虑,他日常对孩子们是很有耐心的,现在回来却无心和孩子们玩耍,有点心事重重的样子,到了晚上又会翻来覆去难以安歇。
和卓询问过她是否有什么烦心事,可以说与和卓听,胤禔并未回答,拍拍她的手:“睡吧。”
今日又这样暴躁的训斥范格格,要知道后院众人中胤禔其实对范格格还是有两分喜欢的。
范格格是后院众人中除了福晋颜色最好的,长相娇俏,和胤禔私下相处又大胆,也不是心思深沉之辈,所以,即使福晋进门后,胤禔去后院第一个也是想到她,只是次数较爷大婚前减少了。
她怀上双胞胎的时候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爷,不过她并不担心,果然,她出了月子之后爷又重新幸她了。
即使是在佟皇后孝期,爷一个月也会来那么一次,坐坐,喝杯茶,这是后院众人中独一份的。
所以范格格一直认定,爷心里也是有她的位置的,现在她成了爷第一个训斥的女人,而且丝毫不避讳旁人。
这一刻,范格格的心里是崩溃的,但是她崩溃的不是面子,她伤的是心。
我想,范格格应该是这个后院中最爱胤禔的女人。在胤禔的出征期间,范格格一直茹素,还在自己的小屋子里供奉了金佛,一个小小的金佛,是胤禔还没有大婚时送她的。
康熙病倒,胤禔焦虑2
范格格念经、抄经,然后供奉佛前,祈求菩萨保佑爷平安归来。这些事情变成了范格格的日常,每天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做这些事情。所以,我想,范格格是爱胤禔的吧。
最近胤禔的反常太多,不得不引起和卓的重视。
不过还是先解决眼前的事情重要,现在宫里面因为皇上的病,暗潮汹涌,若一个不小心闹出不像样的事情,估计惠妃第一个就会拿大福晋开刀。
康熙和太后也会觉得和卓不懂事,不识大体,甚至可能会怀疑和卓管理后院的能力。这种状态和卓是万万不能让她发生的。
所以和卓的第一条命令就是让林嬷嬷将双胞胎格格抱到范格格处,让范格格看看自己一双女儿,不要一时想不开。
另外让春分去前院大嬷嬷领4两六安茶叶,半斤红枣,10斤黑炭,另新送来的一个“年年有余”的摆件。
这些给范格格,作为爷随军期间,她虔诚抄经,祈祷爷平安的奖励。
另取两个绣有“小马驹”的摆件分别给双胞胎格格。她们正好属相是马
这些摆件是这个月胤禔的店铺的人献上的,以和卓的眼光看来,并不是特别的精美,是苏绣,木料用的是榆木,不是什么特别的木料,只是胜在都是小动物,憨态可掬。
胤禔回宫第二日拿回来的,一共拿过来6个,胤禔全部拿到这里来了,小珍宝选了小猫扑球的,还帮大阿哥选了一个小狗扑蝴蝶的。
剩下的和卓还是放到了前院大嬷嬷的库房处安放,另外两个就是这个“小马驹”,“年年有余”还有一个是“小母鸡带着两只小鸡的”。
还剩下一个干脆也送出去吧,“小母鸡带着两只小鸡的”的刺绣摆件送给二格格。
这还是和卓第一次这么大方,和卓从没有拿过自己的东西给小妾和庶女们,寻常也很少赏赐。
小妾们只有大婚的时候给过见面礼,其余的年礼和节礼都是按照份例里面来的,都是规定好的了。
庶女们也是一样,只有洗三和满月的时候送过礼,其余的都是份例。
这是和卓第一次送摆件做礼物,虽然是胤禔店铺里面献上的。因为自己对这些绣品摆件一般,而且一时间想不到前院库房有什么东西可以送,就拿来送了。
另外让春分去送礼是有原因的,春分虽然年纪不大,是陪嫁中年纪最小的,不过见谁都是笑嘻嘻的,人缘不错,去送礼就显示了福晋的关切,而且春分情商高,让她去看看范格格的情况。
在宫中,皇子格格其实是不如品阶的,虽然宫中没有明确规定皇子格格的生活用具,但是皇子格格的份例是:答应的份例略减。
故默认为用具也是答应的用具略减,为什么都要略减呢,因为答应是有两个侍女,皇子格格只有一个侍女。
和卓想到这些刺绣摆件是可以放在格格院子里的,毕竟不能违制对吧。
而且范格格的事情需要尽快处理,这样处理更快。
和卓劝夫1
康熙爷的病渐渐好转,
其实康熙爷也是心病所致,葛尔丹的事情一直压在心里,回京之后不仅要处理后续事宜,还要处理选秀的事情,一通忙乱之后就病了。
相比于憋在心里,还是这样将病灶发泄出来反而更好。
所以其实康熙看似病势汹汹,其实没有大碍。
病灶全部发完即可康复。
帝王的脉案是旁人都看不到的,所以才会慌乱。
即使有懂圣心的大概猜到了圣上的情况,也会一副慌乱的模样,毕竟人家都着急慌乱,你不慌乱,你是不是目无君父,企图不轨?
阿哥所里。
胤禔对着范格格发泄一通后就冷静下来了。
他独自一人在书房练字,刘八斤进来说福晋来了。
“给爷请安。”
“福晋怎么来了,可有要事。”
在胤禔的印象中,福晋轻易是不来前院的。
“妾身看爷午膳用的不香,就带点嬷嬷做的肉干,爷随皇阿玛西征回来都瘦了。”其实人家是晒黑了,更精壮了。
“还是福晋周到。”
胤禔练了一会字是有些饿了,拿起肉干就吃起来,去打仗的时候福晋打包了一个大包裹的肉干给他,另外还给了他一包油炸酥(猪油渣),这个肉干做的不是很干,五香味,越嚼越香。
和卓等胤禔吃饱喝足了,
才开口道:“妾身观爷这几日心情烦躁,是否是因为皇阿玛病情所致,妾身知晓爷担心皇阿玛的身子,自己的身子也要注意啊。”
福晋真是贴心,爷是担心皇阿玛的身体来着,
不单如此,更纠结之前被俘虏过的事情,那些将士们都是被他贪功冒进害死的,几十人的小队,回来后爷给了每个牺牲的将士家中50两银子,心里才好受一点。
可是想到战场上的事情,胤禔心里纠结、难受、愧疚、受辱的心情相当复杂,刚吃到嘴里的肉干也觉得没味道了。
对皇伯父福全也心中有愧,让他背了一个锅,皇伯父也病了,他没去看望,只是着人送了药材过去,不是薄情,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开口,就这么一直拖着。
“今日太医院传出消息,皇阿玛已经大安了,爷不必如此忧心了,尽可以放心。”
和卓知晓肯定不单单是皇帝身体的事情,继续问道:“爷是否还有什么烦心的事情,可以说与妾身,妾身虽不能替爷解决,也能帮爷出出主意,宽慰宽慰。”
胤禔看着自家福晋真挚的眼神,说不出口,这件事情被他视为奇耻大辱,又怎能为外人道也。
正说了,来人报“大阿哥来了。”
也就是和卓生的儿子,胤禔想想回来了还没有好好和儿子亲近,让进来了。奶娘进来后和卓亲手接过儿子,抱的很娴熟,可见是经常抱的。
奶娘退下后,和卓把儿子放在胤禔的怀里,胤禔也是抱孩子的老手了,并不慌乱。
大阿哥10个月了,吃的壮壮的。
“这个孩子和小珍宝小时候一样,一点不挑食,吃的好,妾身抱久了还略有些沉手呢。”和卓说了一些孩子的趣事。
和卓劝夫2
和卓突然抬眼看着胤禔,开口道:“妾身知晓宫中的规矩,不能随意给阿哥取名字。咱们大阿哥是皇阿玛的第一个皇孙,注定会被赐名的,可是妾身心里还是悄悄给大阿哥取了一个名字。”
胤禔这时也来了兴致:“哦?是什么,福晋但说无妨。”
和卓犹豫了一下说了出来:“是平安。”
“平安,平安阿哥。”胤禔将这两个字含在嘴里细细咀嚼,略微有些失神。
和卓并没有打扰他,而是过了一会才说。
“妾身为人母的心愿就是孩子健康平安罢了,他是爷的嫡长子,将来注定不能平凡,
妾身对他却没有这么大的要求,无论以后发生什么,大阿哥在外受到什么不平屈辱之事,妾身不希望他一死以明志,和前明那么多守城官兵,江南士族为了什么狗屁名族大义,心中孔孟之道,妾身只希望他能平安。这就是为娘的心思。”
和卓说了之后胤禔变呆呆的坐着,连和卓走了都不知晓。
其实和卓说这些话是有目的的。
本来和卓没有将胤禔的反常联想到被俘虏的事情,但是查到胤禔给出银子抚恤几十官兵,而且都是同一支队的。
毕竟俘虏这一段是没有记载在历史中的,和卓也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只是曾经在野史中读到曾经康熙爷的大千岁被俘虏过,当时和卓并不当真,野史这种东西有很多是戏说的。
今日范格格的事情才让和卓脑中一闪,想到此事。
今日和卓的目的就是要告诉胤禔为人父母的心,
不希望子女宁死不屈,而是希望他能平安,另外表示对大阿哥没什么大要求,也是暗中告诫夺嫡之事不可为。
其实胤禔现在还没有夺嫡的心思,对太子爷是有些兄弟情义的,只是长久得不到父亲的关注,心里难受罢了。
不过之后在惠妃,纳兰明珠,纳兰家族的挑动下,另外太子爷渐长,意识到了自己和太子不单单是名称上的区别,不甘心为人奴,也是被康熙立起来钳制太子,才慢慢的自己走入了高墙之内,深锁高墙26年。
现在这段话对胤禔没什么作用,和卓只是希望日后他起夺嫡念头的时候能想到今日的话罢了。
没人知道胤禔去见康熙说了什么,
只是胤禔从乾清宫出来后略有些狼狈,不过之后胤禔在上书房更加用功了。
和卓大概猜到胤禔去和康熙坦白了,因为当天晚上和卓发现胤禔前胸和肩膀上有好几处淤青,想必不是他皇阿玛踢的,就是打的。康熙爷虽然在病中,不过他骑射功夫一向很好,盛怒中踢几个淤青不在话下。
和卓也不多话,只是默默的帮自己爷们擦药。
那日过后胤禔用膳用的也香,和几个孩子也更亲近了,和孩子们一同嬉戏玩闹。
康熙病愈,前朝后宫一片欢乐。
最近胤禔苦逼的日日去上书房和一群小阿哥们读书,太子爷却志得意满。
太子赐婚了从一品大员都统的嫡女,未婚妻父亲更是个伯爵,后院有两个格格怀上身孕,前朝已经开始旁听,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这样的太子爷是让阿哥们羡慕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