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妻在上-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除夕前半个月,秦氏可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年节气氛,坐在厅里噼里啪啦打着算盘,这是她第一回 主持府中过年事宜,却没想到,一个普普通通的过年,竟然要花这么多银子。
  一个月前,她跟顾知远要了两万两准备过年,没想到要准备那么多东西,还以为绰绰有余,就给自己和孩子们多做了几身衣裳,给女儿打了一套心心念念的纯金头饰,大儿子和小儿子,还有娘家亲戚那边也都给买了些东西,大约花去了七八千两,想着还剩那么多银子,应该够用了,却没想到,东西不过才准备了一半,钱就快要没了。
  秦氏觉得定是下人们做手脚,账房和采买联手贪了她的银子,便自己要了账本来算,发现账本里有一项比较大的开支,是顾知远的笔墨纸砚,竟然要花足足六千两,当即便喊了采买和账房来问:
  “这笔墨纸砚是金镶玉的纸吗?怎会这么贵,你们真当我不看账本,所以糊弄我是不是?”秦氏坐在主位上,耍她的主母威风。
  账房先生和采买人对看一眼,由采买人上前回话:
  “夫人,伯爷用的是一澄堂的特级箔花纸,这种纸工艺特别复杂,十个工人连着做三四天,再晾晒七八回才能做出一张来,价格自然是高的。是先头夫人指定要给伯爷采买的,今年价格还稍微降了几两呢。”
  秦氏从前也听说过这种纸,觉得不过是一些商贩为了骗那些不懂学问,偏偏穷讲究的富户,也就是沈氏那种暴发户会相信,一张纸都能给她做一身衣裳了,不过就是写写字的东西……
  “伯爷说过一定要用这纸吗?”秦氏眼珠子一转就有了计较。
  采买人摇头:“伯爷倒是没说一定要用,小的们就是依照惯例……”
  不等他说完,秦氏就打断他:“惯例什么?你要循先头夫人的惯例,何不去循她去地下。”
  采买人被当面咒了一通,心里暗骂,面上却不敢露出,低头不敢说话,秦氏见他这样,将账本放下,犹豫问道:“你说这纸是特级箔花纸,那就是说还有低级些的?外在看起来很不相同吗?”
  “回夫人,小的不懂字画,不过一澄堂的特级箔花纸和普通箔花纸,外在看起来没什么不同,就是阳光下会差点成色吧。价格差了十倍有余。”
  秦氏眼前一亮:“如此,便将这特级箔花纸换做普通箔花纸即可,反正看起来没什么差别,何必浪费这份钱。”
  采买人不敢反驳,应声退下。
  账房先生留下来继续跟秦氏对账,把箔花纸那一笔开销重新算过,这才差不过够把过年府里要用的东西,还有正月里准备迎来送往的礼品钱凑够了,秦氏刚松一口气,账房先生就问:
  “不知今年夫人打算给府里人什么红利,是银子还是其他,我好早些做个算计出来。”
  秦氏眉头蹙起:“什么红利?”
  “就是往常正月初一那日领的那份开年红封,先头夫人是按照每个人的两个月月奉发的,图个开年大吉,好兆头,也方便。不过今年若是要给的话,可能要比往常多些,因为年中时,夫人收了一百五六十个人进府,这些人也得发过去才行,不能厚此薄彼。”
  账房先生鼻眼观心将这事儿说了出来,他学聪明了,没直接说先头夫人的惯例,怕秦氏也让他随先头夫人去地下,凭白触这个霉头。
  这么一提醒,秦氏倒是想起来,好像是有那么回事儿,每年年初一,主院都会发红封,秦氏每年也能领到,她那时是姨娘,每个月十两银子分例,年初一能拿到手二十两,当时挺看重这笔银子,因为够好几个月的花销呢。
  没想到现在这笔银子居然要她出。
  “红封应该给,总共算起来多少银子?”秦氏端起旁边的茶杯,喝了一口。
  账房先生对她比了一根手指:“今年至少得要一万两。”
  秦氏嘴里的茶差点喷出来,好不容易咽下去,拧眉问:“多少?”
  “一,一万两啊。这还是少算了的,每年还得有些盈余,就怕到时候没发够人,惹人闲话。”
  秦氏下意识咽了下喉咙,干咳一声,竭力掩盖自己惊讶的神情,若是沈氏在的时候发这笔钱,到她这儿就不发了,那下人们定会觉得她这个新夫人比不过先头夫人,秦氏可不愿意听到这样的话,可若不想听,就得拿出银子来,本来过年的银子就紧张,还要多个一万两出来,她从哪儿弄去?
  想了半天,秦氏说道:“这红封嘛,发是一定会发的,只不过,我想发点跟先头夫人不一样的,她发银子,那我就发物件儿好了。”
  账房先生一愣,然后点头:“哦,发物件儿应该也是好的,不知道夫人要发些什么?”
  “上回庄头来回禀,说今年收成不错,粮食丰收,库里还积着不少谷子,若是不把这谷子处理掉,等到明年新谷子出来,庄子里也没地儿放,干脆就发给大伙儿好了,你去跟大伙儿透透风儿,今年各家吃的粮食,夫人一力包了,都用不着买了。”
  账房先生听到这里,终于明白秦氏的意思了,这新夫人拿不出银子,又不想失了面子,就想出这么个馊主意来,拿吃不完的旧谷子做开年红封,也是头一回听说,一包旧谷子能值几个钱?
  这风声他要提早放出去,还不知道要被人骂成什么样儿呢。
  从西芩园出来,他也没去回事处,只埋头回了账房,可不想管这吃力不讨好的闲事了,反正他就是个出账的,夫人要发粮食,可跟他没关系。
  怪不得人们都说年关,年关,不仅是老百姓家里的年关不好过,秦氏管着的伯府年关也不好过,吃的油盐酱醋茶,哪一样不用花银子去买,今年伯府的铺子效益比往常要少了一大半儿,原因就是五家赚钱的铺子,全都给顾青竹要去了,留下的一间米粮铺子还稍微好点,其他什么灯笼铺,香烛铺,也就能维持个不亏损,根本没有盈利富余。
  巧妇难为无米炊,她纵然有把伯府上下打点好的雄心壮志,可也耐不住囊中羞涩,所以,不得已之下,只能把府里所用东西的规格,一降再降。
  就连年夜饭的种类也从原来的五十六道,节省为二十六道,一大桌子人围坐在一起,喝喝酒,吃吃茶,饭菜也没见不够。不过还是有几个姨娘暗地里数落来着,说今年的菜不如往年多,不如往年好吃云云,秦氏只当没听到。
  除夕守岁完,秦氏呵着暖进屋,屋里烧着地龙,顾知远坐在烛台下看书,秦氏进去之后,按照顾知远的习惯,给他泡了一杯香茶,顾知远头也不抬,接过茶水就喝。
  喝了两口就放到一边,趁着翻页的时候说了一句:
  “茶没味道,怎么像是换了?”
  秦氏在挑烛芯子,闻言笑道:“哦,原来喝的那种,铺子里没了,年底买的人家儿多,卖断货也是有的。”
  顾知远抬眼看了看她,点了点头:“是啊,京里富贵人家多,喝的都是这类香茶,下回早些去买,其他茶总觉得不对味儿。”
  秦氏敛下眉目笑着应答:“是,等过了正月里,我再派人去,这些天,您将就着些。”
  顾知远随意点头,便没再说什么。


第43章 
  武安侯府的年是在宫里过的。
  祁皇后穿着尊贵不凡的明黄色凤袍; 与元德帝高座帝台之上,明艳动人。
  武安侯府今年风头最劲。祁暄坐在殿上喝酒; 看着父亲在帝台之上与元德帝说话; 君臣和乐; 言笑晏晏; 这种时候,时光倒流的感觉最强烈。
  谁能想到; 如今的风光在五年之后将发生逆转。姐姐失宠,侯府犯错; 皇帝打压,就连太子的地位都岌岌可危; 什么君恩似海; 简在帝心; 不过是镜花水月般的言辞。
  “三哥,我敬你一杯。”
  祁暄回头; 同父异母的弟弟祁晨一派乖巧工整的对自己举杯,他笑容爽朗; 落落大方,完全继承了他艳绝十三坊的姨娘那容貌,叫人见了很容易有好感; 从小到大,总是跟在祁暄的屁股后头,一口一个三哥三哥的喊着,祁暄有什么好东西; 也都会想着这个早早就失去生母的弟弟。
  可他是怎么回报的?父亲去世以后,武安侯府接连遭逢打击,最困难的时候,他提出分家,几乎分走了祁家小半数的家产,并且都是现银,以至于让武安侯府陷入被动,亏得青竹运筹帷幄,勉力将侯府稳住,才不至于被他拖垮。祁暄记得自己被贬出京城的时候,这小子连面儿都没露,也算是绝情了。
  举杯相碰,祁暄饮下手中酒,祁晨喝完酒就顺势坐在了祁暄旁边:
  “三哥,这些日子你都忙什么呢,总看不见你归家,我从学堂回来,每每想找你说话,可总是遇不到你人,你跟我讲讲打仗的事儿吧,我还没出过京城呢。”
  祁暄又倒了杯酒,意兴阑珊:“打仗有什么好讲的,你好好读书就够了。”
  “三哥……你是不是忘了说要带我出京去看看的?我生辰那日,你说完了没几天就随爹上了战场,这事儿耽搁了,我不管,你得履行承诺,要不然我告诉娘去。”
  祁晨从小就喜欢粘着祁暄,他喜欢三哥,从小到大也是三哥对他最好,府里其他人多少还会轻贱他,三哥却不会。
  祁暄听到履行承诺这几个字,忽然想起他和青竹在漠北关外,他打了第一回 胜仗,拿着孔荪将军赐给他的一桷珍珠送给青竹时,青竹笑弯了眉眼的样子,那时青竹鼓励他,说让他一定要争气,将来把武安侯府的门庭和威信再立起来,祁暄答应她,一定会堂堂正正,风风光光的把她用八抬大轿重新迎回武安侯府,那时候青竹只是笑笑,看着大漠黄沙的天儿,说她想吃八宝斋的豆腐脑,最后事实证明,他连她这么一个很小的愿望都没有实现过。
  “三哥。”祁晨见祁暄目光悠远,失神的样子,伸手在他面前晃动了两下手,祁暄回神看着他,勾唇一笑:“等有机会吧。”
  祁正阳回到与祁暄相邻的座位,对祁暄说道:“刚才皇上说了,明年二月里,让你入禁军。别再成天吊儿郎当的了,听到没有。”
  “爹,我不想去禁军,我想入兵部。”
  禁军是皇上的直属军,一切听从皇上,看起来是最亲近皇家的,实际上对于武安侯府这样的门阀来说,就像给原本就很富贵的人家千两黄金一样,除了好看之外,没什么大用。
  祁正阳看了一眼祁暄:“兵部?想什么呢,皇上让你去哪儿就去哪儿,还有的你挑?想挑地方,也得拿出点真本事来,过两年再说吧。”
  祁暄觉得有点蛋疼,他怎么说也是被军中誉为几百年难得一遇将才的人,在亲爹眼里就是个游手好闲的混混……呃,不过他从前确实没干过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去漠北之前,对他的客官评价里最多的一条,就是他生得好,会投胎……当年他甚至自己也这么认为过……
  然后被现实狠狠的打脸,去了漠北之后,差点一蹶不振,幸好有青竹在。
  “还有,皇后刚才还说,你老大不小了,身边得有个人管束着,回头让你娘给你挑个知书达理的媳妇儿……”
  祁正阳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祁暄给打断了:“得得得,入禁军的事儿,我没意见,不过找媳妇儿这事儿,我得自己来。”
  祁正阳瞧着他:“你自己来?有中意的?”
  “您别管了,反正过两年我准给您找个满意的媳妇儿回去。您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