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开淡墨-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县令只好宣布休堂再审。
  待嫌犯押下,元县令等主审官也退了堂。众人才高声议论起刚才的案子,无不夸赞墨若璧有一个有见识、有胆识的女儿,小小年纪初上公堂,面对一众人等竟能镇定稳重、落落大方的侃侃而谈,尤其是公堂之上还有一个可能杀了无数人的杀人魔头,小姑娘面对这杀人魔头居然面不改色心不跳,着实令人佩服。
  元誉却在刚刚退堂时便起身悄悄的离开了,只是离开时他默默的注视了墨池片刻,眼中流出的温柔神色全部落入了墨若璧的眼里。
  晚间元县令回了府,元瑶正在跟母亲痴缠,想跟大姐去长安玩玩,要母亲答应。
  三天前李宇宁终于来了宜阳。原来元枚不告而别后李宇宁明白这次确实伤了妻子的心,便在父亲的院子里跪求了一夜,终于求得李博士同意再跟老祖宗商量娶平妻一事。
  李宇宁又在老祖宗跟前磨了三四日,终于使得老人家开了口,同意再延迟两年,如果元枚还是没有子嗣,再考虑此事。
  李宇宁准备启程来宜阳接元枚时,却因为连日的劳心劳力病了一场,长安到宜阳需三四日路程,李博士怕儿子路上身子骨受不住,硬是让他养好了病才启程。
  元枚见到夫婿悲喜交加,夫妻二人经过一夜长谈终于冰释前嫌。
  李宇宁有公职在身,不能在宜阳久待,而眼下夫妻二人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子嗣之事,便准备等李宇宁再休整两日,便启程回长安,由李博士出面找找尚药局奉御修睿文,修家是医药世家,修奉御虽只官居五品,却只为皇家诊病,在帝后面前也很能说的上话。因此等闲人等根本入不了修家的大门。
  元瑶看大姐夫妇二人要回长安,便求了大姐要去长安玩儿,元枚有些为难,便推脱说母亲同意就带她去。
  元瑶便又来缠母亲。
  元县令进门时元瑶正拉着母亲的胳膊撒娇卖痴,一副母亲不答应她就不走了的神态。
  元县令便觉得头疼,同样的年纪,同样的女儿家,自己的女儿整日里仗着家人疼爱,骄纵的越发没有规矩。墨家的女儿只比自己女儿大一岁,为什么却如此的懂事稳重,完全是一副小大人的样子。
  看起来再也不能如此宠溺这个小女儿了,否则以后嫁了人还不得弄的夫家后宅鸡犬不宁?
  想到这儿他便一声厉喝:“胡闹什么?看不见你母亲已经疲惫不堪了吗?”
  元瑶和元夫人并未注意到元县令已经进了门,外间的丫鬟也未进来通报。这一声厉喝吓得元瑶身子一抖,紧跟着委屈的咬住双唇,硬生生的把哭声憋进了肚子里。
  最近她有些怕父亲,前一阵父亲还罚她禁了十天的足。
  都怪那个墨池!
  元夫人心疼的一把搂过女儿的身子,看见元县令黑透的脸色,她又赶紧起身上前帮元县令脱掉外袍打岔道:“老爷回来了,今日的案子审的如何?”
  元县令的脸色这才好了些,道:“很顺利,而且这个案子可能确实牵涉到失踪案。”
  “当真?”元夫人挂衣服的手一顿,这个失踪案多年来毫无头绪,虽然她夫妻二人都很盼望这次的案子与失踪案有关,但没想到一审就能确定下来。
  元县令在圆桌前坐下,疲惫的揉了揉额头,元瑶赶紧上前,替父亲捏开了肩膀。
  元县令道:“这次倒是多亏了墨大夫家那个小丫头。”
  “墨家女儿?怎么今日的审案她也帮上忙了吗?”元夫人诧异道。
  她知道能抓住那个老艄公有墨池的帮助,但认为那不过是小姑娘歪打正着碰到了一件新鲜事儿,然后又碰巧告诉了儿子。重要的是儿子警觉性高,才能发现了这么大一桩案子。
  挑选观审人时,老爷也是在名单拟好后又加上了墨池,当时老爷是怀了一丝侥幸在里面,毕竟墨池懂药理,那满院子的草药终归有些奇怪,多一个懂药理的人在堂上总是好的。
  “是啊,当日初见那小姑娘,不过觉得是个和瑶儿差不多大的孩子罢了,没想到这几个月,她不仅把誉儿的身子调理的妥当,今日在堂上,也是她逐句分析,用她所知的药理药性,还有丰富的种植经验说的嫌犯一句话也反驳不出来。”
  若是墨池听见元县令此话会有些汗颜,她那里能有机会种植药材,所以也提不上丰富的种植经验,她的经验都来自于书本而已。

  ☆、第二十一章 一切顺利

  元县令说到这儿又看看元瑶,叹口气道:“瑶儿,以后不要只知道玩乐,多跟你大姐和墨家姐姐学学。”
  “人家墨家女儿小小年纪就能独当一面,今日在堂上镇定自若的样子让众人刮目相看,对墨大夫教女有方敬佩不已啊!”
  元瑶再也忍不住心里的愤怒,她退后一步大喊道:“您是我的伯伯吗?为什么总为了别人骂自己的女儿,墨池就有千般好,女儿就是万般不堪。”
  说完转头跑了出去,她的丫鬟红玉候在门外,看见自家小姐跑了出来吓了一大跳,只听见夫人在后面大声道:“发什么愣,快追上小姐。”
  红玉这才反应过来,忙不迭的追了上去。
  元夫人回到内室,看见老爷气的够呛,她也知道女儿性子暴烈冲动,便柔声拍拍老爷的后背道:“老爷,你别生气了,瑶儿小孩子不懂事,明天我会罚她的。”
  “哎,不说她了,刚才回来我一直再想一件事情,想跟你商量商量。”
  “什么事情?老爷您说。”元夫人心里松了口气,老爷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生气,这样明日女儿的惩罚也能轻些。
  “今日在堂上,我观察了一下誉儿,发现他的眼神更多不是看堂上的众人,而是看的墨家女儿。”元县令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老爷也看出来了,看起来这孩子的心思越来越藏不住了。”元夫人苦笑道。
  “哦?夫人早已知道?”元县令抚了抚长须问道。
  “这不前些日子还跟枚儿说道此事,誉儿刚满十六,倒也不用急着定。但他喜欢墨家女儿,按说墨家家风严正,墨大夫又是举人出身,家门倒也比咱们家差不了太多。”
  “可是墨家小姑娘随父行医,整日里抛头露面的,实在不成个体统。所以我就有些犹豫。”
  元县令便看着夫人笑道:“夫人所言差已,其一,誉儿的亲事要早些定,如今他身子爽利了许多,本来就想参加科举。”
  “现在离明年科举还有大半年,早点儿给他定下亲,说不定明年他就不想去长安折腾了。省的折腾半天也是枉然,还得耗费他的体力。”
  “再者,我看墨家那小丫头是个有能耐的,谈吐举止落落大方,誉儿什么都好,就是性子过于绵软,娶了墨家女儿做媳妇,对以后兄弟妯娌之间的相处也有好处。”
  元夫人听了此话很感动,老爷话说的含蓄,家里三个儿子都已娶亲,三个儿子都是独当一面的人物,儿媳也都不弱。
  这个小儿子自己知道,他善良纯厚,性子却绵软了些,老爷的意思是若他娶个同样绵软的媳妇,等他们老两口百年后,怕会受到其他几个兄弟妯娌的排挤。
  尤其是两个庶子,毕竟不是从一个娘的肚子里出来的,总不像亲兄弟那般亲近。
  元县令继续说道:“至于墨大夫带着她行医坐诊,倒也无妨,墨大夫是个明白人,等订了亲,自然不会让女儿再过于的抛头露面。”
  “再则,等成了亲后她就是咱们元家的人,出嫁从夫,让不让她继续行医,还不是咱们元家一句话的事情?”
  “夫人你糊涂,墨家小姑娘会医术、通药理,等于为咱们誉儿请了一位十二个时辰贴身的大夫,就是全家也跟着收益啊。三个儿子都离咱们远,这个儿子能不能留在身边关键可就在他的亲事上了!”
  老爷一番语重心长的话令元夫人沉思了很久,就寝后她在榻上辗转到半夜,终于打定了主意。
  第二日一大早,墨池照例开门打扫,食完早膳后便和父亲去了诊堂。
  昨天案子带来的话题正在宜阳这个两千多户的中等县城迅速发酵,以至于今日看诊的病患竟比往日多了数倍。
  令墨池和墨若璧无可奈何的是,其中很大一部分人身体并无大恙,他们只是听了传言来看看墨家这个‘长像如神女下凡,气度似洛神在世,一言说的那凶徒伏地痛哭、大声求饶”的小姑娘到底长得什么样。
  伏在案桌上记录医案的墨池活动了一下自己的右手手指,她已经几乎一刻不停的书写了一个多时辰,整条胳膊都酸涩极了。
  墨若璧抓过女儿的手,帮她活动了一下指骨,心疼的说道:“池儿,如果坚持不住就进去休息一下吧!”
  墨池给了父亲一个讨好的笑容,道:“伯伯,你要心疼女儿,就答应女儿一起到江南去走走吧!”
  又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墨若璧看着女儿期待的小脸,墨池两年前说的话他将信将疑。但他知道,妻子绝不会同意回去南边,她不愿再回想以往的生活。他也不想妻子忧心。
  而且他还有使命没有完成。因此也有自己的顾虑。
  墨若璧看着女儿不做声,墨池嘟嘟嘴,心内叹了一口气,每次提到这个话题父亲总是如此。
  “下一位,亦池。”诊室外大童的声音高亢,打断了父女二人的静默、
  父女俩互看一眼,这个名字和墨池的名字好像,只不知是哪两个字。
  随着大童话声落下,一位公子掀帘进来,缓步坐在了墨若璧对面病患的木椅上。
  墨池定睛一看,只见这位病患十五六岁的年纪,穿着淡紫色的柔缎长衫,墨黑的头发从两侧挑起一部分在挽起,大部分长发则披散着脑后。
  他的皮肤很白,鼻梁高挺,即使在宜阳这个以频出美人而闻名的地方,他的外貌也是极出色的。
  少年背梁挺直的坐在案桌对面,双目炯炯的看着墨若璧。
  这是一个气质如修竹般的男子。
  但重要的是,墨池看着他极有神采的双眸,觉得面前的人看上去熟悉极了。
  这自然就是昨日刚到宜阳的安亦池。
  墨若璧也在心内猜度少年的身份,十几年来他从未在宜阳见到过如此气度不凡的男子。
  奇怪的是这少年看向自己的眼光是灼热的,似乎有些隐隐的兴奋。
  他示意安亦池伸出左手,道:“公子叫亦池?是哪两个字。”
  刚刚掀帘入内看到墨若璧时,安亦池有些微诧异和兴奋,他没有想到十年来送了自己五本诗集注释的叔叔,竟是一位如此俊秀儒雅的男子。
  看上去比父亲年轻很多,至多而立。
  他便微笑而道:“天不变,道亦不变。就是那个亦字。池是临池学书的池。”
  墨池执笔的手微微一顿,亦池,亦池,也是池。

  ☆、第二十二章 墨溪的路

  女子的话题元誉不好参与,便一直默默的低头喝着汤,此时听了母亲的话有些惊讶,便抬起头来看着元夫人。
  元枚道:“这是为何?是墨大夫不擅长看女子的病症吗?”
  元夫人拿起小勺儿搅了搅碗里的汤,说道:“具体是怎么回事儿母亲也不清楚,听说当年墨大夫刚刚小有名声时,城南王大户家的夫人便带着儿媳去看过诊,但墨大夫拒绝了,王夫人以为他想要抬高诊金,便一路将诊金抬到了一千两,墨大夫却气的拂袖而去。
  后来他便在‘本草医诊’里挂出了二不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