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凭手感的话,古青娅觉得这种草棉感觉更好,“我觉得这草棉更好,织出的棉布卖出高价应担不难啊。”

    “你不知道,这草棉的产率比其他种子低,同样的十斤棉花做出来的纱线和布却要少许多,如今种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古青娅先是惊讶而后心里又理解,当这个成本获利比例降低的时候,大家都会去选择更能获利的东西了。

    “这草棉只红河府独有,还是其他地方也有?”古青娅深刻地明白,有时候当地一个独有的品种,往往能成为一个地方百姓承生存之本。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得回家问问老人拆知道。”苏少夫人摇摇头,她还真没关心过这一点。

    古青娅点点头,“我觉得这草棉花很适合织许多种布,尤其是贴身穿,应当是极好的。”

    “我们这边织布技艺不如南方,也就几种最常见的,并无其余特别。”苏少夫人对这个还是有些了解的。

    古青娅笑了笑,她当然有纺织方法,至于要不要拿出来,不是她来做决定的,端看姜荣安怎么想。

    “能不能麻烦姐姐给我找几斤这草棉花,你也知道我是蚕桑出身,对棉纺这个还是很有兴趣的。”

    回去研究一下,她突然想起里在看过的书上提到一种绒布,但没找到适合的材料,说不定这个能研究成功呢。

    古青娅喜欢非常柔软的被单床单,若是能带点毛茸茸的最好了。她知道有人用的动物皮毛,但即使处理得再好,她总感觉自己能闻到那股味道,所以她的衣裳中,有带皮毛的,除非不得已,否则她都是不碰的。

    “不过是一桩小事,有什好麻烦的,若妹妹真弄出了新鲜的,可要分姐姐一点啊。”

    谁说苏少夫人不精明的呢,古青娅只说研究研究,没透露什么,她那边就打上成品的主意了,只能说有些人的直觉更敏锐。

    古青娅苦笑了一下,“我没什经验,但愿不浪费了这些棉花,若真有成品,定送姐姐一些。”

    “妹妹心灵手巧怎会不成?我可是很有信心呢。”与其他家不同,苏少夫人会让如此热心地跟古青娅接触,除了性子之外,也有家里授意的。

 第351章 告诫

    人活着就免不了有人际来往,而平南县里头许多人家都是沾亲带故的。很不巧的是,苏家里头有个跟着管家的少年,无疑中提到了城东的庄子。

    那庄子的负责人正是他爷爷,由此喝醉后说了句粮种丰收的话,他进爷爷房间无意间听到,为了显忠心,就把这事悄悄说给了管家听。

    本来大家都不知道那庄子是谁的,后来见姜荣安频频出入,也就明白了几分过来。但是苏家老爷子却从老管家中得知这事,心里有了几分猜测,就嘱咐儿媳妇与古青娅多来往相处。

    苏少夫人的举动,让其他人家觉得苏家是有意在讨好新来的县令,心里颇有些看不上,除了一些必要的往来,这么主动要说没点目的那才怪呢。

    回到县衙后宅,玩了一下午的风筝,果果早就累了,在古青娅的怀中打着盹儿,小脑袋一点一点的,非常的可爱。

    到家后不久,苏少夫人也让人送了一车的草棉花过来,都是已经弹好的,古青娅让人给放在一间库房里,明日起让厅婶带着程水开始搓棉条,为纺线做准备。

    古青娅则进藏书阁特地找了这方面的资料,有关于草棉以及绒布的制作的。

    关于草棉的资料并不多,有涉及的书都是一页半页地提了一下,并未长篇大论,古青娅有些失望。

    不过有关于绒布的资料很是不少,但大多是用机械的,好不容易翻到了几篇手工的,如此结合之下,暂时指定了几个方案。

    首先就是经纬的股数以及经纬的股数比例,不同的比例就会有不同的结果,等到拉绒的时候就知道其重要性了。

    古青娅选了一种很常见的比例,经纬一比三,等胚布织好之后,就是漫长的制作调配过程了,也许在过年前都不一定能够做好。

    姜荣安回来的时候,古青娅也只是粗略跟他提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其实若是成功了,其实很可能改变平南县甚至是红河府的种植结构的。

    当然在没有改良品种的情况下,就要寄希望于肥料,否则肥料不足,产棉率也不高,收入与付出就不成正比。

    “娘子,你想要做什么只管去做,若是棉花不够,我叫人再给你找几车来。”

    而摘了开口的棉花,也差不多到了秋收的时候,有关于冬小麦的一应事宜也要开始做准备。

    这会也是收夏大豆等作物的时候,大家都忙着,整完地种完冬小麦,这一年的主要农事也差不多到时候了。

    北方的冷天来得比南方早,农作物及其时间都不一样,之前都在京城待着,古青娅没有特别明显的感觉,但在平南县,她深深地感觉到差异。

    北边的秋收比南方早了大概半个多月的时间,而且还要准备种植冬小麦油菜,必须赶在霜降前做完。

    而南方想对来说时间要宽松一些,且大多不种油菜,就算有也只够自家吃,倒是西州府北边的几个地方,油菜那都是大面积种植的,收籽后贩售。

    “我这边不急,你那边忙着呢,先别管,可别闹什事儿啊。”古青娅让姜荣安不要担心,这会秋收,需要的材料正好可以凑齐,肥料可以开始配置了。

    地里的收成,只要不碰上秋雨绵绵,收获还是会比较顺利的。

    姜荣安微微眯着眼,感觉着古青娅那双手在自己肩膀上捏动,一阵阵酸疼,过后又感觉舒适不少。

    “看把你累的,整个肩膀脖子都是僵的了。”古青娅心疼地说道,外放做官,倒比在京城要累许多,也是他有心想要让这个地方的百姓生活得更好。

    “没事,这季种子下来,还要安排人挑选些不错的,让百姓们来换取。”姜荣安微微眯了眯眼,免费的东西都不会珍惜,再说庄子那边他也要养人呢。

    “你跟当地的那些人打好关系就是。”古青娅很清楚当地的一些势力所能造成的影响力有多大。

    秋收这也意味着收税的日子又到了,这都是县衙里的官吏及其衙役最繁忙的时候,总有些刺头不乐意交税,总需要些手段使其屈服。

    而这种情况,也是最容易发生混乱的,甚至能闹出人命来,所以如何处理很重要。

    古青娅也正是担心这一点,姜荣安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容不得一点损失,就看到的一些史书上,也不是没官吏死得很冤枉的。

    “娘子,不用担心,我心里清楚着呢,都交代下去了。”姜荣安伸手抓住肩膀的手,安抚道。

    姜荣安一直强调,尽量不跟百姓们起冲突,朝廷规定的税收先收完,有情况需要另谈并且登记清楚后,县衙这边会根据青情况再另作安排的。

    “我可信你的话,若是让我听到啥不好的的消息,你给我等着。”古青娅手握拳在姜荣安肩膀上的穴位用力捶了下一下,那瞬间的酸疼让他不由吸了下冷气,娘子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两人又闲聊了两句,古青娅就催姜荣安去睡觉,她不喜欢他点灯办事儿,太费心神了,反正也不是什么生死大事,明个儿再说。

    姜荣安睡着之后,古青娅也悄悄地躺了下来,睡着后,人又如往常那般进入了藏书阁。

    她现在什么样的书都会看一些,不再局限于田桑资料等。而杂文杂记之类的书籍更是多得数不胜数,她看的很乐呵。

    当然诗词歌赋也稍微看了一点,不过不得不承认,她没有什么才气,只是稍微读了一些比较有名,至于那些有关于风花雪月甚至是男女之情的书籍,她就见不到影儿了。

    青纱也说得很清楚明白,“那些将男女之情描绘得很美好的书籍,容易误导女子误入歧途失了德行,更有那淫词艳曲、话本等不堪入目的,像是这一些,藏书阁都是不会收录的。”

    古青娅眨了眨眼睛,“即使早已成亲生子也不成?”

    “对,那些都极易勾引人堕落,损耗福报,且会上瘾难以戒掉,危害极大。”青纱警告地盯着古青娅,“你可别以身试险,若是你还不信,我考虑是否关你小黑屋重新学习。”

    古青娅忙摇头摆手,那小黑屋她有幸见识了一回,才不想进去呢。她有求知欲,却不代表非要以身试险,既然不是好东西那就不要去碰了。

 第352章 打听

    古青娅翻着手上的杂记,里头记载了许多奇人异事,有人见过青龙,也有说一夜之间人莫名身在千里之外等等。

    “青纱,这些杂记里头记载的东西,都是真的吗?”古青娅知道皇家都会有秘密档案,但每逢改朝换代,还能不能完整地保存下来是不得而知的。

    青纱飞高了一些,挺在书架上的一角上,不细看几乎看不出它的样子,它不答反问,“你觉得呢?”

    “我不知道。”古青娅摇摇头,眼里有些迷茫,“我小时候听说有人被雷劈死的,不过我相信一些东西肯定存在的。”

    “这些书上写的是真是假,你无需想太多,这是你未能接触的范畴。”青纱只稍稍提了一点,若是其他人,它可是说都懒得说。

    “也是,我还是过好我的日子吧。”古青娅想了想,“眼看着就要霜降了,青纱你觉得冬季这么长的时间,做什么好呢?”

    “……”青纱不说话,这种小事它也要帮忙出主意,那要这些书来干什么?

    古青娅没听到青纱的声音也不奇怪,想了想就去翻了其他的书了,到时候看姜荣安怎么安排的,她再根据他的安排来帮忙出谋划策。

    正临霜降,街上也有不少卖柿子的,跟在京城那边买的不同,这边要很小个,核也大,价钱很便宜,买的人并不多。

    古青娅让厅婶买了一些回来做柿饼,去皮去核后跟粗面或是白面混合,用油煎熟就成,可放置很久,是很不错的一个零嘴。

    当然,卖枣子的也不少,古青娅并不很爱吃,不过这个东西补血,无论是做馅还是熬汤都很不错,也屯了一些。

    这个时候,古青娅就怀念起那些从北方那运过来的各种干果了,还有陈家大叔的熏肉以及陈家小子的果酒花酒。

    离开京城前,姜荣安就将这些安排好了,由姜家家庙在京城的人接手,可形成良好的合作,估计过个把月,京城那边就送一些过来了。

    霜降节气后的第三天,早晨起来看到植物叶子上有一层薄薄的白霜,太阳一出来,又消失的无影无踪。

    古青娅不由拉紧了衣服,看来得多给孩子准备些衣服。在翻柜子的时候,古青娅忽地想起来,在三化县的时候,还给慈善堂送过饭食,后又送过一些旧衣。

    南方不下雪冬日湿冷,人很难熬,但是北方下雪,若是柴禾不够,室内温度不够,那生生冻死人的事也不是没有。

    以前不当父母官,对于那些听闻哪处有人冻死的事也只是感慨可怜,但如今位置不同,想的自是不同,若是冻死饿死人,也是在职的过失啊!

    虽说不看佛经,但是一些因果书籍或是善书或是感应篇她都是翻过,明知可做而不去做,这罪过可就大了。

    想到这里,古青娅忙将厅婶给喊来,“厅婶,您到前头喊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