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处世七书-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方面不失去必要的礼节,这也是人们所追求的行为规范。

【原文】小人可欺天,而避实祸。
【译文】小人可以欺瞒上天,却躲避实际的灾祸。
【释评】看似凶残、无所顾忌的小人,其实是很狡诈的。他们欺弱怕硬,见风使舵,不为别的,只为保全自己,捞取实惠。人们可以鄙视小人的劣行,但不能不承认:小人能猖獗一时,令人头疼,靠的正是这种“看家本领”。鸡蛋碰石头的事,还是尽量不做的好;无望的抗争,有时不如默默等待。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把迫在眉睫的灾祸消除,将来才能担起更大的责任。

【原文】非敬,爱已矣。
【译文】并不是真正地敬重强者,而是爱护自己。
【释评】强者不一定是人们尊重的对象,用非法手段和非正义方式而致强的,人们只能鄙视他。严峻的现实总是逼迫强者不得不向强者低头,这不是弱者的本意,强者没有理由为此沾沾自喜。弱者是最需要自我爱护的,这是不刻不容缓的大事,容不得半点意气用事。只要把敬强提高到爱护自己的高度,就没有什么忍受不了了,所以一个真正有智慧的弱者,总是宠辱不惊,少有雷霆之怒。

【原文】智不代力,贤者不显其智。
【译文】智慧不能代替实力,贤明的人不会显露他的智慧。
【释评】一个富有智慧的人,人们可以尊敬他,但不一定会畏惧他。特别在势利之人的眼里,他们只认权势,对学问之类的东西从来是不屑一顾的。社会是复杂世俗的,只有智慧而没有实力同样会一事无成。许多读书人不承认实力的重要而盲目自大,甚至目中无人,这是浅薄无知的表现。和那些大德大贤相比,他们的锋芒毕露是导致他们挫折失败的一大成因。

【原文】弱须待时,明者毋掩其弱。
【译文】弱者需要等待时机,明智的人不可遮蔽他的弱小。
【释评】千方百计掩饰自己的弱者身份是百害而无一益的。冒充强者便要做许多力不从心的事,这也是弱者所难以承受的。虚荣心人皆有之,但必须理性对待,不能让它将自己淹没。否则,人就会变成一个狂人蠢汉,注定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由弱致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等待刘必须的;以弱者的身份诚心对人,更容易打动他人。抛弃弱者的自卑和不玩弄小聪明,是弱者成功的第一步。

【原文】奉强损之,以其自乱也。
【译文】尊奉强者可以损害他,用这个方法能促其自我变乱。
【释评】弱者敬强,不仅是现实的需要,更是弱者制胜图强的需要。对胜者的尊重奉迎,能极大满足强者的虚荣心,令其骄纵智昏渐渐走向荒唐。无休止的恭维和赞颂,是弱者最好的护身符,能解除随时可能到来的凶险。这种谋略看似无形,实有大效,只要贯彻到底,任何强者都难以相抗。

【原文】示弱愚之,以其自谬焉。
【译文】显现弱小可以愚弄强者,用这个方法能使其自生错误。
【释评】弱者要战胜强敌,仅凭自身正确是远远不够的。由于二者实力悬殊,这就要求弱者要用更多的智慧来削弱强敌,促其自我衰败。无数的事实证明,弱者表示并不是自暴家丑,它可以让强敌减少戒心,进而在决策上产生错误,埋下隐患。而强敌总有过于自信的心理,他们对此常常是疏于防范。

卷二?保愚篇
本卷精要
?聪不外露,愚宜外显
?愚以愚胜,是愚人成功的途径
?智计难以做到的事,愚笨却可以解决它
?虚心的人,才能领悟世事的真谛
?说自己聪明的人不要怕他,要怕说自己愚笨的人
?上位者不忌惮愚人,却忌惮聪明人
【原文】人不知者多矣。
【译文】人们不懂的事情太多了。
【释评】人和自然社会相比,始终是渺小的。在无穷奥妙的宇宙面前,人应该保持一种谦卑态度。实际上,一个知识广博的人,他所知的也很有限,这就决定了人不能自持聪明傲视一切。总有人处处显露精明,玩弄手段,他们自以为这才是聪明人的表现,也能得到更多我的实惠。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真正的聪明人是勇于承认自己无知的。

【原文】知之幸也,不知未咎。
【译文】懂得的事情多是好事,不懂也不是坏事,
【释评】聪明人以聪明自诩,愚人以愚钝自卑,其实是大可不必如此的。事情有它的两面性,愚钝固然是一种缺憾,但也有它的好处,那就是愚钝不会使人想入非非,也不会被人视为强敌。以愚人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能减少人们的戒心和敌意,特别在自负多疑的当权者眼中,愚人往往最能得到他们的重用。历史上许多人遭遇横祸,不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愚钝不足。

【原文】智以智取,智不及则乖。
【译文】智者用其智计作为取胜之道,智计有失就会事与愿违。
【释评】智计没有万全的,再高明智者也有失算的时候。智者是痛苦的,他们整天盘算,用尽心机,孰不知有些事是人无法测度的。更可怕的是,智者的自负往往使他们背上沉重的包袱,一旦遭受挫折,他们脆弱的心理便难以承受,直接导致了他们的毁灭。在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世界里,一个智者如果心态不正,那他的命运注定是不妙的。

【原文】愚以愚胜,愚有余则逮。
【译文】愚人用其愚笨作为胜利之法,愚笨十足就能达到目的。
【释评】愚笨的正面作用是人们最易忽视的,有时人们只想巧之又巧,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只要能达到目的,愚笨的东西也就不属于愚笨了。历史上的许多成功者,他们并不聪明,相反却愚笨十足。正因为其愚笨,他们不也投机取巧,韧劲不懈,十分执着,在许多聪明人看视的畏途上,硬生杀出一条血路。其实,成功更偏爱愚人,成功最需要一种心无杂念的傻劲。

【原文】智或难为,愚则克已,得无人者皆愚乎?
【译文】智计有的难以做到的事,愚笨却可以解决它,这恐怕是人们都是愚人的缘故吧。
【释评】在大千世界面前,人们所知不多,实不能用聪明来自喻。把人看得愚笨一些,并没有坏处,这可以使人少些狂妄,多些敬畏顺应自然的大道。过分推崇智计的人,不相信自然的力量,他们崇尚“人治”,膜拜“有为”,干下许多荒唐可笑的事,把局面搞得更糟。老实说,在自然面前,没有一个聪明的人是真正聪明的,只有放下“自尊”、虚心好学的人,才能领悟世事的真谛。

【原文】上不忌愚,忌异志也。
【译文】当权者不忌惮愚人,而忌惮不忠的人。
【释评】人的行为举止,受社会环境的制约,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不从这方面考虑问题,就会失之片面,流于形式。从这个角度看人们保愚的初衷,不难发现,历史上的封建当权者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和私利,他们并不会像他们说的那样选贤任能、大公无私,只要对他们效忠,任何人都会位列朝班。相反,那些有独立见解的贤人反被猜疑,往往成为当权者打压的对象。
【原文】下不容诈,容有诚也。
【译文】地位低的人不容纳奸诈之人,而容纳有诚信的人。
【释评】与普通的人交往,老实诚信是最重要的,在他们眼里,显示聪明、讲究谋划的人是值得提防的,不能轻易相信。当然,聪明并不等于奸诈,但外表愚厚的人还是更容易让人亲近,便能使所有人信服。反之,用种种手段和高压措施都无法征服人心,终会徒劳无功的。

【原文】上明而下愚,危亦安。
【译文】上司精明下属愚笨,虽然危险但可以平安脱困。
【释评】封建专制社会推崇愚民政策,当权者惟恐百姓聪明起来,不利于他们统治。在对官员的任用上,当权者也不能人尽其才,把愚忠作为第一标准。在当权者看来,只要自己精明就足够了,下面的人越是愚笨,就越容易控制和摆布,纵是有办事不利之弊,也可根绝犯上作乱的大祸。由此,为臣者喜欢装聋作哑,只在愚忠上下功夫了。

【原文】下聪而上昏,运必尽。
【译文】下属聪明上司昏庸,好运一定会完结。
【释评】昏庸无道的人并不是天生的弱智,他们有的甚至聪明绝顶,远过常人。这样的人一旦身处高位,自高自大,又豪无约束,他们极易走向反面。昏庸不是愚笨,它常常是聪明过头的表现,是失去理智的行为,尽管昏庸者从来不肯承认这一点。服侍这样的“领导者”是凶险的,也是没有前途的,除非人们比他更昏庸。

【原文】言智者莫畏,畏言愚也。
【译文】说自己聪明的人不要怕他,要怕说自己愚笨的人。
【释评】真正了解社会和懂得人生的人不会以聪明自居,这也是识人的一个重要标准。把聪明挂在嘴边不是智者的行径,这样的人只是纸老虎,不值得人们用心对付他。而言必称愚笨的人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他们不以愚笨为耻,其见识就在常人之上了。他们或是大智若愚,城府极深,或是甘为愚笨,不慕浮华,无论怎样,他们都是强有力的竞争者。

卷三?安贫篇
本卷精要
?困境催生邪念,遏止它才没有祸患
?穷不叫苦,富不贪恋,便离意识破天道不远了
?贵生败儿,贱出公卿
?上天不会亏待有仁心的人,要对此坚信不疑
?一肚子苦水的人,赢得不了别人的敬重
?懒惰是贫困的第一成因
【原文】贫无所依,不争惟大。
【译文】贫穷没有依靠,不争强好胜是最重要的。
【释评】贫穷不是过错,但贫穷终是软弱无力的。身陷贫穷的人要安守本分,争强好胜的事不可为之。但凡争强好胜,终要以实力为后盾,这对贫穷者只会雪上加霜。贫穷是弱者的特征之一,它决不是争胜的资本;以贫穷为由而到处伸手的人,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凶险。社会是不利于穷人的,穷人需要百倍的清醒和十足的忍耐。

【原文】困有心贼,抑之无恙。
【译文】困境催生邪念,遏止它才没有祸患。
【释评】身陷困境中的弱者孤立无援,很容易产生极端的想法。他们处处受制,央告无门,一旦情绪失控,违法乱纪的事便在他们身上发生了。在困境中不生邪念,不是圣贤难以做到,但压制自己的欲望,不让它泛滥成灾,有理智的人都能为之。人不能随心所欲,宝贵之人不可,穷楞之人更为不许。

【原文】不恶窘者,知天也。
【译文】不憎恨窘境,就是通晓自然社会了。
【释评】处在窘迫的逆境中,能否保持平和的心态,是衡量一个人见识高低的重要标准。对窘境的本质认识,如果脱离了对自然社会的内在考究,终是模糊不清的。天有阴晴雨雪,人有穷富高低,这是很自然的事,也是最真实的状况。困窘的人们不该为此怨天尤人,满怀激愤。其实,窘境最能磨练人的意志,它的积极作用应该是逼人奋进,进而走向坦途。

【原文】惰以致贫,羞也。
【译文】因为懒惰而导致贫穷,是羞愧的。
【释评】贫穷有多种原因铸成,其中,最让人无法谅解的是懒惰造成的贫穷。懒惰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注定要无所收获的。人生在世,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天道酬勤,只有奋斗不息者才能位居人上。不明白这个简单而朴实的道理,便会崇尚空谈异想天开,不务实事,其命运也就不得而知了。这样的人如不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