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处世七书-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文:将错就错,以讹传讹,移花接木,巧取豪夺。敌快我慢,以智缓之;敌强我弱,以计疲之。釜底抽薪,此消彼长。敌缓则我速,敌弱则我强。此亦机变也。
译文:利用敌人的错误来向敌人传播错误消息,用敌人的错误言论来讹诈敌人,移花接木,巧妙的争取,勇猛的争夺。敌人快过我方的速度,就要用计谋来延缓敌人的攻势;敌人比我方强大,就要用计谋来拖垮对方。能够对强大的敌人釜底抽薪,就能够使我方和敌方的势力此消彼长。敌人的速度变缓慢了,我方的速度相对起来就变快了;敌人的实力变弱小了我方的实力就变强大了。这就是事物变化的枢机。
原文:危在我,而施于人。故我危则人危,人不欲危,则必出我于厄难。
译文:我有了危难,就把我的危险强加在别人身上。所以我和别人是一同处于危难之中,人们都须希望危险降临,就一定会把我从危难中解救出来的。
讽谏卷十一
原文:讽,所以言不可言之言,谏不可谏之谏。谏不可拂其意,而宜恤其情。谏人者宜为人谋,不为己虑。
译文:含蓄的讽喻,是用来说不能够直接说出来的话的,劝诫不可以劝诫的事情的。劝谏者不可以忤逆对方的意愿,而需要体恤对方的情感。劝谏者应该为对方考虑,而不是为自己谋划。

原文:或激之勉之,以证其不可行也。或讽之喻之,以示其缪。进而推之,以证其不可行也。谏不宜急而宜缓,言不宜直而宜曲。
译文:对受谏人应该用激将或者是劝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者讽谏或者比喻,来说明对方的谬误。按照对方的思路推断下去,来证实对方的举动不可行。劝谏,不宜操之过急而应该缓和一些,言语不能太过直白而最好委婉说出。

原文:嬉笑之中蕴乎理,诙谐之中寓乎道。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夫轻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为也。
译文:在玩笑之间流露出道理,在诙谐之中包含道义。如果看到君主的过失而不去劝谏,是轻视君主的危难。轻视君主的危难这种事情,忠臣是不会去做的。

中伤卷十二
原文:天下之至毒莫过于谗。谗犹利器,一言之巧,犹胜万马千军。
译文:天下最恶毒的事物没有超过谗言的。谗言就像利器,一句巧妙的谗言,就可能胜过千军万马。
原文:谗者,小人之故伎。口变淄素,权移马鹿。逞口舌之利剑,毁万世之基业。
译文:进谗言,是小人常用的伎俩。用口就可以颠倒黑白,就可以指鹿为马。用口舌作为利剑,就可以毁掉万世的基业。

原文:或诬之以虚,加之以实,置其于不义;或构之以实,诱之以过,陷其于不忠。宜乎不着痕迹,欲抑而先扬,似褒而实贬。
译文:或者用无中生有的言论加以诬陷,或者栽赃嫁祸,把对方置于不义的境地。或者用制造事实来陷害对方,或者用利益来诱惑对方犯错,使他处于不忠的境地。恶语中伤应该不露痕迹,想贬斥对方,就要先赞扬对方,看起来是赞扬其实是贬斥。
原文:
原文:随口毁誉,浮石沈木。奸邪相抑,以直为曲。故人主之患在于信谗,信谗则制于人,宜明察之。然此事虽君子亦不免也。苟存江山社稷于心,而行小人之事,可乎?

译文:相信别人口中的是非,就如同相信了石头可以浮在水面上,而木头会沉到水底一样。奸邪小人的言论,能够把只得说成曲的。所以领带最忌讳的是相信别人的谗言,一旦相信了别人的谗言就会受制于奸人,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面应加以明察。然而类似的事情即便身为君子也是难免会做的。假如君子心中想着国家大事,但是却去做小人做的事情,可以吗?

原文:小人之智,亦可谋国。尽忠事上,虽谗犹可。然君子行小人之事,亦近小人,宜慎之。
译文:小人的某些智慧也可以用在国事上面。为了对领导忠诚,虽然进了谗言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君子常常做小人做的事情,也就和小人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君子应该谨慎。

美色卷十三
原文:乱德则贤人去,失政而小人兴。国则殆矣。
译文:搞乱了德行贤人就会离去,政事出现了偏颇小人就会得势。这样国家就危险了。
原文:美色置于前而心不动者,情必矫也。然好色不如尊贤。近色而远贤臣,智者所不为也。
译文:美人在面前而不动心的人,一定是装出来的。然而喜欢美色不如尊崇贤人。接近美色而远离贤人,智慧的人是不会那样做的。
原文:孰谓妇人柔弱?一颦一笑,犹胜百万甲兵。
译文:谁说女人柔弱?一颦一笑,有时候能够胜过百万雄兵。
原文:智者借色伐人,愚者以色伐己。
译文:有智慧的人用美色去攻击别人,愚蠢的人用美色来讨伐自己。
原文:色必有宠,宠必进谗,谗进必危国。然天下之失,非由美色,实由美色之好也。
译文:美人就一定会受到宠爱,受到宠爱就一定会进谗言,谗言一旦被相信就会危及国家。然而失去天下并不是因为美人引起的,而是因为喜欢美人这个弊病引起的。

原文:借美以藏其奸,市色而成其谋,千载之下,绵绵不绝。人主宜详审之。
译文:借助美色而包藏祸心,出卖色相而成就其阴谋的人,千年以来,绵绵不绝。领导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原文:圣贤事业,非大志者何为?故色贤之分,知其所取舍。是以齐桓晋文,犹为霸主;汉武唐宗,不失明君。
译文:圣贤的事业,不是胸怀大志的人谁能够担当?所以好色者和贤君的区别在于,直到什么时候应该要什么,不要什么!所以齐桓公晋文公虽然好色,但还是霸主;唐太宗宋太祖虽然好色,也还称得上明君。


 
古籍处世七书之《守弱学》原文及译文 






古籍处世七书之《守弱学》原文及译文——杜预(西晋)、马树全(译注)
敬强篇 卷一
世之强弱,天之常焉。
强者为尊,不敬则殃,生之大道,乃自知也。
君子不惧死,而畏无礼。
小人可欺天,而避实祸。非敬,爱己矣。
智不代力,贤者不显其智。
弱须待时,明者毋掩其弱。
保愚篇 卷二
奉强损之,以其自乱也。
示弱愚之,以其自谬焉。
人不知者多矣。知之幸也,不知未咎。
智以智取,智不及则乖。
愚以愚胜,愚有余则逮。
智或难为,愚则克之,得无人者皆愚乎?
上不忌愚,忌异志也。
下不容诈,容有诚也。
上明而下愚,危亦安。
下聪而上昏,运必尽。
言智者莫畏,畏言愚也。
安贫篇 卷三
贫无所依,不争惟大;
困有心贼,抑之无恙yàng。
不恶窘jiǒng者,知天也。
惰以致贫,羞也。
廉以不富,荣也。
蹇jiǎn以无货,嗟jiē也。
贵生败儿,贱出公卿。
达无直友,难存管鲍。
勿失仁者终富,天酬焉。
莫道苦者终盛,人敬矣。
抑尊篇 卷四
尊者未必强,名实弗契也。
霸者存其弱,胜败无常焉。
弱不称尊,称必害。
强勿逾礼,逾则寇。
不罪于下,祸寡也。
目无贵贱,君子也。
心系名利,小人也。
君子尊而泽人;小人贵而害众。至善无迹,然惠存也。
至尊无威,然心慑耳
守卑篇 卷五
人卑莫僭jiàn,羸léi马勿驰。
草木同衰,威存其荣。
君不正臣谲jué,君之过也。上无私下谠dǎng,上之功也。功过由人,尊卑守序。
卑不弄权,轻焉。
宠不树敌,绝焉。
陋不论道,暴焉。
堪亲者非贵,
远之不辱也。
毋失者乃节;
恃之者必成矣。
示缺篇 卷六
天非尽善,人无尽美。
不理之璞pú,其真乃存。
求人休言吾能。
悦上故彰己丑。
治下不夺其功。
君子示其短,不示其长。小人用其智,不用其拙。不测之人,高士也。
内不避害,害止于内焉。外不就祸,祸拒于外哉。
忍辱篇 卷七
至辱非辱,乃自害也。
至忍非忍,乃自谅也。
君子不怨人,怨天也。
小人不畏君子,畏罚也。君子小人,辱之可鉴焉。强而无仁,天辱之。
弱而不振,人辱之。
辱不灭人,灭于纵怒。
大辱加于智者,寡焉。
大难止于忍者,息焉。
恕人篇 卷八
天威贵德,非罚也。
人望贵量,非显也。
恕人恕己,愈蹙cù愈为。君子可恕,其心善焉。
小人可恕,其情殆焉。不恕者惟事也。
富而怜贫,莫损其富。
贫而助人,堪脱其贫。
人不恕吾,非人过也。
吾不恕人,乃吾罪矣。
弱胜篇 卷九
名弱者,实大用也。
致胜者,未必优也。
弱而人怜,怜则助。
劣而人恕,恕则幸。
庸而人纳,纳则遇。
以贱为耻,其人方奋。
以拙为憾,其人乃进。
无依者自强,势所迫焉。
贤以义胜,义不容恶也。
============译文============
一? 敬强篇
本卷精要
?人世间的强弱之分;是天道中很正常的事
?生存的第一准则;是要有自知之明
?掩饰弱者身份的人;便会永远是弱者
?小人可以欺瞒上天;却躲避实际的灾祸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弱者;总是宠辱不惊
?由弱致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等待是必须的
【原文】世之强弱,天之常焉。
【译文】人世间的强弱之分,是天道中很正常的事。
【释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多看不惯的事,它却活生生存在着,一味地诅咒它绝非明智之举。承认强弱之分、强弱之别,是正确认识自然、社会的首要前提;这样才能平心静气地面对由此引发的种种问题。进而找到解决的根本之法。相反不顾客观现实、只知咒天骂地的人.只会让更加心浮气躁,无法安心做事,结果使自己变得“更弱”。

【原文】强者为尊,不敬则殃。
【译文】强者尊贵,不敬重它就会招来祸殃。
【释评】强者是以其雄厚的实力做依托的,这是它傲视他人的本钱,不管人们是否情愿,这一点不能否认。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强者尊贵,弱者低下,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弱者硬要强出头,不肯暂时屈从,只能使自己更加不利了。承认强者的地位并不是无能的表现,只有尊重现实,才能做到趋利避害,保存自身,以求将来的发展壮大。

【原文】生之大道,乃自知也。
【译文】生存的第一准则,是要有自知之明。
【释评】不能准确地给自己定位,是人们常犯的大错,由此而导致的后患是十分严重的。特别是弱者,如果盲目自恃,势必要做出许多不切实际的事来,碰壁的结果就会一个接着一个,再无出头之日。弱者并不是耻辱的代名词,只要敢于正视,勇于奋发,便不会永远是弱者。相反,极力掩饰的弱者身份、爱慕虚荣,不自量力的人,到并没有来只能害了自己。

【原文】君子不惧死,而畏无礼。
【译文】君子不恐惧死亡,却害怕失去礼节。
【释评】君子是最不怕强权的人物,他们总是在正义面前敢于坚持,勇于牺牲。但君子的作为也不是一味蛮干的,不到最后关头,他们也不会轻易涉险。强权的人物出于各种目的,对人们多有礼遇,尽管有时未必发自真心,在人看来还是难抵挡的。人们以礼还礼,一方面不使矛盾激化,有助于事情得到妥善解决;另一方面不失去必要的礼节,这也是人们所追求的行为规范。

【原文】小人可欺天,而避实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