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中国法律对此却无可奈何,确实令人不可思议。假如使用假外币的外国人反而谎说假币是误入腰包后无意使用的,中国警方也只得任其诉说了,可能对这种人还得从国家形象考虑给予他们以同情和帮助。虽然说国际刑警组织一直把反假视为己任,可对这些数目较小的假币案,国际刑警自然无暇顾及。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每年,外国人来中国观光旅游经商的越来越多,这其中难免会有假币的裹入。对这些假外币,我国的法律还没有切实可行的治理办法。警方在处理上更是无所适从。
●办案经费奇缺中国警方尴尬
处理假外币是如此艰难,处理假人民币,中国警方也难潇洒。在实际工作中,假币案件涉及线长面广,区域跨度大,牵扯人员多.查证量大,绝大多数案件需要跨省、跨市侦办,甚至需要出国侦办。在当前公安机关办案经费个足的情况下,根本无钱投入巨资去侦破假币案。仅以黑龙江省公安系统为例:
1990年6月,巴彦县发生的初保昌伪造人民币案件,案件涉及湖南衡阳市;1991年1月,北安市破获苏玉坤从广东学会伪造人民币技术后,返回黑龙江省伪造人民币案件;1991年5月,尚志市破获的一起特大贩伪案,二名案犯通过河南的李顺介绍到福建购回1.55万元假币案等8起万元以上大案,都因无办案经费而无法出省侦办。
1990年6月,哈尔滨市南岗公安分局侦办的一起假币案件,涉及福建省安溪县,已查明制假者是谁,因无经费南下查证,通报当地公安机关又没有回音,不得不放弃此案。最后因无法查清犯罪事实,对制贩假币的犯罪分子不能报捕,只好一放了之。
办案经费的困难是当前困扰公安机关查办假币案的最大难题。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公安分局1992年3月在山东鄄城、泅水、单县、金乡四县破获了3起制贩假币团伙,共花费办案经费3万多元,组织了近20名干警参与侦破。而这个分局平均每月的办案经费才5O00元。这次破案的费用一方面靠社会借贷,一方面靠干警的工资垫付。案子已圆满地侦破,可花费的办案费用却无处报销。省市银行曾提出援助一些,却因无红头文件规定也只能爱莫能助了。还有河南省开封县公安局1992年3月侦破了38O万元的特大假币案。罪犯已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次办案共花去5万多元费用。办这一案子就几乎使全县的办案经费告罄,不知开封县下半年的公安工作如何开展。
据一些公安机关的基层领导反映;每一次反假斗争胜利的背后,都会给公安干警的心头增加一份心酸。
此话确实真实。
●银行坑百姓百姓骗银行
制贩假币的犯罪线长面广,涉及多部门多行业,这就需要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协调。一些地方的公安机关协查措施还不够落实,不能做到快查快复,贻误战机。有的基层银行金融网点对发生的假币案件不能及时报案,延误战机。1991年1月至10月,大兴安岭加格答奇区发生假币案13起,后经银行部门的调查,仅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就发现有30余起假币案没有向公安机关报告。1990年12月,宝清县银行从金库取出的2O0万元现金中发现有5万元可疑币,但是该行从未将此情况向公安机关报告。
1989年9月,河南郑州某厂财务科会计去银行取工资款。银行出纳员直截了当地对取款人说:“这儿有一张1OO元面额的假票,你们拿回去发工资时发了吧!”
取款人感到莫名惊诧:“怎么给我们假币,我们不能要。”
出纳员实话直说:“我们要是上级,这张钞票就报废了。这张假钞在我们这里,我们就要承受经济损失。给老百姓肯定认不出来,在市场上买东西照样花……”。
不能不说,这位出纳员的心理正代表了那些误进假币后不报案的单位领导的心理。正是在这种不正常的心理下,银行坑百姓,百姓骗银行,造成假币的恶性循环,愈演愈烈。最终导致金融秩序的混乱和人民币信誉的下降。
在一些海关、工商、旅游等部门的工作人员错误地认为反伪钞是公安、银行的事,于己无关,因此,对伪钞视而不见,无形中软弱了反伪第一线力量。在1992年3月和5月,巴基斯坦人马哈穆德·坎等5人两次从香港携带数万元假美元和假日元入境,并在我国长期流窜,投放假币。海关和工商局在工作中都未有察觉。随着改革和开放的深入,国际间的经济交往广泛,防止假币对我国金融市场的侵害,海关、工商、旅游等部门责无旁贷。各部门应加强协调,共同把好反伪的第一道关卡,拒假币于国门之外。
◎上帝尊严扫地
●无辜者无奈无端受辱
5月的北京,春意融融,繁花似锦。
南来北往的游客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平添了京城的一道风景。
这天是星期天。京西商场顾客爆满。小吴带着小儿子也加入了逛街的人流。在半个月前,小儿子就嚷着要买一只电动玩具,小吴满口答应了爱子的要求。可是机关里事务大忙,隔三差五地加班加点,好不容易等到了一个大礼拜,小吴一大早就带着儿子出了家门,挤了一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才走进京西商场的大门。
在玩具城,小吴给孩子挑选了一只精致的进口电动玩具,单价97元。
小吴来到收银台,递上一张1O0元的大票。收银员接过大票送入验钞机中,验钞机马上发出忽明忽暗的报警声。这是一张可疑的钞票。
收银员隔着玻璃窗口,抛过来一句话,把小吴吓懵在柜台前:“这是一张假钱,要没收。”
排在小吴身后等着交钱的顾客厅说有假钱,一下子围拢到柜台前,长蛇阵顿时变成了一窝蜂。周围选购物品的顾客闻讯也靠了过来,把收银台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小吴在国家机关工作,每月薪水也不过二四张大票。听说手中的大票是假币,而目.要没收,小吴感到愕然。昨天才拿到手的工资,怎么会是假币。小吴觉得理直,说话电气壮起来。
“你没有搞错啊,这是我昨天刚领到的工资。”
收银员再次把大票送进验钞机,还是有报警声。
围观的顾客也纷纷议论起来。
有人喊:“送他去派出所,”
有人嚷;“把玩假钱的拖出来揍一顿。”
有人嘀咕:“怕是验钞机有毛病吧?”
小吴感到如芒在背,浑身不自在。尽管他自己坚信大票不会有错,但此时此刻,有口难辨。验钞机——这项现代科技的产品,已使他的自尊扫地,无地自容。他想为自己辩护,他极力想支撑起行将轰然倒地的自尊,可在黑压压的人群面前,他猛然从围观者的眼光里感觉到,自己已成为一个丑陋的形象,一个犯罪的角色。委屈和痛苦强烈地刺激着他,他感到一阵窒息。
经理和保安员闻讯赶来,劝散了围观的顾客后,经理简要地了解了一下情况,把小吴请到了保安室。
室内没有了围观者,没有嘈杂的议论声,小吴平静多了。他把大票的来龙去脉详详细细地向经理和保安员作了陈述。经理拿起大票端详了好一会儿,发觉票面上有些疑点:大票皱折很严重;票面上有几处油渍;水印模糊不清。凭肉眼观察,经理断定这是一张可疑的钞票,但他没有急于判定它就是假币。
经理是一位年过半百的长者,在柜台前度过了三十春秋,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经理取来一台验钞机,把刚来那张大票送进去,竟然出现了一桩奇怪的事情:报警声没有了。
前后不到15分钟,在同一座商场里,使用同一种验钞机,检验同一张钞票,结果却迥然不同。
经理面部的肌肉变得僵硬起来,他感到神经有些难受,“这是怎么回事?”
保安员在一旁提醒:“会不会是机器出了毛病?”
经理又找来一台验钞机,结果也是没有报警声。确实匪夷所思,经理感到无言以对。
在一旁目不转睛观察的小吴一直沉默不语,强忍怒火。他不想就此把事情闹大,身边的幼子目睹这一场面后也收敛了玩兴,总是嚷着要回家。小吴这时也只想早点回家,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这时,经理似笑非笑地走到小吴面前,谦恭地说:“由于我们工作的失误,验钞机可能出现了故障,给您带来了不应有的烦恼,我代表商场全体员工表示歉意。目前,这100元大票仍要被视为可疑钞票。我们先用10O元换下这张大票,送银行去检验,请您支持我们的工作。”
显然,经理作出了息事宁人的姿态。不管这张可疑的大票命运如何?商场都承受了。
经理的意思已明白无误,小吴没有一句言语,默默地接过经理递过来的大票,揣上后悻悻地离开了这座商场,既没有答谢,也不告辞,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商场。
此时此刻,小吴曾经遭受的怀疑和羞辱有谁会去平息,去补偿,比金钱更珍贵的自尊又有谁去安抚。
商场营业员、验钞机、可疑钞票、持币人,究竟谁是这场事件的肇事者呢?
营业员恪尽职守,拒一切假币和可疑币拒于金融柜台之外,是她们应尽的职责。一旦发现假币和可疑币就地扣留和没收,营业员严格按有关规定操作,无懈可击。遇事高声喧哗,无意使顾客受窘迫,这只是工作技巧问题。
●伪劣验钞机混乱市场
同一型号的验钞机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检验结果,显然问题的症结,就出在这台科技产品上。验钞机的质量被打上了一个重重的问号?
事后,据这家商场的经理介绍,有一天,该商场曾有八台验钞机出现过故障,钞票无论真伪放进去,机器都会发出“滋滋”的响声。这是一种报警信号。收款员听到这种声音,自然会拒收大票。后来,这家商场请来银行防伪专家对验钞机进行了全面的检验,发现大部分验钞机都存在质量问题。商场不得不忍痛全部更换了验钞机。不料,这批机器使用还不到半年,就有机器发生了故障。使小吴在大庭广众中丢面子的这台验钞机,就是那批更换后的设备。
商场经理感慨地说:“如今,伪劣产品都进入了金融系统,将来,还会有什么东西是真实呢?”鉴于以前的经验教训,商场经理告诫收款员,在工作中发现可疑币后,首先要沉着冷静,切不可向外声张,把情况向经理室报告,由值班经理负责出面解决。这样做,既可避免因机器故障而造成的与顾客之间不应有的误会,又可防止故意持假币购物者漏网。由此可以理解这家商场经营者的良苦用心。
应该说作为高科技的防伪产品,质量问题无可置疑。可是,这最使人放心的科技产品又偏偏出现质量问题,确实令人费解。乡镇企业的产品有质量问题很叫人理解,在金钱利益趋动下,半自动或手工操作生产,最容易出产伪劣产品。而验钞机却是由现代科技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怎么也会有令人担忧的技术问题。症结出在哪里呢?
局内人分析,问题主要在于:象这种特殊的产品,本应由国家统一生产和管理,可是在近几年,一些经营者趁经济体制转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