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印机2台,烘干机1台,以及成套印刷配件。
发生在蒲圻市的这起假币案首先从追捕挪用公款外逃的案犯开始,进而牵出了一起轰动全国的以银行职员为主的贩卖假钞的犯罪集团。其参与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在全国实属罕见。沈金华、邹丞一伙大都是从财会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金融系统工作时间不长的职员,而且都散布在全市人行、建行、工商行等不同的金融岗位。他们纠合到一起,长时间地作案一直未被察觉,确是一件怪事。此案很是令人深思。
●从欲壑步入坟墓
沈金华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某中学教书。后来通过关系,他才脱离了三尺讲台,钻到银行。沈金华曾在自己的日记扉页上工工整整地抄录了巴尔扎克的著名小说《贝姨》中那位从事商业投机而变成百万富翁的克勒凡的一段语录:“没有钱,在眼前这个社会组织里是最要不得的苦难,我是这个时代的人,我崇拜金钱。”这也许就是沈金华的人生独白。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社会,他选择了金钱崇拜。沈金华本来就是带着贪婪的病毒未讲金融柜台,走进金库。面对黄灿灿的金钱,必然会引发那不健康肌体里的病毒,以至癌变。
1988年,在沈金华到陆水坝储蓄所上班还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胆敢从储户存款中挪用了4000元钱,供其挥霍。毕竟他是学中文的,对财会还一窍不通,自然对侵吞挪用之事不具备折东墙补西墙的本领。开始,沈金华感到害怕,连忙将此事告诉了与他感情不薄的领导。该领导不仅未对此事处理,反而手把手地教沈如何用储户卡消平帐面的伎俩。从此,有了高师的指点,沈金华茅塞顿开。一回生二回巧。由偷支储户款,到挪用备用金,十几万元的公款,经沈金华的手流进了赌场的牌桌上,流入了“夜莺”的腰包。
也是世上事无奇不有。不久,沈金华竟然被提拨到了储蓄所主任的位置,掌管金库钥匙。有大权在握,国家的钱财,沈金华感到更是如探囊取物般方便。
有一次,支行派人到基层营业网点检查。这次,沈金华真是心惊肉跳。只要看一眼金库的帐本,就能发现“庐山真面目”。可这次,上帝又一次保佑了他。检查员来所后先是享受了一番美酒佳肴,之后提上一份沉甸甸的礼品就回家报平安去了。金库的帐本连模一下都没有。
侥幸过关的沈金华更是欲壑难填,再也无力自控那快速下滑的灵魂。以至出现十几万的“黑洞”后,沈金华才感觉到死期临近。邵运兼的假钞使他那将死的灵魂感觉到了回光返照般的喜悦,可是这最后的挣扎,彻底地把他送进了死亡的坟墓。
●请君入地狱
邹丞本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数年寒窗苦读,终于跳出了农门。1989年,他从财金学校领到了银行的“铁饭碗”。刚参加工作时,勤奋刻苦,积极向上,业务精通,颇得领导赏识。不久由柜台出纳员换到联行会计的重要岗位。有一天,邹丞突然感觉到银行小职员生活的寒酸,联想到外面世界纸醉金迷的场面,他感到意乱情迷,渐渐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手中的联行汇票。在他结婚时,他第一次采取空转联行汇票。提取700O元现款投入到新房的电器化建设。于是,新房里有了彩电、冰箱。当时,令同事好不羡慕。
有一天,邹丞不知打哪儿听说沈金华有弄到假钱的路子。当天,他就猫寻腥鱼一样找到沈金华。听沈金华一吆喝,倒假钞真有赚头。邹丞马上喜笑颜开。其实这时两个人已是臭味相投。两人立即结成同盟,由沈负责联系“货源”,由邹负责推销。
当沈金华第一次弄到4万元假人民币后,除去6千元的酬劳外,其余的都交给了邹丞。邹丞转手就把它推销给了那些有业务往来关系密切的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出纳。邹丞先是给了官塘供销社出纳陈四清2万。这2万假币后来又作为货款付给了河南确山县的一个木材商。邹丞的“保镖”徐松林经常装着假币流连于歌舞厅、酒吧、赌场……。第一次倒卖,邹丞就轻易地赚进了一笔。这时,邹丞茅塞顿开,天下还会有这等容易赚钱的窍门。
1991年6月,沈金华找到邹丞借钱倒买假币。邹丞二话没说,当即就划出了4.1万元联行资金。沈金华刚借走一大笔钱,沈的同伙饶邦军也找上门来。邹丞一听说又是借钱买假币用,信以为真,又从联行资金中提取了6万元。可是这一次,饶邦军一去不复返。案发后,公安机关缉捕了饶邦军,可那6万元国家资金却早已变成了饶邦军花天酒地的挥霍。
邹丞畏缩在那几平方米的水泥囚房里,准备熬过自己那漫长的生命时,才幡然意识到自己人生轨迹是由可怕的贪欲引入地狱的。这时的清醒为时已晚了。
●渎职骇人听闻
我们不妨再回过头来扫描一下沉金华和邹丞的人生轨迹。一个经受过艰辛和贫穷磨难的农家子弟,堕落成为“金库的蛀虫”,首先是贪欲的恶化变质而成。其次,银行领导者的渎职行为无形中成为沈、邹两犯快速沉沦的润滑剂。假如在沈金华第一次作案后被处理;假如严格执行检查制度,陆水坝储蓄所金库的“黑洞”早被发现,沈金华可能“迷途知返”。至少不致于把金钱瘟疫招引进国家的金融阵地。
按银行密押规定,印押、空白联行报单应分人保管。1990年12月,邹丞开出20万元的联行汇票和邵运兼等人前往福州。联行单在福州市郊一家银行进帐后,邹丞又从容返回官塘拍发密押电报,就这样20万元的巨款轻而易举地从全国联行网络中“抖”了出来。虽然此次生意未做成,但有8万余元已被邹丞等人挥霍。如果不是“东窗事发”,国家金库的“黑洞”还要更大。
在几年时间里,几十万元公款无声无息地消失了,银行的领导谁有过一丝的察觉。几十万元资金被无端挥霍,难道渎职者还可推卸责任吗?银行职员组织策划贩卖、投放假币,把国家的一方金融阵地,拱手让给了假钞犯罪分子,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虽然案件圆满地侦破了,虽然混入金库里的假币清除了,可是误入百姓腰包里的假币又怎能清除干净呢?假钞给平头百姓造成的心灵创伤谁能抚平呢?
教训不容忘记。
但愿悲剧不再重演。
◎变异的真币
●拓印伪钞“母本”五万
1990年6月3日下午6时,海南省海口市中国银行秀英办事处已没有顾客。保安员准点关上了营业所大门。柜台里营业员正忙着整理帐本,清理现款,准备送入金库保存。靠墙边的桌上堆满了绿花花的钞票。营业员王春花正埋头清点这些散钱,只见她熟练地抓起一把把钞票反复送进验钞机里,随着“沙沙的”声音,一堆堆钞票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捆捆齐扎扎的方块。银行职员每天的工作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在一堆堆绿花花的钞票里忙碌。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的现金就是通过这一双双纤手聚集到一块的。银行已成为现代社会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几乎可以左右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因此有人说,政治家和银行家谁也离不开谁。出纳员的工作就是负责现金的的支出和收入。因此,每天,营业所的经营状况出纳知道得“底儿朝”天。王春花坐在那张桌前,每天都有数百万的人民币聚拢在她的手下。每天又是经她的手,数百万元的现金投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国家经济建设之中。这天,王春花初略记得已收入了300多万元现金,还有桌上这一堆约5万来元散钱。再有20分钟,她就可以向领导交帐回家去了。
钞票在验钞机里“沙沙”地流过。刚好又是一万元,可以打捆了。王春花拿起钞票下意识地放在手掌里,用手指捏了几张。王春花觉得钞票有一种别样的滑腻感。她连忙抽出那几张,仔细端详了一番。钞票的颜色怎么深浅不一,拿起来在鼻子底下嗅了嗅,有一股刺鼻的碳酸味,难道是钞票受潮霉变了吗?海南眼下雨多湿度大,霉变的钞票经常都能遇到。王春花觉得并不奇怪,每天都见过不少。可是钞票的颜色不至于变化,钞票也不至有碳酸味。王春花又一次把钞票放进验钞机,居然防伪标记都有。至少可以断定,这些都是真币,不是假币。王春花一时想不透彻,赶忙向值班领导汇报。
全面清点现金,共发现1OO张有此类可疑的百元面值钞票。当晚,这100张可疑的钞票马上送到了分行。
几名专家经过一番鉴定后作出结论,这些都是遭受化学药水浸泡过的真币,极有可能是被伪钞分子当作拓印伪钞的“母本”使用过。
情报报告到省公安厅经保处。经保处立即调遣警力,在银行的配合下展开调查,要求务必水落石出。
调查从追查存款人入手,顺线追踪。中国银行原是以办理外币存储业务为主的专业银行,以后政策放宽后,才增加了人民币的存储业务。可毕竟每天人民币的业务量有限,仍是外币业务为主。在查阅电脑存档的同时,几名营业员逐一回忆白天来所存储的客户相貌,从中筛选出了3个可疑客户。这3人都是青年人,看装着打扮象是生意人,他们都一次存入了上万元现款。
根据存款单上客户留下的地址,侦查员很顺利地在海口市找到了那3名青年人。A青年反映,钱是在澄迈作生意时客户付的货款。B青年反映,前天从澄迈县农行美亭营业所取出的5万元现钱,昨天借给一位朋友4万元去做买卖,剩下的一万元就存了起来。
可疑的钞票都来自澄迈县,焦点集中在澄迈县。调查组移师澄迈,决定与澄迈县公安局合兵一处,撒网捕鱼。
6月15日,一眼线报告.关亭镇有一个叫张小华的人手上有假币。干警立即传唤了张小华。
张小华是小镇上一名无业青年。平日好交结.认识了一群狐朋狗友,经常聚在一处,时常也干些小偷小摸的事情,街坊邻居都不愿招惹他,送给他一“恶少”绰号。在派出所的刑事记录簿上没有他的名字和劣迹记载。管片民警出于对小青年的关心,把他列入了自己的帮教对象,经常找上门去和他谈心,苦口婆心劝导他离开那帮不三不四的朋友,去学一门谋生的本领。张小华也听民警的话,曾下决心去学本领,可那些朋友找上门后,他又和他们粘乎上了。张小华从小父母失和,他成为一个爹不亲娘不爱的多余人。缺少温暖的人只有在社会上去寻找那份温情。哥们儿情谊,自然迅速把他吸引过去。
民警找上门后,张小华自然明白是有事找他。
“张小华,最近和你的朋友一起干了什么事?”
“我们啥也没干,在一块只是聊聊天。”张小华表现很自然。
“听说你手中有假钱?”
“没有的事。”毕竟还有一份诚实的心灵,张小华还没有变得圆滑、狡诈。突如其来的发问,他马上感到不自然起来。
片警又是一番苦心劝导后,张小华抵赖不过,乖乖地交出了假币,还交代假币是他的朋友“阿四”给他的。听“阿四”说小镇上有人在造假钱。
片警马上感觉到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情报。他迅速赶回派出所里向所长汇报。5分钟后,情报传到了县公安局。县局指示:马上传唤“阿四”,切勿打草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