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党校同学 作者:杨少衡-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坏在唐美芳醋美芳身上。

  “说什么呀!”蔡波叫道。

  叶家福说彼此有感情,所以才讲这些,是肺腑之言。

  他起身出门。蔡波僵在屋里,看着叶家福离去。

  叶家福上了车,吩咐司机把车开上环湖车道,在迎宾山庄里绕了一大圈。末了指着一幢灯火通明的别墅说:“停那儿。”

  他在车上给王平东挂了电话,要王平东现在立刻过来,到考核组林部委这里。

  “干,干什么?”

  叶家福厉声道:“过来!”

  几分钟后王平东赶到别墅,叶家福坐在林文祺的房间里,两人正在交谈,脸色都非常凝重。

  叶家福给林文祺介绍王平东。说:“破案进展情况请王局长给您介绍。”

  林文祺怒道:“蔡波呢?让他来!”

  叶家福说:“蔡区长一会就到。这件事主要责任在我。”

  他说他是市政法委副书记,书记车祸住院,他主持工作。因职责缘故,他从一开始就介入本案,具体指挥。发现旅行袋可能失窃后,他担心造成不利影响,在要求公安部门抓紧破案的同时,他决定封锁消息,没有报告赵市长和其他市领导,不与林部委明说,自己也不跟林部委见面,只在后边安排破案。迎宾山庄确实有一个人去了哈尔滨,确实也怀疑可能拿错了一只旅行袋,这个成了他拖延时间的理由。眼下已经清楚了,哈尔滨那只旅行袋不是,这边破案也没有突破,他考虑责任重大,不能再拖了,所以从幕后走到前台,向林部委说明清楚,请求领导批评,然后他将立刻向上级报告。

  叶家福说他自知错误严重,现在首要的是破案,今后愿意接受任何处理。

  7.

  旅行袋失窃引发了上级的高度关注。这确实是一起严重事件,这只旅行袋里装着满满一袋重要材料,多为原始谈话记录稿,均为手写笔录,没有任何备份。

  林文祺所率这支考核组此次负责考核本省北部两市的班子,本市是第二站,前一站的考核任务已经完成。失窃的旅行袋装的是前一站考核中形成的第一手资料,其遗失的后果极其严重。失窃消息报告之后,省里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领导在第一时间赶到本市,市里几大部门相关人员汇集迎宾山庄。此刻还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全部注意力只在破案。大家清楚,一旦造成严重后果,相关责任者难逃严惩。

  在省、市部门介入之前,道林公安分局已经投入大量力量办案,却未能突破,本案因此显得极其诡异。在案情惊动上级之后,破案依然艰难,各路高手联手寻求突破,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集中全力搜查,却一筹莫展。

  旅行袋竟出人意料地悄然复出,有如当初它意外消失时那般诡异。

  它被发现于迎宾山庄外围一个垃圾桶里,藏身于拉里拉杂的烂菜叶废塑料袋之中。此前这个垃圾桶已经被办案干警数次搜查过,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物品。这天清晨环卫清洁工清理该垃圾桶,却意外地看到了这一只旅行袋。清洁工立刻报告,因为数日前警察曾特地召集他们开会,谈及有关案子需要,让他们及时报告异常情况,还特地指明注意一只旅行袋。

  旅行袋立刻被送进迎宾山庄。经当事人确认,果然就是失窃的旅行袋。警方技术人员仔细检查该袋,确认未遭损坏,没有装填爆炸物,袋上各保险装置及密码锁均正常,没有任何撬动痕迹,也没有任何可疑指纹。失主输入密码,打开袋子,里边所有物品无一缺损。几个最重要的资料袋封口印鉴全部完好,并无他人动过。

  警方判定,旅行袋失窃后未被打开,机密未曾外泄。从各种迹象上分析,窃贼不是打不开它,是动都没想去动。他一声不吭地偷了东西,把它藏在一个隐密的旮旯里,在制造出足够动静之后,一声不吭再把它扔出来。原封不动,照单奉还,纯粹尽义务,无偿服务,未向失主索取任何保管费用。如此义贼,大约只好到天方夜谭里去找。

  这情形太奇怪了。

  有一种可能,就是小偷弄到这个旅行袋纯属意外,他觉得东西比较特别,不是寻常物品,也许奇货可居,所以没有贸然乱动,而是以一种虚心的态度认真琢磨,研究怎么把它弄开,将里头的东西变现,兑换成需要的货币。然后他发觉动静忽然闹大了,不免为之紧张。最后风声大作,他意识到这东西不好玩,弄不好会惹火烧身,让他彻底完蛋。于是赶紧脱手,原物送回,让警察不必再死命追索,容他喘息藏身。奉还窃物虽不算投案自首,一旦破败也可争取减罪。

  只有抓到这个贼才能搞清究竟。旅行袋失而复得,袋中机密完好,未曾泄露,事件的严重程度骤然降低,警方却没有因此放弃追踪,依然全力搜索,力图找出那个人,破解谜团。但是有的案子好破,这个案子却不容易,相关线索相继落空,案件渐渐被挂起来,归于存疑待查。

  叶家福感叹道:“奇怪的不止这个贼。”

  陌生女人的电话不再打来,这人也属奇怪,她怎么知道有一只旅行袋丢了?她跟蔡波到底怎么回事?蔡波本人又是怎么搞的?关于唐美芳的举报信又有何来历?所有的问题应当都有答案,只是眼下它还不为人所知。也许有一天它将露其峥嵘?也可能将变成永远的谜团。叶家福只好走着瞧。

  他没有伤筋动骨。他用揽下责任的方式迫使案子摊开,在蔡波陷得更深之前制止了他,也让蔡波得以解脱,促成了事情的解决。幸好事件最终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相关人员包括叶家福到底有惊无险。但是事情毕竟还是事情,其直接后果一如蔡波所担心:上级原有的考虑受到影响,决定本市班子暂不调整,书记依然由陈副省长兼任,赵荣昌还是市长,没有接掌大政。蔡波也一样,留在原地踏步不前。

  所谓“伪正装”一时半会派不上用场了,蔡波说衣服送给叶家福,互相送温暖才叫自己人。

  叶家福不要,他还是那句话:不讲规矩不行,拉帮结派做不得。

  蔡波感慨:“千方百计,终究还是烤焦了。怎么会弄成这样?”

  叶家福说:“去问唐美芳吧。”

  第二章

  1.

  回想当年,他们刚刚认识,刚刚走到一起,所谓的“铁三角”还远在未来的那个时候,也曾发生过一个桃色事件,涉及的女子不叫唐美芳,她叫小麦。

  叶家福一直记着那天的情形,过程很尴尬。事发的时候他只走开了几分钟。

  他离开宿舍时蔡波问了一句:“上哪?”

  他说上街理发。

  “这时候还去?”

  “也不晚。”

  时为晚间七点半,大家还在饭后散步。蔡波无所事事,长长一条倒在他的床上,枕着被子看报纸,懒散惬意,床下拖鞋一只扔了一边。

  “这家伙行啊。”蔡波说。

  “什么?”

  他晃了晃报纸,说是里边的消息。老外的事,一个国会参议员闹绯闻,把人家女助理的肚子搞大了。

  叶家福没跟他多说,出门下楼。他们的宿舍在四楼,楼下有一个车棚。叶家福找到自己的自行车,往口袋里一摸,才发觉没带车钥匙。

  他们这座学员宿舍楼在校区最西边,校门在学校东头,从宿舍到校门,步行得走十几分钟,从校门到街上理发店还得走十来分钟。这段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骑自行车最合适。相比走那么远的路,回头爬四层楼梯,回宿舍拿钥匙还是合算。

  叶家福发觉自己宿舍的门已经碰上,他拿手推,没开,用力啪了两下,里边没人回应,看一眼门上方的透气窗,这才发现宿舍里的灯已经关掉,蔡波也离开了。几分钟前还躺在床上,看人家参议员搞大肚子,一眨眼就不见了,所谓动如脱兔,这蔡波不是兔子,简直就是闪电。

  叶家福从皮带上拔下钥匙串,找出门钥匙开门。一边开门一边他还告诉自己,以后把车钥匙旋进钥匙串里算了,哗啦哗啦一串,骑起车叮呤当郎一片钥匙声,权当动静,省得老是忘记,多爬楼梯。这时他忽然发觉不对:锁开了,门却推不动,里边的防盗插销已经被人反插上了。

  显然蔡波没走,还在屋里。

  叶家福用力打门,叫道:“蔡波!是我!”

  里边居然不出一声,全无动静。

  “蔡波!小菜一碟!”

  这就怪了,也就那么几分钟时间,即便蔡波那般神速,可以有那么快的动作脱光他的背心短裤,他也不可能如此神速地进入睡眠。即便他真的那般好睡,叶家福乒乒乓乓一阵敲门,不算惊天动地,也足以把他弄醒。

  但是他一声不吭。

  叶家福第一个反应是会不会出事了?蔡波年轻,身体很好,结实健壮,精力旺盛,不是电视连续剧里某个受了重大刺激的老干部,绝无突然心脏病发作猝死于床的资格。叶家福记得走之前宿舍后窗是敞开的,蔡波不会从那窗子掉下去吧?这个念头立刻被他排除。谁会没事找事把身子探出那窗子,让自己从四楼掉下去?哪怕真有这种雅兴,他插上门后的插销做什么?

  “蔡波!快开门!”

  两个学员从楼梯走了上来。饭后散步毕,他们回宿舍了。

  “叶家福怎么了?”

  叶家福把两手一摊,没有说话。

  “钥匙忘了?”

  叶家福说是。

  “记大过一次。”他们开玩笑,“小菜一碟呢?哪去了?”

  叶家福说他不知道。

  他们建议去找管理员,管理员那里有备用钥匙。

  叶家福说没事,他就去。

  他没声张,不说这房间里边不对劲。此刻他已经有感觉了:蔡波可能在里边办事,当然不会是好事,否则不必避人耳目。叶家福没再打门,立刻转身走开。眼下这个时间不对,饭后散步的那些人正在陆续回来,大家看到叶家福同志在自己的宿舍外边站岗,不得其门而入,这么尴尬,自然就要七嘴八舌问一番。这些询问不好回答。替蔡波打掩护,竭诚为其办事服务,或者愤怒控诉?号召大家一起打门,不管你蔡波办什么事,先弄起来再说?死活不起来怎么办?报警?闹出个大动静?统统不好。

  叶家福顺走廊往楼梯口走。他没下楼梯,就站在楼梯转厅边。没有自行车,他不想去理发了,这么走着去真是太憋气。转厅这边有一面墙,墙上嵌有一块大黑板,布置得花花绿绿很美观,这是学员宿舍区的墙报专栏,题头插图美术字加上几道装饰彩条,框起一份份稿纸,排列得整整齐齐。贴在这墙上专栏里的稿纸都是心得体会文章,培训一班四十名学员按学号排名,各自一份,无一遗漏。叶家福是第26号,他这份心得体会只写了一张稿纸,不像一旁第27号蔡波写满了三张。门厅里很亮,日光灯照着专栏,稿纸上的每一个字都特别清晰。叶家福站在墙前看那些心得体会,做学习状,一边悄悄观察。刚才过来的两个人已经各自进屋,没有人跟着上楼梯,此刻走廊空无一人。叶家福赶紧往回,继续敲打自己宿舍的门。

  “听着蔡波,给你们二十分钟。过了我叫管理员。”他说。

  声音足够大,保证里边的人听得清楚。然后叶家福再次走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