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种田之长姐威武-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低头,轻轻在女孩发丝上贴了贴唇,心满意足闭上眼睛,再次入睡。
  元宁在做梦。
  她梦见自己赤脚走在雪地上,身上还穿着破衣烂衫,凄惨劲儿简直难以言表。
  忽然看到前面有一间屋子,她跑过去,就看到屋子里点了一堆火,但是想要靠近并不容易,她使劲往前凑,往前凑,终于靠近了火堆,身上渐渐温暖起来……
  窗外鸡鸣三两声。
  刘大爷刘大娘夫妻俩已经起来洒扫庭除了。
  竹枝扫帚落在地上发出“沙沙”声响。
  元宁从睡梦中醒来,感觉……睡的还挺舒服的,最起码,不冷。
  她晃了晃脑袋,很快就感觉不对,因为脑袋那里传来的是令人极度舒适的温热,还有……
  她猛然睁开眼,就看到自己正一头扎在苏鹤亭怀里!
  对方还没有醒来,呼吸平稳。
  可她脸贴在人家胸口,能够清晰听到对方稳定有力的心跳。
  整个人霎时间好像被架在了火堆上……
  就差那么一点,她就跳起来了。
  但好在,人还是冷静的。
  不能惊醒他,否则两人还怎么相处?多尴尬!
  这肯定是自己晚上怕冷所以滚过来了,而他也不暖和,顺势就……就抱在一起了。
  还好还好,他们……
  元宁不敢再往下想了,悄悄,一点一点从苏鹤亭怀里退了出去,一直退到被子外面,才长出了一口气,扭头看了看,苏鹤亭还安稳闭目而眠,这才放下心来。
  快速下地穿鞋,胡乱把头发整理了整理,戴好帽子,就往外面去了。
  苏鹤亭无声睁开眼睛,唇角咧开大大的弧度,慢条斯理抬起手臂虚虚一拢,仿佛还拢着那女孩子一般。
  只不过天色已经不早,他也该起床了。
  这么一起身才发觉,被元宁压着的那一条手臂已经完全麻得没有半点知觉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详谈
  他倒吸了一口凉气,原来胳膊一晚上这么不动,是又僵又麻的,但他翘起来的唇角就没再放下来,心里仍然是甜滋滋的。
  揉了半天胳膊,他才起身,还顺手帮忙把被褥叠整齐了。
  元宁回来看到苏鹤亭已经起身了,脸上有一瞬间的不自然,但很快调整好了情绪,强迫自己把早上发现的那一幕当做一场梦,梦去无痕,“那个,你醒啦?”
  苏鹤亭见她一身清爽,神色平静,心里就有些不大舒服,轻轻应了一声,揉了揉手臂,嘀咕道:“不知怎的,睡了一觉胳膊都睡麻了。”
  元宁脸上发热,可不么,被自己枕了一晚上能不麻么?
  她低下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苏鹤亭下地穿鞋,状似无意问道:“晚上睡得还好?这炕可是够凉的。”
  “还……还好,”元宁胡乱整理着身上的衣裳,催促道,“外头有预备好的热水,你赶紧去洗漱吧!”
  苏鹤亭瞥过眼去,就看到她侧脸上通红的耳朵,不禁咧开了唇角,嗯,只要他不是一直都在唱独角戏就好,也没有再多说令元宁尴尬,变起身出去了。
  元宁长出了一口气。原来,跟男人同睡……咳咳,不能想了,不能想了!反正,没有下回了!
  此时农忙已过,大部分农家都已经恢复了一日两餐。
  刘大娘家自然也不列外。
  刘大爷坐在院子里编筐,两个孙子背着筐头拿着镰刀就出去了。
  刘大娘则收拾家务,洗衣服。
  元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习惯了一日三餐,这个时候早就饿了,但也不好意思跟人讨吃的,就跟刘大娘说:“大娘,我去做饭吧?”
  刘大娘看看刚刚爬上墙头的日头,摇头笑了,“小伙子,这才什么时候?还不到做饭的时候呢!”
  老汉在一旁呵呵笑道:“你这老婆子!这小子们都是长身子的时候,饿的快!你赶紧看看还有什么吃的,给他们找一找,吃饱了人家还得赶路呢!”
  扭头又说:“小哥儿,我可不是撵你们啊!”
  苏鹤亭忙道:“您不用忙,我们带的有干粮。就是家里习惯了一天三顿饭,所以我这兄弟才这么说,您二老也别介意。”
  元宁有些不好意思的道了歉。
  刘大娘叹了口气,“这要是日子好过,谁家不像一天吃三顿呢?我们这糟老头子糟老太婆少吃一口倒没什么,你们说,我们那俩孙子,也才十几岁,正是吃得多长身子的时候,如今还要饿着肚皮去干活……这不是没法子么!”
  刘大爷接过话茬,“这还是咱们苏太爷来了呢,他没来的时候,咱们一天连一顿饭都吃不上的时候还有呢!”
  苏鹤亭听得心里不是滋味,摸了摸钱袋子,转身回去,也没敢多留,怕留多了惹是非,就给他们在被窝里藏了一吊钱。
  出来之后就跟元宁一起和老两口告辞,“往后没准我们还来呢,到时候我们请你们吃饭!”
  刘大爷放下手里的筐子起身相送,“说着话干什么?出门在外,谁没个为难着窄的时候?能帮一把是一把。”
  两人骑着驴走出一段路去,回头一看,刘大爷还在门口遥遥相望。
  苏鹤亭低低说道:“这回你可知道我为什么要留任了吧?”
  元宁垂眸,当初他们在小张庄的时候,日子就很艰难了,但总归没断顿。
  这身体原主体会到的那种极致的困顿,到了她这里便成了间接感受,没有那么强烈了。
  何况凭着她的本事,在小张庄的日子很是短暂,最困难的时候,他们家的伙食也比同村的村民要好一些,且始终保持着一日三餐的频率。
  一旦搬到县城之后,他们的日子水涨船高,她也渐渐忘记了当初的穷困……
  事实上,天庆县绝大多数人口,都在贫困线上挣扎。
  毕竟没有几个人像她一样有本事有想法。
  极缓极缓吐出一口气,元宁觉得心头有些压抑,转头问苏鹤亭:“我能帮你什么嘛?”
  “你已经帮了大忙了,”苏鹤亭微微一笑,“你忘了,你答应给我提供玉米粮种?”
  “我觉得还不够,”元宁仔细思索片刻说道,“其实你也可以鼓励农民们因地制宜,种植不同的粮食种类,甚至是作物种类。”
  “哦?”这个苏鹤亭倒是真的不懂了,“现在天庆县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温饱问题。
  “很多农户交了皇粮就没有口粮,留了口粮就交不齐皇粮,就算是我跟上头再三申明,这天庆县的税粮也只是削减了五分之一而已。
  “所以我才会大力鼓励开荒种田,荒地暂时没有登记在册,可以免税。
  “照你的意思,还有不适合种植粮食的土地?”
  “当然有,”元宁十分笃定,“你看,农民们种粮食也是很不容易的,从播种开始,就在田地里挥洒了太多的汗水,若是没有牲口,就需要全部人工,这其中的辛苦,根本就说不完。
  “但若是付出了这么多辛苦,却收获不了几颗粮食,你说,对得起农民们付出的辛劳和期待么?”
  苏鹤亭神色严肃起来,“能说的更加具体一些么?”
  “当然,”元宁笑了笑,“就是我也不是行家里手,可能并一不定全都对,但有一定的道理也是真的。”
  苏鹤亭摆摆手,“你我之间,就不要说这些虚文了。”
  出了村子到了村外的羊肠小道上,道路两边都是修整过的土地,也有大片播种好了的小麦,麦苗已经有一指高了,风一吹,泛起波浪似的纹路。
  元宁干脆从驴背上下来,“咱们慢慢说。这粮食也都是有各自的品格的,就跟人一样,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脾性。
  “什么样的人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一旦离开故土,来到陌生的地方就会水土不服,上吐下泻起疹子什么的都是轻的,严重的还会要人命。”
  这一点苏鹤亭很是赞同,他见过活生生的例子。
  “人尚且如此,”元宁伸手指了指麦地,“比如说,特别湿润的地方,适合种植稻谷,却并不适合种植小麦。
  “人去了水土不服的地方会生病,庄稼呢,直接表现出来的就是减产。”


第一百五十九章 适者生存
  她抬眼看了看苏鹤亭,“再比如你们读书人常说的南橘北枳,橘树移栽到北方照样结果,可是不能吃,有什么用?
  “粮食减产,带给农民的影响更为直接,他们付出了那么多辛苦,结果还是吃不饱……”
  “这我明白,”苏鹤亭急急说道,“我知道稻谷要种植在水田里,小麦地里要控制干湿。那么……还有别的呢。”
  “嗯,”元宁点头,“坡地、沙地、盐碱地这些明显会减产的地方就不适合种植这些常见的作物。
  “另外,你大力鼓励开荒种田是好事,但也不能过头,尤其是不能胡乱采伐树木,短期看,能让百姓多一些天地耕种,天长日久却并不是什么好事。”
  “好,我记下了,”苏鹤亭一口答应,也没问缘由,“但听你的意思,这些贫瘠的土地也有适合耕种的作物?”
  “有,当然有。不过咱们先不说这个,”元宁微笑道,“新开垦的荒地先不要着急种植粮食,可以先种一些别的作物。
  “荒地之所以成为荒地,就是因为不太适合种植粮食呀,换句话说那是比较贫瘠的。
  “在贫瘠的土地上白费功夫,那才是虚耗人力。老百姓要干活就要吃饱了肚子,如此一来,起步形成一个恶循环?”
  苏鹤亭虚心受教,“那么,如何才能快速有效把这些土地育肥呢?”
  “育肥是一方面,”元宁道,“在适合的土地上种植合适的作物才是最正确的。
  “比如沙地,肥力比较差,咱们就可以种植一些果木树,比如核桃、山楂、枣树之类。这些东西在外头卖还不便宜。
  “比如核桃,富贵人家谁家不爱吃?就算他不爱吃,咱们也有法子让他爱吃起来!
  “还有山楂、枣子,可以直接卖,也可以做一下深加工去卖,做好了经济效益,比粮食还好。”
  苏鹤亭眸光大亮,一眨不眨盯着元宁。
  元宁轻咳一声,“我现在就是跟你粗略说一下,具体的详细的,咱们回去慢慢商量。就是新开垦的土地,种一两季别的作物,再进行深耕,多加一些肥料,也就能够正常种植粮食了。”
  “好好好,”苏鹤亭内心激动,一连说了三个好,“都听你的!”
  元宁抿唇一笑,“现在也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你先帮我做事,你帮了我,往后我才能加倍奉还啊!”
  这就是开玩笑了。
  苏鹤亭却当了真,“我给你帮忙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你给我帮忙……你原本没有这个责任,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报答才好。”
  “哎哎哎,”元宁一摆手,“这么说可就见外了啊!”
  “不是见外不见外的问题,”苏鹤亭认真说道,“此时此刻,我不是代表我自己,而是代表整个天庆县的百姓跟你道谢的。
  “之前我说,你要离开这里我不会阻拦,但现在,我改变主意了,如果你要走……也请你看在这一方土地,这一方百姓的面上,多留一两年。
  “我实在,太需要你……你的帮助了!我想这世上,除了你,再没有第二个人能给予我这么多。”
  他说得太认真,让元宁颇有些不自在,转过脸去,抿了抿唇,“瞧你说的,好像我已经打定主意一两天内就要搬走了似的!我都没想到的事儿,你都替我盘算好啦?”
  一瞬间,苏鹤亭仿佛看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