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边关搞建设-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倚君笑笑没接话,低下头,开始研究茶水的汤色。
  室内陷入近乎僵滞的沉默。
  作者有话要说:  二合一章节


第七十二章 
  陶倚君没接话; 其他人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也不知道徐娘子这脑子装的啥,你背后议论人也就算了; 居然拿上台面当着人说; 这是要想干嘛?
  有和徐娘子关系还不错,看着场面冷了下来; 只能强笑着扯开话题。
  “女学这是差不多要开了吧?女夫子可请到了?我家那女郎可是天天念叨; 就想着早点来上学。还有一件事儿,我娘家侄女儿也想来,不知道可不可以啊?”
  有跟她同样诉求的还有两三家; 要不是娘家的侄女,要不是夫家的女郎; 反正都不是本城的人; 相离又不算太远。谁都知道; 这个女学与其说是教女郎们学习的,不如说是一个搭建好的人脉圈子; 能在这个圈子里立足; 至少以后不会孤军奋战。
  边城的女郎跟关内的家族联姻的也不少; 虽然都不是什么显贵的家族; 但也算中上之家了。即便是没有利益相交,以后多个能联系走动的好友,也是远嫁女的福气。
  “这事儿大家说了算呗。反正地方也不小,适龄的女郎说起来也不多,如果大家都同意,便一起来吧。”
  陶倚君身边没有适龄的女郎要上课的; 她对多几个少几个都无所谓。另有些不太乐意的娘子,也不会头铁的在这个场合说出反对的话来,她们私下去联系联系,定个章程也就是了。
  再说了,虽然现在他们可能不需要,难说以后还需不需要。
  有人起了新的话题,这气氛也就松缓很多,至少大家能说笑几句,不至于冷场。
  说了一会儿话后,胡小娘子遣了自己的女婢来请陶倚君过去一下。
  “这孩子怎的这么不像话,还拿乔起来了?”谁知陶倚君都没表示什么不喜不悦的,徐娘子又气鼓鼓的站起来,看样子是想冲到后院去教训女儿。
  陶倚君皱眉,跟县令娘子交换了个眼色,对今日这场邀约开始生疑。
  一时的失态有可能,但一直如此表现,她徐娘子真要这么蠢笨,也不可能拿捏住丈夫拿捏住他们这一房的钱财。
  见徐娘子抢先一步,陶倚君反而停下,又慢悠悠的坐了回去。
  “徐娘子要教女,倒不便有外人在场。小奴儿,去请你家娘子出来说话。”
  看到陶倚君不按牌理出,徐娘子顿时僵在那里了。
  这次便有人没忍住,笑了出声。陶倚君不知道,她们可清楚得很,徐娘子打的主意不过是想要让陶倚君出面帮她女儿解决掉这桩婚事,再不济,也想要借一借霍大将军的名头。只是他们算盘打得好,却没有想过人家肯不肯借。
  霍桐大将军是个什么性子,在边城多年的她们虽然没有怎么跟他打过交道,但传闻听得可不少。在陶倚君没有跟他定亲之前,也不是没有女郎心动的,毕竟一个有前途有家族的将军,哪怕只是在边城这块儿有实权,那也比其他郎君强多了。
  只不过神女有意襄王无情,人家霍桐将军连眼神都不带多给一个的。
  徐家大娘子自幼定亲,但早几年就闹着不想成亲了。他们边城的人虽然被关内的人瞧不太上,可一个个家里的钱袋子都是实实在在的。徐家不同,他们家早些年也是殷实,后来分家闹得厉害,加上徐三郎又是个守成有余开拓不足的,连着两场天灾人祸袭来,可不就有些捉襟见肘了么。
  不过徐三郎还好,他也就是想要女儿嫁过去,借此跟亲家搭上关系,弄点盐引过来。可徐大娘子的心就不同了,她甚至放话说她宁与将军为妾,都不愿意嫁给那个病秧子郎君。
  陶倚君不太与人八卦各家后宅的闲话,但是她不可能不知道,只不过是看在胡小娘子的份上懒得计较罢了。今日徐娘子几次作态,看人家陶大娘子给她脸了吗?
  县令娘子见徐娘子越发不像话了,也冷了脸。她虽也同情徐家大娘子要去冲喜,甚至很可能过门就守寡,但是这样明目张胆的算计陶倚君,这是不把她放在眼里啊。明知道她夫家跟陶倚君关系很好,还如此作态,难道是觉得自家郎君不敢对他徐家出手?
  只是这到底是徐家设的宴,县令娘子再不喜也不好拂袖而去。
  “阿君啊,既然适才娘子们说到了知学园,要不我们俩去看看去?”这是表明态度,要站到陶倚君这一边了。
  “行,那我们就先过去吧。阿满,你在这里等你阿姐,待会儿她来了,你让她来寻我。”
  阿满乖巧点头,目光冷冷的扫过徐娘子。徐娘子之所以拼命跟自己姐姐交好,还不是因为自家在关内是大族,跟徐家大娘子的夫家离得不远,以后也能照应一二。可就这样的脾气秉性,她觉得自己应该劝劝阿姐,少跟这家人来往,免得带坏了自身风评。
  县令娘子既然明说是跟陶倚君两人过去看看,其他人就不会没眼色的非要跟着。走了一段路之后,找了个无人的地方,县令娘子拉着陶倚君坐下说话。
  “这徐家是没有分寸了,你可别恼,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他们。”
  “我跟她置什么气呢。”陶倚君莞尔,“她也是爱女心切,我能理解。若是我家有女郎要去冲喜,我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陶倚君真的很不能理解这个冲喜的习俗,若是男方活下来了,或许皆大欢喜,若是没有呢?女方得承受多大的压力,遭受多大的精神打击?好好的一个姑娘就成了寡妇,这特么找谁说理去?
  就为这个,她是瞧不太上徐家三郎的,一个大老爷们儿不说给妻子女儿依靠,反而要靠女儿的婚姻来挽救自己的事业,若是人死了,别人不给呢?白白赔一个女儿是吧?
  至于徐家大娘子的野心,陶倚君倒是能理解。谁家少年不慕艾,她家霍桐比起霍去病这个天骄是弱了不少,但是在一众糙老爷们儿里面,他还是挺一枝独秀的。
  有其他人跟自己的眼光一样优秀,这也代表了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她无法以这个为由去讨厌徐大娘子,除非对方做出不入流的手段。
  “婚姻是缔结两姓之好。他家既然已经应下,就没有反悔的机会了。除非对方……”县令娘子厚道的没有说完。
  陶倚君懂她没说出来的话,无非就是如果成亲前男方就去了,那自然可以反悔。
  但把希望寄托在对方身上不是陶倚君的风格,换做她,她宁愿自己吃苦都不会委屈了家人。
  “这些事情不该你操心,我叫你出来,只是想让你知道是怎么回事。你心里有底就好,小心些,别让人钻了空子。”
  县令娘子若有所指的话让陶倚君明白的点点头。
  “我回去后会跟阿桐先说一声的。”她不怕霍桐背叛自己,那个榆木疙瘩就不是个喜欢女色的人,对他来说感情不是必须的,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才是他们二人定亲的原因,但凡换个人,霍桐都不会答应“以身相许”的报恩方式。
  两人又聊了一些关于女学的其他的事情,打算找个时间约齐其他家的主事娘子,一共制定个方案出来。自家的女郎来上学无可厚非,但是接侄女外甥女之类的来,就需要赞助一笔银钱了。
  也不是白要他们的钱,这些钱主要是用来添置学习的物件和聘请先生的费用。
  “我觉得明晃晃的说钱不好,不如这样,我们采用举荐制的方式,每年收取一定的金额,或者在女学这里的消费达到了一定的数额之后,就可以享受一些普通成员享受不到的便利和待遇?”
  这就是后世的会员制俱乐部的经营方式,只不过那些俱乐部的条条框框更多,提供的服务也相应更多,她们这个女学就是个初级会员俱乐部,收取一定的维护费,促进各家当家娘子在女学里面的消费,凭借消费能力拉开等级,这样大家都能接受。否则凭什么你能享受我不能享受?
  县令娘子沉思了片刻,也同意这样的做法。具体的操作还需要完善,但陶倚君不打算参与进来。
  “初夏的事情还多。织坊那边的产出已经可以上市了,我打算趁着互市还未开这段时间囤点货,等到西域的商人来了,说不定就能拿回先期的投入。”
  县令娘子也是个知书识礼并且很有商业头脑的女人,只不过身份地位不同,她不能向陶倚君这样放开了手去做。
  “前些日子我与李管事通信,他说到娘子家中拥有关东最大的染坊。不知道娘子可愿在此处建一座染坊?”
  边城有染坊,都是很小的规模,颜色也不多,就朱红靛蓝等色。陶倚君的织坊里也有染坊,但是她主打的是素锦丝绸,染色上并没有过多涉猎。
  “娘子应该知道,去岁前任县令在任的时候,引了不少棉种在河西那处种植。收成还算不错,可惜因为时节不对,未能有大量种植。今年我打算扩大规模,公输家也弄了纺线的机子出来,如果可行的话,棉布会代替现在的葛布。而相较于葛布,棉布的着色更好。娘子可有什么想法?”
  陶倚君丢出明晃晃的饵,不怕县令娘子不吃。什么关系都不如利益关系来得稳定,李县令不出意外至少要在边城待个六七年,这六七年边城能发展成什么样,跟他的施政有很直接的关系。大家上了同一条船,就不怕中途有人反水了。


第七十三章 
  “我会去信与我兄长。”县令娘子不好自己做决定; 便打算跟兄长商量再说。实在不行,她还有两个嫁妆铺子; 其中一个就是一家染坊。
  她二人在这边商议好之后; 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又才并肩往回走。
  刚走到小院门口; 陶倚君就被站在院门口墙边花架下的阿满给拉了过去。
  “适才我听有人说那男方家里其实是想逼着她家退婚的。之前合了八字; 两人虽然相合,但是冲喜的话,还是男方阿娘看中的那个女郎更好。”
  “人家是想借着这个名头让他们知难而退。可徐家倒好; 没想过退婚,反倒还想着利用这事儿给自己家扒拉好处。徐大娘子嘴里闹着不肯嫁; 其实是想逼着她阿耶给她多些嫁妆。”
  陶倚君听得目瞪口呆; 半天没回过神来。
  这一家子也算奇葩了; 当着众人的面闹成这样子,居然只是为了多要嫁妆?难怪男方的阿娘想要退婚; 这么拧不清的媳妇儿; 娶进门那就是个祸害。
  “大娘子; 我阿姐说等会儿徐娘子肯定要找你诉苦; 阿姐怀疑她是在打你手上药方子的主意。”阿满朝陶倚君那里偏了偏身子,目光警惕的注视着周围,“阿姐说她惯会哭的,到时候你别心软就给了她。虽然说我也同情她女儿,但这不是他们家自己的选择嘛,干嘛要让别人替他们谋算。”
  好不容易捱到宴会散席; 陶倚君和阿满上车后才松了一口气。幸好后面的时间她们一直在躲着徐家母女,也丝毫不给徐娘子说话的机会,这才躲过一劫。
  “走吧,别回家了,我们直接去庄子上。”陶倚君抚着胸口,吩咐人去给霍桐送个信,连家都不肯回,直接出城往织坊而去。
  她就不信徐娘子能追到织坊来找她。就算来了也不怕,那么大的地方,足够她躲了。
  第二天一大早,霍桐陪着霍去病也到了庄子上。他们这次过来就是打个招呼,然后就要去大营,等到卫大将军到了才会再回来。
  互市这边陶倚君插不上手,也不可能去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