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种子王-第4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生植物的海洋种植转换》——兑换价格:五十个单位晶源体。
  虽然资料内容不算详细,做到面面俱到,但是,能以林曾目前的能力,恰好可以通过这份资料,完成一部分植物的海洋种植。
  他目前想要炼制的海洋植物,暂时只有两种。
  因为他手头上拥有的水精数量不多,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也只能勉强够用两次。
  在没有找到新的水精之前,林曾只能炼制水生植物,而不能将陆生植物转为海洋种植。
  水精,是实现这种转化的必备物质。
  林曾在开始炼制之前,只能再告诉江画,他会闭关两三天的时间。
  对他这种三五不时的闭关行为,江画早就习惯,干脆利落地比了一个“ok”的手势,作为回应。
  林曾带着一桶稻谷,和一袋土豆,进入育种空间。
  大米是江画特意从老式粮店买来的,尚未脱壳的谷子,价格很便宜,不到超市大米二分之一的价格。
  主要用途是喂养农场里的鸡鸭鹅。
  土豆是江画农场边缘种植的。倒不是特意栽培,只是江画买来食用的土豆发芽了,被她顺手埋在土地里,没想到生长旺盛,产量还很不错。
  这两种植物,是林曾计划中,准备在华国沿海海域种植的植物。
  所谓民以食为天,对曾经的劳苦大众而言,这里的食,其实多半是指主粮食物。因为它们是养活普通人的根本所在。
  随着华国人口增长,就算国家政府规定了耕地面积的红线,也无法改变可耕种土地不端减少的事实。
  但是,如果把耕地放在海洋上,那么,宽阔的海洋空间,对种植者来说,就是一片平坦的土地,能够种植令人疯狂的粮食。
  林曾选择这两种植物,培育成海洋植物的原因,除了它们是较为普及的海洋植物之外,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对林曾这个阶段的海洋育种师而言,这两种植物的炼制和培育,较为简单上手。
  他来到炼制炉前,开始炼制前的准备工作。
  因为水精稀少,林曾这次炼制前,进行了非常慎重的准备。
  各个步骤,至少在心中一步一步分解了三遍,才开始上手操作。
  将那桶金灿灿的稻谷,倒入炼制炉的一个炉门中,林曾全心全意投入其中,开始了第一次海洋植物的炼制工作。
  育种师,炼制种子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提纯出高品质的植物原液。
  育种师提炼原液的水平越高,炼制出来的植物种子品质也就越好。
  林曾在还未入门之时,第一次练手,炼制藤本红玉番茄,好几斤的番茄,能炼制出一汪的番茄原液。
  但是,如果现在他再去熔炼普通的番茄,当初那些番茄,估计只能炼制出他大拇指指甲盖大小的番茄原液。但是,就这么一小滴的番茄植物原液,他能够炼制成品质比藤本红玉番茄优秀数倍的室内番茄品种。
  眼下,这一桶大约二十斤重量的稻谷,经过林曾熔炼纹的炼制,最终形成的水稻植物原液,大概有两百毫升左右。
  炼制的过程,繁琐而刻板,还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
  一个又一个复杂的符纹,绘制在炉门上,林曾额头上有汗珠滚下,都没空拭擦。
  对林曾来说,这次炼制,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一旦失败,下一份水精,还是需要炼制水稻。
  那么,他目前就少了一种海洋主粮植物。
  水精的放入,在最后一个步骤。
  这种产生于水源的特殊物质,对植物种子的本质,进行着偷天换日一般的改变。
  正是这种改变,才让陆生植物能够茁壮生存于海水之中。
  林曾绘制完最后一笔,手指离开炉门,静静观察鼎炉内,水精化为一片薄得几乎看不见的透明蓝膜,将即将形成种子的植物原液包裹起来。
  他的任务,已经完成。
  一切步骤,基本上都准确做到。
  现在能做的,就是等待最终种子形成的属性是什么样了。


第八百二十九章 热带海水稻
  “炼制成功二星下品禾本科种子,热带海水稻,请及时取出放入种子存储架。”
  “热带海水稻,二星下品禾本科种子,能够完全在海洋中生长的水稻种子,种植两个月可收割成熟稻谷,稻谷颗粒硕大,品质优秀,口感良好,微有咸味。每亩能收获海水稻稻谷300…350公斤,种植海水稻不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对海洋生物的发展,还有一定促进作用。其种植对温度有较高需求,适合在热带地区种植。”
  林曾看完这份资料,心中有些遗憾。
  这个热带海水稻的种子,属性并不如他预期。
  比如说种植地,只能在热带地区种植,那么,热带以南的海洋区域,就失去了种植海水稻的条件。
  还有,海水稻的亩产量不高,大概就相当于普通地产田地种植的水稻产量。
  大概还是他第一次将陆生植物炼制成海洋植物,因此,许多手法上还显得生疏,导致它的属性并不算太好。
  不过,林曾很快释然。
  仔细一想,这些属性在广袤的海洋面前,就并不算特别糟糕。
  地球上,海水的面积实在是非常大。
  就单纯以林曾朵瑙山种植基地对面的彡砂岛彡砂市为例,它拥有两百万平方千米的海洋面积,大约相当于五分之一的中国国土面积。a国是耕地面积最多的国家,拥有可耕种土地166。9万平方千米。
  这就意味着,如果在彡砂市发展热带海水稻的种植,那么仅仅这一个城市种植的水稻,就能和整个国家相媲美。
  就算热带海水稻的产量,比不上陆地上的高产水稻稻田,它也能够以数量取胜,华国将再无粮食危机,甚至能够将大量低廉的海水稻出口国际。
  更况且,比起普通水稻四个月为一轮的种植周期,两个月就能成熟的海水稻,在四季温度差别不大的热带地区,每年最少能够种植五季以上。
  对林曾来说,育种师职业发展到后期,需要有数量庞大的种植者,为他供应大量的晶源体,陆地稻田腾出,能够种植更多的陆生特殊作物。
  当然,海水稻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
  别说彡砂市两百万平方米的海域,就算是林曾目前承包的朵瑙山沿海一千米内的土地,一季种植需要的海水稻种子,就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量。
  以林曾目前的育种师等级,是万万不能满足热带海水稻的种植需求。
  同时,发展海洋种植,不仅仅需要海洋植物,还需要海洋农民们在海面上生存的居所,发展出初步的海洋小村,才能保证海洋种植田的管理和采收工作。
  所以,热带海水稻的发展,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林曾将炼制炉中一把金黄色的稻谷种子,放入一个新的种子存储架中。
  这些种子,除了留出十多粒作为留样品种,其余他都会放到朵瑙山种植基地,在海边种植,作为热带海水稻的植物原料来源。
  结束了热带海水稻的炼制工作,林曾想到刚才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失误,并没有继续开始土豆的海洋化炼制。
  他需要一定时间,消化刚才炼制水稻时的领悟,才能保证下一种海洋植物的属性更加优秀。
  ——
  ——
  朵瑙山种植基地,早已不是林曾初到时那边,人烟罕至,只有茂密的热带丛林和荒凉沙滩。员工宿舍,基地仓库,农场用房等各类建筑相继完成,让这里看起来多了许多人烟气息。
  如今,朵瑙山种植基地,拥有一百多名退伍军人,他们在这里生活和种植,将这片土地发展成为了一个颇具规模的种植园。
  除了林曾需要的巨型山区猪笼草之外,这里还种植着各种各样适合在热带生存的地球原生植物。
  毫不夸张的说,按照林曾的种植规划,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人工干涉下,物种极为丰富的植物园。
  充满执行力的朵瑙山种植基地员工们,虽然并不懂这种种植行为有什么价值,但是并不影响他们高效快速地完成这项任务。毕竟,这项工作并不辛苦,却有着很不错的薪酬,以及福利待遇。
  除了原生植物园和巨型山区猪笼草的种植之外,在基地中,还发展出了一个让林曾最初没有想到的产业。
  林曾上次离开朵瑙山种植基地时,给了基地厨房负责人岳冠军好些特殊的蔬菜瓜类种子。
  这些蔬菜种子,适合户外种植,虽然种植周期和普通蔬菜相似,但口感味道远远在城市居家种植的室内藤本蔬菜瓜果之上。朵瑙山种植基地,土地面积极大,被开垦出来,种植特殊果蔬,竟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拥有了大片的蔬菜种植田。
  这些味道堪称佳肴的蔬菜瓜果,算是彻底让之前对这些种子抱有怀疑之心的岳冠军心服口服。
  这些蔬菜种植田供应的蔬菜瓜果,不仅能够完全满足基地内员工食用,还曾馈赠给附近的军事驻地内的官兵,感谢他们在朵瑙山种植基地建设之初,给予他们的照顾。
  这一赠送不要紧,送完之后,这些蔬菜瓜果就被驻地内的炊事班盯上,隔三差五过来采购。
  用驻地官兵一句话来说,这个世界上居然有比肉还要好吃的蔬菜。
  朵瑙山种植基地负责人,周明焦把这件事情请示林曾之后,也就放心大胆地邻居官兵们做起了生意。
  朵瑙山的蔬果种植田,品类丰富,种植面积大,别说供应基地这百来号员工,以及驻地官兵,就算再添四五倍的人,也能稳稳当当供应得了。
  后来,甚至连对面彡砂岛上的工作人员,都派船来朵瑙山种植基地购买蔬菜。
  专业种植山区巨型猪笼草的朵瑙山,现在最出名的反倒不是没什么人在意的猪笼草,而是来自基地菜地里的蔬菜。
  这个没啥营利,专门种植莫名其妙植物的朵瑙山基地,总算是因为菜园子,而名副其实,拥有了第一笔盈利收入。
  ——
  ——
  免费:大家,下一章大概十二点出来,但是请先别订阅。
  俺试着做一个防盗实验,大概十二点半之后才有真正正文出来。
  给大家添麻烦了,请理解,鞠躬!


第八百三十章 种植海水稻(修)
  房文成是朵瑙山种植基地最早期的一批员工。
  他在朵瑙山种植基地工作的这段时间,身安心自安,算是退伍两年时间,过得最舒坦的时光。工作环境简单,同事也都是退伍的军人,大家虽然不说全是一条心,但比起其他人,至少脾气相投,也没有勾斗龌蹉的事情。
  他的工作任务,是专门负责照料巨型山区猪笼草。
  除了最基础的浇水,施肥之外,他们还会采集巨型山区猪笼草的叶片和斑斓色酒瓶笼子。
  在不影响巨型山区猪笼草生长的前提下,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剪去这些猪笼草的老叶,然后房文成将这些叶片笼子打包成箱,冷藏保存,通过快递往林总给他的地址。
  有时是京城市,有时是清河市。
  因为朵瑙山种植基地距离城市很远,别说普通的快递,就连国家管理的邮政投递员,也不会到达这里。
  所以,每次寄件,或者取包裹,都要他开车到距离朵瑙山种植基地最近的村镇。
  这天,他收到基地负责人周明焦的通知,到距离朵瑙山最近的河里镇上,取一份林总寄过来的快递。
  开着基地里的运货车来到河里镇,房文成熟门熟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