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估计老百姓这种敬天的传统,源自于古代皇帝的祭天习俗。
百姓百姓,实际上最开始这个词是同黎民相对应出现的,连起来就是百姓黎民或者黎民百姓。
黎民是对黄帝部落的群众的称呼,而百姓则是对东夷部落的群众的称呼,当然了,这两种称呼都源自黄帝部落。黎民是高等一些人的意思,而百姓则是低等一些的人,然而百姓的人数要远远多于黎民。
时间一久,黎民不再高等,百姓不再低等,都成一伙人,叫黎民百姓了。
黎民百姓对于生活同样是有追求,有向往的,上层祭天,老百姓呢,敬天。
敬天,在鲁中地区的六月份,是老百姓心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要一家人都在场,烧纸钱,放鞭炮,磕头。
这种仪式化的生活其实蛮有意思,是信仰的表达,如果说有人觉得这是落后的,要去抵制他,反对他,甚至于强迫别人不要这样做,那么请那些这样做的人先告诉别人应该怎么样生活之后再去做这件无聊的事情。
人活得仪式化一些,其实有时候恰恰就是对人生的尊重,传统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落后的。
现在人类对于科学的盲目崇拜已经超越了任何一个朝代对于宗教的盲目崇拜,难道说科学就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宗教?难道说,科学就能解释一切人类所见的问题?
任何你所深信不疑的科学,其实都存在瑕疵,都有被彻底推翻的可能。
科学和宗教并不冲突,爱因斯坦不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吗?
爱因斯坦是否信仰上帝?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作为一个科学家,他似乎本应该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恰恰相反,爱因斯坦一生中始终怀有一种对宗教的虔诚,并成为开启他科学之门的重要因素。
张慧芬来到了自己的三婶家,对于一些重大,而自己却又不知道哪一天去干的事情,交给神婆来确定时间,往往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第0089章 请神和送神
“大嫂子,慧芬也来了,快屋里坐。”
张慧芬的三婶听到自家大门口传来狗叫声,忙走出来一看,原来是本家嫂子带着出门的侄女来了,知道肯定是找自己有事情,忙将张慧芬母女两个让到屋里。
“三婶,今儿要麻烦你了。”
“都是自家人,谈不上麻烦。”
“对,你三婶不是外人,有什么话就直接跟你三婶说吧。”
说话之间,三个人进了屋里。
“哎呀,这不是大嫂来了,快坐。”屋里,张慧芬的三叔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看到自己出了门子的侄女儿来了,忙站起身来,而知道她们是来找自己老婆说事情的,便随便找了个借口出去了。
张慧芬的三婶,五十岁出头的年纪,屋里屋外收拾得特别干净,自己身上也同样一尘不染,虽然是短发,但是梳理得非常整齐,没有一根乱的。
“三婶,我家里面要盖屋,看看想让三婶给看个日子动土。”
动土,意思是挖地基。
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盖房子都是大事情,必须得充分的重视。然后呢,翻黄历,查日子,整个过程仪式化一些,是好事情。
可能有人不相信什么鬼神的事情,但是仍然会去找二指先生或者神婆神汉的看日子,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他们表达重视的一种方法,必须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心情。
有些人啥都不信,随性而为,兴致突然来了,然后就去挖地基,然后兴致下去了呢,就把盖房子的事情撂到一边,这样的人,无论如何也盖不好房子的。
重要的事情,还是仪式化一些来得好。
听到自己侄女儿来找自己看日子,张慧芬的三婶笑呵呵得站起身来,说道:“我先洗把手,打注香。”
我们看古书上面讲述的知道,过去时候,那些风水先生、道士等等,要做法的时候呢,都要沐浴更衣的。
与鬼神交谈,绝不能脏兮兮的。
农村里面的神婆神汉,不能像古时候的那些同行那样麻烦,但是洗个手,还是必要的。
洗手礼毕,张慧芬的三婶头前,后面跟着张慧芬母女两个,然后进了三婶家的东屋。
五间一排的屋子,按说东屋应该是正堂屋,然而张慧芬的三婶家里,饮食起居接人待客的正堂屋却是西边两间。
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东屋被安排成了张慧芬的三婶的神坛,供奉着她精神联系着的鬼神。
每一个神婆或者神汉,在自己供奉的神坛前,经过一些与众不同的行法仪式之后呢,就会跟自己供奉的鬼神建立精神联系,然后鬼神就以善人之后讲述天机,开导未来。
进了张慧芬三婶的神坛之后,张慧芬忙将两盒烟和五十块钱毕恭毕敬得放在香案的桌角。
“都是自家人,不用这么客气。”虽然说张慧芬的三婶嘴上这么说,但是却并没有太过客气推辞。
然后张慧芬和她母亲退到自己三婶的身后,俯身跪在地上,不敢抬头了。
再看张慧芬的三婶,口中念念有词,不一会儿就头发披散,面部扭曲,好像变了一个人,掐指数算起来。
要说农村里面的神婆,有时候做的事情真不好解释,清泉岭村有个神婆,六十多岁,据说请下神来之后,就得喝热水。暖水瓶里面滚烫的热水,她大口大口得喝着,一顿操作下来,就能喝掉十几升的热水。那么热的水,平时的时候大家是绝对不敢喝的。
从口中念念有词,到身形大变,这个操作,叫做请神。
请神是神婆神汉自己的操作,完了之后就可以满足信徒的愿望了。
而送神呢,则得是信徒对神表达了足够的尊敬之后呢,然后神才会离开,这需要信徒和神婆神汉配合。当然了,放在香案桌角的供奉,就是对神的尊敬。
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就是从这件事情上开始说的。
“香官本家侄女子,你有什么事问?”
张慧芬的三婶一顿操作之后,身形大变,然后开口了。
对于鬼神来说,神婆和神汉,是代自己管理香案的,也就是供奉着鬼神的牌位的桌子,所以鬼神们称呼神婆神汉为香官。
张慧芬仍然低着头,声音有些颤抖,十分虔诚得说道:“请老师帮我查个动土的好日子,我家要在碎石岭盖房子。”
信徒称呼请下神来的神婆神汉为老师,这个称呼不能乱叫。
农村里面,每一个神婆就是几十个、几百个甚至成千上万的人的信仰,他们凡事都会请教神婆,小到丢个羊走个鸡,大到红白喜事,都要找神婆。
“农历八月二十八,日子好,月月全,动土平安,全家太平。”
“农历八月二十八,日子好,谢老师示下。”张慧芬仔细得将日子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面。
张慧芬和她母亲的头始终伏在地上,不敢抬头,表达着对鬼神的尊敬,以期问完了自己的事情鬼神就走了。若要是说鬼神不好送,被他们盯上了,自己可就麻烦了。
农村里面,上了年纪一些的妇女对于鬼神的信仰是非常虔诚的,这一几千年的风俗,不可能说短时间的运动就能给运动没了的。
然后张慧芬的三婶又开始嘀嘀咕咕得念念有词起来,然后睁着的眼睛好像又睁开了一下,整个人的神态又恢复了正常的轨道上去了。
“起来吧,起来吧,没事了。”
张慧芬的三婶扶着自己的大嫂和侄女起身出了东屋,然后回到了西屋里面。
“三婶,农历八月二十八,这就还一天的时间了,我得准备啥?”
看了日子,就得动土,动土之前,还要烧纸钱,摆供奉,也是很麻烦的事情。
“那天你得准备八个菜,要是太忙了,六个也行,你要觉得有空呢,准备十个也好。然后还得准备金银纸箔,买些纸元宝,然后二尺红布,朱砂,桃木枝。”
张慧芬的三婶想了想,然后转头看着张慧芬说道:“就这些东西。”
虽然说张慧芬不识字,但是记忆里却很好,已经将东西一样样地记在了脑海里面,只等着回家去准备了。
第0090章 村里的姐妹
从娘家回到凤凰岭村,张慧芬将三婶看的动土的日子说了,赵志江立马就紧张了起来。
“后天就是好日子了,你得快点告诉青山一声,听他安排。”
然后赵志江看着张慧芬走到了屋门口,忙又喊道:“哎,你回来,我去跟儿子说。”
张慧芬皱着眉头看着自己的丈夫:“你这身体”
“没啥大碍了,你去弄后天用的金银纸箔去,我去一趟东岭。”
张慧芬跟着走到大门口,看到自己丈夫走路一天比一天稳当,心说也得让自己丈夫活动活动,便由着赵志江走向了东岭。
动土那天,自己的三婶会亲自到碎石岭那边来敬天烧纸,祈求平安。而自己要将金银纸箔等等的东西全部都准备妥当,这是个功夫活。
黄纸好说,到曹明仁的小卖部里面买两堆就可以了。不过,金银箔需要跌成小碎银子的模样,这个就有些耽误工夫了。
眼看着自己一个人肯定干不完这个活儿了,于是张慧芬便决定找人来帮忙。
她首先想到的,就是何忠恒的老婆沈月娥。
别看平时沈月娥跟谁说话都是一副凶巴巴的样子,但是她却是整个凤凰岭村,跟张慧芬关系最好的一个妇女。
沈月娥其实还是挺热心的,谁家有个什么忙碌,她都能帮忙伸把手。而且,沈月娥干活麻利,这一点张慧芬是比不了的。
于是张慧芬便将别人家给自己的八宝粥一箱和一盒鸡蛋提着,来到了何忠恒家里面。
“嫂子,你这是干什么?有什么话你明说就是了,怎么还拿东西来啊?”
沈月娥正在洗衣服,看到张慧芬提着东西进了大门,忙站起身来,皱着眉头擦着手。
“他婶子,忙着洗衣服呢。”
“啊,小聪的校服。”
沈月娥皱着眉头,心里琢磨:难道,赵家来提亲了?
赵青山和何慧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在村里可是传的风风雨雨了,然而何家却始终不见赵家人有什么动静。
像赵青山这样的小伙子,其实村里人那都是盯着的,谁不想巴结这样一门亲戚啊。
可是,有何慧这么一档子事摆在别人眼前,也没有几个敢说媒的去捣乱。
虽然赵青山明知道自己这辈子和何慧走不到一块去了,但是现在自己倒还真不着急谈恋爱什么的。毕竟,养鸡方面牵扯的精力还是有点多的,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女朋友,恐怕也成不了。
虽然觊觎赵青山这个小伙子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很多,但是耐不住一方面有何慧的存在,另一方面手头上能够般配赵青山的人选实在不多,所以到现在给赵青山说媳妇的还真没有。
在村里七大姑八大姨眼里,能配得上赵青山的,必须得是天仙一般模样的人才行。
张慧芬将八宝粥和鸡蛋放在屋门口,然后站在院子里,对沈月娥说道:“妹妹,等你洗完衣服,给我帮点忙怎么样?”
“你看嫂子你说这是啥话啊?跟我你还这么客气干什么,何忠恒,出来洗衣服!嫂子,东西你拿着,你让我干什么活儿,我绝对给你耽误不了。”
然而张慧芬摆摆手,很诚实得说道:“家里多着呢,咱们分着用掉,别坏了可惜。”
沈月娥一听,哈哈笑着说道:“我们家又沾光了。”
不等何忠恒出来,张慧芬已经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