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宝珠成名于法国,他是巴黎体系的忠实支持者,目前就职于芝加哥大学。
燕大体系,普林斯顿体系,巴黎体系,以及新崛起的农场体系,你研究你的,我研究我的,各个学术流派各自为战,效率很低嘛,不利于和平统一。
只不过人家哲轩、宝珠是否愿意成为沈奇的助手或者学术合作伙伴,还是个未知数。沈奇并未通过正式渠道和哲轩、宝珠建立联系。
“不管哲轩、宝珠是什么样的态度,愿不愿意跟咱们合作,咱们的项目都可以先开展起来。”沈奇秘授欧叶几招独家绝技,欧叶学会之后立即开始攻克数论版块的难题。
沈奇、欧叶、徐洋组成的前期阵容已经开始运作,徐洋自己带了一个团队,有八个人,全是数院的精英。
算上学生李真强,徐洋的代数几何团队有九人,徐教授的学术水平是很强的,他跟细分专业上的同行吴宝珠的差距,或许只是15分钟的世界数学家大会报告时间,以及一枚菲尔兹奖章。
数学战线上的排兵布阵暂且如此,沈奇紧接着对物理战线进行补充强化。
物理战线分为两块,理论和应用。
应用领域,凝聚态物理FASTER项目组运营了这么多年,已经非常成熟。需要强化的是理论物理方面的实力。
中心的理论物理技术顾问爱德华·威腾的个人实力当然超强,而具体干活的只有两人,沙东东和屈博士。
理论物理战线具体的科研项目是M理论的完善,威腾已经参与进来了。
所以这个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很简单,就是增加人手,招揽一批年轻力壮、吃苦耐劳的理论物理研究者。
“我需要人才,理论物理方面的优秀人才。”沈奇直接联系部委领导。
“沈教授你开个条件,我们去帮你要人。”部委没啥好说的,沈奇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四十岁以下,物理学博士或即将毕业的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上发表过至少一篇文章。人品好,政治合格,思想态度端正。就这些,没了。”沈奇说出了他的要求。
第532章 论道超弦
两次诺物得主沈奇要招揽一批理论物理领域的人才,共谋大事。
国家支持,行业反应热烈,报名者积极踊跃。
短时间之内,成百上千的简历汇集到了沈奇数理研究中心。
中心理论物理版块由沈奇、威腾两位“菲+诺”双料大佬坐镇,这两人均是活着的传奇。
能加入这样的研究机构,对物理工作者来说极具吸引力。
四十岁以下,物理博士或即将毕业的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上发表过至少一篇文章……满足这些硬性标准的应聘者太多了。
经过初选,沈奇数理研究中心留下了三分之一的简历,这些简历的主人都是优秀的学者。
人品好,政治合格,思想态度端正……这些软性指标的评价标准相对灵活,经过复审,中心留下了二十份简历。
初审、复审由沈奇的手下完成,进入终极PK环节的二十位应聘者将由沈奇逐一面试,最终他们中的一半将来到中心,成为沈奇和威腾的物理学助手。
中心会议室,沈奇面带微笑端坐。
第一位面试者仪表堂堂,一副精英派头,他不卑不亢的做自我介绍:“沈教授你好,我叫韦德,韦小宝的韦,道德的德,今年三十五岁,本科就读于水木大学物理系,硕博在牛津,师从杰克·布鲁斯教授。我博士毕业后一直在英国工作,主要研究黎曼面上的场论、拓扑弦理论,发表过九篇SCI,和布鲁斯教授联合编写学术专著一部,已在英国及印度出版……”
沈奇做了个抱歉的手势,打断了应聘者标准化的自我介绍:“韦博士,说重点,简历上写着的内容,我已经看过了。”
韦博士身子一抖,略显紧张。
毕竟是牛津毕业的科研精英,韦博士的临场反应相当机敏,他很快恢复了沉稳自信的风采,朗朗说到:“我的政治合格,思想态度端正,诚实守信,心系祖国,赴英学习、工作期间,不忘温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时常告诫自己,科学不分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说的好!”沈奇抚掌大笑。
韦博士的身子再次一抖,这次抖的是轻松,终于把沈老板哄开心了。
沈奇和韦博士握手:“欢迎你回到祖国,韦博士,我们是同事了。”
韦博士十分激动:“今后还请沈教授多多指教!”
沈奇还算满意韦博士的各方面素质,这位海归学者取得的学术成果丰硕,专业对口,符合沈奇的招聘要求。
至于韦博士的待遇由国家制定,反正不会让回国发展的优秀学者吃亏。
面试者一个个的进入会议室,和沈奇聊天、对话。
这批面试者大多有海外留学经历,其中不少人目前在海外科研机构工作、读博。
人是国家找来的,国家借此良机,正好拉一批基础理论方面的优秀学者回国发展。
这些学者都非常棒,沈奇原本只要十个人,最终他改变了计划,留下了十五人。
中心基础物理的研究队伍一夜之间发展壮大,算上沙东东和屈博士两个没出过国的老员工,十七个物理博士组成了一支超级强大的理论研究团队,他们毕业于不同的学校,接受过不同的体系培养,现在他们只有一个目标,跟随沈奇挑战物理学上的世纪难题。
在M理论诞生之前,所有的亚原子粒子都被认为是由微小的超弦组成。
M理论给组成亚原子的物质谱加了一种叫做“膜”的更为神秘的物质,它就像生理学上的膜一样,但最多有9个维度。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是更基本的物质组成单位,是膜组成了弦还是恰恰相反?
或者另外存在着一些更基本的物质单位,只是人们没有想到罢了?
这两种物质中是否有一种确实存在,或者M理论仅仅是一种迷人的大脑游戏?
带着这些谜一般的世纪考问,中心的十七位土鳖、海龟博士们,将在沈奇、威腾的带领下向M理论发起强有力的冲击。
威腾从美国飞到中国首都,他见到沈奇后感慨连连:“我一辈子研究超弦理论,而使我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研究成果,居然是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人生总是充满意外。”沈奇笑道。
能否凭借超弦理论的研究获得奖项,对威腾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了,因为他已是诺物得主。
剩下来的事情,是为了证明一位学者投入毕生精力的研究课题是否为正确命题。
沈奇、威腾两位大佬再次聚首,他们和中心的十七位基础物理研究者一起讨论M理论、超弦理论,试图找到突破口。
毫无疑问,威腾是超弦理论的领军人物,是这个领域最权威的专家。
在掀起第一次超弦理论革命的三项重大研究成果中,威腾参与并主导了其中两项,为超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直到今日,威腾对第一次超弦理论革命仍有遗憾。
因为当时存在的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威腾也无法完全解释清楚。
“我们假设一位特技演员在走钢丝,对于只能沿着钢丝绳前后移动的特技演员来说,钢丝是一维的。对于这个假设,大家有没有疑问?”威腾对他的十几位中国同事说到,露出了一个不好意思的表情:“抱歉,我年纪大了,实在学不会中国话,所以请允许我使用英语和大家交流。”
“你就用英语吧,爱德华。”沈奇说到,他知道威腾会讲几句中国话,“泥壕”、“谢谢”、“泥很好看”之类的简单日常用语。
指望威腾全程使用中国话阐述清楚他的超弦理论,这太难为老爷子了。
“好的,我们继续。对于特技演员来说,钢丝绳是一维的,但是,我们将钢丝绳放大一万倍之后发现,有蚂蚁在它的表面上爬行,对于渺小的蚂蚁而言,钢丝绳的表面是二维的。”威腾随手拉直一根绳子,他擅长使用常见的物品描述深刻的物理现象或理论:“只不过,这个第二维度由于渺小和蜷曲,因此特技演员并不知道。也就是说,本来应该具有两个维度的表面,从远处看上去是一维的曲线。大家有没有疑问?”
“没有。”包括沈奇在内,威腾的中国同事们都没有提出异议。
由于空间的方向,即维度的一部分过于渺小,实质上维度降低的现象称为“紧化”……这是第一次超弦理论革命的研究成果之一。
十八个中国人,一个美国人,大家能坐在一起,共聚燕大,联合攻坚最深奥的物理学难题,大家在战略上肯定是一致的,即承认第一次超弦理论革命的主要研究成果。
如果这个大方向无法形成统一意见,那么后面的事情就不需要继续讨论下去了。
第一次超弦理论革命的时候,威腾认为,如果将9维的超弦理论紧化掉多余的六个维度,就会变成三维空间的理论。
实际上当时质疑甚至反对威腾这套理论的人有不少,但威腾一一回击,专治不服,由此奠定了他超弦理论第一人的学术地位。
然而,威腾心中最大的一根刺,是无法解释他这套理论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即为何选择欧拉数绝对值为6的“卡比拉—邱成桐空间”?
去问邱成桐教授,他一副无辜的样子,这不关我的事,我证明“卡比拉—邱成桐空间”的那年,听都没听过什么爱德华·威腾和降维理论。
第533章 M
在众多的“卡比拉—邱成桐空间”中,为何选择欧拉数绝对值为6的“卡比拉—邱成桐空间”?
威腾在第一次超弦理论革命中并未解释选择的理由,他带着这个“未经证明的灵感”直接引领了第二次超弦理论革命,提出了五种不同版本的超弦理论。
这五种超弦理论同时存在、相互兼容,威腾将其命名为“M理论”。
90年代初期,威腾在他的论文中写到:“M的意思可以根据个人喜好理解为Mystery(迷)、Master(统治者)或者Mother(母亲)。”
学术界为之震撼,IMU特别兴奋,脑子一热就颁发了菲尔兹奖给威腾。
再然后,第三次超弦理论革命到来,英国科学家提出了十维超引力理论的概念。
但问题是,不管是哪个学派,哪位科学家,包括威腾本人,都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来阐述M理论的基本自由度。
其中的关键问题是,M理论包含5种相容的超弦理论,到底是哪一个版本的超弦理论描述了宇宙?宇宙数学的终极奥义是什么?
霍金先生的介入导致这个领域的研究进入了混乱状态,群雄割据,各抒己见,情况变的越来越复杂。
因为杨—米方程在高维度空间中的理论地位,杨振宁和米尔斯先生也曾提到过一些言论。
超弦理论不仅是统一引力和量子力学的理论,还是基本粒子的理论。
基本粒子之间存在电磁力、强力、弱力、和引力,那么这四种作用力的背后隐藏的共同原理,究竟要靠哪种令人信服的理论体系来整合?
就连爱因斯坦、外尔也被挖了出来,二十世纪最出名的物理学家几乎全都直接、间接的卷入了超弦之争、作用力之统、宇宙之奥义的世纪辩论中。
威腾虽然坐在超弦理论第一人的宝座上,但不服他的科学家大有人在,质疑他这套理论的学者永远都在质疑。
“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