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寂静农场-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他们松茸消耗大,不仅是做菜,还用来做寿司。”陈博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李晟笑着说:“那就答应他们。大米每年至少可以供应三十万吨,上限是五十万吨。但是价格要八块,是到岸价。运费我出。你联系客户,每斤我给你一块。你看怎么样?”

    “那可不行。”陈博当然不乐意。如果能卖到八块的话,他这边至少可以有两块的纯收入。“如果真的能买到那个价,你那边的离岸价可以提高到四块。其他我负责。不过八块的价格可能会高一些。”

    李晟想了想,觉得虽然会赚少很多。但也省下不少麻烦,便点头说:“可以。不过不管你谈成什么价,输送到鸡盘的大米都按照四块的离岸价。”

    虽然看似陈博的利润空间小了,但实际上陈博只是需要将粮食送到鸡盘的港口,关税等等都不需要他处理,销售渠道的费用也不需要他承担。如果这样的生意做成了,比做国内市场的受益还高。

    陈博心算了一下说:“好。我打算以每斤六块半为底价。只要谈成了,赚的就比国内市场多。”

    他顿了顿,问:“对了,你说有事要和我说。到底是什么事?”

    “还记得我那里有养蜂吗?最多半年,那些熊峰就可以割蜜了。我估计,农场里一共有三万窝蜂,开始的时候一次能割一百到一百五十吨的原蜜。一年后产能可以提高到三倍左右。一年能收割五次到六次。我不打算在农场弄工厂,你有没有兴趣在巴西投资建一个生产蜂蜜的工厂?”

    “蜂蜜啊?”陈博考虑了一下。他知道寂静农场的情况,有大片的原始森林,还有大片的野花。蜜源应该是不错的,甚至可以和野蜂蜜媲美。每年一千吨左右的蜂蜜,产量已经不算低了。要知道现在的野蜂蜜,每公斤至少也要一百块。那还是简单加工的。如果有名气一些的,卖到一公斤两三百块也不会说没人要。

    一千吨,算下来至少也有两三亿的产值。而这里面的利润空间,他相信李晟不会小气。而且日后产量可能更高利润当然也就更大。

    “我过些日子派人过去考察场地。”陈博很快就下定了决心。

    李晟好像是早预料到他不会拒绝,又说:“还有,我哪里不是养殖了一种白蚁吗?一年也能出产一两百吨的蚁米。那是天然无公害的高蛋白食物。你看能不能做?”

    “那东西加工工艺你有吗?”陈博也知道那玩意在国内应该有市场。只是高蛋白的东西也意味着容易败坏,没有合适的加工工艺的话,根本不可能长时间保存。

    李晟想了一下说:“我试过,如果烘干再密封保存,能封存一个月时间不变质。数量不是很多,也许可以专攻酒店。”

    陈博想了一下,觉得操作的好的话,那东西也不是没有市场:“我派人考察一下市场。”

    他顿了一下,又说:“你刚才提到了酒店,现在我们有两种产品也主要针对酒店,一种是松茸,一种是鱼子酱。这两种产品在国内市场还不算很大,但前景很广。但我听说你那边产能到顶了。”

    “你听谁说的?”

    “老费。”陈博说的是费尔南多。

    陈博和费尔南多的货源地都是寂静农场,他们暂时不需要争夺市场,但要争配额。他们也明白这种争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对手,彼此之间都还是商量着调配。所以他们也会经常联系。

    李晟笑着说:“松茸的产能暂时是到顶了。如果需要,产能也是可以扩大的,不过需要一定的时间。”看来他又有的忙了。

    陈博提出这个建议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事实上他进入松茸这个产业后就深入了解过行业的情况。

    陈博想了一下,突然说:“你这次回来,我总觉得有点突然。”

    寂静农场产品在华夏国内市场推广,陈博自觉做得很不错。再说,如果有什么事情要说的话,一个电话的事情。可是李晟却特地回来一趟。要说为了招聘的事情,同样有点勉强。

    最关键的是,他发现李晟外表和以前一样。但以他对李晟的熟悉,让他感觉到一种很不同的气质。之前的李晟总是很淡漠,好像一切都看的相当淡然,整个人都是很平和的。平和得好像是和这个世界是一体,但和人类社会是脱节的,那样的人在人群中的存在感很弱。

    人类是一个充满五情六欲交织的群体,而之前的李晟,除非是他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不然外界很难影响到他。比如他当时在国内做生意,那不是他想做的,所以他很放任,结果很失败。在比如他生意失败后,不是没有资本,但是偏偏跑到深山野岭玩。

    说真的,和这样有点琢磨不透的人做朋友,陈博表示相当有压力。不过和这样的人做朋友,也让人很放心,至少他不会轻易为了某些利益出卖朋友。

 第三卷 第十三章 远忧近虑

    要说之前的李晟给陈博的感觉很安心,而现在的李晟却让他感觉整个人多了一种锐利,也多了一份阴郁。那是一种很隐秘的感觉。如果不是他对李晟特别熟悉,也许未必能发现。

    李晟这次回来,主要目的确实就是要找陈博。有些事情在电话里说不清楚,而且有些事情他无法和其他人说。

    李晟抿着嘴,嘴角扯了一下说:“我只是有一种担心。感觉自己就像是处于一种狼群围饲之中,感觉暗中有人要对付农场。明面上也有人将农场视作竞争对手,各种手段层出不穷。甚至,合作伙伴都给我一种蠢蠢欲动的感觉。”

    陈博听着,收起了脸上的笑容,身子向前倾:“费尔南多?”他当然不会认为李晟说的合作伙伴会有他,不然李晟也不会在他面前说这样的话。

    李晟摇头说:“不仅仅是他,不过他总让我感觉,他是想要控制我。至少,他给我一种想要在最大程度上影响我的感觉。”那让他有一种失去对自己的掌控的担忧。而且,这种担忧很强烈。

    陈博很清楚李晟的性格,其实那样的事情他之前也做过。当然,不是想要控制李晟,而是想要影响。只是他失败了。李晟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虽然不是拒绝与外人沟通的套中人,但一直维护着自己喜欢的世界。

    可以说,现在寂静农场,就是李晟新营造的世界的根基。之前李晟的世界是虚无的,哪怕他接收了制衣公司的生意,他依然没有将那个制衣公司当做自己的事业。而农场的存在,让他的世界开始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与现实有了实际的接触,所以他紧张了。

    说白了,他将寂静农场当做了自己的家。

    陈博知道他的意思。其实他觉得,费尔南多未必是想要控制李晟,或许只是想要控制寂静农场。或者只是想在和寂静农场的合作中占据主动权。但那对李晟来说,也许就是要控制他整个世界。

    “难道你怕了?”陈博觉得这对李晟来说,未必是坏事。“你又不是没有还手之力。”

    李晟扯了一下嘴角,算是笑了,说:“我回国之前想过很多。甚至想要放弃农场。”他并确实想过那个可能。就算放弃寂静农场,他也可以很快再营造一个喧嚣农场出来。只是他知道现在会有人觊觎寂静农场,以后让就算弄出神农场,也未必能安宁。

    “不过,我发现很多东西,放不下!好像突然多了很多东西需要我去保护的。”

    陈博似笑非笑地看着他,知道李晟心里有些发毛了,他才突然笑着说:“哥们,你知道我想说了什么吗?你小子终于长大了!”他说着站起来,在橱柜里找了瓶红酒开了,然后倒上两杯,这玻璃杯足有半杯。

    李晟露出一个苦笑。他也知道自己之前的状态和周围人群格格不入。这会被陈博用对小孩子的语气那样说,他虽然不赞同,却也无法反驳。

    他接过陈博递过来的酒杯,只听他说:“这杯酒算是庆祝你精神成年礼的。”陈博说着自顾自地将酒干了。

    李晟沉吟了一下,也将酒干了。

    陈博看他喝了酒,收起笑容说:“这么说,你希望我这边加大销售量?”

    李晟点头说:“在某些产品,我还需要依赖费尔南多。他想控制我,我也不是木偶。单纯作为一个合作伙伴看待,他还是很不错的。而且,那只是我的感觉。不过,我还是希望你这边能给我减轻一下压力。”

    只要寂静农场还在他手上,只要寂静农场的销售渠道足够分散,费尔南多想要控制寂静农场,就不会不可能实现。

    陈博有点明白过来了,说:“所以,你打算将蜂蜜和白蚁生意全部交给我。”

    李晟没有否认,说:“是的,我觉得华夏有这个市场规模,而白蚁,我查过,华夏其实也早有这样的产业,只是一直没有发展起来。而且我们的国人,也能接受这样的新鲜事物。”华夏各方面的文化,包括饮食方面,包容性是很强的。

    陈博明白他的意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还有更深层的。也许李晟并不在意寂静农场能赚多少钱。只要他这边有足够的渠道,寂静农场就能维持下去。李晟是担心现在这些渠道会被压缩,所以才多找一些产品给他做,那应该是为了多上一道保险。

    他点头说:“放心。”至于放心什么,两人明白就好。他又马上笑着说。“我很好奇,到底是谁让你有了这样的决心。”

    他这话有点莫名其妙,但李晟却明白他问的是什么意思。

    李晟苦笑说:“我现在有做为一个老板,也做一个爹的感觉。我只是想农场里所有人都能高兴,不会受到伤害。”

    陈博突然摇头说:“我收回刚才的话,你丫也就从一个懵懂孩子长成中二孩子,还远没长大。”要守护所有要守护的东西?很日漫的感觉。

    李晟没理他的胡言乱语,他笑了笑,说:“我只是在乎我所在乎的!”

    “你这话就很中二!”陈博翻了一个白眼。

    他坐下后,又重新回到刚才的话题,说:“话说,现在寂静农场的松茸年产能才不过一千几百吨。据我了解,华夏野生松茸产量仅仅是几个月的季节,就能产一千多吨,多的年份能产三千吨。而这部分大多被鸡盘国消化掉了。如果你那里产量大一些,向我这边倾斜一些,也许你的压力会小一些。”

    李晟也了解过这些,他点头说:“你说的我也了解过。”

    “之前鸡盘能有鲜品松茸销售也就四个月。剩下八个月,都是你的天下。就算是在反季节销售量下降,仅仅是鸡盘,怎么也能消化三千吨吧。而国内的市场我也会尽量开拓。加上欧洲现在几百吨的限量。我想你那里如果你产能至少需要扩大到六七千吨的年产。”陈博说的很严肃。

    他觉得李晟限制住产能就是有钱不赚。诚然,饥饿销售能保证价格稳定,但如果销售量能扩大,就算价格下降很多,最后的受益也会比之前的大。

    李晟想了想,觉得还是应该解释一下:“产能我会扩大,但是如果国内处于采集期,我会压缩产量。松茸给南方一些山民带来了不少受益,有些家庭甚至视作主要的经济来源,在那个时节大量进口会对这些人的整年的收入都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政府介入,寂静农场也许会在他们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