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寂静农场-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三十米以上,普通箭也有四百米以上。”

    李晟对这个射程并不放在心上。弓箭又不是枪支,箭矢受风的影响太大,射程越远,精确度越差。他对这张弓感兴趣,是因为它的拉力足够大,买回去,就算用不到正途,也能锻炼他的臂力。

    不过他得先看一下自己能不能拉开这张弓。他用手指捏着弓弦就要拉。

    荣总忙制止他说:“这弓弦的弹力太大。你得用这个。”他说着拿出一个手套。这个手套的大拇指上套着一个金属环,食指尖端也有一片金属。其他三只手指却是外露的。

    李晟套上手套,发现拇指的金属环中间有一个凹槽,这个设计挺不错,正好可以卡住弓弦。

    他这才深吸一口气,运足了劲力拉弓。

    他也算是有经验的人,并没有一点点拉,也没有想着一下将弓拉开。这不是反曲弓,在整体上倒像是采用了牛角弓的制式,弓张的越开,需要的力量也越大。李晟感觉脸上开始发热,那是充血了。但他已经拉开了大半,怎么舍得放弃。他轻喝一声,全身力量都集中到双臂上。弓终于被他拉圆了。

    他停顿了三秒左右,两指一松,弓弦带着一声凄厉的破空声归位。他甩了甩手,问:“这弓不错。”拉力确实很强,他准备不足,差点拉不开了。就算是拉开了,手上也有点发酸。

    荣总一脸看怪物的眼神望着他,一个大拇指竖得高高的,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如果说李晟是一个大力士之类的,拉开这弓,他不会有什么惊奇。但李晟这人看着像个文弱书生似的,一次就拉开这张他认为普通人根本来不开的弓。他都有点怀疑这人是不是里那些四大古武家族出来历练的。

    李晟笑着说:“荣总你这弓卖吗?”虽然之前那张很适合他,也相当好用。但这弓能锻炼人。

    荣总苦笑说:“其实,你刚才还真说对了。我是说过这弓谁拉开了,谁可以拿走的。”

    李晟听他这么说,也不客气,笑呵呵地说:“那我就恭敬不容从命了。”

    不过他又想到刚才对方说要用特殊的箭,不由苦笑说:“荣总你可真会做生意。虽然白得了弓,但这箭不便宜吧。”

    荣总打哈哈说:“是比普通箭贵了小一些,但一分钱一分货嘛。”

    李晟也没有办法,既然是要用特殊的箭,他不买的话,这弓拿回去就真的只能用来练臂力了。

    “重箭一支一百二十,普通箭八十!”这是荣总报出来的价格。

    李晟一愣:“比之前的贵那么多?”

    “箭杆用的是符合材料,箭头也是用了新的合金。箭羽也用了新材料,风阻更小,平衡性更佳。这工艺也是最新的。所以价钱贵一些。”

    李晟想了一下,问:“一支箭能用多少次?”

    “只要不是专门射坚硬的东西,比如石头,金属。重箭三十次应该没问题。普通箭大概能射十次。”

    也就说,射一次箭就要四块到八块之间。这成本比打枪还贵。

    李晟说:“能不能便宜一些,还有这弓弦恐怕不可能射五千箭了吧。”

    “只能拉满两千次,就会有钢丝崩断。”

    李晟想了一下,说:“你看这样吧,我要二十根弓弦,两千只重箭,一万支普通箭,价格你给优惠一些。”

    荣总低头,好像是考虑了一阵才抬头说:“弓弦送你,每种箭便宜十块。”

    李晟算了一下,点头说:“好就按照这个价。不过什么时候才能做好?”

    “这个需要大概十天左右。”

    李晟迟疑一下,压低声音问:“荣总,你这能做军用弩吗?”

    荣总一愣,问:“你还要那东西?”军用弩威力强大,而且轻便小巧,现代军事也就特种部队才会使用,制作材料不容易拿到。“仿的有,真品没有。不过你要那东西是?”

    李晟说了一句:“我农场有保安,有的话想顺便买些给他们装备。”

    他也没有说谎,他买军用弩确实是为了给安保队使用的。不过他也不是临时起意,虽然没有扩充安保队规模的打算,但也打算让他们多一些装备。军用弩确实是一种相当不错的装备,特别是在森林里。如果配备上红外光眼镜,雨林中的夜晚,弩箭是一种无声的武器,也许比枪械作用更大。

    不过既然这里没有,他也打算强求:“没有就算了。我也就随便问一下。”

    荣总笑了笑,说:“也许我可以弄到。不过需要几天时间才能确定。”

    他点点头说:“那麻烦荣总!”

    荣总没有继续这个话题,笑了笑接着说:“对了,李先生,你对那些弓和建在样式上有什么特别要求吗?比如雕刻什么花纹之类的。”

    李晟买那五十张弓,主要是想收买人心的。而且他也有丰富农场的娱乐的想法。只是想法暂时还没定型。他考虑了一下说:“尽量做得美观一些。比如做一些浮雕之类的。当然,不能影响实用性。”这些弓很可能会被当做奖品。

    荣总将他得要求记起来,说:“我明白了。”

    谈好这生意,李晟也就离开了。还没回到酒店,他就接到陈博的电话:“你小子牛啊。老荣那只能用机器拉开的弓你都能玩的转。”

    “他给你打电话了?”李晟没想到他这么快就知道了。

    “还用打电话吗?他发朋友圈了,临港玩弓的人基本都知道。”

    李晟没想到那荣总竟然那么沉不住气,他刚转身就将这事当新闻报道出去了。他不想再说这事,问:“你今天能回到?”

    “在机场候机呢。大概三个小时就能到。”

    “回了联系我。”李晟这次回来,是有些事情要和他谈的。

    “那是当然的。对了,你这次回来还要搞招聘?要不要我帮忙联系?”

    李晟想了一下,说:“你回来再说。”他确实要招聘人,不过主要是招聘具有农业方面的专业人员。而且他更倾向于招聘那些能耐得住寂寞的人,如果能在院校里招募应届毕业生当然是最好的。

    只是他并不是很乐观,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愿意到一个一年到头见不着外人的地方工作?

 第三卷 第十二章 真的要赚钱了

    当天下午,陈博回到临港后,连家都没回就直奔李晟住的酒店。李晟看门看他身边没有行李,想来是让司机送回去。

    李晟才打开房门让他进门,他就说:“这次我去京城,收获还是挺大的。”

    李晟将门关上,说:“事情谈成了?”

    “国粮同意给我们三十万吨的配额,不过小麦要二十万吨。大米十万吨。”陈博将自己丢在沙发上瘫坐在在那,说。“不过他们真黑,要七个点。”

    这七个点,当然是相当于回扣之类的。不过这个配额相对华夏来说也是相当大。以华夏每年近三百万的谷物进口配额,这相当于十分之一了,那些人要一些返点,也在接受范围内。他点头说:“这个返点,我们一人一半吧。”

    陈博笑着说:“难道你还想让我一个人出啊?”他止住笑容又说。“不过这次能拿到这么多的配额,主要还是因为国际形势影响。今年主要的小麦出口国的小麦品质都不够理想,而你那里的小麦品质相当好,他们才愿意给我增加配额。开始他们只要小麦。但是我要求他们也增加大米。”

    之前陈博好不容易才拿到五万吨的配额,不过大部分是大米。现在又拿到三十万吨,这不的不说是一个重大的胜利。

    “那是因为我那里的小麦价格比较高。”

    “大米更高。”陈博撇嘴说。

    寂静农场的大米现在的离岸价就需要三块,因为是配额内的进口量,到国内进口税很低。但市场依然要卖到七块。这在国内已经算是比较贵的大米了。不要说那些只进口几百吨甚至只有几十吨的天价大米,超一下买到上百一斤的都有。

    寂静农场的大米都是大宗进口产品,想要炒也炒不到多高的价。

    不过现在有国内市场二十万吨的小麦销售配额,李晟对农场小麦的销售也保持了一种乐观。销售难题就主要落在大米上面了。不过他也知道陈博已经很努力,他也不能再要求太多。也许他可以考虑将农场的大米向巴西国内市场进行推广。而这个事情,只能得落在费尔南多身上。

    陈博又说:“不过今年的寂静大米包装比之前好很多,现在主要都是进超市。也相当受欢迎。我想市场,会慢慢扩大的。”寂静农场的大米主要市场还是会落在亚洲的东部。世界其他的地区也许也会消费大米,但量绝对不会太大。

    之前寂静大米因为没有抛光,让那些吃惯了抛光甚至是染过油的大米的华夏人很嫌弃。但陈博这段时间做了不少的广告,宣传未经抛光的大米营养更加丰富,微量元素更充足。加上寂静大米口感确实很好,而且外面一层米粉很容易清洗掉。米洗一次就和抛光后的大米没什么两样。

    这才让更多的人接受这种进口大米。而这些大米大多是开始追求生活品质和健康的中产阶层家庭购买。毕竟,对于收入较低的家庭,超市里卖到七块一斤的大米,显得略贵了些。

    李晟知道陈博为了做这个生意付出不少精力和心血,笑着说:“总之谢谢了。”

    “谢?谢什么?你以为我是白做的?”陈博大笑着说。“你知不知道,一斤大米我至少能有一块钱的纯收入?”今年的拿到的大米进口配额如果完成,那他税后至少能有一亿几千万的收入。

    而这才仅仅是大米而已。寂静大米走俏,寂静农场的其他产品也同样会受到连带影响,比如松茸、比如蘑菇,又比如蜗牛。还有以后潜在的其他产品。

    陈博又说:“之前帮你酿酒的酒厂,每年也会要一些粮食,但不会太多。据说他们打算用来酿一些高档酒。”

    李晟点点头,说:“那挺好。”

    陈博突然坐直了身子,说:“不过有个事情让我特生气。”

    “什么事?”李晟拿酒店免费提供袋茶泡两杯,递了一杯给他问。“被打脸了?”

    “还真是被打脸了。”陈博嗤笑一声说。“你知道棒子国的粮食自主率只有两成左右。小麦更是一粒都没。”

    陈博愤愤地说:“他们知道我手上有你的渠道,便找到了我。想进口一些小麦。我想着能卖多少就是多少。可你猜他们怎么说?他们竟然说他们国内的东西才是最好的,我们的小麦价格太高。我去~他们有小麦吗?”

    李晟却没有生气,抿了一口茶,淡淡地说:“我看他们不仅没有小麦,恐怕连大白菜都供不应求了。为这样的事生气没必要!”

    陈博也就是发一下牢骚,闻言也说:“那不说他们了。不过他们那里不要,也不是没人要。鸡盘也是缺粮的。虽然他们在国外有一些农场。但今年的情况都不好。也打算从我这里拿货。而且他们打算大米小麦都要。你怎么看?”

    李晟接口就问:“你这边的松茸主要是走他们国家吧。”

    “嗯,他们松茸消耗大,不仅是做菜,还用来做寿司。”陈博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李晟笑着说:“那就答应他们。大米每年至少可以供应三十万吨,上限是五十万吨。但是价格要八块,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