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殿下心悦何家九娘子多年,这事他们这些近侍都心知肚明。
  说句失敬的话,太子殿下在这事上有些一根筋,不是那等轻易移情别恋之人。
  贾七摸着下巴,低声忖道:“可要说没什么吧,今日又巴巴地赶到这儿来……”
  贾八道:“殿下不是说闲来无事,城南景致好,微服出宫遛个弯么?”
  贾七睨了弟弟一眼:“你是不是傻?城里城外几十上百个寺庙,什么弯能恰好遛到这儿?”
  贾八这才恍然大悟:“我说呢,只是出门遛个弯,咱们殿下又是沐浴又是焚香的,换了十八身衣裳还不称心……”
  贾七用眼刀子剐了弟弟一眼,并指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下,贾八吓得一缩脖子。
  两人不约而同地看向主人的背影,俱是默然。
  尉迟越那身玉色轻罗衫子轻薄飘逸,实在不适合在草莽间行走,衣裾已经沾了不少尘土草叶,左腋下还被树枝挂出了一道长长的口子,好好一个金尊玉贵的太子,看着竟有几分萧瑟落魄。
  对岸的两人却是浑然不觉。
  沈宜秋和宁十一在桃林中漫步,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宁十一发现,这沈家小娘子比他预料的要活泼健谈许多,见地更胜许多同龄男子。
  沈宜秋也暗自点头,宁十一郎果然是学富五车,更难得的是毫不卖弄,单这一点就胜过世上九成九的男子。
  若是换了尉迟越那厮,怕是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两人向桃林深处走去,枝叶逐渐繁密。
  沈宜秋一个不慎,不曾留意头顶横枝,眼看着就要撞上去,宁十一郎下意识地伸手护住她的额头:“小心!”
  沈宜秋冷不丁地撞在他手上,他温热干燥的手心覆在她额头上。
  肌肤相触,沈宜秋并未生出什么旖旎之情,心里却是一暖,这情急之下的呵护是做不得假的。
  宁十一却像被烙铁烫了似的,迅速缩回手,少女肌肤柔腻的触感还停留在他的手心,他下意识地轻轻握拳,像是要把什么珍藏起来。
  尉迟越的目光紧紧追着对岸的一双身影。
  虽然被枝叶挡着看不真切,但两人肌肤相触却是明明白白地落在他的眼里,刺得他两眼生疼。
  他不自觉地握紧腰间的犀角刀柄,直捏得指节发白。明明想拂袖而去,可双脚却像是钉在地上,寸步也挪不开。
  对岸的两人却还得寸进尺。
  沈宜秋看了眼宁十一郎的手:“宁公子受伤了。”
  宁十一低头一看,却是方才被桃树蹭破了一层皮,一用力便往外渗血珠。
  他此时方才察觉痛,忙道无妨,却见沈宜秋从怀中抽出一条素绢帕子:“公子先将就着包扎一下吧,回了寺里再上药。”
  宁十一看了看雪白的帕子,只见一角绣着株小小的紫色菖蒲。
  他面露迟疑。
  沈宜秋落落大方地把帕子往前递了一递。
  他们都明白这举动意味着什么。
  宁十一深吸了一口气,郑重地接过帕子收入怀中,揖了一揖:“多谢沈家娘子,宁某定不相负。”
  沈宜秋弯了弯嘴角,她两世为人,又吃了个大堑,眼力总比上辈子强些。
  宁十一是个端方君子,与这样的人在一起,一世举案齐眉总是不难的。
  至于尉迟越……她正要把这人从脑海里彻底甩出去,眼角的余光忽然瞥见河对岸的林子里,有个影子一晃而过。
  沈宜秋心头一跳,揉了揉眼睛,再定睛一看,哪里有什么人影,却是一头幼鹿从树丛间钻出来,踱步到涧边,低下头喝水。
  果然是眼花了,沈宜秋不由暗笑,尉迟越的余威真是不小,闹得她都杯弓蛇影、草木皆兵了。
  尉迟越一言不发地在林间疾行,贾七贾八身为侍卫,身手自不必说,却也被他甩下了一大截。
  贾八忘了一眼主人背影,小声道:“阿兄,咱们跟了殿下这么久,还从没见过他如此呢。说句不虔敬的,跟咱们坊南曲那个卖胡饼的王四郎挺像。”
  贾七在弟弟脑门上弹了个脑瓜崩,瞪起眼睛:“作死!王四那是媳妇跟胡人跑了,如何与咱们英明神武的殿下相提并论?叫殿下听见非削了你脑袋不可!”
  贾八缩了缩脖子,犟嘴道:“太子殿下贤明,从不因言治罪的!”他们殿下悲愤又委屈的神情,活脱脱就是那跑了媳妇的王四郎,他绝不会看错。
  尉迟越疾行出约莫两里,叫山风吹了一路,逐渐冷静下来。
  满腔的怒火熄灭了,他的五脏六腑成了一堆冷灰,填塞在他胸膛里,堵得他喘不过气来。
  出了山,尉迟越带着两名侍卫,一路快马加鞭回到东宫。
  换下衣裳,饮了两杯苦得发涩的酽茶,尉迟越胸中块垒依旧未消,反而夯得更实了。
  桃林中看见的种种在他心里挥之不去,越来越清晰,仿佛有枝无形的笔,不停地勾勾抹抹,把那气人的一幕涂得浓墨重彩。
  在今日之前,他已记不得沈氏年少时的模样。
  原来那时的她脸颊微圆,嘴角边稍稍鼓起,阳光一照,秀气的耳朵略微透光,像是暖玉雕成一般。
  深长的眼尾似乎也没有后来那么凌厉,连带着目光也软和许多,如初春掠过柳梢的轻风。
  此时她还没有被层层叠叠的锦绣和钗钿压得步履沉重,穿着一件雨过天青色的窄袖衫子,秀发用一根青玉簪子绾起,与宁十一郎并肩穿行于山水间,好看得像幅画……
  不能细想,一想心里便发堵。
  他自问对沈氏并无什么别样心思,今日也就是闲来无事,无处可去,这才一时兴起去了圣寿寺,与走亲访友并无二致。
  尉迟越捏了捏眉心,将手里的书卷随意一拢,扔进案边青瓷大瓮里,站起身,在房中漫无目的地来回转圈踱步。
  转到第八圈,他忽然茅塞顿开。
  非是他对沈氏有什么男女之情,只不过他们毕竟做了十二年夫妻,早已习以为常的那个人。
  如今乍然见她与别的男子眉来眼去,是个男人都不会舒坦——他只是不能免俗罢了。
  可是想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不能缓解他心头的郁闷。
  尉迟越正兀自生着闷气,忽然有宫人入内禀报,飞霜殿的黄门来传话,道郭贤妃的头风病犯了。
  郭贤妃罹患头风病多年,隔三岔五要犯一犯。
  至于究竟有什么症状,发作起来有何征兆和规律,连尚医局的医官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总而言之,这病症没给郭贤妃造成多少痛苦,倒是与了她许多方便,故而宫人黄门私下里称之为“便宜病”。
  尉迟越自从三月三寻芳宴之后,就知生母的便宜病要择个良辰吉日犯一犯。
  果不其然,又叫他料准了。
  尉迟越今日没什么闲心去听生母絮叨,正想叫人送棵人参灵芝敷衍一二,第二个传话的黄门到了,与前一个刚好前后脚。
  尉迟越心知今日躲不过这一遭,只得打点起精神,命人备车马。


第9章 婚事
  从东宫到后妃所居的蓬莱宫,差不多要穿过小半个长安城。
  尉迟越出门时是薄暮时分,到得郭贤妃的飞霜殿时,天色已经擦黑。
  宫室中灯火通明,宫人、内侍、尚医局的医官、药童进进出出,一派兵荒马乱的景象。
  众人见了太子殿下纷纷驻足行礼,尉迟越一副忧心忡忡的孝子模样,脸色凝重地询问郭贤妃的病情,实则并不担心。
  郭贤妃哪次“便宜病”发作都是这么劳师动众,他早已见怪不怪了。
  尉迟越拾级而上,举步向生母寝殿走去。
  宫人打起帘栊,一股混合着药味的浓郁薰香扑鼻而来。
  尉迟越被薰得不自觉偏了偏头,尽量屏住呼吸,大步流星地朝着生母的卧榻走去。
  郭贤妃病病歪歪地靠在隐囊上,隔着云母屏风看见儿子的影子越来越近,慌忙扶一扶蓬松的鬓发,捧着心口撕心裂肺地咳嗽起来。
  也不知她犯的是哪门子头风,总是与咳疾一并发作。
  尉迟越腹诽,面上却不显,绕过屏风,向生母行了个礼,满面忧色道:“不知母妃抱恙,儿子来得迟了。”
  郭贤妃屏退宫人,捏紧手中的帕子,微微蹙起柳眉,未及开口,眼眶先已红了:“三郎,阿娘怕是看顾不了你多久了。”
  尉迟越对生母的危言耸听早就习以为常,他今日心烦意乱,实在没什么心情给生母捧场,不过还是按捺住烦闷,耐着性子道:“母妃吉人天相,定能长命百岁,切勿多思多虑,免得劳心伤神。”
  郭贤妃扶着太阳穴,幽幽地探了口气:“叫我如何能不多思,如何不多虑!自己怀胎十月,拼死拼活生出的孩儿,如今要娶妇了,我这做母亲的却连半句话也说不上……”
  她边说边揪紧衣襟,痛心疾首道:“全怪我自己不争气,骨肉分离也不敢置一词!”
  尉迟越耐着性子道:“儿子全须全尾地在此,何来骨肉分离之说?”
  当年尉迟越五岁,正是最闹人的年纪。郭贤妃刚产下七皇子,又要赶紧恢复身子固宠,压根没空搭理她。
  而张皇后无子,储君之位虚悬,郭贤妃便绞尽脑汁,在皇帝跟前吹了无数枕边风,这才把儿子塞进中宫,由皇后亲手抚养。
  如今到她嘴里,却成了皇后拆散他们母子。
  把当年真正的前因后果抛诸脑后,当真是十分“便宜”。
  子不言母非,尉迟越虽说心知肚明,却也不好当面驳了亲娘的面子。
  可要他顺着生母说嫡母的不是,他却也做不出来。
  平心而论,张皇后与他虽不亲,对他的教养却是尽心尽责。
  郭贤妃暗恨儿子不能与她同仇敌忾,不过她今日提及往事只是起个兴,重点还着落在选妃一事上。
  她拉起儿子的手:“三郎,立妃不是儿戏,你可千万要把在自己手里,别叫人摆布了去……”
  尉迟越听她说得不像话,皱了皱眉,随即宽慰道:“儿子知晓,母妃请放宽心。”
  郭贤妃凑近了点,神神秘秘地道:“三郎你同阿娘说句真话,究竟属意哪家的女郎?”
  尉迟越心中无端浮现出沈宜秋在桃林中笑靥如花的模样,又一阵烦闷涌上来,几乎没心思敷衍生母,只冠冕堂皇道:“儿子心中并无人选,立妃一事关系社稷,不敢草率。”
  郭贤妃听了这话,七上八下的心稍稍放下了些,努了努嘴道:“这娶妇不能全看门第,那些世家女郎看着光鲜,秉性如何谁又看得出来?”
  她觑了一眼儿子脸色:“依阿娘看来,实在不如找个知根知底的。唉,可惜阿蕙自小订了亲事,这孩子纯孝,性子温婉,知书达理,能亲上作亲多好……”
  她一边说一边暗暗觑着儿子的脸色。何婉蕙是她胞姊之女,自幼与祁家嫡次子订下婚约。
  谁知那祁公子年岁渐长,身体却每况愈下。
  何家萌生退婚之意,却又不好开口,便动起心思,想走郭贤妃的门路,将她送入东宫。
  何家门第差点,做太子正妃怕是不成,但有贤妃那层关系,一个侧妃还是没跑的。
  尉迟越冷不丁听见前世宠妾的闺名,不禁晃了一下神,随即有些心虚。
  大约是沈宜秋殉情那幕过于惊天动地,他重生至今一直惦记着沈氏,倒没想过如何安置何婉蕙。
  何婉蕙上辈子与祁公子定亲,因祁公子体弱,婚事一直拖着,后来祁公子病逝,何婉蕙便守了望门寡。
  她幼时常入宫陪伴姨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