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你在啊……”上官艳感慨。
萧振廷点点头道:“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你。”
只远远地看了一眼,却一辈子都记在了心里,之后家中也为他与姑娘家议过亲,可每个无法入眠的夜晚,他总会想起她来。
上官艳拿眼瞪他:“你究竟宵想了我多久?”
萧振廷轻咳一声,没敢接话。
上官艳生不气来,不是这个男人还惦记她,最危急的时刻拉了她一把,恐怕她和儿子早就没命了,起初嫁他是不想欠他,可终究还是欠了。
当年皇帝是极力反对这门亲事的,一是过世的燕王面子上不好看,二也是担心她与萧振廷有了自己的孩子后会威胁到燕九朝的地位……甚至夺走本该属于燕九朝的东西,于是皇帝赐了她一碗绝子汤。
她并不后悔自己没了生养,她这辈子有琮儿一个孩子就够了,她也没想过要为这个男人绵延子嗣,他看上的是她的身子,她便把自己的身子给他,至于孩子……她想应当多的是女人愿意为他开枝散叶才是。
哪知他就是不要。
明知她生不了……也还是不要。
……
少主府,燕九朝醒了,睁开眼就发现俞婉侧卧在他身旁,单手支着头,好整以暇地看着他。
今日,竟是比以往都晚了。
燕九朝被俞婉如有实质的目光看得一阵不自在,清了清嗓子,不动声色地坐起身道:“干嘛这么看着我?”
俞婉眯着眼嗯了一声:“燕九朝,你昨晚是不是做噩梦了?”
“没有。”燕九朝一本正经地说道。
俞婉将信将疑地看着他,她睡眠这么好的人都让他给拽醒了,还说不是做了噩梦。
燕九朝有意岔开话题,躬身穿了鞋子道:“余下几位皇子也要封王了,你先把贺礼备着,待圣旨颁布下来就把贺礼给他们送过去。”
“那你呢?”俞婉托着腮帮子问。
燕九朝的身子一顿。
俞婉望着他的背影道:“他们都封王了,陛下总不会落下你,你这次还打算拒绝吗?”
旁人封王求之不得,他却一而再、再而三,连世子之位都不要,知道的说他在与皇帝置气,不知道的还当他是疯掉了。
燕九朝没说话。
俞婉下了床,找出一套衣衫给他换上:“燕九朝,你是不是……一直都不能接受你父王的死?”
燕九朝顿了顿,开口说道:“我会考虑。”
俞婉愣了下,反应过来他是指考虑继承王位,俞婉摇了摇头:“不用勉强自己,就算不继承也没关系,我嫁的是你的人,又不是你的王位。”
燕九朝喃喃道:“燕王妃有俸禄。”
俞婉神色一肃:“好好考虑!”
燕九朝:“……”
随着诚王与匈奴郡主的婚期临近,京城渐渐开始戒严了,听说南诏的使臣很快便要抵达京城了,再过三两日老百姓们怕是进出城都不易了,俞婉决定先把几个小家伙接回来。
“少夫人,点心买好了。”紫苏拎着两个大食盒走了进来。
“是周记的吗?”俞婉问。
周记是京城有名的点心铺子,它家的桂花糕十分不错,俞婉偶然尝了一次,觉着几个孩子应当会喜欢,便让江小五与江海去买了几盒。
“缎子和墨宝也备好了。”紫苏让人把几个大箱子抬了进来,缎子是俞家人做衣裳的,墨宝是给小铁蛋的,这么久没回去,也不知那小家伙的功课如何了。
想到弟弟,俞婉的脸上浮现起了一抹笑意。
“这是什么?”俞婉的目光落在最里头的箱子上。
紫苏纳闷道:“是少主让影护卫拿过来的,说是什么……剑,奴婢也不懂。”
想来是送给她阿爹的了,俞婉弯了弯唇角:“收着就是了。对了,前几日皇后让人送来一盒胭脂水粉,可装进去了?”
“在这儿呢,少夫人。”紫苏打开第二个箱子,拿出一个精致的桃木盒子。
胭脂水粉好不好俞婉不知道,但这盒子委实漂亮。
“少主呢?”俞婉又问。
紫苏把箱子合上:“少主入宫了,少主今日也要去莲花村吗?要不要派人去瞧瞧?”
俞婉说道:“不必了,我自己回去就好。”
又不是三朝回门,燕九朝去不去关系不大,更何况近日朝廷忙坏了,据说鸿胪寺人手不够,皇帝竟然把即将大婚的诚王都拉上去充数了。
当然燕九朝不是在忙这个,他以大皇子重伤无法任职为由,很不要脸地抢过了周槐的案子,一个连官都没当过几天的人居然跑去大理寺审案,弹劾的奏折多得足以淹死他,皇帝却睁只眼闭只眼,由着燕九朝在大理寺胡闹。
想到了什么,俞婉问道:“少主出门前可喝药了?”
他体内余毒未清,至少得调理三五月。
紫苏道:“喝过了,按少夫人的吩咐,奴婢亲眼看着少主喝下去的。”
“这就好。”俞婉点点头,似乎没什么要叮嘱的了,“你留下吧,让茯苓与半夏陪我回去。”
“是。”紫苏应下,转头去叫半夏与茯苓了。
俞婉原本想带上俞松,奈何国子监一月一次的考试要到了,俞松得温习功课,早饭后,俞婉带上茯苓、半夏坐上了回村的马车。
俞婉的心情有些激动。
仔细算算,她半个月没见到儿子了,也不知他们过得怎么样了,有没有好好吃饭?会不会又瘦了?
这是最让人担心的,想到几个小家伙前几次瘦下去的经历,俞婉的心里后悔极了,不该把他们留在乡下这么久,该带在身边好好喂养的。
正思量着,马车进村了。
“夫人,是哪户人家?”江小五问,他与江海都没来过,不知俞家在哪里。
“最西头那家就是。”俞婉刚说完,又指了指俞家老宅,“先我去大伯家。”
“诶!”江小五扬起马鞭,将马车停在了俞家老宅前,乡亲们都去作坊干活儿了,老宅空荡荡的,茯苓先下了马车,随后将俞婉与紫苏扶下来。
“谁来啦?”灶屋里传来大伯母的声音。
“是我,大伯母。”俞婉笑着进了堂屋。
“阿婉?”大伯母赶忙放下洗了一半的衣裳,火急火燎地走了出来,“真是你啊!我还当我听岔了了!”
“大伯母。”俞婉走上前。
大伯母激动地拉住了她的手:“他们去作坊了,孩子在后院儿!”
俞婉忙去了后院儿,看了半日愣是没认出自己儿子:“呃……人呢?”
“这儿啊!这儿啊!”大伯母拍着正蹲在地上玩水的小家伙的肩膀,“大宝,你娘来了!”
大宝一脸呆萌地扭过头来。
俞婉怔住了。
很快,二宝与小宝打灶屋出来了,二人手里都抓着一把饭,是要去喂水盆里的野鱼的。
俞婉风中凌乱了——
这、这三个肉呼呼的小肥仔,真的是她儿子?!
------题外话------
哈哈哈,谁给养成小肥仔的?
为小肥仔求个月票,么么哒
第138章 温馨一家,小黑姜
三个小肥仔看见了俞婉,鱼儿也不要了,饭也不捧了,两手一甩,哒哒哒地朝俞婉扑了过来。
这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险些把俞婉被活活地扑出去,俞婉抱着怀里已经快要圈不住的儿子,一脸心酸。
娘亲不在的这段日子,你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很快俞婉就知道他们经历过什么了。
“大宝,二宝,小宝,快过来。”
是阿娘的声音。
然而人未至,香气先飘了进来,是一股子带着芝麻的酥香,俞婉感觉自己的口水都出来了,再扭头一看,就见姜氏的手中端着一盘油光发亮的鸭腿儿,每只鸭腿都炸至酥黄,表皮裹蜂蜜,洒了芝麻,只是看着都让人大快朵颐,真不知吃起来——
俞婉尚未想完,怀里的小肥仔们嗖嗖嗖地跑出去了,踮起小脚尖,抓了一只盘子里的鸭腿。
俞婉嘴角一抽,瞧这业务娴熟的样子,不是头一回加餐了吧……
三人把鸭腿拿到俞婉面前,举起手来要先喂给俞婉吃,俞婉看着三只肉呼呼的小胖手,心里五味杂陈。
“好吃吗?”俞婉问。
三人:“吸溜”
好吃!
俞婉:“那你们吃吧。”
看娘亲的眼神,敢吃一口你们就、完、蛋、了!
破译娘亲的眼神失败,三个小肥仔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了。
俞婉:“……”
俞婉幽怨地看向姜氏:“阿娘。”
你看他们都肥成了什么样?
姜氏两眼望天。
俞婉再次:“……”
大伯母去了作坊,把大伯与俞峰叫回来了,如今虽不用农忙,可俞峰四处收货送货,竟然还比从前晒黑了,但并不难看,小麦色的肌肤让他整个人都多了一分成熟的魅力。
大伯的腿脚好多了,扔掉拐杖能走半个村子,就是有点儿慢,但想起从前一瘸一拐的样子全家都很满足了。
“大伯,大哥!”俞婉笑着走过去。
回屋的路上大伯母便已告诉二人俞婉回来了,可一如俞婉没认出三个小肥仔,二人也没认出俞婉来,俞婉穿的是梦娘送来的衣裳,一身湖蓝色束腰宽袖罗裙,一件修长的素白对襟上衣,干净空灵,婉约如水,她头上没有过多的首饰,只簪了几个白玉花钿,却越是如此,越显得她清丽脱俗、贵气天成。
二人愣了半晌才喃喃地唤了一声阿婉。
“大伯和大哥还好吗?”俞婉将大伯扶进堂屋。
大伯连连点头:“好,好!好着呢!”
俞婉看二人红光满面的样子心知大伯没与自己客套,家人是真的都挺好,如此她便放心了,她给满头大汗的俞峰倒了杯凉茶:“大哥累坏了吧。”
俞峰看着手里的茶,恍惚间觉得妹妹似乎没有出嫁。
其实家人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有些不习惯的,大家都很挂念她。
“你二哥呢?”大伯母朝外张望,没见到小儿子,倒是看见几个面生的……丫鬟与车夫?
俞婉弯了弯唇角道:“二哥快考试了,他说要潜心读书,考过了再回。”
这是俞松的原话,经斗殴一事后俞松再没在国子监犯浑了,柳监生曾针对了他几回,可俞松不理他,柳监生觉着无趣也就懒得折腾了。
大伯母好气又好笑,这小子,明明是村儿里最皮的,真有静下心来读书的一日……
“给你添了不少麻烦吧?”大伯母说。
“怎么会?”俞婉把俞峰去国子监念书的事说了,“……二哥住在国子监,很少回府。”
她说的是回府,而不是去少主府。
她从未将二哥当做一个客人,燕九朝也一样。
俞家人不懂国子监是什么,俞婉与他们科普了一番,本朝国立最高学府,全大周最牛气冲天的书院,没有之一。
俞家人全都傻了眼。
他们只知俞松随姑爷上京城念书了,本以为是个与镇上差不多的私塾,要不就是在府里请上一两个夫子,却竟然是送去那么厉害的地方吗?
“使、使了不少银子吧?”大伯母结结巴巴地说。
银子倒是其次,京城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但想把人塞进国子监就不是银子能够办到的了,万幸自己嫁的是燕九朝,若自己嫁了赵恒,哪儿有这条件送哥哥去念书?估计也没这闲钱,赵家只宝贝赵恒一个,旁人都得为他让道。
当然了,自己当初嫁给他时并没考虑过会沾他多少光,只能说一切都是意外之喜,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