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的病情恶化,日子按天来计算,翠微宫弥漫在悲伤的气氛之中。天气开始转热,含风殿却是气候适宜,空气清爽,而李世民也终于走向了末日。
“世民,醒醒啊,该吃药了。”
两天两夜没合眼的袁紫烟,精神憔悴的守在龙榻之前,神色哀伤,声音嘶哑,这个她陪伴了一生的男人,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尽管做好了十足的心理准备,袁紫烟依然是觉得难以承受,这种痛彻心扉几乎要把她摧毁。是啊,老一代的朋友们都离开的差不多了,离开了李世民的保护,她又会走向哪里?
“紫烟~”
李世民幽幽一声,袁紫烟连忙拉住他的手,含泪笑道:“世民,你醒了?”
紫烟……
李世民费力的睁开眼睛,看到的是一张绝美的脸庞,泪水冲刷尽脸上的妆容,越发显得皮肤娇嫩,吹弹即破。
李世民颤巍巍的伸出一只手,疑惑的问道:“为何紫烟从不现老态?”
“是老天可怜我这个无助的女人,让我总能得到些什么。”袁紫烟将脸贴在李世民的手上,眼泪肆无忌惮的流淌。
“紫烟,从未见你如此悲伤,难道朕,真的要不行了吗?”李世民心里十分清楚。
“世民。”袁紫烟泣不成声,原本以为自己看透了生离死别,没想到这一时刻,仍然是撕心裂肺的痛。多年的陪伴早就让二人亲如一人,如今生生扯开另外一半儿,如何不痛呢。
李世民眼角垂泪,他可以纵马疆场,拢尽天下豪杰,却左右不了命运。
“让太子、长孙无忌、褚遂良进来。”
太监连忙照办,知道陛下这是在安排后事了,慌张张出去,群臣都在外面等着,听宣后两位立刻跑了进来,跪倒在龙榻之前,李治更是失声痛哭,不能自已。
“治儿,朕离开之后,你当向两位大人学习,不可荒废朝政啊。”
“治儿记下了,定然也要向父皇一样,鞠躬尽瘁,延续盛世!”李治高声含泪答道。
“老臣殚精竭虑,誓死效忠太子!”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两位托孤大臣也是伏地流泪答道。
李世民点点头,叹息道:“该说的,该做的,朕平日都做了。这天下事,天下人,朕万般不放心,回头想想却也没有太大遗憾。”
“陛下洪福齐天,必可熬过此关。”长孙无忌痛哭流涕道。
“哎,朕的身体自己知道。”李世民微微欠身,盯着长孙无忌说道:“辅机啊,你我是君臣,亦是亲人,朕有一事嘱托,望你莫要阻挠。”
“臣诚惶诚恐!”长孙无忌连忙说道。
李世民回头看着袁紫烟,拉过她的手,喃喃道:“朕这一生,多亏有国师陪伴。国师为大唐至今孑然一身,对朕以及朕的几个儿子都有救命之恩。朕常常思索,该如何报答紫烟?”
“世民,我得到的也够多了,不需要报答。”袁紫烟轻轻拍打着李世民的手说道。
“治儿。”李世民喊了一句,李治连忙应答,李世民沉吟片刻,说道:“朕走后,你当奉国师为义母,恭孝顺从,多听训诲,有拿不定军国之大事,可咨询国师。”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面面相觑,怎么突然之间又把袁紫烟给推了出来?这样的话,袁紫烟不仅是托孤大臣,还位同太后,等于是全面掌管了朝堂和后廷。
令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长孙无忌并没有提出激烈的反对,好像是默许了。在长孙无忌看来,袁紫烟在明处反而更容易抓到把柄,武媚按律不应当再留在宫中,等于是把二人给分开。
“紫烟,你治国多有奇谋,大唐贞观盛世,有你一份功劳。每年朝贡使者,争先恐后,足有千余人,那时便是朕最为开心之时,而朕心中想到的却总是你忙前忙后的身影。”李世民真诚的说道。
泪水不住滑落,袁紫烟勉强挤出一丝笑意:“我只不过在做些顺应天意的事情,而你才是贞观盛世的开创者,历史和人民都会记住你的。”
“希望如此吧。”
“世民,我早便说过,日后给你守墓去。我也对朝堂之事疲惫了,真的想要歇一歇。”袁紫烟说道。
“国师万万莫要推辞,太子尚且年轻,需要国师的鼎力支持。”没想到,长孙无忌唯恐袁紫烟反对,一句话脱口而出。
袁紫烟也愣住了,这还是平时的长孙无忌吗?竟然极力推荐自己继续留在宫中,不会是听错了吧?
李世民露出了笑意,他乐见大臣们团结一心,这样才有利于江山的稳固,未来的新皇帝也会轻松许多。
“治儿,来,让父皇再好好看看你。”李世民冲李治招手,李治连忙扑到跟前,哽咽道:“父皇,治儿在此。”
李世民摩挲着儿子英俊的脸庞,嘴里说着像文德皇后之类的话,最后直视李治的双眸,面带悲伤之色,似有检讨的口吻说道:“治儿,不要以你的父皇为榜样,朕不知道能否成为千古明君,但却不是一个好儿子,也不是一位好弟弟,好兄长。”
第四四八章 龙御归天
室内一片安静,众人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李世民苦笑一声,说道:“尽管朕奋发图强,还追封了建成元吉,善待先帝,可是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能弥补朕心中的愧疚之情。”
“陛下,能如此开诚布公,令臣佩服!”长孙无忌流泪拱手说道。
李世民摆摆手,又对李治说道:“治儿,在朕的儿子当中,你不是最优秀的,你大哥承乾人脉极广,三哥李恪文武双全,四哥李泰博闻强识。”
“儿臣惭愧,让父皇失望。”李治低头道。
“不,朕之所以让你来做这个皇帝,就是太了解你,知道你一定会善待自己的兄弟,不会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再去承受当初父皇经不住的苦痛。”李世民诚恳的说道。
李治点点头,李世民哀声道:“朕穷尽一生,为李唐江山,为百姓社稷,更是为了洗去自己这个可耻的杀兄轼弟,逼父退位的污点,可是临到头来,依然是胸口千斤巨石压着一般,实在是透不过起来啊。”
“父皇……”李治哽咽无语,这确实是震惊中华的朝廷政变,玄武门血流成河,他该说是对还是不对呢。
哎,李世民松开李治的手,重重一声叹息,说道:“千方百计的遮掩,不如将其说出,心中也觉得踏实许多。”
“治儿,你先起来。”袁紫烟面色凝重的来到李世民身边,又看看屋内几人,回头说道:“世民,还记得那日在凌烟阁,我说有秘密要告诉你吗?”
李世民回想了下,微微点点头,袁紫烟说道:“其实我并非只是哄你吃药,是真的有秘密。世民,你听好了,元吉不是你所杀。只是他负隅顽抗,被尉迟恭射杀。”
“可是建成却死在我箭下,父皇到死都没有原谅朕。”李世民以为袁紫烟在安慰他。
袁紫烟摇摇头,说道:“其实真正不能原谅你的是自己。高祖也不是心有忌恨,他退位隐居依然也没有摆脱内心的挣扎与苦痛。”
“国师,这话为何意?”褚遂良诧异的问道,隐约感觉一个惊天秘密要被公开。
“世民,你听好了。我不是在开玩笑,或者是安慰你。历史事实就是如此,建成也不是你射杀的,而是高祖。”
袁紫烟话音刚落,李世民惊呼一声,竟然直直坐了起来,颤声问道:“紫烟,事关重大,不可污蔑高祖。”
“怎么会呢?世民,你可记得建成中箭部位?”
“十分清晰。正中颈部,亦为朕所用之金箭。”李世民毫不犹豫的说道。
“不错,但是颈部也有三百六十度,这个皇宫之中箭术高超和使用这种箭的也并非只有你。”屋内一片死寂,众人大气不敢喘一口,都竖起耳朵,唯恐漏下一个字。
袁紫烟微微叹息:“当日玄武门城楼之上金光闪现,继而建成中箭身亡,面对方向不是正对你,而是城楼。后来我追了过去。找到了高祖,高祖郁郁寡欢,溺毙了几位嫔妃,他亲口向我承认。建成是他亲手射杀。”
“不,不可能!”李世民情绪很是激动,问道:“建成为父皇最爱之子,即便是杀死他,为何又不肯承认,而将所有过错都归在朕身上?”
“首先。建成元吉谋反,几次给高祖下毒,发兵玄武门也是东宫密谋之事,高祖对其心灰意冷,更是不满元吉连累建成,故而痛下杀手。高祖也并非是不敢担当之人,他说唯有如此,方能成就你一代明君美名。”
所有人都沉默了,李世民心中更是五味杂陈,当初的一幕幕都在脑中回放。其实他也注意到李建成受伤部位非是正对自己,但是这么大的功劳按理说不会没人承认的,所以李世民对此没有起过疑心。
再想想父皇那些模棱两可的话,李世民突然发出一阵大笑,笑过之后又忍不住落下泪来:“父皇,你害儿皇好苦啊!”
“世民,高祖也是位伟大的皇帝,心头一方面隐忍对建成的愧疚,然后又尽全力扶持另外一个儿子。一颗父亲的心被分成了好几瓣,这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压力啊。”袁紫烟安慰道。
李世民点点头:“只是朕误解父皇,以至于父皇临终前还与他发生争执,实乃不孝。”
“老天并没有怪罪你,不是赐给了你个听话懂事的治儿吗?”袁紫烟将话题又引导回李治身上。
李世民放下心头所有负担,气色也好了许多,竟然倚着靠垫坐了起来,不过没有谁能高兴起来,这分明就是回光返照。
李世民让众人出去,打算生命最后的时光与自己心爱的女子一起度过。
李治虽然恋恋不舍,但圣命难违,还是一再叩拜之后退出去。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内心的震撼也是巨大的,心中感慨万千,暗赞高祖的英明,但帝王的心肠之硬也让他们为之身躯一颤。
几人出去后,外面的群臣难免打听消息,李治只是默默站立在门前落泪,什么都不说,这种情况大家也都猜了个差不多,皇帝的时辰真的不多了。
“紫烟,朕的治儿就交给你了。”李世民再次强调,似乎想到什么,看了看门外,虚弱的问道:“紫烟,世上常有传闻,有女主天下一说。如今已没有外人,朕也不会再叫人进来,你能否跟朕说句实话?”
“世民,原来这个心结,你一直没有打开。”袁紫烟凄然一笑。
“作为帝王,身不由己。”
“可是你为何不命人杀了我,永绝后患?”
“朕相信你即便是成为女主,也会善待大臣以及朕的儿子们。”
袁紫烟将头轻轻靠在李世民胸前,幽幽说道:“世民,我只不过这里的一名过客,无意插柳,但绝没有夺权篡位的野心。其实时代是进步的,将来出现女王,女总统都是很正常的。”
“紫烟,你还没有回答朕的问题。”李世民轻轻用手梳理袁紫烟柔亮的青丝,慢慢说道。
“就像是玄武门兵变,大唐难免会有些波折,但是不改盛世基础,而最终的江山还是你李家子孙来掌控。”袁紫烟微笑道。
李世民轻轻点点头,此刻他再也没有任何牵挂,眼睛有些模糊起来,很快又清晰了,眼前却出现许多熟人的面孔。
有父皇李渊,依旧威严慈祥;有建成元吉,但是李世民此刻已经不再惧怕他们;有微笑不语的长孙皇后,看上去仍然那么亲切;还有病逝的李承乾和殉情的妻子,正恭敬的看着自己,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