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谋天下-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宫中的消息,直到淑妃出殡昭告天下,他都未能成行。
    心腹之人说这是淑妃娘娘吩咐过的,李恪却是不信,哪有母亲不惦记自己的儿子。一定是父皇。亦或者是太子从中做了手脚,让自己连母妃最后一面都见不到。
    李恪郁郁寡欢,身旁又有人怂恿。心中忌恨更多了几重。
    都知道皇帝剩下的时日不多了,朝堂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涛汹涌,酝酿着一个又一个不甘心的阴谋。
    李治照常每日忙于政务。自然也少不了武媚的支持。对于如此有才气又安分的女孩,李治愈发的喜欢。多年的爱恋一直为能轰轰烈烈爱上一场,李治倍感煎熬的同时,不知不觉之中,这份感情也侵染了他的五脏六腑。终生难忘。
    这日趁着李世民熟睡之际,李治带着武媚悄悄找到了袁紫烟,上来就跪下了。“姨娘,治儿有一事相求。还望姨娘应允。”
    “治儿,说过多少次了,你是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要动不动就跪拜,快起来。”袁紫烟冷下脸来,李治不敢违抗,站了起来。
    武媚也拘谨的揉着衣角,不用说,两人还是为了感情之事而来。
    “姨娘,治儿近日问过太医,说是父皇阳寿已尽,怕是活不过半载。”说到这些,李治难过的几度哽咽,有些说不下去,武媚则体贴的替他擦拭眼泪,两人深情对望一眼,李治鼓起勇气说道:“我知道姨娘手眼通天,能否将武媚这时送出宫去,否则将来要落得个老死冷宫或者是陪葬的下场。”
    袁紫烟看了看武媚,问道:“宝莱,这也是你的想法吗?”
    “姨娘,宝莱不求与太子长相厮守,只求能后半生平安度过,有所依靠。”武媚眼圈也红了。
    这个问题是老生常谈,袁紫烟理解二人的心情,说道:“你们下去吧,这件事我心里有数。”
    李治还想着再说些什么,武媚则暗中给他使了个眼色,只得退了出去。
    “媚姐姐,你放心,我拼尽一切也会保你平安的!”李治边走边对武媚说道。
    “能有太子这份心,宝莱感激不尽。说起来入宫这十多年,唯有与太子在一起时方觉快乐。”武媚低声说道。
    夜色之中的武媚显得格外动人,李治一阵心猿意马,不管不顾的抓住了她的小手。武媚想要挣扎,但想到日后的凄苦下场,只是微微动了动便安静了下来。
    李治得到了鼓励,心潮澎湃,猛地将武媚抱在怀中,看着那张樱桃小口,愈发把持不住,猛地就贴了过去。
    “何人在那里!”
    突然一个声音传来,两人还没尝到甜蜜,吓得猛然分开,想要逃走不可能了,因为黑暗之中那个人影已经快步走了过来,正是加夜班的长孙无忌。
    “太子?”长孙无忌诧异的失声喊道,没想到鬼鬼祟祟在此的竟然是外甥,而转过头看那个女子,更是惊愕,“武,武才人!”
    李治吓懵了,一时间愣在那里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刚才两人拥抱的场景一定是被长孙无忌发现了,这种事儿如何能隐瞒的过去呢?
    一丝不安同样掠过武媚的俏脸,幸亏是夜色之中看不真切,她深吸一口气,稳住神,款款给长孙无忌施礼,然后又叮嘱道:“太子,陛下近日身子大好,不需要每日服侍至深夜时分。”
    “究竟发生何事?”长孙无忌追问道,他可是过来人,眼前一对璧人,年纪相仿,郎才女貌,暗生情愫也不是没有可能。
    “回大人的话,适才太子晕厥,差点倒地。我恰好路过,扶了一把。”武媚淡定从容的说道,长孙无忌仔细观看并无破绽。
    “是啊,舅舅,幸亏武才人,否则我定要摔破相了。”李治也缓过神来,不由自嘲。
    “既是如此,夜色已深,两位需懂得避讳。”长孙无忌正色道,直到二人走远了,他还愣在原地。
    太子即将登基,眼下可是十分关键时期,千万不能受人把柄,落人口实,再出何差错啊!治儿啊治儿,你怎么就这么不让人省心呢。
    由于太过相信这个乖巧懂事的外甥,长孙无忌倒也没有再多想,听说皇帝已经睡下,便打着哈欠回府休息。
    思虑过度,压力过大,长孙无忌翻来覆去烙饼似的总也睡不着,叹了口气,干脆披衣起来,在屋里慢慢踱步思索问题。
    皇帝身体状况堪忧,太子继位本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袁紫烟突然一改常态,不再插手朝政,令人十分疑惑。
    这个袁紫烟到底在想些什么呢?她又想要干什么呢?难道真的就像是外界所传,靠山要倒下,她当真放弃了不成?
    可是回头想想也不对,袁紫烟放手太彻底,竟然没有半点留恋,许多人辞官后很长时间都难以适应,袁紫烟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长孙无忌最后坐了下来,望着桌子上的一块黏贴过的石头发呆。这块石头正是当日他运来,试图扳倒袁紫烟的。
    其上八个大字,唐三代后,女主天下!
    虽然是长孙无忌有意而为,要在那奇形怪状有符号的石头上下功夫,但是这几个字确实是天然形成,不是后天作假作上去的。
    女主天下,女主天下!长孙无忌所有所思的摩挲着那块空缺,正是被雨竹那个丫头拼死吞进肚子里的女字,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啊。
    哎,到底是功亏一篑,败在一个丫头手里,长孙无忌十分遗憾,所以便将此石又找能工巧匠拼接了起来,尽管有块残缺,却时刻提醒长孙无忌不要放松警惕,敌人还未除去。
    空缺背对着昏暗的灯光,越发显得诡异,就像是一只黑漆漆的眼睛,无情的看着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身经百炼,此时也是后脊梁骨发凉,叹了口气便想用绸布盖上,而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了异样,空缺内似乎有字!
    长孙无忌心头猛然一颤,连忙举着灯台凑近来看,可是却又什么都不见了。
    怎么回事儿?长孙无忌试着躲开灯台,那个字似乎又显现了,原来是夜光石。长孙无忌调整好方位,眯着眼睛盯了许久,又将周围碍事的石块敲掉几块,这个字终于清晰可见,而且笔画棱角十分鲜明,极易辨认,竟然,是个“武”字!
    武?
    长孙无忌彻底迷惑了,这好像跟袁紫烟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字儿啊。上苍的暗示如此隐晦,很难一下子看明白。
    玄武门?意思是袁紫烟想要再来一次玄武门兵变吗?可是平时并未见她与哪位皇子关系亲厚,而且玄武门是陛下心中最痛,守卫极其森严,目前守将正是忠心不二的薛仁贵,没有可能背叛陛下啊。
    长孙无忌呆呆的想了一晚上,什么都没想明白,窗外天际开始微微发亮,又到了早朝时间,揉着红肿的眼睛去上朝了。
    由于李世民病重,太子监国,看着李治已成长为茁壮青年,长孙无忌倍感欣慰,只是暗自祈祷李治能中规中矩,千万别跟皇帝的女子有何瓜葛。
    就算是有,也不能是袁紫烟的人,谁不知道武媚可是袁紫烟亲自调教出来的。这个武媚说起来也是人才一个,只不过错跟了主子,一个女子整日埋头政务,将来能有何出息。
    武媚?!
    一个名字映入长孙无忌的脑海之中,联系前因后果,长孙无忌猛然睁大眼睛,啊呀一声,竟然失态蹲坐在地上。

  第四四七章 奉为义母

    长孙无忌还是十分聪明的,那个“女”字里面暗藏着一个“武”字,前后联系起来,那不就是可以理解为女主武氏嘛!
    袁紫烟这盘棋下得好大啊!长孙无忌惊出一头冷汗,太白金星两次白日出现,象征有祸乱出。第一次出现时全长安百姓大都看得真切,而位置就在秦王府附近,有人想要拿此说事,李渊也对李世民起了疑心。
    当时袁紫烟说是应在一位女娃降生,将来会当皇后,等于是变相救了李世民一次。而现在细细想想,武媚的父亲武士彟似乎就在秦王府附近居住,而武媚也像是那几日出生的!
    另外一次,是长孙无忌想要嫁祸袁紫烟身上,却被她分析成宫中有位年幼公主要过世,也是含糊过关,要知道那个时候正是武媚进宫的时刻啊。
    啊!原来袁紫烟并非是为自己打算,而是想要给武媚铺路!武媚成为皇帝才人,十几年却不受宠爱,暗中却与太子拉拉扯扯,难道说,袁紫烟是想要将武媚嫁给李治吗?
    “舅舅!”见长孙无忌跌倒,双眼圆瞪,面色苍白,李治吃了一惊,连忙上前过来搀扶,长孙无忌回过神来,急急的拉着李治的手说道:“治儿,万莫要上了贼人的当啊,此事有悖常伦,天理难容啊!”
    “舅舅,您没事儿吧?”李治怔怔的问道,其余人也都听不懂,长孙大人别是魔怔了吧。
    长孙无忌不顾众人异样目光,挣扎着爬起来,踉踉跄跄就要出去:“我要去见陛下!”
    “舅舅,父皇此时应该服了药睡下了,何况还有国师照料。应该无妨。”李治提醒道。
    “国师在那里我更不放心。”长孙无忌固执的要去含风殿面圣,要把他的惊天发现告诉陛下,最好立即处死这两个深藏在宫中的女子。
    外面起了风,长孙无忌毫无畏惧的往前走,几乎是连跑带颠,他怕去晚了就来不及了,怕皇帝继续被蒙在鼓里。
    赶到之时。果然服侍太监说皇帝刚刚睡下。不便打扰,天大的事儿还是等皇帝醒了再说,或者找太子商议。
    此事唯有皇帝可以解决。因为太子也是当事人。是啊,太子是当事人啊!
    长孙无忌又是一惊,猛地拍了下自己的脑门,见到陛下怎么说。说是袁紫烟处心积虑将老子的女人要嫁给儿子?
    皇帝会信吗,万一气出了个好歹又该如何是好?
    不行。不行,不能这么明说。长孙无忌百般纠结,苦着脸踱来踱去,最后终于想通了。这件事国师做的天衣无缝,没有留下任何证据。
    仅仅是靠着一块早就破损的石头,是很难让陛下信服的。毕竟袁紫烟恩宠正盛。其实双方纠结的焦点不就是武媚吗?只要是暗中除了这个女人,那么袁紫烟作为李治的长辈自然不能嫁到后宫之中。随着时日推进,果真就要退出朝堂了。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总算是捋顺了胸中一口气,袁紫烟精心布局,自己莽撞闯入,适得其反,说不定还会被陛下怪罪,难说其故意让自己撞见太子与妩媚拉扯的场面。
    这种情况下,即使告了御状,皇帝也不会再轻易更换太子,长孙无忌可能就会因为诬陷太子和嫔妃被处罚。
    又是一个激灵,长孙无忌被自己吓了几次,终于体格有些承受不住,揉着脑袋回去了。
    因为内心起伏实在是太大,长孙无忌回去之后便病倒了,高烧不退,还总说胡话,只不过没人听得懂他在说什么。
    李治以为舅舅是为国事操劳累得,几次派人送去药物补品之类。
    并非是长孙无忌胆子小,换了谁得知这么大的秘密,也很难保持镇定。长孙无忌有苦不能诉,有秘事却不能上奏,到底让自己憋出一场大病来,前前后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算是康复过来。
    长孙无忌这么想其实是对的,李世民不理朝政多日,早就习惯了清净淡泊的日子,对于外界的纷扰已经不太在乎。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的病情恶化,日子按天来计算,翠微宫弥漫在悲伤的气氛之中。天气开始转热,含风殿却是气候适宜,空气清爽,而李世民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