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相-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景恒很是体贴的将屋子里的等都灭了,只留了一盏微微能瞧见着一丝光的,这才回到床边。

    清明和明茶守在外间,听着屋子里的动静,不由的轻笑了一声,随后二人都走到门口,明茶贴心的说道:“清明,你先在这守着,我去让厨房备好热水,晚些时候王妃估摸着是要用的。”

    说完见清明点头,这才笑着离开。

    等折腾到半夜,连着下人丫鬟都歇下了,苏云君这才看着陈景恒的侧颜,还有些不真实的感觉,忍不住伸手摸了摸。

    原本闭上眼小憩的陈景恒,顿时睁开眼对上苏云君的双眸:“你不睡觉这是要做什么?可是来了精神了,要不。。。”

    不等陈景恒话说完,苏云君伸手直接捂上他的嘴,随后说道:“睡觉吧,明日还得进宫。”

    陈景恒这才笑着看了一眼怀中的人儿,随后替她掖好被子:“睡吧。”

    因着第二天是要进宫给皇后磕头的,所以苏云君并未睡多久,即便身上酸痛,还是早早的起了。

    吩咐明茶跟清明伺候着。

    陈景恒乃是睿宗的嫡长子,又是早早的出阁开府,所以府里除了他并没有旁人,加上之前陈景恒都是用天命拖着迟迟未娶妻,府里也没纳妾。

    在跟苏云君定下亲事之后,将傅雅茹和几个伺候的久的大丫鬟全都打发出去了,也是为的日后苏云君进府以后好管理。只留了两个伶俐的丫鬟,给苏云君做个帮衬。

    所以等早上苏云君睁眼的时候,就瞧着陈景恒还在睡着,清明和明茶带着一干丫鬟已经在外间候着了,听到屋里有动静,清明悄悄的进来,见苏云君已经起身,不由轻声的问道:“王妃,可现在洗漱?”

    苏云君闻言想着陈景恒还在睡,刚想开口说等会,陈景恒的声音便在后面响了起来:“你怎么这么早便起了,也不多睡会。”

    闻言苏云君回过头,就见陈景恒单手撑着,斜躺在床上,正笑看着苏云君,那眼神仿佛在欣赏一幅画卷一般。

    苏云君见着他也醒了,那便没什么打扰的,直接吩咐清明:“让她们都进来吧。”

    说完坐在铜镜面前,瞧着陈景恒道:“今日不是还要进宫拜见皇后娘娘么,若是晚了只怕不好。”

    陈景恒闻言却是无所谓:“有甚不好的,若是晚些母后也不会在意的。”

    陈景恒说着走上前,站在苏云君的背后,看着铜镜中的人儿,忍不住在她耳边轻声说了句:“果然本王的眼光是没错的,这天下的女子,谁也比不过本王的王妃美了。”

    说完还不忘转过头问屋子里一干丫鬟:“你们说可是?”

    惹得清明等人忍俊不禁,应道:“我们王爷的眼光自然是极好的,才相中了这般好的王妃。”

    陈景恒闻言很是满意的点点头:“就喜欢你们这些会说话的人,王妃好你们这些伺候王妃也不差,今日本王高兴,待会都有赏。”

    一句话让满屋子的人都高兴的应是,却是把苏云君给臊红了脸。

    这般闹了一下,陈景恒才让丫鬟伺候着穿了衣服。

    宋王府进屋子伺候的丫鬟,除了苏云君带来的四个,陈景恒只留了两个,唤做绿水青莲。她们原来就是伺候陈景恒吃穿用度的,现在陈景恒近身的事情,除了苏云君亲自动手,便还由着她们伺候。

    府里上上下下也都是由宋王府的老管家,跟着陈景恒时间最久的老人,钟柯负责。

    陈景恒换好衣服先出去了,练会子剑,等苏云君收拾好再一起吃饭。

    清明便就趁着替苏云君梳头的功夫,将府里上上下下都交代了。

    负责后厨的是冯嬷嬷,负责采买的是钟管家的小儿子,钟尧,大儿子钟毅则是在外面替陈景恒办事的,一年难得回京几次。钟管家算是最得陈景恒心的老人了。

    清明在去跟苏云君之前,便就跟了陈景恒几年,所以对宋王府的事情自然是最清楚的。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陈景恒要把清明送到苏云君身边,不仅是为了她的安危,更重要的便就是让她日后嫁入宋王府不至于无人可用。

    凭着以前清明在陈景恒身边的地位,就是钟管家跟她说话也是要客气几分的。

    苏云君听完点点头,让清明给她梳了个端庄的堕马髻,插上宫花,今日是要进宫拜见皇后的,自然是要正式一些。

    换好了衣裳,外间绿水已经领着小丫鬟将早膳都准备好了。

    陈景恒从外面回来,看着苏云君如今换了妇人的装扮,比往日更显得多了几分成熟的韵味,忍不住叹了声:“还是我媳妇长得好,真是穿啥都好。”

    完全不顾旁人的脸色,拉着苏云君到桌子旁先吃饭。

    原本还没成亲的时候,苏云君就见识过陈景恒,知道他说话是口无遮拦,没脸没皮的,却没想到这成了亲竟是变本加厉了还。

    陈景恒却是不在意,乐呵呵的不让丫鬟动手,亲自伺候苏云君吃饭。

    因着要去宫中,苏云君也没心思吃什么,简单吃了几口,便同陈景恒一起去给皇后请安。

    陈景恒虽是嫡长子,现在的皇后却并非陈景恒的生母,当初武太后还在世的时候,陈景恒的生母刘氏与太子生母窦氏一次过年去给武太后请安,便就再也没回来了。现如今的皇后乃是睿宗后来册立的郑氏,虽然是陈景恒的继母,对陈景恒却是掏心窝子的,郑氏当初进相王府的时候与王妃刘氏关系最好,也受她诸多照顾,所以现在她对待刘氏留下的陈景恒,自然也是格外的疼爱。

    等苏云君与陈景恒到了郑皇后所住的福安宫,赵莺莺已经在了,正在陪着郑皇后说话,见着苏云君过来脸含笑意的看着她。

    郑皇后也是一脸笑盈盈的,等着苏云君与陈景恒行完跪拜大礼,便命身边的掌事太监将提早准备好的东西都赏给苏云君。

    苏云君入宫只带了清明,毕竟她是知晓宫中的规矩。

    清明忙替苏云君接过赏赐,站在身后。

    郑皇后见着苏云君谢了恩之后,便吩咐宫女给苏云君搬来椅子,转头对着陈景恒道:“你父皇应该已经下朝了,你去陪陪你父皇,母后还要与云君说会子话,待会你再来接她便是。”

    陈景恒闻言恭敬的应了声,随后恭敬的退了出去,屋子内便就只剩了郑皇后赵莺莺和苏云君婆媳三人。

    郑皇后瞧着赵莺莺看着苏云君眼中满是关心,忍不住笑着打趣道:“你啊,生怕你的好姐妹出半点差错,一大早便跑到本宫这里来,现在可放心了。广平候府的乡君,比你可不强多了。”

    话说的很是随意,可见这些日子赵莺莺与郑皇后的关系也很是不错。

    苏云君心里想着,就见着赵莺莺笑着故作吃味的说道:“果然,母后就是觉得我不好,皇嫂这刚进门,母后便就觉得我不如皇嫂,亏得我日日侍奉母后,都抵不过皇嫂广平候府的出身呢。”

    闻言郑皇后顿时笑了起来,看着赵莺莺嗔怪道:“就你这脾气,说你一句顶三句,刚进宫的时候,也没见你这样,现如今说都说不得了。”

    福安宫的女官见着皇后高兴,不由的凑趣道:“这也都是皇后您往日惯得,太子妃现在才敢当着您的面这般。”

    一句话让皇后很是无奈:“到最后竟然是怪我了。”

    说的众人都跟着笑了起来,女官更是附和:“只怪娘娘是天下间最仁慈的皇后娘娘。”

    赵莺莺也跟着说道:“若不然莺莺怎么常常跟着佛祖面前说,莺莺乃是三世修来的福分,竟然遇到娘娘这般比南海观世音菩萨还要心地善良的人呢。”

    逗得郑皇后笑的合不拢嘴。

    婆媳间正说着话,就听到有宫女进来小声的道:“娘娘,太平公主求见。”

    闻言郑皇后不由的皱起眉头,虽然她身在后宫,不过问前朝的事情,但是不代表她就是傻的,前朝的事就真的什么都不知。太平公主与睿宗还有太子之间的关系,她自然也是清楚的,所以猛的听到太平公主这个时候过来,也是忍不住皱了眉头。

    只是当着媳妇的面,皇后脸色未变,吩咐宫女:“请太平公主进来说话。”

    “是。”说完宫女转身出门,恭敬的请太平公主:“公主娘娘有请。”

 二百三十九: 太平刁难,潘岳之…

    苏云君与赵莺莺对视一眼,就见着太平公主身着华服,随着宫女走了进来。

    看见皇后与苏云君赵莺莺坐在内殿说着话,便是一脸的笑意:“今个可来的巧了,刚在御书房见着柏舟,想着今日云君应该是要来给皇嫂请安,便就跟着过来瞧瞧,没成想太子妃也在。”

    赵莺莺闻言恭敬的给太平公主请了安,随后笑着回道:“莺莺每日都是这个时间来给母后请安的。”

    太平公主也不介意,笑着坐下,随后看着苏云君问道:“听说,宋王妃与太子妃当初还未出阁便就是手帕交,现如今一个进了宋王府,一个进了东宫,还都成了一家人,当真是可喜可贺啊。”

    苏云君与赵莺莺对视一眼,都不知道太平公主打的什么算盘,怕贸然说话着了道,毕竟太平公主可不是什么好对付的人。可是若不答话却又是失礼了,毕竟太平公主可是她们的亲皇姑。

    苏云君想了想低敛了眉眼:“能嫁到宋王府是云君的福气。”

    皇后见此笑着岔道:“这两个孩子都是个好的,我皇家能得这两个儿媳,也是上天庇佑。”

    “可不是。”太平公主见着皇后开口,便跟着说道,随后看了眼赵莺莺,眼中闪过一丝算计:“宋王妃往日在广平候府本宫见得也不多,也只是见过一两次,听说宋王妃当初还在闺中,便就是诗书琴棋样样皆精。太子妃与宋王妃向来交好,想必应该也是差不多的,不知道本宫可有这个荣幸,能听到太子妃与宋王妃高弹一曲。”

    说着目光在苏云君与赵莺莺的身上划过,最后看向皇后。

    皇后闻言心里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太平公主这话是故意要叫赵莺莺难堪。苏云君乃是书香世家的嫡女,自然在这方面是略有精通,赵莺莺却是武将之女,小时候都是重武不重文,虽然说身为太子妃若是只知道舞枪弄棒自然不合适。

    但是太平公主也不该出言点破,还是这般当着苏云君的面,其目的不过就是为了挑起苏云君与赵莺莺之间的矛盾。

    当着皇后的面,去挑她两个儿媳的矛盾,这种事情怕也只有太平公主做得出来。

    果然就见着赵莺莺面露羞色:“皇姑说笑了,莺莺小的时候偏喜欢舞枪弄棒,虽与云君乃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对于琴棋书画却只是略知,并不如云君那般精通。只怕是要让皇姑失望了。”

    “是么?那倒是本宫的错了,本宫还以为太子妃与宋王妃自小便交好,喜好应该也是差不多的。这看来,是本宫说错了话了,太子妃莫要往心里去啊。”太平公主闻言笑着说道。“不过想想也是,太子妃出生在武将之家,自然是不如宋王妃相门嫡女,教养上是要差一些的。”

    这话说的便就有些过了,若是换做以前的赵莺莺,听到太平公主如此说,定是要在心中生了桎梏的。只是现如今的赵莺莺早已不是以前的临淄王妃,闻言立马知晓太平公主是打的什么心思。

    很给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