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重娇_斑之-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彻怒而下沉命法,法令规定凡二千石以下至小吏察捕不力者,皆处死刑。
  若不是刘彻晚年痛定思痛,下罪己诏,并令继任者与民休息、缓和社会矛盾,还不知后面会闹成什么样子。
  但她还是为刘彻感到骄傲,历史上中原地区的农耕民族,唯一一次对游牧民族采取大规模骑兵作战,并取得最终胜利的,就是在汉武一朝。
  霍去病更是喊出了叫人热血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
  人到底是该堂堂正正地活着,还是委曲求全地活着,这个问题就存在于人人心里,不用多问。
  一个民族的血性,总该有人铸就。
  何为国威?
  汉血!
  她能帮刘彻做的便是尽力规避战祸,延续强盛的汉室统治。
  阿娇徐徐起身,在榻前的小案前坐了,扬声吩咐拿纸笔进来。
  她细细地想过了,刘彻前世种种增加收入的政策已经是面面俱到了,她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进其中的弊端,然后把它们推行的时间提前。
  在对匈奴连年征战耗干国库前,繁荣商业,促进农业发展。
  国力昌盛,负担几场战争是没问题的。
  至于其后把整个帝国带入泥沼的对大宛的战争,她会说服刘彻不要打。
  更何况还可以以战养战,如果施行的好,绝对不会让大汉陷入到颓势中。
  她回忆着前世刘彻的所为,一项项地记下来。
  汉武一朝的经济政策,最叫阿娇印象深刻的自然是盐铁官营政策。
  盐官营的办法是:民制、官收、官运、官销。
  于大司农之下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经营事业,于地方各郡县设盐官或铁官经营盐铁产销。
  铁的生产则直接由国家垄断,包括直接组织开矿冶炼,铸造器物及销售,即控制了生产和流通的全部过程,不像盐的民制官收。
  刘彻在全国设立了五十处铁官,专门进行铁器的制造。以上的财政收入均归于国库。
  关于这项政策的施行,后世有论调以为此举打击了民间工商业发展。
  阿娇真想呵呵他们一脸,若是把盐铁经营权交出去,后果才是真的不堪设想吧。
  盐,是天下万民每日所需的必须品。
  一旦商贾有了食盐专卖权,盐价只会居高不下。
  普通老百姓想吃盐,难之又难。
  但话又转回来,官营也的确有其弊病。
  左右这是国家的,挣多挣少他们都只能拿到固定的薪俸,便能糊弄就糊弄。
  可是没关系,咱们可以设置一个生产标准。
  达不到生产规格,也不要想什么薪俸了,先打几十板子再说。
  看你是要小命还是乖乖干活?
  阿娇笑着在盐铁经营权收归官用上写下了自己的改革之法。
  说到盐铁收归官用,自然就不得不提同样利润巨大的酒类生产了。
  汉时酒业酒业开放私营,天下巨富有许多都是由此起家。
  到桑弘羊主管财政时,便大笔一挥把煮酒之权也收归国用了。
  由大司农属下的斡官经管,郡国设榷酤官代办具体事务,酒利上缴中央。
  酒榷与官营的盐、铁并称“三业”,成为汉时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桑弘羊说来也真是不容易,他想着法子挣钱,刘彻就想着办法。
  但在施行了十八年后,便被废除。
  因为酒与盐铁不同,它是吃穿不愁的人才能享受的东西,正所谓“宾昏酒食,接连相因,析酲什半,弃事相随,虑无乏日”。
  普通百姓吃饱穿暖都需要努力,即便手里有点积蓄,也是决计舍不得拿来喝酒的,因此这是中上阶层才享受的东西。
  自然也就遭受到了这部分人的强烈反对,刘彻在时还好说,没有一个人敢跳出来反对。
  但在他去后,在汉昭帝手里爆发看盐铁大辩论后,酒榷便被废除。
  说来说去,都是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的矛盾。
  刘彻能震慑一时,却管不了永远。
  阿娇沉吟了一下,以为可作三七分,即国家制酒占市场比的大半,民营占小头。
  还可对民营酒业收税,也是项收入嘛。

  ☆、第四百三十五章 忧国忧民

  桑弘羊的经济政策中还有一项不得不提,那就是置均输。
  为了弥补军事上的浩大开支和限制富商大贾经营购运贸易的牟利活动,桑弘羊创造性地提出了置均输。
  即将各郡国应交纳的贡物,连同输往中央的运价一起按当地市价折合为商人一向贩运出境的土特产品,就地交给输官。
  再由均输官将其中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官需或交平准出售,其余部分与均输官另行统购的物资都运往价高的地区出售,有时还将出售所得在卖地再收购当地产品,易地出售,辗转贩运交易。
  如此一来,既满足了长安城需要的地方贡纳外,还可以从贩运贸易中获得巨额利润,更是省了贡输转运中的不必要耗费。
  同时也加强了各地的物资交流,并限制了巨富商人的活动。
  此令一下,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当然一项政策不论出发点再好,设想的再完美,到了实际运行时也会出现许多有违原意的现象。
  如逼百姓贱卖、欺瞒所得、官商勾结,以来牟利。
  但也没关系,阿娇只需要把这些可能产生的弊端记下来,刘彻自然能想到办法。
  清寒的冬阳下,阿娇微蹙着眉头在帛书上写写画画。
  也不知过了多久,她终于把写完,甩着已经僵硬发酸的双手休息会。
  现下就等墨迹干了,刘彻说去写个手书怎么去了这么久。
  对了,还有民生建设也不可忽视了。
  如水利建设,不过这个想来不用她担心。
  刘彻自即位后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在朔方、酒泉、汝南、九江、泰山皆大兴水利,引河水以灌溉农田。
  关中亦开凿龙首、灵轵、成国等渠以灌溉田地,大者可溉田万余顷,其它小型水利工程更不可胜计。
  这是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事情,是了,好像还有一个什么人在农业上建树非常了得。
  刘彻曾说,有他一人,农桑之业精进百年。
  评价不可谓不高,但因为是刘彻晚年才提拔的人,那时阿娇已经死了多时,满心只想着逃脱刘彻的禁锢,一时还真是想不起这个农官的名字。
  若是能现在就寻出他来,让他推行农业上的改革,想必能使天下富足,极大地缓和国家财政的压力。
  但叫什么名字呢?
  阿娇冥思苦想就是想不起来,依稀只记得这是个关中名门之后,却不肯读诗书为官,独爱农桑之业。
  如此离经叛道之人,当也好寻。
  左右也不在一时,等回了宫中,叫馆陶为她找吧。
  阿娇揉着肩膀慢慢起身,一时不慎被脚下的铜暖炉绊了一跤朝前踉跄摔去,好在扶住了书案才没睡实诚。
  她捂着扑通扑通跳的心,想着好险好险直起身来。
  就听身后笑道:“你啊,真是元暶都不如,好好的站着都能摔跤。”
  阿娇心下一惊,转过身去看。
  刘彻不知道何时悄无声息地站在了她身后,见她回头便笑着走过来,一把把她抱起。
  在她耳边揶揄笑道:“坐麻了吧?”
  阿娇伏在他怀里点点头,又问他:“收税的手书已经发走了?”
  刘彻嗯了一声,阿娇便指着书案上摊开的帛书道:“收商税也不过杯水车薪,我们需要更多渠道的收入来保障军费,这是我写的一点所思所想,你看看吧——”
  好吧,这些都是桑弘羊的办法,叫她提前拿了出来,这么说还是有点脸红。
  但是若是等着桑弘羊被刘彻逼着想出这些办法时,天下财政已经到了何种地步?
  那个时候再推行,只能狠上加狠,难免也就激化出更多矛盾,留下许多隐患。
  现在推行,可以给彼此都留出一个缓冲地带。
  她只能对不起桑弘羊了,但想来以桑弘羊的理财能力和经济头脑,刘彻还是会把这一切交给他经办。
  该是他桑弘羊得的荣耀和权力还是都不会少,还少了他后来的殚精竭思。
  前世时刘彻手下最苦的就是桑弘羊了,听说为了给刘彻找钱,天天都睡不到两个时辰。
  刘彻饶有兴趣地唔了一声,把阿娇放在榻上,又叫她活动着脚腕。
  便起身去案上拿起白玉镇纸,拿起帛书一行行地细细看起来。
  阿娇眼见着他的脸色越来越认真,越来越严肃。
  纵便心下再自觉没问题,到底被他弄得有些忐忑不安,难道不可行吗?
  刘彻看了两刻钟,才终于放下帛书。
  阿娇满怀期待地盯着他道:“可用吗?”
  他沉着的脸立时就灿烂起来,哈哈大笑着上来一把拥住阿娇,力气之大箍得阿娇生疼。
  “何止是可用啊!简直是大有用!”他的笑声仿若是从胸腔深处发出的,满含着无尽畅快。
  “娇娇啊,娇娇——”刘彻大笑着终于放开她,满含赞赏地看着她。“你啊,是真正地有大智慧的啊。就是懒得筹谋。你看,现在你这一想,压在我心头许久的巨石一下就没了。”
  阿娇放下心来,长出了一口气,微微一笑。“能用就好,我也就是当着你的面没负担,说错做错都行,便想到什么就拿给你看。”
  刘彻笑了,真心地道:“娇娇啊,你真是奇才啊。”
  他起身拿起帛书,一项项地点评起来。“酒铁盐收归官用,既能为国库带来巨大的收入,还可让中央施行平价。
  盐,是天下万民的命根子。
  铁,是天下农人的立民之本。
  这两样如果在商贾手里,难免会出现操纵市场、盐铁价贵贱无常的混乱局面,这样是能生生逼死很多人的啊。
  若归官用后,其价格就可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
  娇娇,此乃大善啊!”
  他重重地拍了阿娇一下,语气中满是欣慰。
  这一巴掌拍得阿娇生疼,但她却一咧嘴笑了。
  忧国忧民是怎么个样子,她从前不知道,但今天她在刘彻的眼里见到了。
  后世总要说帝王们心里只有自己的权柄,是不会在乎平民百姓的死活。
  但阿娇要告诉他们,正因为天下都是帝王的私有物,他们才会比任何人都更在乎百姓的生计。
  若是不在乎,刘彻就不会逼着桑弘羊想尽千百种办法来填补军费,而是该征收重税弄得天下民不聊生了。
  斑之说感谢竺啦啦投出的宝贵月票!!!

  ☆、第四百三十六章 币制

  殿角的博山炉中似乎是焚着沉水香,清甜淡雅的香味直往人的五脏六腑里钻,叫人满心都心旷神怡。
  刘彻只觉得心下高兴到了极处,娇娇有些大智慧常能在朝政上有不俗见解,但他没想到她能提出这么多有见地的举措。
  他揽住她,夸赞道:“置均输!好一个置均输啊!可以想见一经推行,天下该是何等盛况。”
  这话说的委实不错,置均输之法推行一年后,太仓、甘泉仓库满溢,边地亦有富余的粮食,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阿娇被他夸得有些心虚,但为了不走前世的老路,她只得忍了下来。笑了笑,道:“若有用,便是好事。我也是想着,等真到了山穷水尽那天才着急忙慌地想主意,便是再好的主意效果也得打折扣了。”
  刘彻笑道:“嗯,娇娇啊,颇有几分理国之才啊。你说的我都要推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