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童养媳之桃李满天下-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让前来监考的老师差点忍不住问她是不是走错了考场,她应该去的是报考学生的那一边。
    黎宝璐报了史学和算术两科,这两科在女学中也有些偏门,但却很重要。
    读史可知兴衰荣辱,可明理知情,而算术在生活中的用处就更大了,别的不说,只核算账目,管家调配这一项上就足够书院重视了。
    所以哪怕书院的女学生们在这两门科目上都不太擅长,书院的先生们也很重视,选这两项的先生时尤为严格。
    黎宝璐的年纪在众多报考的先生中时最小的。
    苏伯庸站在窗口一眼就看到了她,梅副山长站在他身后,低声道:“山长,顾先生来了。”
    苏伯庸转身,看到顾景云正眉目含笑的站在院中,见他看过去便拱手行礼。
    苏伯庸朝他走去,问:“就这么高兴,觉得她一定能考上?”
    “舅公。”顾景云直起腰身含笑道:“她与我一样,从小便在舅舅膝下读书,她虽不及我,却也不差多少,这点考试还是没问题的。”
    苏伯庸微微点头,“骏德的能力我自然知道,但会读书不代表便会教书,我看她年纪小得很,稚气未脱,却在酒楼就能跟黄先生吵起来,可见脾气也很急……”
    “舅公不必担心,”顾景云抬起头来看他,目光轻淡的笑道:“我们在琼州时便教村里的孩子读书识字,若论学问她不及我,可单论教书育人的本事她却不差我什么。我年纪同样小,可也没人说我教得不好,可见这与年纪并不相干。至于脾气急,”顾景云一笑,“她还未及笄,年纪小,脾气是急些,可黄先生年过四十,他的脾气也没见温和多少,一样在酒楼里跟内子争锋相对,不也在书院里教了七八年的书吗?”
    苏伯庸看着淡笑而立的顾景云,叹息道:“清和啊,你也太过维护她了,虽说酒楼的事不是她的错,但同事间相处当以宽厚为要,你服个软,说上两句软话就能把关系打好,为何要如此剑拔弩张呢?”
    “若是我的事也就罢了,为了舅公安心,我不介意假装自己跟他们一样愚蠢请他们吃顿饭杯酒释恩仇,但这是内子的事,怎么处理应当由内子来决定,我无权,更不会打折她的脊背让她与她不喜欢的人赔礼道歉。”
    苏伯庸:……
    梅副山长看着眼前的天才少年,同情的抬头看了苏山长一眼。
    都说聪慧之人必有短缺,不是易夭,便是在其他方面多有不足。
    此时看来是真的了。
    顾景云以前只看着清高,但此时看来显然是世情不通啊。
    智商再考,情商不高也没用啊,在官场和书院中只怕混不开呀。
    梅副山长摇摇头。
    苏山长就更要摇头了,他六十多了,看人的目光老辣,不知比梅副山长精准多少。
    要是顾景云像他表现出来的不知世情他或许还不会叹气,有智商,在他这个位置上,有秦信芳和太子在,哪怕是情商不高也能让他平安喜乐一生。
    但这孩子不是。
    他很聪明,此聪明不仅在才智上,还在世情人心上。
    因为透彻,所以他不把那些人放在心里,自然也不会为了他们去花费心思,更不会让他妻子去给那些人赔礼道歉了。
    他从心里便不想跟那些人搞好关系。
    他要是想与对方搞好关系,那就没有他办不到的,比如他班上那二十几个小学生,书院里跟他走得较近的几个先生,明明相处时间并不太多,但那些人却是死心塌地的维护他。
    这次考试还没结束呢,那些孩子便满书院的嚷嚷他们的师娘也要来书院教书,叫上了他们在书院里上学的叔伯兄弟表亲们一起搞个欢迎会。
    而跟顾景云关系较好的那几个先生则也在老师的队伍中为黎宝璐开脱,逼得黄先生不得不找顾景云道歉。
    黎宝璐还没进书院呢她就已经赢得了一切,让苏伯庸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偏引导这一切的顾景云还一副“我很无辜,事不与我相关”的表情,要不是苏伯庸的年纪修养摆在这里,他看透这一切时肯定要气歪鼻子。
    他挥退梅副山长,带着顾景云边往外走边道:“清和啊,书院不是朝堂,我不喜欢这里有太多的争斗,更不喜欢像朝堂一样形成党争。这是书院,是学生们读书明理之地,我希望他们也只读书明理。之前明经堂论经本只是探讨学问,各人理解不同罢了,但自状元楼争吵过后,书院里的先生学生们便人心浮动,若再不加以制止,只怕要形成流派之争了。”
    “舅公的意思我明白,”顾景云略微沉吟便道:“您放心,状元楼争吵之事已经过去,我和内子都不会紧抓着不放,以后也会尽量不与黄先生再起冲突。”
    “书院内的确少争斗为好,可也不能无争斗,当然,我说的争斗是学习上的。学习上争取上游不是好事吗?”
    苏伯庸点头,“是好事,但我希望适可而止。”
    他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孩子,你比你外祖还要聪明,但须知聪明也会被聪明误,你外祖一生只致力于教书育人,并无太多杂念,虽没有你聪明,却成就斐然。你比你外祖聪明数倍,学识更远胜于他,既然在官场上已走不远,不如放下杂念,也一心教书如何?那些争吵相斗之事便丢到一旁去吧,心胸宽大,自然无惧诋毁。”
    顾景云停住脚步,长身玉立的含笑看向须发皆白的苏伯庸道:“舅公,恕清和不认同您的观点。清和虽喜静爱和,可若是有人欺负到我头上来,我是不会一味忍让的。清和的宽大心胸只对友,对敌还是心胸狭隘一些为好。”
    苏伯庸闻言便知道这半天的劝诫是白费了。
    他摇头叹息一声,不再相劝,转身便走。

☆、372。第372章 考中

顾景云目送苏伯庸离开,半天才转身看向右后侧的丛木,含笑问:“还要躲到什么时候?”
    黎宝璐从树后探出脑袋来,眼睛在周围一转,见没了外人才蹦到他身边,“舅公教训你了?”
    顾景云伸手去接她手里的考篮,摇头笑道:“没有,不过些许建议罢了。你提前出场,试卷做完了吗?”
    “做完了,我觉得挺简单的,誊抄后又检查了两遍,确认没有错漏后才出场的。”黎宝璐自信的道:“我觉得这考卷比你给我出的那些题目简单多了。”
    “那就好,你下午还有一场算术,我们先出去等母亲吧。”
    “母亲上午考的是音律,据说他们不仅要比试,还要当场演奏一种乐器,当场打分,过后与比试的分数相加后取高者录取。这样考两场肯定要花费很长时间,我们要不要去考场外面给母亲鼓劲儿加油?”
    “不用,”顾景云微微抬着下巴示意前面道:“母亲已经出来了。”
    黎宝璐抬头去看,这才发现秦文茵正站在马车边,她师父正往她手里塞一根竹筒,不用想也知道里面是好吃的。
    黎宝璐拉着顾景云就要跑,反被顾景云一把拉住,“这是在书院,你将是先生,怎么能跑来跑去呢?”
    黎宝璐立即松开他的手,挺直腰背,面带微笑的往前走。
    被甩开的顾景云搓了搓手,心情略微不好的跟上。
    “母亲,你考完了?”
    秦文茵抿了一口竹筒里的酸梅汤,看到突然出现在面前的儿子儿媳面色微红,她一直对着书院门口,却连他们什么时候出来走到跟前都不知道。
    她略微有些不自在的拧上竹筒,含笑点头道:“考完了。”
    黎宝璐惊叹,“您考两项竟比我还快,好厉害啊!”
    秦文茵好笑,“音律考的就是曲谱,这些我每日都有做,并不难。既然笔试快,弹奏就更快了,一首曲子半刻钟左右就行,而你考的是史学,其中不免有艰涩难懂的知识,我倒没想到你也能那么快。”
    “嗯,你们俩都很厉害,但再厉害也得吃午饭休息,”白一堂指了指天上的太阳道:“时辰不早了,我们回去吃午饭,顺便休息一二,养好了精神下午好再战。”
    黎宝璐左右看看,“舅母和妞妞呢?”
    “她们说要去拜见一位长辈,便不跟我们一起回去了。”白一堂道:“我们回景云那儿吧,聆圣街离这里近,下午赶考也能快些。”
    秦文茵点头,扶着黎宝璐的手上马车,顾景云也进了马车,白一堂想了想便坐在车辕上,并不进去。
    “你舅母应该是去看你们舅公了,”秦文茵含笑道:“回京那么久,清和,你没有带纯熙去拜见过舅公吧?”
    “没有,”顾景云整理了一下衣袍,浅笑道:“舅公不爱这些虚礼,等她考进了书院有的是机会。”
    秦文茵见他神色平淡,笑容便微敛,想了想点头道:“这样也好。”
    秦文茵和黎宝璐的学识能力摆在那里,只要无人从中作梗,以偏见待她们,她们想要考进清溪书院轻而易举。
    而书院有顾景云在,还真没人敢给俩人使绊子,除了个别耿直到不会假装情绪,非常不喜欢秦文茵和黎宝璐的人外,其余人,不论是先生还是学生都对俩人考入书院表示欢迎。
    结果出来的那天,顾景云一路含笑的从教室出来往书院外走,便一路收获了无数的恭喜声。
    等他回到家时,脸都笑僵了。
    黎宝璐一边给他揉热毛巾,一边乐道:“其实你可以面无表情,一脸冷霜的走过去的,干嘛一定得笑着?”
    顾景云本来就清高自傲,板着脸是很正常的。
    顾景云捂着热毛巾道:“我总要拿出一个态度来,你和母亲得以录取是好事,我要是还冷着一张脸,外面的人肯定会觉得我从心里不赞同你们进书院。”
    “我们又不靠他们的看法活着,何必在意?”
    顾景云放下毛巾,拉了她的手笑道:“你说的对,但我却希望你和母亲不受那些异样的目光,我希望你们能够在书院里快快乐乐的。”
    “好吧,”黎宝璐一扬脑袋道:“为了你的希望,我会努力让自己在书院里玩得快乐的。”
    顾景云捏了捏她的手笑道:“可别闹得太过,我答应了舅公不再与黄先生起冲突。”
    黎宝璐瞟了他一眼道:“我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吗?那件事早过了,而且我去书院是教书去的,又不是跟人吵架打架去的。”
    老师教书育人,从古至今一直是人类最伟大的职业之一,她既然决定要去书院教书,自然是把精力放在学生和教学上,谁有心情去跟别人吵架呀?
    “我两科都通过了,你说学校会任我为史学老师,还是算术老师?”
    “或许是两科教师一起担任。”顾景云想到今天路过梅副山长办公间听到的争执,笑道:“此次报考的人虽多,但能够录取的人却很少,而且男院这边很少有老师愿意到女院那边去教学。”
    女院的先生还是以男先生为主,书院本来只打算招收六个女先生,应付一下朝廷旨意,也让女先生们方便一些而已。
    谁知道男院这边的老师却很少有愿意过去教女学生的,而愿意过去的大多是年纪较大的老师,他们以前都教过女学生,或是在男女混合的书院读过书,对此的接受度很高。
    顾景云搓着手指道:“你说的没错,时间越久,世间对女子的偏见就越大,那些人上学时接受的教育便是男尊女卑,女子就该呆在家里帮扶父兄,相夫教子。他们对女学的接受度很低,比一些固执的老者还要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