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氏的心机明显是很深的,她能屈能伸,将来等到合适的机会,一定会报复。
    徐氏这么做,可能会害了这孩子。
    可谁说得听她?
    徐氏这人从来就只想到她自己!
    与此同时,洪玉珠的终身大事也被提到了台面上。
    不止徐氏叫顾芩把洪玉珠嫁出去,就连顾芩的婆婆也是如此,顾芩抵不住,后来在乡下找到一个年过三十的秀才,考了两次举人都没有过,今年要去考第三次,她去了解过,听说此人很有希望这次能考中,勉强接受他当女婿。
    当然,这个人肯娶洪玉珠为妻,也是因为徐氏可以提供他上陇城考学的费用,这户人家为了供养这儿子,家财可谓花尽,连个娘子都娶不起,如今一箭双雕,既能成亲,又有钱去继续乡试,何乐而不为?
    只有洪玉珠不肯,在家里要死要活的,连上吊的布条都挂了好几次,但最后还是拗不过众人,哭天抢地的答应嫁了。
    顾春芽在月底同顾明瑞一点算收入,这个月扣去花费的,足足赚了四十两,又比往常多了十两左右。
    顾明瑞笑道,“都亏了那些商人,说到这里的铺子,交相称赞,他们到处去跑的,很多地方的人都知道了,只要往这里来,总会尝一尝,这么下去,咱们明年肯定能去苏县了!”
    顾春芽也很兴奋,“等到了苏县,我再想几样好吃的面食出来。那边人多,竞争对手也多,光靠现在几样撑场面肯定不够。”
    谁料顾明瑞又皱起了眉头,“这一次搬去苏县,若是留下大表弟,你又带了谁去呢?你这几个弟子还是收少了,我怕你忙不过来。”
    这个顾春芽早就已经想好了。
    “就带邱直去,他学得快,另外两个留下来,我反正先教会表哥,以后就由他传授给他们。”她笑道,“哥哥,不是我说,你想得太好了,什么忙不过来,你当一去就能把铺子开起来吗?咱们就算现在钱赚的快,可置办了院子,再租个铺面,铁定没钱了,只能像原先那样一步一步起来。”
    “也是,要不,再在这里待个一两年走?”顾明瑞建议,“不如等到钱足够了,去那里直接开个大一点的。”
    顾春芽摇头。
    本来是可以的,可是还住在这镇上,面对老宅的人实在心情好不起来,谁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又做些恶心人的事情?
    “哥哥,咱们能早搬就早搬罢,去了那边,也好早点了解行情。”
    顾明瑞想一想也对,他也厌烦那边的几个,便道,“那就这么说定了,铺子简陋些就简陋些,咱们明年就搬。对了,那邱直的父亲那里,得先提早打个招呼,谁不知道他舍不舍得儿子跟着去。”
    顾春芽点点头。
    第二天她就去对邱庆梅提了提。
    邱庆梅一听,又惊又喜,苏县可是大地方,自家侄子跟着去,只有好的,哪里不乐意,忙道,“我大哥肯定愿意,小直跟着二姑娘,去哪里都好,自有他的饭吃,我大哥感谢还来不及呢,我一会儿下午就去跟大哥说。”
    顾春芽笑了笑,“那就好。”
    邱庆梅又问,“二姑娘,那你们啥时候去呢?”
    “这个没有确定的时间,反正就是明年下半年罢。”顾春芽心想,总要等到顾冬儿生下孩子再说,这样母亲也能放心的走。
    “好,好。”邱庆梅连连点头。
    下午她就抽空去跟她大哥讲了,邱寿自然同意,自家儿子现在做的一些东西已经很可口,假以时日,肯定是个大师傅,他们顾家的人又厚道,他怎么可能不肯?
    听说邱寿肯,顾春芽也颇为高兴,若是不肯,还有点儿麻烦,她一时也找不到比邱直更加合适的人了。
    到了明年上半年,再请华流芳去看看苏县的房价,合适的话,也得提前买下来,她想了又想。
    谢谢g的粉红票票,龙翔凤鸾的评价票票。
 第172章 偶遇
    早上,顾春芽喝了碗自家打的豆浆,又两个肉包子,正要出门,却听“哐当”一声,杨氏手里一只粗瓷大海碗砸到了地上。
    这是第三只碗了。
    要说前面两只是不小心,这第三只总不可能还是不小心罢?
    众人都看向杨氏。
    方茹见她面色都有些青白,像是昨晚上没有睡好,忙关切的询问。
    杨氏也瞒不过去,叹一声道,“昨儿梦到冬儿出事……可把我吓坏了,我下半宿就没睡着。”
    原来只是为一个梦!
    顾春芽笑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娘是老想着姐跟孩子呢,这才梦到的。”
    “也不能这么说,茹儿怀的时候,我还不是老想,可就没有梦到这样的。”杨氏皱起眉,很是担心,“总觉得这梦不太好,我怕是要天天去看一下冬儿,那王大姐虽是有经验的,可到底不是自己人,哪里那么照顾妥帖的。”
    方茹一听,笑道,“那娘就经常去罢,冬生我一个人弄得来,反正小姨也常来的。”
    杨氏点点头,“我还想去庙里求个平安。”
    这是心病,被个梦给搅乱心了,要让杨氏不信,只怕也没办法,假如去烧香可以解她忧心,也没什么。
    几人都赞成她去一趟。
    顾应全就说要陪她去,结果杨氏说还要顾春芽也一起。
    若是怕路上不安全,怎么也得叫顾明瑞去,怎么会要叫她去呢?顾春芽奇怪了。
    方茹笑起来,“这灵台寺什么都可以求的,姻缘也是,你去去也好。”
    “是啊,反正我要去。你顺便也去一次好了,我这心里不稳当,把你的事给拖到明后年也不知道好不好,正好去看看菩萨的意思。”杨氏见顾春芽不太乐意,正色道,“铺子就一天少了你又能怎么样,你还三个弟子呢。”
    看来不去不成了,顾春芽只得答应,可心里免不了犯嘀咕。
    这种事怎么能问菩萨,菩萨还能知道她喜欢哪种类型不成?能给她指出一条明路?虽说重生也是很诡异的。超过了正常的范畴,可叫她信菩萨,她接受不能。
    但既然杨氏都那么要求了。去就去罢。
    杨氏挑了一个黄道吉日,这日便同顾应全,顾春芽去西山的灵台寺了。
    这灵台寺,顾春芽以前来过一回,那次。李氏为了叫顾夏荷嫁入司徒家,费了不少心思,结果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所幸顾夏荷的命还是好的,嫁到王义山这样的人。顾春芽感慨,看来有副好皮囊。不管在哪个时空,都是很有益的。
    不然就顾应奇做岳父的德性,哪个受得了?
    偏王义山还一次一次的拿钱出来。
    骡车很快就到了山脚下。
    三个人观赏着路边风景。慢慢上了山顶。
    此时正是秋天,凉风习习阵阵掠过,空气十分清爽。
    满山的花早已凋零,但却有不知名的野花生于其间,星星点点。颇有趣味。
    远远就见黄石塔屹立于山顶,仿若黄金铸造一般闪亮。
    “倒是好久没有来了。”顾应全眯眼抬头看。“娘子还记得不,上回来,还是给春芽上平安香的那次呢!”
    杨氏怎么不记得。
    为了来一趟,给徐氏说了多少好话,最后还是通过顾老爷子才同意的,后来镇上就来了卫大夫,小女儿的头疼病也好了。
    “所以说,还是灵的,不然我怎么记挂着冬儿,要来上香呢。”
    顾应全笑道,“也是,虽说春芽的病是卫大夫治好的,可也得有老天保佑呢,这来一趟还是应该的。”
    说话间,三人到了寺庙前。
    却见今日香客众多,到底是黄道吉日,这个月里都挑了这一天来。
    杨氏要去同知客僧商量点平安香的事情,又见香屋人多,顾春芽一个小姑娘挤在里头不太好,便让在外头等着。
    顾春芽记得灵台寺吃饭的厅堂那里很清幽,种了一大片青竹子,现在还不到午饭时间,她与其傻站着,还不如去那里坐一坐。
    杨氏便说,“不要乱跑,我事情办完再同你去求个姻缘签。”
    顾春芽道了声好,去了寺庙后方。
    厅堂里没几个人,坐着的都是来歇息的,各占了一张桌子,有几个小沙弥在卖他们寺庙的茶饼,素斋。
    顾春芽沿着围栏走了一圈,最后坐在外头一张藤制的躺椅上。
    抬起头,只见湛蓝色的天空飘来一朵朵浓云,遮挡了半个太阳。
    天色没有来之前好了。
    难道会下雨不成?
    她微微皱眉。
    幸好带了伞呢,应该没有大问题,她摇着躺椅,满脸惬意,心想,这大概就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了,过来一趟看看风景散散步,也着实不错。
    就在她享受之时,视线里忽然出现一张脸,把她吓一跳,下意识的坐直身子,差点与那人的脸撞在一起。
    幸好来人敏捷,伸手扶住她的躺椅,往后一压,才没有出现意外事故。
    “二姑娘。”齐良容开怀一笑,“真巧,在这里遇到你。”他手还压着,半个身子挡在上空,她好像躲在下面的猫儿,身子微微蜷缩。
    顾春芽才认出是他,“原来是你,吓死我了!”她看一看他,“你先让开。”
    他放开手。
    顾春芽忙跳下躺椅。
    他看着微微一笑。
    刚才来这里恰巧见她坐在躺椅上,说不出的悠哉,身体摇晃着,两只脚也不安分的甩来甩去,露出小女孩儿的情态,与在厨房里干练的样子判若两人,他走过去瞧她,她陡然睁大眼睛,好像受惊的小动物。
    这样才好,他对她更是满意了。
    毕竟总是一副巾帼不让须眉的样子,少了些少女的味道。
    他笑得更好看了,“二姑娘是陪家人来的吗?”
    顾春芽一愣,“你如何知道?”
    “想二姑娘也不是会来求神拜佛的人。”
    顾春芽挑眉,“你又知道?”
    “当然,二姑娘是同我一般,来这里等候的。”他挑了个椅子坐下来,“可要尝尝这里的茶饼?还不错。”一边就喊了小沙弥送茶饼过来。
    小沙弥还倒了两碗茶。
    齐良容并不催她享用,自顾自取了一个吃起来。
    顾春芽闻着这茶饼香,爬山又消耗体力,当下不客气,也夹了一个。
    “怎么样?”他问。
    顾春芽点点头,“还行,要是只放桂花,皮再薄一些就更好了。”
    齐良容哈哈笑起来,“果然是大师傅。”
    顾春芽斜睨他一眼,“你难道吃不出来?”
    他身子微微前倾,“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我对这些一窍不通。”
    顾春芽露出不信的眼神。
    这百食坊好歹是镇上第一大的点心铺,身为百食的少爷,怎么能什么都不懂呢?
    他又往后一倚,嘴角带有苦笑,“我本也不喜欢,奈何家中几代都专心于此,我总不能不为此出力,只不过,这些我是不碰的,只谈生意。”
    原来是被迫从业,顾春芽同情,但也不好说什么。
    她又吃了一块茶饼,心想,并不熟悉的人,怎么就坐到一起吃东西了?
    茶饼吃完,齐良容站起来道,“我先走了,恐怕母亲在寻我。”
    顾春芽反正要在这里等杨氏跟顾应全,便点点头。
    齐良容看看天色,又看看她的衣服,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