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无双?”秦水墨心内将昨夜纸笺上有关秦府长女的信息一点点在脑海中拼凑出个将门虎女。
“不知表姐有何事,水墨能帮得上忙?”
秦玉德又叹一口气道:“便是她的终身大事!”
听得秦玉德说出一番话,秦水墨才算明白。原来秦无双早已许了兵部尚书之子张邦彦,如今张邦彦却身染恶疾,秦玉德便与张家毁了婚约,但秦无双却终究声名略受影响。
“张邦彦?恶疾?”秦水墨重复道。
秦玉德说道:“这本是家丑,你是自己丫头我才言明,那张邦彦半月前说是病了,探访的人却说除了形容憔悴些,身上倒看不出什么,只是终日不出府门。我便留了心,可巧与他诊治的乃是二十年前在乌山救过我一命的宋御医,我百般追问,才漏出一点实情,那张邦彦竟是断了子孙根!无双哪能进那个火坑?我忙寻借口毁了婚,那张家虽嘴硬,但心虚便也同意了。”
“半月前?张家?”秦水墨心中一动。
秦玉德说道:“可不就是兵部尚书张琪?也就是你这宁府正妃张玉若的娘家,张邦彦便是她哥哥。”
“哦,不知水墨能帮上无双姐姐什么忙?”
“这——唉——燕儿,你若是有机会与宁王那里吹吹风,让宁王也纳了无双,这本是亏了你。可是如今无双在家里哭天喊地,非王孙公子不嫁,非京城一品人物不嫁!舅舅求求你,若是你们姐妹在一处,不也相互有个照应——”
“这——”秦水墨心道,以宁王那风流本性,桃花债倒是不少。
“燕儿,舅舅不为难你,只是秦府如今得罪了尚书,只有这几个皇子敢娶无双,否则,舅舅也不愿她做人侧妃!”话一出口,秦玉德猛然醒悟秦水墨正是侧妃,不禁又是长叹一声,再不言语。
“舅舅说哪里话?你们是我唯一的亲人了,水墨怎能不愿无双姐姐好呢?”
秦玉德瞅一眼秦水墨,见她确无不悦之色,轻声道:“燕儿——水墨——难为你了!”
第四十二章 拜寿
熹妃娘娘毕竟是四贵妃之一,虽一项为人低调,但寿诞之日各路仪仗也是甚是繁冗。张玉若与秦水墨着盛装在丹凤门外瞅着进宫祝寿的女眷们络绎不绝,直到近午时方听得內监宣进。一路过御桥,穿鼓楼,过含耀门,穿少阳院,进崇明门,又在文思殿整理仪容后,方被宫女引领入了熹妃娘娘所居的绫绮殿。
皇宫明瓦,在日光下更显威仪;朱红宫墙,令人不由心生畏惧。
直至到了绫绮殿后,院中一片葱茏,放养着几只梅花鹿,方才令人胸中憋闷之气一扫。
张玉若虽也曾去德妃娘娘宫中数次,但大婚后首次来熹妃娘娘宫中,也是心中忐忑,一路上再无心思为难秦水墨。二人一路行来也是娇喘微微,在文思殿中喝了半盏茶方才稳住心神。
听得內监宣宁王府正妃及侧妃觐见,二人忙收聂心神,步入殿内。
远远见得雕花描金神妃榻上坐着个人,二人便忙依晚辈之礼行了跪拜之礼。
“快起来吧,都是自己人,不用拘礼。”榻上端坐的熹妃娘娘笑道。
早有宫女将二人搀起,让到下首月牙凳上坐了。秦水墨略略抬头,瞧那熹妃娘娘虽是过寿,但仍将自己收拾的淡雅素净,只是在蓝边轻纱百花裙外披了件绯红披帛,头上插着件金累丝嵌红宝石双鸾点翠步摇。
熹妃娘娘也向张玉若笑意盈盈道:“玉若啊,几月不见,越发出落得水灵了,南儿娶了你倒是有福气。”
张玉若低头回道:“谢母妃夸奖,玉若哪里比得上娘娘仪态万千,气质出尘。”
熹妃娘娘笑道:“瞧瞧,宁王府的蜜糖啊,倒是甜得很。把你这小嘴养的越发的会说话了。”
熹妃娘娘便又向秦水墨道:“这位便是归德将军家的小姐吧,听闻你身子不大妥帖,如今可好些了?”
秦水墨忙起身答道:“水墨身体抱恙,不曾来给母妃娘娘请安,实在失礼。如今托母妃的福,已是全好了。谢母妃挂念。”
熹妃娘娘微笑点头。
张玉若手一扬,早有侍女上前将一个锦盒捧了上来,交于熹妃娘娘的侍女之手。
那侍女捧了锦盒,轻轻打开呈给熹妃娘娘过目,只见那盒内竟是十余颗鸽蛋大小的珠子,却墨一般地黑,透着盈盈雨润的光。
“这可是离海黑珠?”熹妃娘娘压住满腔的喜悦。
“母妃果然见多识广,这确是离海黑珠,磨成齑粉,内服外擦,可常保容颜,青春永驻。”张玉若瞧见自己这寿礼送的遂了娘娘的心愿,不禁也喜上眉梢。
熹妃娘娘道:“听说这黑珠,产自瀛洲附近的海域,风急浪涌,无法靠近。这里竟有十二颗,当真稀世奇珍。”
张玉若笑道:“这便是母妃的福分了,东海之滨有个异人,竟是冒着九死一生去过那离海,机缘巧合被我父亲结识,普天之下再无第十三颗黑珠了。”
熹妃娘娘大悦:“玉若真是有心了。”
秦水墨便也站起身来,方才那侍女便也将秦水墨所带的寿礼奉上。
熹妃娘娘兴致正高,笑道:“看样子是一副绣品。”
秦水墨忙施礼回道:“一点粗浅心意,恭祝母妃万寿金安。”
当下便有侍女将那绣品展开,熹妃娘娘嘴角含笑,脸上表情却突然僵住,眼中闪了闪,便又神色恢复如常,笑道:“也是让你费心了”。
秦水墨心中一惊,这绣品她昨日已看过,绣的乃是山水,绣工精巧,布局和谐,挑不出什么错,一时心下茫然。
“皇上驾到!”
“德妃娘娘驾到!”
熹妃娘娘忙站起身,理了仪容,走到门口,便已看见皇上圣驾已进了绫绮殿,忙跪倒接驾。
大兴皇帝尹隆德今日也是心情尚佳,一手扶住熹妃,笑道:“今日是你的寿辰,原该我为你贺寿才是,虚礼免了吧。”
熹妃见一项薄情的皇帝今日倒也说出句暖人的话,眼中泪光闪动。
一旁德妃笑道:“哎呦,我说熹妃妹妹,今儿个就你这绫绮殿热闹,我便陪着皇上又来沾沾喜气。”
熹妃一面请皇上上座,一面心内思索:“这德妃早上便已来过,送了驾珊瑚屏风。此刻却又与皇帝齐来,不知有何目的。”嘴上却应承道:“姐姐说哪里话,妹妹这半天不过和几个小辈聊天,皇上与姐姐齐来,就是这绫绮殿最大的热闹。”
隆德皇帝看着跪倒在地的张玉若和秦水墨,冲熹妃娘娘笑道:“这是——”
熹妃娘娘给皇上奉了杯参茶,回道:“是宁王妃和侧妃。”
隆德皇帝“哦”一声,接着若有所思道:“可不就是玉若那丫头和端宁郡主吗?”
熹妃娘娘忙回道:“正是。”
隆德皇帝笑道:“都不是外人,两个丫头起来吧。”
一旁张玉若与秦水墨叩谢后,站起身,又向德妃娘娘施礼。
隆德帝看一眼德妃向张玉若笑道:“玉若啊,我和你姨娘可有阵子没读你的诗了,我们大兴女才子一颗心都用到宁王身上去了啊!”
张玉若施礼完毕,粉面微红回道:“父皇说笑了,玉若身为王妃,照顾宁王是分内之事。”
隆德帝看秦水墨面上一眼,动动嘴唇,终是未说话,转身向熹妃问道:“倒是南儿怎么不见来呢?”
熹妃忙回道:“南儿忙于正事,我也几个月未见了呢。”
隆德皇帝眉心一皱道:“就你心疼他,他整日介逍遥快活,哪里有什么正事!”
瞧见今日毕竟是熹妃寿辰,隆德帝便话锋一转道:“如今啊,连南儿也娶了正妃侧妃,我们倒是老了呢。”
张玉若忙笑回道:“父皇春秋鼎盛,二位娘娘芳华正浓,哪里会老呢?”
一旁德妃娘娘笑道:“这丫头,你母妃用了你那离海黑珠,自是青春永驻,我这当姨娘的倒真要老了。”
“哦?”听得德妃此言,隆德帝笑道:“世间何物真能青春永驻?”
张玉若回道:“回父皇,乃是离海金蚌所孕育的黑珠。”
隆德帝点头道:“这倒是件稀罕物。”
一旁德妃道:“不知端宁郡主又是带的什么寿礼呢?”
秦水墨隐隐觉得这话问的突兀,无奈只得回道:“回父皇,德妃娘娘,水墨才疏学浅,只亲自绣了幅绣品,恭祝熹妃娘娘金安。”
德妃娘娘忙道:“我倒要赏鉴一下,这让纪大学士都赞赏不已,京城雅集三甲之上的才女,想来必是出手不凡。”
一旁张玉若隐隐带笑,瞥了秦水墨一眼。
秦水墨心内立刻明亮,心内一直隐隐所觉的不妥来自哪里。今日张玉若竟不曾为难自己半分,便是刚才德妃娘娘说自己三甲之上,她也始终未正眼瞧过自己,而刚才那一撇就仿佛渔夫看到上钩的鱼儿那种欣喜。
侍女已将绣品缓缓展开,果然,隆德帝盯着绣品看了几眼后,脸上神色瞬时凝重。
熹妃娘娘看一眼德妃,德妃正也观赏着绣品。
德妃缓缓道:“这山水葱茏,绣工精致。倒不似中原风景,倒像是——”
德妃回头看一眼隆德帝,见皇帝脸色乌青,忙跪倒在地:“臣妾一时失言,还请皇上恕罪——”
熹妃娘娘也跪倒在地,却并不言语。
隆德帝盛怒中,眉毛拧成一团,“呯——”地一声将手中茶碗拍的粉碎,身子抖个不停。
伺候的太监宫女吓得手足无措,忙都跪倒一片。
德妃熹妃见皇上头痛又犯了,忙搀着皇上坐下。
隆德帝看一眼跪倒在地的秦水墨摆摆手道:“德妃,你统领后宫,此事交由你处置,朕头痛不已,摆驾回宫!”
第四十三章 十指连心
“南儿!”绫绮殿内,熹妃一声力喝,止住尹南殇的步伐,“你到哪里去?你莫不是昏了头?皇宫内院,你是要去德妃那里抢人,还是要去你父皇那里请旨?”
眼见尹南殇立在当地,双肩却微微颤抖,熹妃心中也是一怔,走过去拉着他的手坐在榻上。
尹南殇面无表情,双眼中却露出寒芒。
这寒芒令德妃害怕,她想到他九岁那年,尹南殇的母妃病故。他第一次被带到这绫绮殿时,眼中偶尔闪的便是这令人害怕的光。
“唉——”熹妃叹口气,“没想到南儿你竟对她如此,只是莫说你此刻去已是晚了,纵然前去又能如何?此事原委想来便知,德妃真是巧样心思,一幅绣品,便令皇上生疑,将你我全然编排其中,你若前去,岂不更添事端?”
尹南殇却已神色如常道:“母妃提醒的是,是孩儿莽撞了。只是一幅永州山水,如何——”
熹妃拍拍他的肩膀:“我们母子虽非血亲,但这些年来风风雨雨也不少了。母妃将来就指望你了——在皇上心中,永州是永不能提及的禁区,也是你们父子之间最大的猜忌。设下此局之人着实——你向来知大局,懂隐忍,母妃倒是放心。”
尹南殇回道:“是。”
熹妃瞧着尹南殇,将一碟点心放到他面前道:“吃块点心,然后去丹凤门外候着。德妃不会要她的命,但苦头总是免不了的——我瞧张家那丫头,心虽在你身上,却未免蠢了些。”
尹南殇慢慢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