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月刀-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汴。
  名字对一只密探来说,不重要也重要。
  不重要的是,他们有很多个别的名字,而其他任何人也可以叫这个名字。
  重要的是,升迁簿上必须是这个名字,每个官迷性质的密探听见这个名字,都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亢奋。
  也就是说,如果你知道身边某个密探的名字,只需要在她特别高兴毫无防备的时候喊上一声,她十之八|九都会答应你。
  柳三汴后来想,谢五湖卖她还不算卖得彻底——
  他好歹没把她的姓氏卖出去,否则查到诚亲王府上,很容易知道她曾经是谁,后来是谁,甚至,现在是谁。
  柳三汴知道,程九思已经在怀疑思回了。
  他装醉相问,只说“一溜水”,实际上怕是连她的名字都知道了。
  柳三汴在心里比较了一下,觉得比起“思回”这个拖泥带水的假名,自己果然还是更喜欢“柳三汴”这个机敏灵巧的真名。
  某夜云雨深处,程九思边深深一顶,边温柔地唤了好几声“思回”,思回呼吸急促,只能破碎地娇吟,当作应答。
  程九思趁思回双目迷蒙、神志不清,最后轻轻唤了一声——
  三汴。
  思回的依旧沉浸在春|色无边中,仿若深深醉去,神情恍惚天真,而又极度诱人。
  她仿佛根本听不清程九思唤的是谁,一视同仁地溢出令人心痒的呻|吟。
  程九思试探无果,深深叹气,只得遵从本心,与她一起,永醉梦河。
  程九思再也没有提起那个名字,只是加派了人手监视思回。
  思回想,程九思再怎么变态,至少有一点可取——
  他并不喜欢阴谋,并不喜欢试探,并不喜欢多说,只喜欢多做。
  于柳三汴而言,程九思真是一道极配胃口的佳肴。
  柳三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全心全意地扮演着倾慕程九思的思回,几乎什么事都没做。
  柳三汴知道,谢五湖敢出卖她无非是两个原因:
  其一,谢五湖重新效忠了慕容楼。
  这可能性不大——
  谢五湖不会蠢到在屡次出卖慕容楼之后,还以为能瞒得天长地久,暴露后慕容楼还能不计前嫌。
  谢五湖虽然两面三刀,却也是个知道分寸的聪明人。
  谁都不会重用一个反复无常的密探。
  其二,谢五湖有法子知道皇长孙起事的时间地点,而不需要柳三汴从程九思这里打探了。
  柳三汴因此,放心地做着金丝雀思回。
  程九思在见过慕容楼之后,从慕容楼的言辞中判断出,慕容楼准备得差不多了。
  程九思想,该是向皇长孙揭发他亲爹的时候。
  程九思没想到,在慕容楼先抛出他身边有密探的诱饵表示信任,又表达出自己跃跃欲试的时候,他亲爹就已经把他出卖了。
  程埠想让皇长孙一方先动手。
  彼时陛下已然驾临咸州,由一干皇亲国戚陪着,正在行宫中休整。
  慕容彻在咸州行宫里,收到了谢五湖的线报,对着那行字非常满意地笑了——
  皇长孙在前,慕容楼在后。
  柳三汴长久的寂静,慕容彻并不感到奇怪,因为她这样的奇葩,呃不,奇才,注定只在关键时刻起作用。
  慕容彻想,平顺时用谢五湖,危难间看柳三汴。
作者有话要说:  盒饭有点晚。

  ☆、衰神慕容彻

  祭陵的流程非常复杂。
  首先在吉时鸣放礼炮,继而皇室宗亲闪亮登场,列队齐整,尊卑分明。位高者手捧祭品,一步步拾级而上,直至那祭礼高台。
  待将祭品安放妥当,便净手上香,众人先行施拜礼,再由礼部尚书恭读拜文,与此同时奏乐响起,宫人们起舞敬拜,高唱颂歌。
  待一切平静,陛下起身发言,说感谢天地感谢祖宗感谢众卿。
  到这儿还没完。
  当今陛下是个极迷信的人,在这么个大家都迷信的场合,必须要进行一些祖宗留下来的迷信活动。
  东陵不仅葬了大梁数朝皇帝,也留下不少武艺高强的风水大师,负责守护皇陵,跟盗墓贼斗智斗勇。
  这些靠封建迷信思想升官的神棍们,当然必须要取悦于陛下,譬如帮着辨个忠奸什么的。
  祖宗留下来的方法很简单,所有皇子皇孙、朝廷重臣们都手握一把谷子,到开阔的祭台后方喂鸽子。
  鸽子分黑灰白三种颜色,代表了从奸人到忠臣的层层递进。
  诚然这实在是太草率了。
  可是陛下乐此不疲。
  他始终装作非常相信这种测试的结果,并因此提拔或者贬谪他们中的几个,因为他很想知道,为了让白鸽琢稻谷,以此证明自己是纯臣,他们究竟能做到什么地步。
  当然,陛下通常会操纵结果,只是为了找借口升降官吏、排除异己。
  守陵官员的头目,是陛下最信任的正三品武官艾彬艾总管,他负责怂恿手下的神棍们按照陛下的旨意,分发注定会被某种颜色的鸽子选择的稻谷。
  祭台上时常发生有人买通作弊、被当场揭发的闹剧,陛下往往会说此人心术不正,定是心虚才会舞弊。
  慕容彻很早就看穿了他皇爷爷的手段,从不试图耍手段,基本上都能喂到白鸽,偶尔喂到灰鸽,也不过得几句薄责。
  慕容彻一向不在这些小伎俩上费心,这次祭陵又是最特别的一次,他根本分不出心神——
  密探递来的情报上说,皇长孙会在祭陵结束之前,陛下独自一人登上祭台上的崇明塔,正欲君临天下、结案陈词时,派人将陛下从高塔上一箭射落,再围剿慌乱的众人。
  这么详细的情报,简直不能更真实,多疑如慕容彻,也只是觉得太过顺利了,有些说不出的怪异。
  当那只黑鸽飞到慕容彻手掌上时,慕容彻心中一寒,终于明白,这种怪异感,最终成了现实。
  慕容彻闭了闭眼,迅速思考对策,在陛下走近之前撩袍跪下,却一句也没有辩解。
  陛下叹气:“彻儿你一向孝顺,怎会教列祖列宗不喜?”
  慕容彻依旧不语,脸上既有羞惭又有不解。
  陛下说:“彻儿,听说你用人唯亲,裁撤了禁卫军不少老人。”
  陛下说:“把禁卫军的兵符拿来。”
  慕容彻依言交还了统领禁卫军之权,迅速低头作臣服畏惧状,看不见陛下的神情,只听见陛下冷冷的嘲讽:
  “哼,祖宗们叫你收敛收敛。”
  这时诚亲王才开始替慕容彻求情。
  陛下听得头疼,无奈挥手,指了指慕容彻:“罢了,你先闭门思过,回程再议。”
  慕容彻叩首谢恩。
  慕容彻在心里狠狠骂了柳三汴一百遍。
  说好的危难时出现呢?你他|妈死哪里去了?
  慕容彻被人算计了。
  今日之事,定是皇长孙所为,那份情报也是假的,为的是让他放松警惕,以为他们会在祭典结束时才发难,反而忘了防备前头。
  今日祭典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夺去慕容彻统领禁卫军、护持皇驾之权。
  这样一来,慕容彻手中就无兵可用,亦不敢直接告诉陛下皇长孙企图谋反,这般像极了狗急跳墙的诬陷,既落了挑拨之嫌,即便陛下真的相信,也会忌惮慕容彻比自己更强大的情报网。
  这时候慕容彻必须求助于一个人——
  十娘。
  十娘本就负责管理陛下的情报网,由她告发皇长孙再合理不过,就是不知道十娘敢不敢冒这个坑皇长孙却未必能坑死的风险。
  十娘虽与慕容彻结盟,到底人心隔肚皮。
  慕容彻彻夜难眠,想了想又开始骂柳三汴这个消极怠工的货。
  柳三汴终于被他骂来了。
  慕容彻狠狠瞪着藏身于房梁上冲他奸笑的柳三汴。
  他们无声无息地用唇语沟通。
  柳三汴说:“这回真不怪我,老五出卖了我,程九思盯得可紧了,今儿个你倒霉他高兴,我才能出来透透气。”
  慕容彻气得想打死她。
  合着为了让你透气,我他|妈就活该倒霉!
  慕容彻叹:“五湖出卖了你,六泓背叛了我。”
  柳三汴说:“皇长孙礼贤下士,怨不得老六感恩戴德,谁让老六是个文艺青年呢,谁让你既不会作诗,也不会歌颂他。”
  慕容彻再叹:“十娘到底养了些什么奇葩品种。”
  柳三汴说:“十娘从来都让我们自己择主,我以为主子和奴才,应该是物以类聚,比如皇长孙好诗词歌赋,老六就喜欢他,你好阴谋诡计,我就喜欢你。”
  慕容彻绝倒。
  慕容彻翻了翻白眼,过了很久才叹了第三声:
  “十娘……”
  柳三汴说:“十娘那边我去说,你自己要注意安全,程九思虽然疯,并不蠢。”
  慕容彻闭目装死,直到房间里再没有第二个呼吸声。
  慕容彻想,也许柳三汴只是来陪他说说话的吧。
作者有话要说:  慕容彻与柳三汴的兄弟情

  ☆、公主名十娘

  当今陛下在祭陵时责罚了贤郡王慕容彻,这消息一下子传得很远,有心人们自然将这视为一个信号——
  陛下还是喜欢皇长孙啊。
  陛下完成祭陵之后,这几日都在行宫里住着,准备休整一下,再彻彻底底游览一番东陵风景。
  很快陛下就听见一个可笑的消息——
  慕容彻上吊了。
  陛下闻之,面上非常紧张,急赶慢赶地去看,心里却真的偷偷笑了。
  龙门跳得,狗洞钻得,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陛下知道,慕容彻被软|禁的这段时间,肯定得出点啥事。
  要么是他自己磕点毒|药诬陷给别人,好装作被陷害的样子脱身,要么有人真的给他下点毒|药,再弄成他自导自演诬陷别人的样子,把他坑得更惨。
  慕容彻知道,陛下不太信他,更偏向于认为他自导自演,与其被人害了还得自己背锅,倒不如干脆上吊,大家干净。
  慕容彻知道,陛下最讨厌别人在他眼皮子底下耍花招。
  陛下这时觉得,慕容彻还算是个可爱的孩子。
  慕容彻被人救下来时已经神智不清了,好不容易醒过来直拉着陛下的手说:
  “陛下,孙儿想着不能贴身保护皇爷爷,只觉了无生趣,孙儿不愿做无用之人……”
  慕容彻说得非常煽情,意思是他这辈子的使命就是保护陛下,要是不能保护陛下他宁愿去死。
  老谋深算如陛下,此时也不禁有些感动,拉着一同前来的襄城公主,觉得也是三世同堂了,不由也说了几句软话:
  “天家亦是家,皇爷爷看着你长大,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好孩子,一家子还是齐心的好。”
  襄城公主附和:“父皇所言极是。”
  陛下似又想到什么,转头对襄城公主说:“伯玉他们呢,怎么不来看自己的堂兄弟?!”
  皇长孙殿下名慕容铨,表字伯玉,陛下向来亲热地唤他表字。
  或许陛下心里,一直向着太子一脉,之所以迟迟不肯传位,不过是因为上天垂怜,年岁虽长,还不至于老糊涂。
  可惜人心总是贪的,慕容彻的势力渐渐与慕容铨分庭抗礼之后,慕容铨便再也等不下去,而选择与同样等了多年的太子殿下一起赌一把。
  陛下询问皇长孙殿下的去处,襄城公主只能如实回答,说伯玉近日事忙,她作为姑姑也时常见不到人影。
  陛下闻言龙目骤缩,眼神无比冷戾。
  慕容彻与襄城公主相视一笑。
  襄城公主是陛下的第十位公主,生母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