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很难相信躺在这里的人真的是他的双胎兄长,大宁朝的太子爷。
太医们跪成一片,头垂的几乎触地,就是没有一个人回答谨王的话。
在宫闱中生活这么多年,谨王又怎么会不理解太医的态度代表着什么。
他很不想相信,可是事实就摆在面前。
“二弟,你……过来。”
整个太子寝宫弥漫着一股沉重的沉默,半晌,还是躺在炕上几乎只剩了一口气的太子唤了一声。
谨王回过头去,他却不知要用何种表情来对待太子,他不想丧气,于是他露了一个笑,只是那笑在太子眼中却比哭还难看。
“二弟,”太子艰难的抬起瘦若枯枝的手,向他招了招,示意他过来。
这个简单的动作似乎耗费了他的所有力气一样,即使垂了手,太子还是喘息了好一会才平复下来。
谨王走到太子床边,跪在地上,伏着太子的床榻,“大哥?”
太子缓了好一会儿,终于喘匀了气,“二弟,你不要为难他们了,若是有办法,也不会等到今天,我折腾了这么多天,也累极了。”
说了这一番话,太子又歇了好大一会,他想要尽量将话说的连续顺畅,而不是断断续续口齿不清,这是他作为太子想要保持的最后一点尊严了。
“大哥,没到最后一刻,你怎么就知道没有解决的办法?”
谨王几乎不敢置信太子的态度,要知道,他的兄长,大宁朝的太子爷,平日里性情看似温和,实则骨子里是极有韧性的人,无论是国事还是家事,无论再大的困难,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便不会轻言放弃。
可是如今……
“大哥,我们只要找到那害你的人,必定就能拿到解药。”
谨王劝道:“我回来了,我一定要查出这背后之人,你放心,我一定会救你的。”
第四百零二章:分析
太子苦笑着微微摇摇头,“来不及了。”
谨王想要说话,却被太子阻止了,他的声音很低,可是因为寝宫安静的落针可闻,他的话在寝宫中的每个人都能听清。
“二弟,虽然没有证据,但是这世上想要害我的人你我心中都有数,而且……我知道,你这一路回来,也遇到过很多次的暗杀,若不是范都统派了高手护你左右,你能不能回来……也就天知道了。”
“所以……你说是谁要害我们兄弟?”
谨王点头,回头看了一眼,皇上面沉似水,皇后也是愤怒异常,又悲切的呜呜哭了起来。
“父皇已经答应等我走了,会立你为太子,你要好好的……”
“大哥!”
这次是太子话没有说完,谨王便打断了他。
“听我说。”太子坚定的要求着。
谨王虽然还想说话,可是看到一向亲近的兄长消瘦枯败的面容,和那双已经失了生命亮光的眼睛恳求的看着自己,他除了闭嘴听他说话,是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他只觉的嗓子干涩的厉害,一股愤怒至极悲伤至极的戾气在心底升起,直想要将那背后之人千刀万剐,用更加残酷更加残忍更加令人无法忍受的手段折磨他。
“二弟,你我从来都不只是自己。”
后面这话太子的声音更轻了,若不是谨王将耳朵凑到他嘴边,他几乎无法听到。
“我们有娘有姑姑有舅舅一家,还有我的太子妃和明芳,若是我没了,你又不做太子,你想想会有什么后果?”
太子并没有拿什么朝中大事什么明君之言来劝说谨王,他知道他现在说这些自己这个弟弟是完全听不下去的。
而他,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谨王面色微微一凛,他知道太子的意思,太子薨逝,大宁不可无储君,皇上和朝臣很快便会选一位新储君,若不是自己,按眼下的情况来看,必定会是他们的那位三弟。
三弟做了太子,今后再做了皇上,日后不仅他自己日子不好过,一向支持他们的安成候和长公主以及自己的亲舅舅一家皆会受到清算。
抄家夺爵已算轻的了,到最后很大可能连命都保不住。
至于太子妃嫂子以及侄女明芳郡主,即使最后能够活着,日子却也不会好过的。
“大哥……”
谨王看太子只剩下了一口气,却还想着他们这些人的安危,心里酸楚的无以复加,对那背后害了太子的人就更加痛恨不已,千刀万剐似乎已不足以解他心头之恨。
“答应我。”
太子声若蚊蚋,“不要辜负了我强撑的这一口气。”
“好,我答应大哥。”谨王重重的点了点头。
长宁十七年,四月二十七,当朝太子穆明慎薨,帝后哀痛至极,纷纷病倒,太子一应丧事后事交给太子亲弟谨王督办。
这个消息传到望青城时,已是十多天以后了,此时端午节已过,秦叙端午并没有回来,秦松林倒是回来了,但是他对秦叙的行踪半个字也没有透露。
顾冬雪自是担心不已,只是她也知道,卫所很多事牵涉极大,秦松林既然不告诉自己,便说明这事不是自己该知道的,她倒是没有追问。
直到端午过后的第四天,太子薨逝的消息才传到望青城。
家家户户也都谨遵上意,挂上了白灯笼,禁婚嫁喜乐三个月。
顾冬雪知道这个消息时虽然吃惊,但是因为太子皇宫之类的离自己太过遥远,她倒是并没有想太多。
只是在太子薨逝的消息传到望青城的第二天,秦松林便回来了,他告诉了顾冬雪秦叙这一段时间到底去了哪里,又做了什么?
顾冬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沉默了半晌,方才问道:“爹,你是说木大人是当朝二皇子谨王殿下?”
秦松林点头,“确定无疑。”
“那他为何要跑到北地卫所来当兵?”
顾冬雪实在有些想不通,她原就猜测木成林家世不凡,毕竟他的举止仪态以及气质都不像是普通人家能够教养出来的,只是她所想象的家世不凡也仅仅是官宦人家,顶多是公候之家。
以为木成林到宁北卫的目的和宋家的那两个人是一样的。
只不过是为了镀一层金,好有个好看的履历,回去之后能够更上一层楼。
既然木成林是皇上的儿子,他又早已封王,身份已高至极限,即使他来宁北卫历练,皇上总不可能因为他有了这一段经历,便废了太子,让木成林更上一步吧?
当然,现在太子薨逝了,但是这是最近才发生的事情,木成林总不可能在来宁北卫之前便提前预知。
想到这里,顾冬雪心里一个咯噔。
太子薨逝的时间也太过巧合了,按照这个时间算,应该在木成林刚刚回京不久,太子便死了。
这事会不会和木成林有关?
想到这里,顾冬雪不由的便有些紧张,虽然她知道当今太子和谨王殿下是嫡亲的兄弟,还是双胎,但是所谓天家无父子无兄弟,血缘关系再近的兄弟,在皇位面前,那点亲情很多时候都是不堪一击的。
若是这事与谨王有关,秦叙不但平日里与谨王交情甚笃,且这次还是护送谨王回京,此事若是牵连到谨王,秦叙这个护卫又怎可能置身事外。
秦松林见顾冬雪的表情从惊讶错愕到紧张,继而又变成了担忧。
他略略一想,便知道顾冬雪为何会有这种表现。
没有等顾冬雪再问,他便道:“谨王这次之所以临时决定回京,是因为接到了圣上的密旨,令他尽快回京,并命令范都统派人保护谨王回京一路上的安全。”
“密旨上虽然没有说为何宣谨王紧急上京,当时我与范都统也无从猜测,但是现在太子薨逝,我便有了些猜想。”
“爹想到了什么?”顾冬雪问道。
“谨王在卫所也待了几年,他的身份在我们这里可以说是明了的,我观他平日行事以及性情,并不像个有野心的,反而有几分随遇而安安享清闲富贵的意思,他之所以来宁北卫,据说是他自己要求的。”
“只说是想到兵营里来见识一番,但是他自到卫所,并没有身居高位,而只是谋了个低品小官,每天循规蹈矩,既不特别的出色,也不拖后腿,说的简单一点,他就像到卫所来过日子的。”
第四百零三章:安心
“所以我想,谨王来卫所,既不是为了掌握兵权,也不是为了习得绝世武功。
他很有可能只是因为与太子是双胎兄弟,在他二人成年之后,担忧朝中有人拿这件事动摇太子之位,又怕太子对他有所忌惮,所以才躲到了宁北卫,为的便是躲开这东宫储君之位,躲开日后的大位。”
“他既有如此想法,太子的薨逝必定与他无关。”
秦松林平日里虽然对顾冬雪这个儿媳妇一向和颜悦色,但是也从来没有跟她这么详细的说起外面的大事。
不过那是因为秦叙一直在家,顾冬雪想要知道什么,直接问秦叙就是了,但是秦松林今天这一番细致的剖析还是让顾冬雪有些惊讶。
她的确因为秦松林的这番话放心了许多。
秦松林却并没有觉的什么,他的性子与这世间大多数人都不甚相同,他从来没有觉的女子就必须安守内宅,不能过问外面的大事。
之前他没有告诉顾冬雪秦叙的动向,也仅仅是因为这件事是卫所的秘事,是皇上的密令,卫所也仅仅只有几人知道,他又怎么可能将这件事随意说出去。
可是现在,从京中传来的消息中,不仅仅有太子薨逝,也有谨王回宫的消息。
既然谨王已经安全抵达,这事自然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秘密了。
顾冬雪惊讶归惊讶,但是既然秦松林愿意说,她自然不会傻乎乎的拒绝。
“爹是不是认为皇上之所以密宣谨王回宫,就是与太子有关,是否那时太子便有了不妥?”
顾冬雪试探的问道。
秦松林眼神亮了亮,他不由的对顾冬雪有些刮目相看。
他和范都统有这个猜测,是基于谨王的那次暗杀,以及当初从宣旨内侍口中打听到的一些模糊的消息。
顾冬雪虽然也知道谨王受到了暗杀,但是她能在自己的提示下,这么快就想到了问题的关键,实在让秦松林有些吃惊。
若说现在站在他面前的是秦叙,他倒是一点也不惊讶。
虽然说秦松林并不认为女子就一定要安守内宅,不问天下事,但是他也知道,这世间绝大多数女子都是这样的,自己这个儿媳妇以前似乎也无甚区别,却没想到心思却如此灵透。
顾冬雪在秦松林惊讶的目光中有微微的不自在,她讷讷的解释道:“相公在家时经常与儿媳说外面的事,所以我便也能知道些。”
秦松林点点头,他是知道自己儿子的,也没在这个问题上多做它想。
“爹,那……有相公的消息吗?”顾冬雪忍不住问道。
秦松林叹了口气,“这次护送谨王上京的人都是从卫所中挑选的高手,总共六十多人,但是现在活着的除了谨王之外,也只有七人了。当然,小叙在这七人之内。”
直到听到秦松林的最后一句话,顾冬雪才大大松了口气。
松了一口气的同时,顾冬雪也有些难过,又不知有多少家人要伤心了。
缓了一口气,顾冬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