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道“蒸素鸭”的菜源自唐朝一位自诩简朴的官员,名为郑馀庆。旁的人请客摆宴都是极尽奢靡之能事,生怕被别人笑话了去。他却与众不同,以瓠瓜充作肥鸭待客。
正是“动指不须占染鼎,去毛切莫拗蒸壶。”
幼薇一尝,淡淡的,并没什么特别的滋味。
庾遥和温苍倒是吃得不亦乐乎。
幼薇来不及细问,侍酒的小二已介绍起了第二道菜。
“这道菜名为酥黄独。我们老板娘说了,几位贵宾都是有禅心佛缘的人,一定明白此中深意。”
庾遥笑道:“老板娘真是有心了。”
幼薇定睛一看,原来是芋头切了片,外面裹了一层调味的面衣,炸得金灿灿的。
放入口中,外皮酥脆,还粘着碾碎的果仁,粒粒甘香;里面的芋头已经被滚油炸得熟透,甚是软糯,入口即化,还散发着芋头独有的香气。
正所谓“煨芋谈禅”,名士官宦去寻一位得道的禅师,或指点迷津,或寻求慰藉,一直被视为一件高雅脱俗的事。
雪翻夜钵截成玉,春化寒酥剪作金。品尝着这道“酥黄独”恍若置身于秦望山料峭处探出的一株巨松上,与打坐修行的禅师倾谈,与筑巢的雀鸟共处。
当年唐代知名诗人白居易与鸟窠禅师谈禅论道,惊奇于悬崖峭壁的险峻,说道:“禅师的住处甚是危险。”
鸟窠禅师却道:“白太守您身处的名利场才是险象环生。”
幼薇虽然不爱素食,如今尝过酥黄独也觉得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庾遥对温苍道:“此物甚妙,不过却要趁热吃,若是放凉了,这外面那一层面衣可就不脆了。”
温苍连忙夹了一个,面衣已经不烫口了,酥脆却不减毫分。
庾遥方才细细品味了,向店小二问道:“这里面的果仁香气奇特,似乎不是寻常之物。”
店小二道:“客官真是识货,怪不得我们老板娘要用最好的食材来招呼。这果仁乃是最上佳的香榧子——枫桥香榧,磨成粉末和进面里,再研碎裹在外皮上,方有这难得的甘香。”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第四十四章 醇酒飨宴(中)
枫桥香榧出产于吴越,是香榧中的名品、珍品。
吴越近年来虽然已经臣服大周,但是穿州过省,耗时颇多,只怕这道菜价值不菲。
店小二继续介绍道:“这道酥骨鱼是当季的时鲜。”
鲫鱼虽然鲜美,但是却多有细刺,影响口感。
于是酥骨鱼应运而生。
它以重工重料烹制,使骨刺酥软,可以嚼碎咽下。
幼薇连吃了两道素菜,肚子里的馋虫早就在大闹五脏庙,吵着要油水了。
虽说按照幼薇的理论,鱼也不能算作“单纯的肉”,但是此刻已然是救命稻草一般。
拨开覆在上面的箬叶,便见到三条的半大鲫鱼。
香气浓郁,经久不散。
幼薇边吃边想道,小时候看《红楼梦》,只知道蕉叶覆鹿,如今竟然见识了箬叶覆鱼。
店小二又道:“这一道也是时鲜,柰香蟹盒。”
柰,原本指一种红色果子,所谓“丹柰”。
但是柰香蟹盒里的柰香指的是一种香料,带有浓郁的樟木香和麻凉口感,可以去腥。
取其少许,切成细蓉,拌入蟹肉内,既能祛除腥味,又可以不掩盖蟹肉本身的咸鲜。
做蟹盒所取用的蟹则是一种名为蝤蛑蟹的海蟹,又称为锯缘青蟹或梭子蟹。这也是因着其螯大肉多的缘故。
蟹肉拌过柰香,还要打进鸡蛋液,之后便可放入蟹壳之中进行蒸制。
这柰香蟹盒也配了两个蘸碟,一个是普通的醋,另一个则是将橙子肉剥出来捣碎成泥制成的橙齑。
幼薇心想,从小只知道吃螃蟹要蘸醋,可以去掉螃蟹肉里的寒凉,殊不知还有与橙泥并食的法子,可真是奇了。
店小二接着说道:“这道菜虽然粗俗,我们老板娘却给它另起了个名堂,叫做翻云覆雨,不致于唐突了各位贵宾。”
众人皆好奇这翻云覆雨究竟是何物,仔细一看,原来是酒糟猪手。
庾遥笑道:“方才我请公孙大娘为我们准备些肉食,怕是难为了公孙大娘这样的雅厨。”
幼薇见到猪手不禁喜笑颜开,真可谓是再“单纯”不过的肉了。
猪手提前煮烂,去骨,布包摊开,以大石压匾实,一宿之后再行糟制,风味最佳。
烹饪中的糟醉法最能保持食材的软嫩口感,而且酒糟最能解腻,使荤肉不至于过度肥腻,反而呈现出清爽的口感,甚是咸鲜浓郁。
当然,像幼薇这种醉心肉食的人并不知“腻”为何物。但却大大地方便了庾遥和温苍食用。
幼薇吃了酒糟猪手,顿时觉得身心舒泰,飘然如仙。
店小二再说道:“这道菜是黄金鸡。这名随俗,寓意却雅。我家老板娘说了,愿祝二位公子前程远大,平步青云。”
庾遥和温苍会意,均答谢道:“多谢公孙大娘美意。”
幼薇已来不及思考鸡肉与前程有什么关联,恨不得风卷残云一般吞掉这盘肉。但是她仍然谨记着庾遥的嘱咐,不敢过于放肆,以至于吓着温苍。只因这黄金鸡的做法讲求原汁原味,最大限度的保留肌肉本来的味道。加之适度火候烹饪,鸡皮由粉红转为金黄,瞧上去便令人食指大动。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歌笑牵人衣。
相传唐朝天宝初年,李白已经年逾四十,终于等到了当时的皇帝——唐玄宗的召唤,入长安于翰林院任职翰林供奉。
在此之前李白已经为了出仕多方奔走了十几年。
临行之前,李白宰了肥鸡,又取出新酿制好的米酒,与亲朋故旧美美地大吃了一顿。
此有李白诗作为证:堂上十分绿醑酒,盘中一味黄金鸡。
从此,黄金鸡这道听起来不够风雅的菜式,成为了文人墨客求仕的幸运之味。
除此之外还有花炊鹌鹑、南炒鳝、鼎煮羔羊等等,主食则是笋蕨馄饨,满满地摆了一桌子。
晰儿笑道:“咱们跟着主子出门,今日可是有口福了。”
朦儿也笑着点头。
幼薇道:“你们二人最是辛苦,可要多吃一些。”
传菜已至尾声,店小二又再端上来一个五色碟,呈莲花状,上面摆着五款精致的甜点,分别是红色的蜜煎樱桃、青色的洞庭青团、淡金色的广寒糕、棕色的栗子糕、白色的梅花小饼。
最后奉上一壶雪泡酒,据说有乌梅的甜味。
店小二笑道:“请几位贵客慢用,稍后老板娘还会再来相见。”
说罢便带着传菜的小姑娘们轻手轻脚地下去了。
庾遥笑着悄声对幼薇道:“这一桌子的山珍海味可够你享用的了。”
幼薇道:“这公孙大娘的确手艺拔群,不但不逊色于邢州城御苑的厨子,便是与皇宫大内的御厨相比也不遑多让。”
庾遥道:“我们几个人几经磨难方才离开邢州那个是非之地,还未来得及好好庆祝一番,这一顿就当作庆祝吧!”
温苍笑道:“庾兄说得是,在邢州我可是吃了不少的苦。”
幼薇道:“既然如此,不如饮上一杯?”
庾遥道:“不可,若是醉了可怎么好?”
幼薇央告道:“一杯还不至于醉吧,你若是不放心,还是我们两个先饮了,确认无毒,温苍再饮就是。”
朦儿插话道:“难得主子有兴致,饮一杯也不妨事,我们姐妹看护着主子,出不了什么差错。”
温苍道:“不管你们怎么说,我可是要先饮了,也好早点祛除这一身的晦气。”
庾遥拗不过他们索性一同畅饮。晰儿和朦儿则一边吃饭一边注意着四周的动静。
幼薇笑着说道:“这佐酒的小点心做得可真精致。”
庾遥指着广寒糕对温苍说:“温兄,这广寒糕你可要多吃一块。如今既然来了我们大周,日后必然是要博一个功名的。吃一口桂花香,日后蟾宫折桂,独占鳌头。”
广寒糕其实就是桂花糕。之所以要把桂花糕称作广寒糕必然是因为月宫里吴刚日夜砍桂花树的典故。应考的士子们在放榜前都会吃广寒糕,便是为了讨一个好彩头。
温苍道:“我从前以为自己一生便固守在玲珑山这个世外之地了,从来未曾想过会来到大周,功名利禄更是想都不曾想过。”
庾遥举杯道:“随遇而安,顺其自然。”
幼薇道:“我也觉得做官没什么好,哪有在江湖自在?”
庾遥道:“江湖险恶,你还没怕?”
幼薇笑道:“反正有你们在旁边,我什么都不怕。”
温苍也笑道:“想必是近日苦练柳前辈留下的柳叶合心剑法,已有小成,于是便想着闯荡江湖了。”
庾遥对幼薇道:“你可知眼下的风平浪静并非真的平静,内里都藏着汹涌的波涛。在明处,你有我们几个保护,皇上也在暗中保护你,这才有太平日子过。如果失了这些臂助,你可知这江湖会有多危险?”
幼薇觉得他所言有理,但也觉得扫兴,便说道:“好了好了,这都要回京城了,左右是要回归庙堂。那既然如此,温家哥哥你还是听人言,多温习,早日金榜题名吧。”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第四十五章 醇酒飨宴(下)
众人吵吵嚷嚷,正在兀自玩笑,忽然听见门外又有一阵细碎的声响,抬头一看,公孙大娘亲自端着一个青玉案,穿过帘栊,独自一人进得门来。
公孙大娘一边将青玉案上的几个玉碗端到众人面前,一边笑着说道:“这是今日最后一味,请诸位贵宾享用。”
幼薇见她又是玉案又是玉碗,想来必是什么难得一见的珍稀食材,不料看上去却只是莼菜与笋切成丝做成的寻常汤羹。
庾遥和温苍面面相觑,也甚是不解。
温苍问道:“敢问公孙大娘,这味汤羹可有什么特别的名堂?”
公孙大娘笑道:“公子觉得这莼菜与笋丝看起来像什么?”
温苍不解其意,望向庾遥。
庾遥对公孙大娘道:“难道还有什么哑谜?”
幼薇心想,好好地吃一顿饭,为的就是满足口腹之欲,再让心神放松,怎么临了还猜起谜语来?
公孙大娘笑着道:“莼菜生长于水中,一般都只采摘水面下新发的嫩芽来吃,形状狭长,而且微微卷曲,轻柔如带。再加上白色的笋丝从中点缀,我给这碗汤羹起了个名字,叫做玉带羹。”
玉带,不就是庾遥随身佩剑之名吗?
庾遥略微惊诧,但仍镇定地说:“原来公孙大娘早就看出来了,只是不知我们几时露了行藏。”
公孙大娘俯身便跪,口中说道:“奴婢叩见长公主殿下,叩见庾驸马。”
幼薇吃了一惊,说道:“你,你怎么知道?”
公孙大娘道:“奴婢日前听闻长公主和庾驸马身在邢州,机智神勇,破获了大案。而且早前皇上已将长公主假死之事昭告天下,无人不知。长公主和驸马爷若要从邢州回京,必然要经过相州。更何况,奴婢见几位的风姿,绝非凡俗常人,于是便斗胆揣测。”
幼薇道:“公孙大娘小声些,快快请起。我们如今乃是微服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