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玲珑入骨-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那语声却与马汗一般,被烈日灼烧殆尽。
  庾遥只道他不曾理会自己,又策马喊道:“温兄!”
  两匹马儿一前一后,就此奔向天地之间的尽头。
  铜炉添早香,纱笼灭残烛。
  头醒风稍愈,眼饱睡初足。
  庾遥在睡梦中被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吵扰惊醒,睁开眼起了身又闻见一股油烟香味。
  他披上一件罩衣,走向屏风后面。
  不看则已,这一看着实吃了一惊。
  幼薇点了好几只蜡烛,用铁钎子串着肉块,在那里一边烤,一边吃着呢。
  庾遥哭笑不得,说道:“这才什么时辰?又饿了么?”
  幼薇热情地招呼道:“刚熟,你吃不?”
  庾遥皱了皱眉,摇头道:“我可无福消受。”
  幼薇心情大好,笑道:“可别与我客气啊!”
  庾遥道:“这清晨便大嚼腥膻,难道不会不适么?”
  幼薇笑道:“这腥是什么?膻又是什么?我可从来不知。”
  庾遥被她问住了,只得说道:“绝却腥羶胜服药,断除杯酒合延年。你竟然不会觉得肉食中有难闻的味道么?”
  幼薇笑道:“从未觉得。”
  庾遥细细打量了一会儿她手上的铁钎子,问道:“如此烹制,究竟能否熟透?”
  幼薇笑道:“君子远庖厨。你一个名门公子当然不懂这些,我可最知道。你看啊,这肉都是细嫩的,一小块一小块的,当然烤得熟,若是切得厚了就不一定了。瞧,我还让人取了盐巴来,撒一点上去,有滋有味!”
  庾遥道:“你堂堂一国公主,何必亲自做这些?”
  幼薇道:“这你也不懂了,自己动手有自己动手的乐趣。”
  庾遥道:“等我们离开邢州,一路向南而行,必会经过相州。我曾听闻,相州城里有一名厨,唤作公孙大娘,最擅长烹制精巧奇绝的食物,所试之人无不赞叹不已。到时候我便去将她请了来,为你做一席。”
  幼薇大喜道:“我正发愁这御苑的厨子不能带走,一路上又要隐姓埋名,风餐露宿,恐怕没甚么东西好吃,如此说来我又有盼头了!不过也不必请人家单独做个席面,她可有自己的茶肆或者酒楼?我们去尝尝鲜便是。别再勾带出什么风波。”
  庾遥道:“你说得也有道理,那好,我便带你去一趟‘春日宴’。”
  “春日宴”是大周有名的酒楼,虽然不在国都汴梁,却仍旧声名不减。
  据说它有三五层楼高,飞桥栏杆,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
  幼薇道:“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我也好久没有饮酒了。”
  庾遥道:“多饮伤身,况且我们这一路行来颇不太平,还是保持清醒,少饮为妙。”


  ☆、第四十二章 杏林春暖

  幼薇道:“我也只是说说罢了。如今免不得要步步小心,一朝行差踏错便会招致祸患。”
  幼薇突然见到庾遥额头上沁满了细细的汗珠,便道:“还从未见你晨起便出了这一头的汗。”
  庾遥听她讲起方才发觉,连忙拂去细密的汗珠,蓦地又想起梦中之事,似乎骑马骑了一夜,追温苍也追了一夜,如今只觉得四肢酸痛,筋骨疲乏,于是说道:“昨晚做了个极累人的梦。”
  幼薇笑道:“我昨晚就吩咐了下去,让人给你备了真君粥,清淡落胃,又有杏子香味,清晨食用怕是最合你胃口了。”
  庾遥也点头笑道:“争似莲花峰下客,种成红杏亦升仙。也算是为今日开了个风雅的好头。”
  不多时,御苑的侍女络绎而来,奉上清粥小菜。
  若说这幼薇所言的“真君粥”,却也是有些典故的。
  真君本来是道教里的神仙,而真君粥的真君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名医董奉。
  相传,董奉最爱杏,别的医生为病人看病收取诊金,他却只让康复的病人栽种几棵杏树作为回报。最后,董奉所居的山林,漫山遍野都种上了杏树,这便是为什么好医生会被称为“杏林圣手”。
  董奉一生济世悬壶,广受时人爱戴。
  人们愿意相信,他即使离开人世也会位列仙班,继续恩赐福祉,因此他死后便被称为“董真君”。
  而“真君粥”其实就是杏子粥,是不可多得的一味药膳,有平喘止咳的功效。
  幼薇特意为庾遥和温苍都安排了真君粥做早膳,酸甜开胃,旁的小菜也能进得多一些。
  既用完了早膳,幼薇、庾遥、温苍三人带着打扮成寻常婢女模样的晰儿和朦儿一路向南,往相州而去。
  虽说他们几人改头换面,隐藏身份,但是皇上早已暗中派了人相护,因而穿省过界,一路上倒是风平浪静、平安顺遂。
  几日之后,幼薇一行五人已到了相州境内。
  相州不比邢州,不是关防重镇,因此也无重兵把守。街贩商贾,熙熙攘攘,自由往来。
  庾遥陪着幼薇坐在马车里,温苍骑着高头大马在一旁,晰儿和朦儿则一边赶车,一边观察周围形势,生怕有刺客施袭。
  刚一踏入相州境内,幼薇便对庾遥道:“可算是盼到了!咱们这就去春日宴见识一下吧!”
  庾遥示意她轻声些,笑道:“你这点小心思我还不知道吗?只是切莫张扬。”
  庾遥暗暗指了指外面的温苍,继续道:“别吓到人家。”
  幼薇闻言不觉两颊飞红。
  庾遥轻轻撩起帘子,对温苍道:“温兄,这几日大家未曾投得好栈,也不曾吃一顿像样的饭,如今到了相州城,须得松泛松泛,不然弦绷得久了可是会断的。”
  温苍道:“庾兄说得有理。”
  庾遥又道:“我听闻相州城里有一位名厨,温兄自小生在玲珑山,也是难得一见,不如咱们一起去尝尝鲜。”
  温苍笑道:“若是如此,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庾遥于是吩咐晰儿和朦儿,问过路人如何才是去春日宴的路。
  路边一个金器店的伙计道:“便顺着大路往前走,见到一座气派非常的叠建的高层楼阁便是了。”
  众人依言前行,果然见到一座彩楼欢门,整个门脸儿都是用木条结缚而成,木质窗户涂朱抹绿,栏杆绘以五彩纹样,四周设有金红纱栀子灯罩。
  放眼望去,内里的装饰也是光华璀璨,还尽是些低垂的帘幕和用以格挡遮掩的花竹。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第四十三章 醇酒飨宴(上)

  这时两个店小二一左一右地围上来,热情地招呼道:“诸位客官可是远道而来的?快快里面请。”
  两个店小二居然穿的是长衣布衫,样貌也清俊端正一些。
  幼薇等人暗暗称奇。
  一路经人指引,幼薇等人走进一间宽敞明亮却又私密的房间。
  刚一进屋,幼薇便瞧见了桌上的餐具颇为不同。
  无论杯盏、酒壶还是注碗都是白银制成,可谓豪奢已极。
  店小二道:“诸位客官请在此稍坐,老板娘很快便会来相见。”说罢便退了出去。
  幼薇心中暗想,这便是米其林三星级的酒楼了吧?
  温苍向庾遥问道:“庾兄,店小二不为客人点单,却要老板娘亲自来相见,这是什么规矩?”
  庾遥道:“温兄有所不知,这老板娘名唤公孙大娘,厨艺超群,每日不知多少食客慕名而来。但是她名声大,规矩也特别,从不接受点菜,而是由她亲自对客人们相看一番,依客人的特质来准备菜肴。所以在这春日宴里宴饮,不但可以齿颊留香,更多了番趣味。”
  突然一阵清脆的笑声传入,众人听见一个女声道:“这位公子虽然不是相州人氏,却识闻广博。”
  公孙大娘掀开帘幕,露出真身。
  众人都不免吃了一惊。
  原想着,既然人称公孙大娘,必然是个半老徐娘,谁知她不但年纪轻轻,脸庞娇艳欲滴,身材也甚是高挑匀称。
  公孙大娘低低地施了个礼,拜道:“众位客官有礼了。我是这春日宴的掌柜,贵宾们只管称呼我公孙大娘便罢了。”
  幼薇道:“公孙……大娘?这怎么喊得出口?”
  庾遥笑道:“掌柜的有礼。她的意思是您看上去还是青春年少,以大娘称呼,怕是会不妥。”
  那公孙大娘也笑道:“诸位看来也不是相州人氏,必是慕名而来的食客。我自称公孙大娘,怕的就是外面的人不以厨艺论道,而注目在年龄姿色这些细枝末节上。我虽然为了生计抛头露面,但也是本本分分靠手艺吃饭的良家女子。”
  温苍道:“公孙大娘好气节!”
  不错,若是外人知道春日宴的掌柜是一个清丽端庄的年轻少妇,恐怕徒增许多烦恼和祸端。而这公孙大娘不自恃美貌,一心钻研厨艺,也值得钦佩。
  公孙大娘听温苍唤她,不觉欢喜得很,仔细端详之下,见温苍目似寒星,刚柔并济,心中也是暗暗称奇,于是便说道:“这位公子好风姿,却是从哪儿来?”
  庾遥怕温苍失言,连忙接话道:“我们是许州人氏,去汴京投亲的,途径宝地,特来尝尝公孙大娘的手艺。”
  公孙大娘将众人个个细细打量了一番,笑道:“相逢即是有缘。看几位的言行举止不像是凡俗之辈,我今日定然亲自下厨,做几个拿手的菜来奉上。”
  庾遥也笑道:“我们听过公孙大娘定下的规矩,一向不让客人自点菜品,可是我们一路风尘仆仆,甚是劳累了,还请公孙大娘为我们打点两道荤菜来。”
  公孙大娘仍旧笑道:“那自是应当的,客官们请放心。我这就下去准备了,还请诸位稍作休息。”
  公孙大娘走后,幼薇等人都为即将到来的菜肴甚是好奇。
  庾遥低声对温苍道:“温兄,咱们出门在外,不比在邢州城的御苑,务必事事小心。我有文犀辟毒珠护体,公主如今也是个百毒不侵的体质,一会儿所有菜肴务必由我们试过了,你再食用。”
  温苍笑道:“好是好,只不过也太苦恼了些,我只能祈求那些菜肴的品相不要过于诱人,让我少垂涎几时。”
  幼薇也笑道:“放心,我们不会一点都不留给你的。”
  不久之后,几个不足年的小姑娘端着案子,一个小二充当酒侍,依次地介绍着菜肴。
  “诸位贵宾,这是我们老板娘亲选的一只大腹细脖的瓠瓜,做成的蒸素鸭。”
  幼薇定睛一看,顿失没了兴致。
  原来就是一只青绿色皮子的瓠瓜,对半切开,瓜瓤上用厨刀划了十字花,刀口深至瓜肉三分之二处,上锅蒸熟,瓜肉由白转为透明。
  这可与“鸭”没一点相关。
  随着这道“蒸素鸭”一同上桌的还有另配的两个蘸碟,一个里面混着醋和酱油,另外一碟则是以花椒和麻油熬制的椒油做底,加入了少许白糖。
  店小二笑着道:“我们老板娘说了,这道菜的典故,两位公子一定深知道,便不让我们卖弄了。诸位贵宾远道而来,路途疲累,难免上火,这道菜清甜爽口,最是去火。”
  庾遥与温苍对望一眼,笑着道:“老板娘不但厨艺精湛,为人也幽默风雅。”
  幼薇忍不住问道:“到底是个什么典故?”
  庾遥笑着对她说:“先吃。”
  说完用银制小勺挖出透明的瓜肉,递到幼薇的眼前。
  其实这道“蒸素鸭”的菜源自唐朝一位自诩简朴的官员,名为郑馀庆。旁的人请客摆宴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