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凤江山令-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努力地活着,只要今日之努力能觅得明日之三餐。对于他们来说,便是世间最满足的事。”
  说这些话时,阿箬是想到了劲松禅院外的那个老人家,想到了他从诸暨一路逃难至帝都所经历的种种。
  司马笠两眼出神地望着阿箬,阿箬却也在不经意间触到了他的目光。她是下意识地躲闪,下意识地垂下了头。
  “你一个女子,心中怎地装得下如此多的苍生世情?”司马笠压低了声音,凑近了问。
  阿箬有些惭愧地摇摇头,“我不过是有感而发!”
  司马笠笑了笑,又道:“我很喜欢你的名字,不如以后私底下,我便唤你青箬吧!”
  阿箬心头莫名一颤,但还是立马点头道,“一切但随殿下喜好!”
  司马笠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而后再次举头望月,一言不发。
  月色如水,明亮非常,然而,天际有云,时时将月亮挡住,又成了美中不足。
  阿箬瞥了一眼司马笠那微微扬起的下颌骨,不禁鼓起勇气问道:“殿下,您真的不肯带我去会稽吗?”
  司马笠一愣,垂眸看着她,“这是打仗,都是真刀真枪,不似你在朝堂,还可浑水摸鱼!再说,军营不比帝都,你以为那是你这样的……女人可以轻易呆得住的吗?”
  阿箬有些不服气,直言:“你不要如此瞧不起女人,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近有西楚贺兰旌,她们不都是纵横战场名垂青史的吗?”
  “花木兰从军,那是历史的偶然,至于贺兰旌,你可知,那是寄居会稽时就敢把诸葛有我打得鼻青脸肿的厉害人物,你与她们想提并论……不合适,不合适!”


第314章 赠礼
  阿箬有些气馁地瘪瘪嘴,而后坐在原地不吭声。
  司马笠望着她,良久,方道:“你为什么一定要去?”
  闻言,阿箬心头一怔,却半晌也说不出一个像样的理由,终于,她支支吾吾道:“如果我说,我只是想去看看会稽的竹林,殿下会相信吗?”
  司马笠怔怔地望着她,良久,他终于叹了口气,而后道:“我猜,即便我此番不答应你,你也会想尽办法达到目的。”
  阿箬垂着头,只差点便说:“算你将我判断得清楚。”
  司马笠拍了拍膝盖,而后叹道:“罢了,三天之内若你能将今日那套剑法练得熟练,我便请旨,让父皇准你前去。”
  阿箬喜出望外,连忙拱手道:“多谢太子殿下!”
  然而或许是由于她太兴奋了,这一回,还没待她收回手,自己便重心不稳,径直从房顶之上滚落下来。眼看着就要左脸着地时,幸亏司马笠纵身一跃将她拦腰抱住,这才避免了自己摔得狼狈不堪。
  司马笠的脸颊与她的挨得很近,他那双温热的手却丝毫没有松开的意思,“若你真摔出个三长两短,恐怕便只有彻底绝了去会稽的愿。”
  阿箬双手撑着她的胸口,有些不好意思道:“方才太子殿下好不容易答应了我,可不能反悔!”
  说这句话的阿箬,有种前所未见的娇羞,见状,司马笠觉得很是新鲜,亦很是受用,“青箬,我救过你数次,帮过你数次,可你……似乎从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感谢与我。”
  说起感谢,其实阿箬一早便准备好了,先前还被九公主撞见,惹了后来一堆麻烦,一切只因她突然的娇羞。
  阿箬挣开司马笠的怀抱,抬头望着那人道:“说起感谢,我也的确是准备一件小东西。”
  司马笠先是一愣,而后嘴角微微上扬,好奇道:“什么东西,还不拿出来给我看看。”
  阿箬拱了拱手,“殿下稍安勿躁,那东西捡在我后院的厢房之中,我这就去取来,还请殿下稍等。”
  司马笠应了声去吧,阿箬便风一般跑向后院,那东西,自东宫到元府,都是由她亲自安放的,所以她十分清楚它的位置。
  她将那巨大的布包从雕花的木柜中取出,而后又双手抱回了练功房前,司马笠见她那副费尽心机的样子,不禁问:“这是何物?”
  阿箬将那布包放在花坛之上,而后小心翼翼地打开布包,然后,一个线条流畅、做工精良,通身泛着夺目光芒的银马鞍便出现在了司马笠面前。
  “这个银马鞍十分漂亮结实,殿下只需再加上一个软垫,便可将它安置于马背之上,而后驰骋疆场,所向披靡。”
  司马笠轻轻一笑,啧啧叹道:“看样子你待在兵部,着实有些屈才。”
  阿箬不解:“殿下此话何意?”
  “我是说,你这般巧舌如簧、张口即来,倒分外适合去南市盘下一间铺子,做些小本买卖。”
  阿若眨眨眼,颇有些调皮地顺着他的话讲,“殿下说得即是,若您确实不喜欢这银马鞍,我便将它请回去供在店里,时时膜拜。”
  司马笠一把抢过马鞍,道:“谁说我不喜欢?”
  闻言,阿箬有些惊愕,可是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司马笠便已左手执鞍,右手捧起她的脸颊,而后在她的嘴角轻轻吻了一下。


第315章 该派谁去?
  阿箬听了司马笠的命令,在家中苦练三日,终于到了第四日,她在司马笠面前完整地演练出了那一整套招式,司马笠有言在先,故而也不敢食言,便只得答应于他。
  江南一带的战报在这四日之间,也比先前更为紧张了,一封又一封的紧急军情送至御前,整个朝堂也为此事变得有些躁动不安,先前那个人间富庶之地,整个大兴的盐场和粮仓可以说是已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早朝之际,皇帝手里捏着最新的战报,他压抑着内心的愤怒,问堂中群臣,“东洋倭寇欺人太甚,众卿有何意见。”
  兵部尚书魏朔第一个站出来,“陛下,倭寇可恶,我大兴必除之而后快。”
  “倭寇毕竟只是东海之上一群匪类,所来不过为财,与些安抚便好!”一个紫袍官员反对道。
  “安抚?”魏朔微微转身,“常大人,什么叫安抚,赔上整个会稽谢家,折了整个江南,才叫安抚吗?”
  魏朔言辞桀骜,让那常大人有些语塞,“你……你何必如此出言不逊。”
  魏朔没有理他,只冲上首之人道:“陛下,倭寇确如蝼蚁,可臣亦听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更何况,身经百战的贺将军,亦未能将他们击退,足可说明那些倭寇并非普通的乌合之众。”
  司马佑眉头紧蹙,听完魏朔这一气呵成之语,而后又问,“那依魏卿所见,这一趟,该派谁去?”
  魏朔拱着手,只道:“自然是要一位战功卓著又颇具威望之人。”
  朝中大臣,几乎同一时间,想到了那远在西北凉州的卓启忠。可是,西北重镇,又有北狄为患,卓启忠的凉州军,怎可轻易调动?——大家都知道,魏朔说的,不是卓启忠。
  可是,大兴一统九州二十一年,当初那些跟着陛下南征北战的将领们不是战死沙场,就是垂垂老矣,又有谁,还能担起重任。
  司马佑也有些为难,即问:“众卿可有主动请缨的?”
  武将之列,一片沉默。
  而此刻,阿箬已然听到文官的队伍里有了些刺耳的议论之声,她垂着头,一直等待着那最终的结果,但不知为何,自己心头却有一种莫名的恐惧。
  “陈爱卿,你去?”司马佑点名一品定方侯陈克尽。
  陈老跪在地上,道:“陛下,微臣自去年起,已得软脚病,上马作战已无可能。”
  司马佑瞥了他一眼,想起他确实曾多次告老还乡,皇帝只得挥挥手,又换旁人。
  “英国公,你身体健硕,当堪此重任?”
  英国公唐正跪倒在地,“陛下,臣虽愿领此任,但陛下想是望了,您上月曾与我巡视帝都以东百万驻军的日训情况,不知臣到底应该接任那一头的差事?”
  英国公说话直爽,一番言语倒让司马佑有些不好意思,“既然如此,你还是先将东边的情况落实再说。”
  “是。”唐正亦退回了队伍。
  司马佑放眼望去,整个大兴朝堂能拿得出手的老将如今都被派驻了各地,留在朝中的,又各有要事,青年一辈的将领中,的确也有几个拔尖的,可是,他们资历尚浅,不足以在贺景源那样的老将面前占得主动。
  满朝文武,究竟该派谁去呢?


第316章 儿臣请战!
  正在此刻,站在队伍最前列的蟒袍男子走了出来,他衣襟一掀,径直跪倒在地。
  满朝文武皆是哑然,这个场景,似乎大大超出他们的预料。
  “父皇,儿臣请战!”司马笠简短道,然而那声音,却比任何时候都要铿锵有力。
  司马佑垂眸看着这个自己这个并不是特别了解的儿子,心中不禁五味杂陈。单就能力来讲,他在军营中长大,自小熟读兵法,武功高强的同时又有不凡的战功,不仅超出朝中轻壮一批将领许多,就连许多成名已久的老将,也难以与他相提并论。
  可是,因为他母亲的缘故,自他幼年起,司马佑便觉亏欠他良多,所以很多时候他甚至希望他能心甘情愿躲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以此才能体现他作为父亲的价值,然而,司马笠从未有过这样的时候,他一直冷静稳重,有着超越年龄的稳重,他主动请缨固然是好事,但不知为何,司马佑的心中却始终有着隐隐的不安。
  “笠儿,战事复杂,不同往常,你可想好了?”司马佑心平气和地问道。
  司马笠作了一揖,说:“父皇,于公,儿臣身为太子,自当为保境安民献上一份力量,于私,那些倭寇,袭扰的可是母后故土,儿臣有怎可坐视不理?”
  太子一番陈情,让在场众臣皆感动不已,尚书右仆射曾为炯进言道:“陛下,太子殿下所言在情在理,真让老臣感动不已,还请殿下准奏,让他为陛下为先皇后效一份力。”
  “是呀!是呀!”曾为炯话音刚落,便有许多大臣小声附议。
  司马佑抿了抿嘴,轻轻叹了口气,而后他竟起身,步下台阶,亲自将司马笠扶了起来。
  “笠儿,你身为太子,敢做此表率,朕心甚慰!”说罢,他还轻轻拍了拍司马笠的手,以示由衷地肯定。
  司马笠退后一步,拱手道:“谢父皇夸赞,儿臣恳请父皇应允儿臣所奏。”
  司马佑微微颔首,负手回到了龙座之上,“若以你为主帅,你还需哪些人手?”
  司马笠再次跪地,道:“一应副将皆由父皇和兵部安排,儿臣没有异议,只是,儿臣需要两个人同行,还请父皇准许。”
  “哦?”司马佑有些惊讶,“你需要与谁一道呀?”
  “尚书左仆射容隐之,”司马笠顿了顿,“以及兵部司库元青。”
  闻声,阿箬心头一紧,只不知司马佑会如何回答。
  孰料,司马佑竟点点头,说:“容隐之足智多谋,的确可为你帐前出谋划策,至于元青嘛,忠勇可嘉,也是青年才俊一个,正好上前线历练历练,长长见识。”
  阿箬在心头长舒一口气,幸亏司马佑在这件事上答应得干脆利落。
  而后,司马佑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宣布了旨意,“着令,封太子司马笠为平南大元帅,拨十万兵马,赐尚方宝剑,帐前代行天子事,封尚书左仆射容隐之为监军,封兵部司库元青为一等侍卫,二人皆要紧隋太子左右,不得有误!”
  说罢,阿箬等三人赶紧出得行列,而后叩首道:“臣接旨。”
  司马佑顿了顿,又说:“至于其余副官武将,明日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