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后守则-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笑着道:“没关系,过两天哥哥带你去射,到时候一定能射中。”
    桓小皇子眼睛都亮了起来,道:“太子哥哥要说话算话。”
    太子笑道:“说话算话!”
    太子又摸了摸桓小皇子的脑袋,看着这个弟弟。他长得像父皇,桓小皇子也长得像父皇,所以他们是有些相似的。
    太子在心里道,没有关系,他保护不了她没有关系,以后桓儿由他来保护,他会好好照顾和疼爱他的,想疼爱自己的儿子一样疼爱他。
    桓小皇子伸手将太子放在他脑袋上的手拿了下来,然后对着太子呵呵的笑。
    而穆清看着他们兄弟和睦的样子,不由温柔的看着他们笑。
    先后是她钦佩的主子,现在的林嫤也是她用心辅佐的主子,她希望无论是太子还是六皇子以后都好好的,能够兄弟情深。(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三章 想到一块去(10月月票690的加更)
    
    太子从长坤宫出来之后,回到了延庆宫,然后将赵凛请到了自己的书房。
    太子将林嫤跟他说的话跟赵凛说了一遍。
    赵凛听后有些钦佩道:“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还可以趁机抬高殿下在读书人中的名声,皇后娘娘的确是个聪明人。”
    其实赵凛也想出一个办法。
    承天门外跪着的那些读书人要求重开春闱,说到底不过就是想要求功名,而想求功名也不过就是求高官厚禄罢了。
    现在他们利益一致,所以能够合众一心的一起闹事。但若从这些人里面找几个出来许以官爵,各个击破,不用他们出手,这些人自己就能出来反水,指着其他人骂不敬朝廷,胁迫皇上,有辱读书人的体面。而没有得到利益的人自然不会甘心,也会骂他们轻易被朝廷收买,有辱读书人的高风亮节。
    到时候两边对骂起来,再找些人加点油添点醋,到时候他们能将对方各种丑事品行不端的事都揭出来。这时候再谈什么春闱不公请求重开春闱都成了一个笑话了。
    不过朝廷许出来的话不能毁诺,这样做的坏处就是,必须对这里面的一些人进行妥协,给他们官爵。
    但现在皇上明显是你非逼着我给你什么我越不给你什么,要不惯得你心都大了,以后这些读书人次次都这样来一下,他还次次都要妥协?
    正因为这主意不会合皇上的心意,所以赵凛一直没有跟太子说。
    赵凛接着还想到了一个更狠的招数,对太子道:“在请大儒来品评这些文章之前,跟那些闹事的书生说清楚,若是大儒点评出这些人的文章不如考中者,这次在承天门闹事的人一律取消举人功名,今后不得再参与科举,亦不能被推举为官。”
    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最让他们害怕的是什么,是取消他们的功名且以后不能参与科举。
    这些人自小就开始读书,手不能替肩不能挑,除了读书考功名其余的事能有几件会做,这样一下子就卡住了他们的命脉,也省得惯着这些人以后时不时的就有人来一下胁迫朝廷。
    太子点了点头,赞同他这样的想法。
    不过现在太子忧心的是另外一件事,对赵凛道:“彭老先生如今已经年近七十了吧,他自从辞官之后就不再管朝中事,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请得动他出山。”
    赵凛对太子道:“臣当年曾师承过彭老先生,若是殿下信得过臣,就让臣去河北松山书院走一趟吧。”
    太子点了点头,对赵凛道:“赵卿尽力而为,能请得动则请,请不动也用不着勉强。”
    赵凛道是。
    太子又对房公公道:“研磨,孤要写道折子呈给父皇。”这件事肯定是先要经过父皇的。
    等将折子写好之后,太子交给赵凛,道:“赵卿帮孤看一看,折子这样写可成?”
    赵凛结果看了一眼,然后对太子道:“可以,殿下就这样写。”
    太子点了点头,等太监将墨水吹干之后,带上折子去了勤政殿见皇帝。
    皇帝看完折子之后,脸上并无异色,问太子道:“这是你想出来的法子?”
    太子并未隐瞒,对皇帝道:“是母后指点儿臣的。”
    皇帝没说什么,对太子道:“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六部官员你觉得需要谁协助的,尽可调动,不必问朕。”
    太子道是。
    等太子走后,万公公笑着对皇帝道:“皇后娘娘真是聪明绝顶,竟然跟皇上想到一块儿去了。”这句话奉承了林嫤,更是奉承了皇帝。
    皇帝哼了一声,道:“聪明绝顶有什么用,尽献给太子去了,在朕面前就可劲儿的装傻。”
    万公公突然抬起手在自己面前扇了扇,皇帝看了问道:“你干什么,有蚊子?”
    万公公笑道:“回皇上,没蚊子,奴才是闻到了一股酸味。”
    皇帝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道:“朕看你是皮痒想挨板子了。”
    让人说出来他竟然跟自己的儿子吃醋,可是一件难堪的事。
    万公公笑呵呵起来,又道:“人家都说女人在喜欢的人面前才会变傻,在外人面前才会变精明。皇后娘娘在皇上面前傻气,这是因为皇后娘娘心里有皇上呢。”
    皇帝听着心里舒服了一些。
    万公公见皇帝心情好了,接着又问皇帝道:“皇上,查到那个姓邱的手上的银票的确是从宣国公府里出来的,他也的确跟宣国公世子还有接触,还是否继续往下查?”
    皇帝道:“查吧,问罪起来,总要让宣国公心服口服才好。”
    这次是该给宣国公府一个教训了,省得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出暗招。他对宣国公府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
    万公公道是。
    而另外一边,赵凛回到了家中。
    林婼拍了拍站着面向她背书的文郎,对他道:“今天先到这儿吧,娘明天再检查你背得怎么样。”说着站起来,走向从外面进来的赵凛,道:“大爷回来啦。”然后将他迎进来,替他脱了外面的大衣。
    赵凛问道:“几个孩子怎么样?”
    林婼道:“挺好的。”说着又道:“哦,对了,今天王首辅的一个小厮送了一封信来,说是给您的。”
    赵凛问道:“写的什么?”
    林婼道:“我怕里面写的是朝政大事,就没看。”
    赵凛点了点头,然后道:“去拿来让我看看。”
    林婼道是,然后进屋去将信拿了出来,递给了赵凛。
    赵凛拆开看了看,接着眼角翘了起来,哈哈笑道:“果然姜还是老的辣,王首辅竟然想出了跟皇后娘娘一样的办法。”
    林婼奇道:“里面写了什么,让大爷这么高兴。”
    赵凛摇了摇头,将信放回了信封里。
    这次的时间事涉王首辅最看重的孙子,他是不好向皇上或太子提出这个建议的,所以他让人来告诉他,是因为他一定会告诉太子。
    只是他大概没想到,皇后比他更早想出了这个法子。
    皇后娘娘虽然是女子,但巾帼不让须眉,眼界甚至不亚于一般的女子。
    赵凛接着又对林婼道:“对了,给我收拾一些行礼,我明天要出趟差,大概需要几天。”(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四章 认罪(10月月票720的加更)
    
    河北的玉麓书院离京城并不远,一个来回大概四天就足够了。
    赵凛的口才了得,倒没想到真的请动了彭老先生,而彭老先生有帮忙请动了其他几位大儒。
    而由大儒对考生科考时的文章进行点评的消息是早就通过张榜告知下去的了,等到了那一天,承天门外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大儒们与闹事的考生唇舌大战,论口舌那些考生是争辩不过大儒们的,论文章他们也写不过这些早年成名的大儒。
    最后大儒们将他们的文章点评得一无是处,其中有一老者,直指他们的心思不用在读书上,却想通过胁迫朝廷获取功名,行为不端,为读书人的耻辱。
    最后这些人按提前说好的全部被取消功名,带头鼓动书生闹事的被下狱,其中就包括了韩仲元——他同样被取消功名。同一时间,那位姓邱的幕僚同样被捕。
    而此时惠王府里,惠王十分失望的对惠王妃叹道:“没有想到,这一计策也未能成功,倒是增高了太子的威望。”
    大儒的话比起这全部的书生说春闱不公更奏效。
    惠王妃安慰惠王道:“殿下不用过于失望,这日子还长着呢,我们总能找到机会扳倒太子。”
    惠王摆了摆手,然后站起来出去了。
    长坤宫里。
    慕兰此时同样笑着对林嫤道:“还是太子殿下聪明,请了大儒来对那些酸书生的文章进行点评,直接让那些臭书生丢脸。”说着哼道:“读了几个书还真将自己当回事了,该敢跪在承天门胁迫皇上。”又呸了一声,道:“承天门前的地板让他们跪过都嫌脏了,这些人就该扔到刑部的刑房蹲着去。”
    只剥夺了他们的功名还是太便宜他们了。
    瑞公主在旁边道:“都是姓吴的那府人太坏了,还敢想编排母后坏母后的名声。”
    慕兰笑着道:“我听常出宫办差的小太监说,现在宫外已经没人编排娘娘了。反而那些乞丐们倒是编排起宣国公府和昭阳宫那一位来了,说她和宣国公府恣势弄权,鼓动书生闹事,污蔑娘娘。”
    反而娘娘在那些传唱的小词里面被塑造得极其慈善,吴贵妃几次做坏事娘娘都向皇上求情放过她,希望用爱感化她,结果贵妃娘娘恩将仇报,这次又故意坏娘娘的名声。
    就是不知道,这次是谁做了好事不留名,帮娘娘澄清了污名。
    瑞公主脸上得意,眼睛和眉毛都快飞扬了起来。这可都是她和晟哥哥还有元郎的功劳呢,吴家找人编小词,他们也会呀。
    不过这件事她是不能跟母后说的,母后不许她出宫,要是知道她又逃跑出宫去,肯定会被骂死的。
    林嫤眼睛瞥向瑞公主,看着她得意洋洋的脸,微微笑了一下,但却并不说话。
    而在勤政殿里。
    皇帝看着从韩仲元和那位邱幕僚嘴里撬出来的证词,吩咐旁边的万公公道:“去将宣国公和宣国公世子请进宫来吧。”
    万公公道是,然后出去了。
    等宣国公和宣国公世子进来之后,皇帝将手里的证词扔到他们身上,喜怒无色的问道:“你们怎么说?”
    宣国公和宣国公世子相互对视了一眼,接着将证词拿起来一目十行的看了一眼,接着宣国公世子站起来,声色厉厉的道:“污蔑,这一定是污蔑。这姓邱的是臣赶出去的幕僚,就是因为他手脚不干净,所以臣才将他赶出去。臣怎么会指使他去做下这种事,况且那姓邱也也并没有指认臣是幕后指使之人。至于这个韩仲元,臣从不曾与他接触过,他的证词不可信。”
    皇帝看着他没有说话,抓进来拷问的姓邱的和韩仲元,那姓邱的嘴倒是挺硬,到现在都没有供出宣国公府或宣国公世子半句。但那姓韩的嘴巴叫比较好撬了,三遍刑具一过,最后什么都招供了。就是姓邱的指使他的,而姓邱的跟他明示过背后有宣国公府撑腰。
    但是单凭这些证词,的确是难以认定是宣国公府所为。
    皇帝又将两张银票扔到他们身上,道:“那这个呢,这个是从韩仲元鼓动书生闹起事来之后,你的小厮从惠通票号取出来的银票,后来这些银票被姓邱的拿去给韩仲元用于收买其他的书生。难不成你还想说,是你身边的小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