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后守则-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这种事情是说不清楚的,三人成虎,积毁销骨,说得多了不是也成了是了。但你真正要说林嫤插手了哪一件政事,他们也说不出来,顶多就拿王砚的事情说一说。
    林承良道:“皇上,干脆将那姓邱的抓起来,百样刑具都给他上一遍,臣就不相信撬开他的嘴。”
    他非要让那姓邱的供出宣国公府来不可,他们姓吴的王八蛋,朝堂上正面争不过他们林家,惠王争不过太子,就用这种阴私的手段。
    皇帝却摇了摇头。
    宣国公府既然能放心的让姓邱的出来代他们出头,必定是对他的忠心有足够的忠心,就算将他抓起来严刑拷打,姓邱的也只会将所有的事情揽下。
    皇帝对林承良道:“这件事朕知道了,其他的事交给朕吧,你下去吧。”
    林承良有些不甘心,喊了一声:“皇上……”
    林嫤对他摇了摇头,示意他别开口。
    林承良只好有些失望的对皇帝道:“是,臣告退。”
    等林承良走了之后,皇帝对林嫤叹了口气,道:“宣国公府对朕有从龙之功,就算私心过重,但也的确是帮了朕,朕原本是希望他们能善终的,以后也会留下圣旨给太子,在朕百年之后留条生机给宣国公府。还有筹集修建南北直道的款项时,就算是朕故意算计了宣国公府,但他献出的这大笔银子也的确是帮了朕大忙,朕都记在心里。但是宣国公府行事,真是越来越令朕失望。”
    林嫤没有说话。
    很多时候皇帝都是十分重情之人。或许是小时候没有享受过温情的原因,别人对他一点好,他都会记在心里。像是吴贵妃,有诸多惹怒皇帝的地方,但想到她是真心待他,他也依旧让她在贵妃的位置上,享受着尊荣,还有宣国公府也一样……
    就是当初的江氏,若不是她做得太过了,念及她为他生了五皇子,他都不会杀了他。
    皇帝继续道:“朕对惠王有所打算,准备过多几年就将他过继出去,这样绝了他储君之位的念想,也让太子放心,由他做个无权的太平王爷。看来这件事,也要提前了。”此次的事,皇帝不相信惠王不知道或没有参与其中。
    林嫤对皇帝的这个想法倒是一点不意外,从他封二皇子为惠王开始,她便觉察出了皇帝的意思,他以后大约是会将惠王过继出去的。
    皇帝追封自己早夭的兄长为“惠王”,再将二皇子封成“惠王”,哪有这么巧合的事。
    皇帝想要每一个儿子都好,但是皇位只有一个,那他只能将皇位给他认为最适合的那一个,然后觉了别的儿子的念想。
    而惠王以前或许没有想到,但是现在大概也渐渐觉察出了,所以才越来越急了。
    皇帝脸上有几分郁郁,毕竟儿子跟自己对着干可不是什么好事。
    林嫤见了,不由笑着转移话题道:“桓儿这小子应该回来了吧,前些时候太子送了他一把小弓,他现在天天是拿着这把小弓跑到御花园去,见人就射。我怕他射伤了人,就让人在花园里弄了几个草垛做的草人给他射。”
    桓小皇子力气小,射箭也射不远,箭羽又是木制的,其实也射不疼人的。但桓小皇子总有长大力气大的一天,林嫤怕他射人射习惯了养成了他不把人命放在眼里的性子,所以禁止他对着人射。
    皇帝想到桓小皇子,脸上舒展开来。
    是啊,他不止惠王一个儿子,他还有桓儿,他还有太子。
    皇帝吩咐旁边的慕枝道:“去看看桓儿回来了没有。”
    他话音刚落,门上的珠帘就响了,桓小皇子一只手拿了弓,另外一只手还拖了一只大雁,笑着从门外跑进来,身后还跟着拿着大弓的四皇子。
    桓小皇子见到皇帝在里面,眼睛亮了一下,将大雁仍在地上,跑过来走到皇帝身边,笑着喊了一句:“父皇。”说着转过头指着地上的大雁,得意的对皇帝道:“看,我射的。”
    皇帝笑着伸手将他抱了起来,道:“桓儿射的呀?”
    桓小皇子点了点头,道:“四哥把着我的手射的。”
    皇帝看着进来给他们行礼的四皇子,含笑着夸了一句,道:“不错,弓箭有长进。”
    四皇子听着高兴起来,道:“谢父皇夸赞。”
    四皇子如今已经隐隐是半个大人,跟林嫤站在一起都已经快有林嫤高了。当然,比皇帝还是差点。
    他从去年开始就不再住在后宫,而在前宫有了自己单独的宫殿。
    桓小皇子听到皇帝的话却是有些不满意了,坐在皇帝膝盖上鼓着脸颊一脸的不高兴,怎么只夸了四哥没有夸他,他也一起射了。
    皇帝低头看着他的模样不由笑了起来,然后又夸了桓小皇子道:“桓儿也很厉害,这么小就能把大雁射下来,以后肯定是个骁勇善战的大将军。”
    桓小皇子这才有些满意的笑了起来。
    皇帝又吩咐道:“将这只大雁拿下去给厨房。”说着又亲了亲桓小皇子,道:“父皇和母后享一享桓儿的口福,今晚烤雁肉吃。”
    桓小皇子一高兴,笑眯眯的跟皇帝夸下海口道:“我明天还去打,打给父皇吃。”说完还特别强调了一下:“我自己一个人去,用箭射下来!”
    皇帝听着哈哈的笑了起来,刮了刮桓小皇子的脸颊,道:“好!”说完又对林嫤道:“这小子爱耍弓弄剑,根骨也好,等过两年再大一点,让你父亲进宫来教他功夫。”
    皇帝陪着桓小皇子说了一会儿话,心情渐渐好了起来。
    等到了晚上,桓小皇子非要挤到皇帝和林嫤的床上来睡。珏公主跟桓小皇子争宠争习惯了,也要上来。最后两个人是带了两个孩子睡的。
    到了第二天,皇帝上完早朝,林嫤陪他用完早膳然后送了他去勤政殿之后,接着便吩咐慕枝道:“你去延庆宫,将太子殿下请到长坤宫来。”
    慕枝道了一声是,然后出去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二章 护佑(10月月票660的加更)
    
    太子坐在长坤宫里,越过中间端着茶碗放到他的跟前的宫女,看着对面的林嫤,目光里有些隐隐的关心。
    宫外那些流言太子自然也知道,他听到时都觉得愤怒,更别说是她。
    林嫤依旧是稳稳的坐在椅子上,端着茶碗吹了一口里面的茶水,然后抿了一口茶。
    太子问道:“你……找我来是为了什么事?”
    在皇帝不在的时候,太子还是不喜欢叫林嫤“母后”,哪怕他现在已经承认她是父皇的妻子。
    而这一句话更像是没话找话,因为太子猜测林嫤找她因为是为了宫外的那些流言,以及跪在承天门里的那许多书生。
    说实话,林嫤虽然对宫外针对她的那些流言不爽,但并未过多放在心上。更令林嫤放在心上的是承天门外跪着的书生,这么多书生一起闹事,而且事关科举,既不能杀了也不能任由他们继续在那里胁迫皇帝,这才是令人头疼的地方。
    说林嫤干政全因本届科举身为林嫤妹夫的王砚高中而起,而解决了书生闹事之事,宫外的那些流言也会自动不攻而破。
    林嫤道:“书生跪在承天门外闹事,你怎么看?”
    太子皱了皱眉,道:“这么多书生一起闹事,的确是让人头疼。我正在跟东宫的辅臣还有赵大人商量想办法解决这件事。”
    林嫤道:“这件事虽然让人头疼,但要解决这件事,倒也不是毫无办法。本宫这里有一个法子,你可以回去跟东宫的辅臣商量看看可不可行。”
    太子看向林嫤。
    林嫤继续道:“文章是好是坏,还是能比评一二的。那些书生不是觉得科举不公才会让自己落第吗?那就找几个大儒出来,将所有考生的考卷张贴在承天门上,当着他们的面直接对文章进行点评,看他们是不是真的比考中进士的那些人的文章写得好。”
    太子眼睛动了动,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林嫤继续道:“而这大儒,越有名望越好,或者就是他们所在书院的山长或老师。”
    让他们的老师来点评他们的文章,总不能说是有人故意偏袒了吧。
    林嫤再道:“有一个人,太子可以将他请过来。即是先帝时悼太子的老师,彭老先生!”
    太子问道:“先帝时候的太子太傅彭稳?”
    林嫤点了点头。
    太子微蹙了蹙眉,彭稳是先帝时陈皇后所生的悼太子的太子太傅,他当年二十岁高中状元,一时传为佳话。二十四岁被先帝钦点为刚十岁的悼太子的老师,成为大梁开朝以来最年轻的太子太傅。后来悼太子在储位之争中被二王爷所害,彭稳便辞官归隐,在家乡开办书院,并主动开放家中藏书,供贫寒学子抄录后来皇帝登基,有心请他重新归于朝堂,但皇帝派去的人三顾茅庐而未曾相见,一心归隐,著学立书,教书育人。而他归隐的这二十多年,桃李遍布天下,朝中许多官员都曾是他的学生,包括今科春闱的学生中,都有许多他书院的学生。
    林嫤继续道:“以彭老先生的名望,你要是请得动他,那请其他的大儒便也容易得多。”
    能被尊称为大儒的,除了名望大,但往往也有一身臭脾气。他不想来的时候,就是皇帝下令让人逼他来,也不见得他肯来,大不了他就给你一头撞死。
    太子看着林嫤,沉默了一会,问道:“既然你心里早已有办法,为何不亲自告诉父皇?”
    林嫤没有说话,而是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
    太子明白过来,她是准备把这个机会让给他来向父皇表现。承天门外跪着的那些书生,令他们头痛,但也令父皇头疼。
    加之若他能亲自请得动那些大儒,说明这些大儒便是也承认了他这个太子的,这有利于建立他这个太子在其他读书人中的威望。
    太子从椅子上站起来,垂着眼,对林嫤拱了拱手,准备退出去。
    等走了几步,又转过头来看着林嫤,问道:“在你心里,我这个太子是不是一直都需要你来护佑?”
    林嫤提出的办法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但太子并不觉得多么高兴,这让太子觉得自己在她面前好像永远只是个孩子,永远都需要她来护佑和辅佐。明明他一直都在让自己变强,他希望有一天他可以保护她,而不是让他来护佑。
    林嫤叹了一口气,对太子道:“我并不是觉得你一定需要我来护佑,而是护佑你是我的责任。”
    当初林家为什么要让她进宫嫁给皇上,当这个皇后,她一直都记得。
    太子没有再说话,转过头从长坤宫出去。
    走到门口时,正看到穆清牵着桓小皇子从外面进来,桓小皇子手里还拿了一把小弓箭。
    桓小皇子今天没有四皇子手把着手所以没有射中大雁,很有些失望,不断的跟穆清念叨道:“等过两年我长大了,力气大了,一定可以射中大雁……”
    太子隐去脸上的情绪,然后笑着对桓小皇子道:“桓儿去干什么了。”
    桓小皇子看到太子很高兴,笑着跑过来,喊了一声:“太子哥哥。”
    太子伸手将他抱了起来,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
    桓小皇子跟他道:“我今天去射大雁了。”然后又失落的低下头来:“但是没有射中!”
    太子笑着道:“没关系,过两天哥哥带你去射,到时候一定能射中。”
    桓小皇子眼睛都亮了起来,道:“太子哥哥要说话算话。”
    太子笑道:“说话算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