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人不知道,李若松却是听父亲提过,他这位姑姑入宫十多载竟是从未见过圣上,就连选秀都是皇后主持的,皇帝并未出面,若非有一年皇帝醉酒走错了宫殿,他这位姑姑没准直到老死宫中都只能是完璧之身。
得封为妃也不过是因为她是唯二怀有皇帝身孕之人,虽然生的只是个公主,却依然母凭女贵,得以受封为兰妃,自此就在宫中守着女儿过日子,说起来也算是个可怜人。
李若松对自己大爷爷的印象也是极好,虽然打交道不多,却明白他这位大爷爷是真正君子端方之人,发妻一生仅生一女也绝不纳妾,处事公道不重名利,可以说,李家能够在松江府还有点名声,他的大爷爷居功至伟。
正因为如此,李若松由衷的希望大爷爷不会因为自家祖父的话对成栋有什么不好的印象,虽然,之前的成栋确实荒唐了一些。
就在李若松脑子里面想东想西的时候,李百任开口了,他的语气很淡,“嗯,百方有心了。”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听在众人耳中却是各有所思,李若松自然是松了一口气,他明白,大爷爷不会因为今日的事情对成栋有成见。李百方却觉得自家兄长这是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他乐得当个甩手掌柜,成栋这种滚刀肉,光是恶心自己那多难受,自然是要把他推出去,恶心恶心自家这个打小就出类拔萃的大哥,想到将来大房那边鸡飞狗跳的日子,李百方就觉得心里头舒畅的很,对于把长子过继出去一事竟是有些迫不及待起来。
21、过继文书
“该说的话弟弟已经都说完了,兄长可千万莫怪弟弟多事。”
“不会,既然你与弟妹均已同意此事,且国良也无异议,过继一事就这么定下吧,择一黄道吉日开祠堂便是。”
“要弟弟说,就不用择日子了,今日便是黄道吉日,依弟弟看来,反正都是要过继的,恰好今日又是松儿的夫郎奉茶的日子,不若先把过继的事情办了,兄长和嫂嫂还能喝一次孙夫郎的茶。”
李百任看了看李百方,李百方被李百任的眼光扫到,只觉得浑身上下的汗毛都竖立起来,这种感觉他并不陌生,从小到大,李百任一旦生气了就会用这种目光看人,直叫人受不了求饶为止。
李百方下意识的想要开口认错,嘴刚张开,立刻反应过来无论如何今日不能处于下风,否则以后当自己成为族长了,要怎么样压制自家这位兄长,想到这里,李百方咬着牙克制住自己快要出口的话。
李百任颇为意外,挑了一下嘴角,这个弟弟倒是比以前有出息些,看来还是银子的诱惑力比较大,不过李百方说的也有道理,早点把国良过继过来确实有好处,既然他这个当亲爹的都不介意如此磋磨自己的亲儿子,他这个当大伯的就更没必要觉得尴尬,当下便说道:“却之不恭。”
李百方高兴的一下笑了出来,成了,族长的位置到手了,他倒要看看自家这位样样都优秀的兄长在失去了族长之位以后还怎么耀武扬威,还怎么在他面前装腔作势。
“成,那咱们现在就去祠堂。”李百方笑呵呵的从凳子上站起来,“咱们先把过继文书给写了,我来说,国良你来写。”
听到李百方的话,李若松的脸色一下变得很难看,不止是他,李国良夫妇二人甚至是成栋的脸色都不太好看,过继长子已是于理不合,不过反正他们一家也不愿意继续在二房耗着,过继出去便过继出去,只不过,他们的顺从和不争却让人得寸进尺步步紧逼,现在更是提出让李国良亲笔写自己被过继的文书,实在是欺人太甚。
只可惜,这个欺辱人的人是李国良的亲爹,是李若松的亲爷爷,他们就算把牙齿给咬碎了也只能往肚子里吞。
李百任也是脸色铁青,他一直知道自己的弟弟是个拎不清的,原以为不过是偏心小儿子大孙子,这倒也无妨,人心都是肉做的,偏疼哪个孩子本也是无可避免之事,只不过他没想到李百方竟然偏心到了这个地步。
就在李百任准备开口制止的时候,李百任见笔墨纸砚已经拿过来了,便对李国良说道:“写,立过继单人李百任,今因年过五旬无有子嗣,邀本族亲友人等共同见证,将胞弟李百方的长子李国良过继为儿子,以承宗祀,其名下一应房屋田产均为继子李国良继承,过继后李国良当奉养李百任、李黄氏二老,养之以道、葬之以礼,族中其他人不许阻挠,立词文书为本人心甘情愿,各无反悔,立单为证。”
成栋不知道李国良写下这些字的时候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他只知道,如果是他碰到这种事情,他绝对会当场撕了这张纸,掰断这支笔,管他是不是亲爹,打了再说,只可惜,那不是他爹,那是他夫君的爷爷。
李国良的手一直在抖,写出来的字完全没有平时的风骨,一个一个歪七扭八的字迹就像是他现在悲愤莫名的内心,他已经快四十岁的人了,却遭遇到这样的事情,罢罢罢,以后便踏踏实实的在大房过日子,自己的亲人只有父母姐姐以及妻儿,至于二房,今日过后只是自己的二伯二伯母以及堂弟堂妹们了。
李百方满意的拿过李国良写好的过继文书,对李百任说道:“兄长,咱们这就去祠堂将此事告知祖宗知晓,这可是大喜事。”
李百任淡淡的看了一眼,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回头我会跟庶支讲明白,即日起,咱们松江李氏一族的族长之位便由你来担任。”
李百方闻言,笑的更加开怀,便是刚才一直脸色铁青的李刘氏也是一下变了一张脸,刚才有多愤怒现在就有多欣喜,他们二房总算是时来运转了,果然,李国良这个长子就是个讨债的,幸好已经过继给大房了。
22、礼成
李府分为东院和西院,东院住着李百任夫妻俩,说是东院其实只是个三进的小院子,而西院则有大大小小十一个院子,最小的院子也比李百任住的东院大不少。
当初分府的时候,李百方以他们二房人多为由要求按照人口来分院子,他连分给李百任夫妻的院子都提前想好了,说是长子应住东边,且长房人少当少分些房子,反正长房也只有两个人,分多了没用,总不是空着。
李百任不知出于什么考量,很干脆的同意了李百方的提议,带着老妻和几位老仆收拾好行李搬去了东院。李氏祠堂以前位于李府正中间的一间院子,分府之后被迁到西院靠后的一座院落。
开祠堂原本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情,除了族长以外,族老也要到场,只是李氏一族的族老却全部是庶支的,自从京城李氏一族另开宗祠之后,这些族老们再也没有回过松江府,逢年过节的祭拜祖宗都是在京城的李氏祠堂。
李百任的老妻黄氏已经在院子里等着了,她接到消息的时间比较晚,却比他们一行人脚程快,见李百任过来了,便微微笑了一下,走了过来,跟在李百任身后走进祠堂。
能够有资格进祠堂的只有李百任夫妻二人,李百方夫妻二人,李百方三个嫡子及其正妻,嫡孙及其正妻或正君。进入祠堂也是按照长幼尊卑的顺序来的,李百任夫妻二人先进入祠堂,点香,上香,磕头,李百方夫妻二人次之,随后是李国良夫妻,李成良夫妻,李业良夫妻,然后是嫡长孙,嫡次孙,一直到嫡六孙的时候才轮到李若松和成栋。
成栋还是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宗祠,高大的黑漆木门,成排的写着人名的牌位,点在两边的长明灯,可能是祠堂大门常年关闭的缘故,大厅里整体氛围显得非常阴森。
在遭遇穿越这种事情之前,成栋是不相信什么鬼神的,他是标准的无神论者,但是现在他多少有些忌讳,点燃三炷香之后,跟李若松一起并排跪在蒲团上,恭恭敬敬的给李氏祖宗们磕了三个头。
磕完头,李百任拿出之前写好的过继文书当众念了一遍,又拿出油墨,率先在自己的署名上按下拇指印,李百方和李国良也在自己的名字上按了指印,待三人均按过指印之后,李百任恭恭敬敬的把按有指印的过继文书放在香案上。
再之后便是李国良给李百任和李黄氏磕头,口称父亲母亲,李百任受礼,亲手把李国良扶起来,这是认下这个儿子的意思。随后是李陈氏带着李若松和成栋给李百任和李黄氏磕头,李陈氏自然是喊父亲母亲,李若松和成栋则是喊祖父祖母。
李陈氏母子三人就不用李百任夫妻二人亲手扶起来了,李黄氏让三人站起来,一一给了见面礼,这个过继仪式就算是完成了。
李黄氏给李陈氏的是一个镯子,她的婆婆在世时给她的,这个镯子是给李家长房嫡长子媳妇的,之前李黄氏没有儿子,这个镯子便一直戴在她的手上,现下终于给出去了,李黄氏心底里松了一口气,好歹这个镯子没跟着自己进坟里,自己也算是有嫡子了,待百年之后去了地底下也能跟自己的婆婆有个交代。
李若松和成栋收到的都是玉佩,成栋就是个没见识的俗人,什么和田玉,什么羊脂玉,他通通不认识,拿到手里了也分不出好坏,见李若松恭恭敬敬的接过了,便也跟着接了。
按理来说,李国良还需要给李百方磕头,结果李国良还没跪下,李百方已经一挥手免了他的跪礼,只说了一句话,让李国良日后好好孝顺爹娘。
李国良低头恭顺的应了,李百方满意的点点头,不再看这个亲生儿子,对着李百任问道:“兄长,此事已了,咱们兄弟二人是否要当着祖宗们的面把族长一事给交待一番?”
李百任也不含糊,听到李百方这么说了,便直接回道:“确实需要向祖宗们禀报,国良,你随你母亲先回正堂去,我稍后过去。”
李国良恭敬的回道:“是,父亲。”
说完,李国良走到李黄氏身边,伸手扶着李黄氏的胳膊,李陈氏上前一步扶着李黄氏另一边的胳膊,李若松和成栋跟在他们三人身后,长房一家率先离开了祠堂。
李百方虽然急着把过继仪式赶紧弄完好接过族长一位,可是当他真的听到李国良喊李百任为父亲的时候,心里不可避免的酸了一下,好歹是自己的长子,当年他也为这个孩子的出生欢喜过,只可惜他们父子缘浅,最终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23、受气的李刘氏
李黄氏一行人先行回到正堂,方才被李刘氏砸碎的杯子已经被丫鬟收拾干净了,李国良夫妇二人扶着李黄氏正准备坐在主位上,就听到一道尖利的女声高声说道:“堂兄堂嫂,那里可不是大伯娘该坐的位置。”
成栋回过身一看,李刘氏被一对夫妻扶着缓缓走了过来,一大堆人里他也只认得李刘氏,想不认识都不行,其他人他一个都不知晓,刚才虽然都打过照面,可是他还没来得及知道谁是谁就被李刘氏给了个下马威,再之后就不知道话题怎么偏成过继这件事的。
从醒过来到现在,成栋脑子里面只有四个字,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自己换了个身体,莫名其妙的跟人上了床,莫名其妙的给一对夫妻下跪敬茶,莫名其妙的被个老太太给下马威,莫名其妙的换了个祖父跪,要不是想着自己还没摸清楚这个世界的具体情况,他早就撂挑子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