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有知情人也说道:“是啊,她们家的确可怜。不过,她儿子的确是在贼人手里,都已经死了四五年了。她以前还好点儿,最近一两年常跟人唠叨,说她儿子死的冤枉,还去过县衙呢。”
听着周围议论,六婆急急争辩:“我儿子真是冤死的!他给我托梦,他肯定有冤屈!我得给伸冤,不能让他死的不明不白啊!”
穆清彦皱眉。
单单听六婆讲的话,实在看不出什么冤屈。
再听旁人议论,都认为六婆是接受不了儿子的死,精神上受了创伤,以一种“托梦、伸冤”的方式,让儿子继续存在。
四五年前的事情了,他也不好一口咬定是怎么回事。
不多时,马荷花带着六婆家的人赶来,是六婆的儿媳妇和小孙子。看小孙子的年纪,儿媳妇应该很年轻,但长久的劳作,生活的压力,令她面色暗黄、皮肤粗糙,却也磨砺出一身的力气,以及坚强的性子。
对六婆的情况,儿媳妇习惯了,让儿子哄着六婆,又跟穆清彦道歉,一家老小慢慢离去。
第130章 喜事连连
穆清彦到底对六婆的事儿留在了心上,一早叫来高春高冬兄弟俩,让他们去一趟县城,直接去衙门找穆林。穆林是捕快,县城里人也熟,若要打听六婆说的事情还是穆林比较方便。
“去跟穆文支五十个钱。”以后家里养得人多,还得另开一本账目,不过,暂时让穆文管着就行,对于银钱支出这方面,穆文颇为精明。
将近中午的时候,高春两个才回来。
“二爷,大爷说当初那个案子发在和县境内,是和县管的。倒是六婆儿子所在的那家生药铺他知道,如今依旧在县城里,就是刘记生药铺。大爷说,这件事会帮着打听。”
“嗯。”穆清彦点点头。本来就是件不确定的事情,又是几年前的往事,所以并不着急。
五六天后,王江那边完工。
原本预算是盖三间正屋,一间厢房,后来买了几个家仆,觉得房屋有点紧张,便让王江挨着右侧的厢房又加了一间。
饭铺子有两间屋,高家兄弟和何家老夫妻各住一间,何顺和素娘以及莲心各分一间厢房,穆文穆武兄弟俩住正屋西边一间。另外两间正好一明一暗,最东边做卧房,明间做小厅。至于书房什么的,他直接在卧房辟出一角就够用了。
卧房的布置是何家婆媳亲手做的,到底是在盐商家做下人,穆清彦又不差钱,一应铺陈摆设虽不至于奢华,但绝对清雅舒适。
穆婉带着穆绣来看新屋,连连点头:“这屋子可真好看。二弟,这大户人家出来的下人就是不一样,手巧,懂得也多,到时候布置新房,你可把人借给我用用。”
这几天何家住在村子里,穆婉跟她们相处的熟悉了,倒没开始那般拘谨。
“这有什么,大姐若需要,只管说一声就是。”
“二弟,你想哪天摆酒?”穆婉问。
穆清彦知道她的意思,谁家若盖了新房,哪怕只是添一间新屋呢,都要请亲朋好友庆祝一下。不过,他摇了摇头:“我就不请了,太麻烦。”
穆婉觉得不大好:“你这边盖房子大家都知道,不请酒,难免招人说嘴。”
“我还怕别人嫌我事儿多呢。咱们家不是刚请了乔迁酒么。”穆清彦笑道。
穆婉听着也笑:“那倒也是。那就不请吧,省得一些人嚼舌,好似收了点儿礼钱就发了财一样。”
之前村子里新房盖好,刚请过客,来客吃酒都要上礼,太过频繁,也不大好。
“有人说闲话了?”穆清彦随口问道。
“可不是么。咱们家过的好,起来的太快,难免招人眼红。”穆婉提了提,并没有细讲,不愿意拿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烦他。倒是说起另一件事:“对了,马桂花妹子你还记得吧,马荷花。”
“嗯,十四的晚上还见了,她来放河灯。”穆清彦点头。
“这姑娘的喜事可算到了!”穆婉喝着茶,笑着跟他说:“之前为她的事儿,马家多着急啊,马桂花更是到处帮妹子寻摸。这姑娘就是运气不好,先头说了两回亲,被带累了名声,好在好人有好报,她们村一个老大娘,特别喜欢马荷花,不知怎么就给从中牵线,说的人家还是府城里的。”
“晋河府的?”
“可不是么!”穆婉眼睛亮晶晶的,满脸兴奋:“听说府城那户人家开着早食铺,生意很红火,家里就四口人,一对老夫妻,一儿一女。那家女儿出嫁了,儿子二十岁,身体健康,长相周正,每天起早干活儿,吃得苦,性子踏实,条件真不差。说来他和马荷花真有缘分。他早年说过一回亲,也是女方病死了,倒不是说不着别的亲事,而是他自己转不过弯儿来。后来也不知怎么兜兜转转,一根红线就牵到这儿来,那家人还来亲自相看过,对马荷花挺满意,前儿派了媒人登门。”
“这是好事啊。”穆清彦听着,却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不过到底是别人家的事,马家那么疼女儿,肯定要仔细打听,既然应了,必然是觉得妥当。
穆清彦打量了穆婉,觉得她今日格外高兴。
或者,应该说自从广林府回来后,他见到的穆婉都很高兴。所以说,还是因为跟赵河的事儿有了定论,她心里终于有了着落,整个人都轻松了。
傍晚的时候,穆婉带着穆绣回去了。
“二哥,我去帮你搬东西?”穆文蓦地提道。
之前他住在闻寂雪那里,东西还没收拾呢。
“不用。”穆清彦摆摆手,朝客栈走去。
闻寂雪坐在书房里看书,见他进来,指着桌上的茶碗:“刚冲的新茶,尝尝?”
“刚喝了茶,我来收拾东西。”穆清彦抬脚朝卧房走。
闻寂雪的目光一直追在他身上:“新房子的味道不好闻,不多晾几天?”
的确,别的不提,各种家具都是新打的,一起摆在房子里,味道有点儿浓。再者屋子是新盖的,也有一股子味道。
“问题不大。”穆清彦心里那么想,嘴上却如此说。
“多等几天,你急什么,我倒觉得我这边更清净些。”闻寂雪再次说道。
穆清彦笑着坐在床沿,似认真考虑了一番,点头道:“好吧。”
闻寂雪嘴角飞快的翘起,又掩饰性的拿书挡住。
日子空闲起来,穆清彦这一住,两人就没再提搬的事儿。
倒是穆文穆武问过两回,穆清彦寻个由头打发了。
因为日子闲,高春高冬被他支到陈十六那儿去,主要是让两人去锻炼锻炼,熟悉查案的一些事儿。陈十六不必管工钱,只管一顿中饭。何家这几个人,他有心把老夫妻拨出去管田地,他手里还有三十五亩水田,穆林忙着衙门的差事,不可能总分心帮他照看。
相比买地,他还是对买山更有兴趣。
他又不指着种地发财,粮食够吃就行。甚至原本买地,是为了顺应世人的普遍想法,也为安穆家人的心。若是有一座自己的山,他打算建座山庄,那将是极好的养生之地。
算了算手里的银子,少说有七八百两,这是很大一笔钱,但若要买山建房,还是不够。
反正不急。
这天铺子里来了稀客,葛老爷葛大福来了,且不止是他,身边还带着孙茂哲。
“葛老爷,什么风把你吹来了?”眼下因着青娥的关系,穆家跟葛家也算有了更近的关系。葛大福对青娥的一番优待,有葛小姐的缘故,更多的还是因穆清彦。
葛大福笑呵呵说道:“穆二公子,我可听说了,广林府蓝裙娟女的案子是你破的。真不了起!那么大一件疑案,若不是穆二公子出手,不知又要枉死多少人。”
“葛大爷过奖。”
这时孙茂哲递来一张大红帖子,文雅的脸上难掩喜悦:“我与葛小姐月底成婚,还望穆二公子赏光出席。”
“原来是喜事将至,恭喜葛老爷,恭喜孙公子。”
对葛小姐和孙茂哲的婚事,外界早有猜测,葛大福虽一直没给准话,可态度软和了不少。不知两家是如何商议的,六月里过了礼,本以为成婚要到年底,不料定在八月底。
“同喜,同喜,等十月里就要喝你家大哥的喜酒啦。”葛大福说完正事,也没急着走,倒是有几分难为情:“不瞒穆二公子,我这番来还有一事。听说二公子做菜手艺极好,我有心品尝品尝,不知……”
“这有什么,葛大爷不嫌小店粗陋就好。请坐,葛老爷想吃点儿什么?”穆清彦不去探究对方真实用意,只管当做客人招待。
葛大福忙道:“不麻烦,二公子顺手做两样就行。”
尽管知道穆清彦是开饭铺子的,也常在铺子里做菜,但在听闻了穆清彦种种事迹,又亲眼看到对方姿容气度后,葛大福实在很难将对方当做饭铺掌勺。尤其是葛大福有心结交,现在却要对方做菜,实在不大妥当。
之所以如此,也是被人勾出的好奇,想试试真假。
穆武在身边打下手,穆清彦做了三个简单家常菜,素娘端了上去。
葛大福看了素娘一眼,倒是知道这是穆清彦买来的家仆,正因此,感觉更怪。从外表来看,这饭铺子真是太寻常了,跟那些每日起早摸黑挣几个铜钱的人们一样,可实际上,这家饭铺子不止掌柜的不寻常,他还养了好几个下人。
葛大福觉得,他着实不能理解这位“穆神断”。
不过,当尝试的吃了一口卖相寻常的家常菜,立刻觉察到不同。葛大福的绰号叫葛大有钱,即便不敢说吃遍天下山珍海味,可也算尝过各种珍馐美味,但还没有哪一样美食给他这种感觉。
“二公子这手艺真是绝了!”葛大福只觉得整个人从心底舒畅起来,身子都轻了二两,本来近两日还觉得有些气闷,此刻也完全感受不到了。他当然没觉得美食能治病,只是觉得美食能忘忧。
临走时,葛大福还颇为不舍。
第131章 说亲
临近中秋,家家户户都在为过节做准备。
穆清彦中秋也是要回村里过的,因着铺子里有人照看,他特地给穆文穆武提前发了红包,让两人回家玩两天。铺子里的活计不难,又不用做什么大菜大汤,素娘夫妻俩完全能胜任,何家其他人闲暇之余也帮把手。
莲心倒是不做这些,她擅长刺绣女红,手很重要,若是做粗活弄粗了手,很多精细活儿就做不了,手上的老皮茧子会刮花好料子。
这天是初十,陈十六过来了,身边跟着何川。
“穆兄,有你的信,广林府来的。”陈十六从怀里将信取出来递给他。
信封着口,上面写着“穆清彦”的名字。
“什么人送来的?”一听广林府,穆清彦就有所猜测。
“一个从广林府过来的商队,说是广林县衙的严捕头儿委托,估计你住的地方他不知道,所以直接送到神断局去了。”陈十六饶有兴趣的追问:“严捕头儿就是你在广林府查案认识的?是不是告知你案情后续?我前两天也听到一些消息,说是万知府家的一双儿女病了,病的很古怪,已经送到京城寻医去了,也不知真假。”
“哦?有这事?”古代交通不便,即便两地相距不是太远,但消息刘通也没有方便快捷。更何况,若真是万鹏儿女出事,恐怕也会遮掩,轻易不能漏出口风。
“对,你知道,我弄这个神断局,虽然没查过什么大案,但在消息渠道上没少下功夫。这回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