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流云在-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透你娘的‘就是论事’!你这么一说,谁还敢要那小子?!是我我也不要!什么认人家妹子做干女儿啦,什么帮拉扯、帮说合啦,什么帮着揍未来的干姑爷啦——是人说的话么?!”
  “……我就是直了点儿,没坏心……”婆娘这么一说,杨将军把前言后语连起来想一想……似乎……是有点儿过了哈……
  “我真没坏心,要不我回去挽回一下子?”
  杨将军这会子想起来要挽回了,他婆娘瞪他一眼,说:“挽不回看老娘怎么收拾你!”
  然后杨将军就这么挽回去了。他掀起了半天高的狂浪头,这时想要强压下去,可能么?
  “不瞒你说,我就是想把这人纳入麾下,好好栽培,奈何人家认准了你,非你不可,不然你直接和他说,让他死了这条心,乖乖和我走得了!”
  听听杨将军那遣词造句的“硬功夫”,什么叫“认准了你,非你不可”?什么叫“死了这条心乖乖和我走得了”?
  他是汴州灵水人,他婆娘是汴州武山人,两边相隔不过几十里,养出来的人口咋就这么的天差地别呢?!一个说话该温和温和,该体贴体贴,该一针见血就一阵见血。另一个呢,该温和的时候不温和,该体贴的时候不体贴,不该一针见血的时候他偏要一针见血,血呼哧拉的一番话,糊了人家一脸血,他偏还无辜得很!
  他婆娘听到末尾那“乖乖和我走得了”,简直恨不能跳进去揪他耳朵、掰他脸!
  不能进去是吧?那就上石子!
  杨将军连吃几发石子炮弹,身上作痛,本不想理会,奈何向来积弱,软皮邋遢的,夫纲一时半会儿振作不起来,这不,又是“家中有事,去去便回”。回到后院,夫妻俩又是一通撕扯,当然,都是婆娘在撕扯汉子!

☆、有狗性的徒儿

  进进出出两趟,这小宴就算完了——三位客人忍着笑,吃了饭,喝净了残酒,告辞!
  正事儿一件也没干成,白瞎了这餐好饭了!
  杨将军搅黄了半大小子的事儿以后,常常感觉内疚,良心十分不安,于是他求着自家婆娘去开导开导那闷头小子。没曾想,嘿!那小子转过弯来了!他愿意拜他为师了!
  这大哥得意的哟!恨不得满大街宣扬去!
  他不能满大街宣扬,但不妨碍他臭显摆——搞个拜师宴,请的还是那三位,就让你们瞧瞧我杨镇的手段!
  拜师宴与杨镇夫人收细妹子做干女儿的宴席一块儿摆,还请了戏班子,男客在外,女眷在内,热热闹闹耍了一天。
  猛将种子终于名正言顺地归了杨将军,皆大欢喜啊!
  如愿以偿收了徒儿的杨将军卯足了劲头,拿出看家本事,每日提前一个时辰起身,看着半大小子练大刀。那把刀可是真家伙,七八十斤,常人要拎起来都难,更别提还得舞起来。这大哥之所以敢一上来就动真格的,那都是有因由的——半大小子来自青州苍山,那地方山穷水恶民风彪悍,历来尚武,不论男女老幼都会一点拳脚功夫。男孩儿一般四五岁练根基,□□岁入正门,禀赋高的,十几岁已经练得很可以了。半大小子禀赋挺好,练的也挺好,如果不是死了爹又跑了妈,估计这会子正在吃“镖师”这碗饭呢。
  人这一辈子,怎么说的好,世事翻覆如云雨,顺逆也就是一眨眼的事儿。上一时还在金马玉堂,下一时不定就流落街头了;上一时还在花好月圆,下一时不定就曲终人散了;上一时还是镖头家的公子,下一时就成了没爹少妈、遭人嫌弃的拖累了……
  好在这小子还有一身硬功夫做家当,不然,带着一个细妹子走南闯北一路上都城,哪还能安然活到现在!
  杨将军当初没脸没皮的硬要收人家做徒弟,主要就是看上了人家这身练得挺好了的武功底子。有这样的底子,上来就可以正经开练,捡了个大漏哇!捡回来,先练着,反正每年都有征比,练好了手段再让半大小子入军伍,两不耽误。
  想归想,练了半年,到了入军伍的时候了,小子说再等等,一开始杨将军还没醒过味来,以为那傻小子怕生害臊,还专程找他谈了军伍里边的事儿来着。后来仔细一琢磨——不对!这小子怎么好像在等些什么呢?还眼巴巴的。再一琢磨,他明白了,哼,傻小子还没死心呢,身在曹营心在汉呢,人家不等镇西将军这头的征比,等护卫将军那头的征比!
  师父揍徒弟常有,徒弟气师父么,应当说不常有,但搁杨将军这儿,它就经常有。而且还是不知不觉就把师父给气了。比如说吧,今儿个徒弟练的不赖,师父高兴了,问徒弟:“今儿练的好,想要啥奖赏?”,徒弟说,“没想要啥,要不师父您带我去蔚州大营看看吧。”。师父心想,好家伙,前一句还没想要啥,后一句就要进蔚州大营去了,去了不白去吧?为了瞧一眼你那护卫将军吧?真弄不懂你那死脑筋,为啥认定了那个就非那个不可?!
  其实,半大小子就跟狗儿似的,这么说有些失敬,那再换个说法,这小子就跟沙漠里的狼似的,难弄——表面上看着羞羞答答,未语脸先红,内里着实暴悍!这样的人,他就服那些比他还强,比他还暴悍的。兴田码头那次,护卫将军足够暴悍,人家头也不回,随手抽一副筷条儿就能把那挑事的收拾了,一套动作行云流水,漂亮非常,瞬间就把他收服了!
  狼或者狗,对着他服气的,总忍不住要摆摆尾,凑过去讨讨好,在人家眼皮子底下打打滚、撒撒欢……
  这样有狗性的徒儿,那份狗性偏偏不是冲着正经师傅去的,这可怎么整?更要命的是,带狗性的徒儿对着正经师父时不时露出“怀抱琵琶对谁弹”的忧郁,憋屈极了的正经师父发一会儿飙,那是再寻常不过的事儿了,不然你让他怎么办呢?
  “蔚州大营是兵营重地,不是说进去就进去的!”杨将军皮笑肉不笑,酸唧唧的秃噜一句。变得够快的,刚还问要啥奖赏,真提了吧,没一会儿那奖赏就插翅膀飞了。
  “……”徒儿垂下头,委顿了,从此学会不把师父的打赏当真。
  徒儿十四五,有主意的很,师父拦着不让他见,他就逆反了,偏要见。蔚州大营进不去,那好,就不信那护卫将军还能不出来!
  徒儿在二门外住着,与两位管家住一处,进出都方便,练好了武功课,做好了家务,觑个空档溜出去偷瞧一眼,那还不容易!
  偷瞧回来接着做文功课,功课做好了,家事干好了,师娘从不拘着他,任他四处撒欢,只要不惹事儿就行。
  有一回护卫将军上门找杨将军谈事儿,杨将军把人迎进正堂,让上茶,上好茶。底下人得了吩咐去了,用的是后山上的山泉水,烧的是最好的云雾茶,沏好了正要送过去,徒儿来了,说要帮忙送,人家见他是家主的徒儿,没多想就让他送了。谁知这家伙玩了一手暗的——他把茶水掉了包,用两大抓茶叶沫儿泡出来的茶水,替换了山泉水烧的云雾茶……
  好么,茶叶沫儿,还是不知搁多久了的那种,还两大抓,喝下去苦断了肠啊!
  两位将军接过茶也没细看,端起来喝一口——嚯!那滋味儿!真是一言难尽呐!
  护卫将军不动声色,默默倒着嘴,一点点咽了下去。
  镇西将军当场暴起,揪住徒儿就是一顿臭揍!
  闹剧闹完,杨将军又糟心了。他一直以为臭小子是个老实巴交的老实孩子,谁曾想居然蔫坏,为了让人家好好瞧他一眼,这种手段都能弄得出来!不打能行么?!不打还不得长歪啦?!
  挨了揍的徒儿并没有吃一堑长一智,他沿着“蔫坏”的路径,一条道走到黑去了。
  师父徒弟过了两年招,各有胜负,然而岁月不饶人,既不饶老的,也不饶小的,这两年中间,师父白头发长了不少,徒弟个头长了不少,老了的也就一直老下去了,小的长不停也就长不停了,要说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师徒之间总算养出了师徒情份,师父对徒弟没得说,打头里就是真心实意的传帮带,徒弟对师父呢,虽则不是狗儿似的认主,却也是扎扎实实的尊敬,让打让骂绝无二话。容留的恩情,教养的恩德,比山高比海深,就算让徒儿替师父去死,徒儿也绝不说半个“不”字。但要论为谁活着,他那“痴心不悔”一直没变,还是冲那认定了的主子去,至今还没入军伍,不上不下的吊着,就为有朝一日能到那认定了的主子身边去。真是的!立了贞节牌坊的烈妇们都未必有他那份死心眼!
  这家伙修身修了两年多,原本的底子在那儿呢,又苦练了两年,大刀舞得忒好,文章写得极顺,怎么看都是个该往朝堂走的人。就这么干等着,等了两年了,只是苦于没有时机,他也着急,他也愁苦。看徒儿那么样的着急、那么样的愁苦,师父于心不忍,劝他:要不将就着先入了军伍,挣了军功,其他事情慢慢来?早两年的时候他还犹豫,如今看看大了,自己个儿又什么本钱都没混上,那些和他年岁差不多、拳脚功夫远不如他的,如今都混成百户了。看来,要做什么还得赶早,越早越好,特别是吃丘八这碗饭的,要从卒子做起,拼的不就是年轻么?所以他松动了,准备秋季征比时先入师父这边的军伍,走一步看一步,未来说不定还有更好的时机呢一直这么守着,眼见着与那护卫将军的差距越来越大,简直要到可望不可即的地步了,可不愁煞人么!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隆佑十二年七月十九,出了件大事儿——梁朝皇帝李天泽崩了,崩得颇离奇,一来这位年岁不算非常大,才五十出头;二来这位身子骨还硬朗,等于是昨儿夜里还好好的,今儿早上起来人就没了,内侍发现的时候人都死得铁硬了!
  这是怎么说的?
  而且这位梁朝的开国皇帝崩了之后还密不发丧,藏着掖着的,内中充满了鬼祟。各种传言甚嚣尘上,连百姓中间都传说皇帝已经死没了,梁朝朝堂那边还是没动静。国不可一日无君,这道理谁都知道,然而李天泽死的太过突然,没来得及留下旨意,百年之后究竟由哪位皇子来继承大统,没头没尾的一个烂摊子,烂就烂在了死皇帝生前婚娶早,高产,且还风流,碰上合意的就往宫里弄,大小老婆几百,从头算到尾,光成年皇子就有六位,还没成年的也有十二位,还不算皇女们呢!按照“立长”的旧规,长子应当继替登大宝,可皇长子李烨是个药罐子,常年病榻缠绵,一年到头不见他出来几回,这么一来,其余几位身强体壮的弟弟心思就多了,心思多还不算,还四处活动,都想着把朝堂上各路势力争取到自己这边来。于是时局越发混乱。

☆、梁朝内乱

  死了皇帝,并且还不知谁接着坐那把交椅的梁朝,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
  半个月之后,梁朝丞相夏侯敦拥立十王李穆登大宝,改国号为“兴国”。同时举国丧,罢朝三日,为大行皇帝举哀。民间罢曲乐,罢宴饮,缓嫁娶,这一罢一缓就是半年。
  死皇帝死也就死了,但看看继替的这位——十王,前边还有一到九呢,都哪去了?
  这就叫蚌鹬相争,最想不到的那个得了利。
  半个月前,成年的那几位王合谋要把大哥害了——反正一个药罐子,留下也没几年可活的了,何必占着茅坑不拉屎呢
  二王到六王聚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