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逍遥农家子-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拾柴火焰高,十几个人来回两趟,钟庆然需要的果树便凑够了数目。这回,他那块坡地看起来已经有模有样。外面都是简明宇一个人移栽的半大果树,种类繁杂,少说也有个十来样,中间是刚种下去的成株,置身其中还以为来到林间。
    钟庆然不想引起纠纷,所以最外围那圈果树种的比较靠里,不会挡着其他坡地的阳光,其他人便是想要借机生事都找不到借口,倒是为他省去许多麻烦事。
    童氏爱占点小便宜,待客上却没有这般计较,上的东西份量十足,钟家别的或许没有,红鳌虾随便吃,再添上一道土豆烧肉,这菜就齐活了。
    一帮子壮汉吃得满嘴流油,红鳌虾更是没少夹,末了,俱都拎着一个油纸包心满意足离去。
    童氏也不是生来就抠门,以前钟家总是钱不够使,再不节省,估计这个家败的会更快。现在日子好过了,童氏手头也松了松,家里伙食都上了一个档次。
    鸡蛋不卖了,全留给家人补充营养,得利最大的自然是钟庆然,每天早上都有一个鸡蛋,天天吃,钟庆然都有些腻味,每天都换着花样,不过油水还是有些少,看钟家人的饭量就能一窥全貌。
    油水少,想要吃饱,消耗的主食必然就多。童氏当然知道这点,只是她想的远,家里才赚了将近一个月钱,谁知道以后会怎样?哪能大手大脚花钱。光每天饭桌上能有一盘炒鸡蛋,那就已经盖过不少农家,天天都能吃饱,这要还不知足,就该敲打敲打了。何况,每一房都有私房,不满足的,自己掏荷包便是,她还能拦着不成?
    进入八月份后,天气稍微凉快了一点,和七月份比起来其实也没差多少。这一个月老是待在灶房,童氏、钟磬两人都瘦了,倒不是别的,都是灶房闷热劲给闹的。钟庆然也没比她们好多少,童氏年纪大了,他便时不时接过锅铲帮着做。
    大半月下来,钟庆然已经对灶房敬谢不敏,若非迫不得已,他是一刻都不想呆。偶尔,他会希望鸿泰酒楼那些对头早些识破其中的奥秘,也好将他和童氏解放出来,几个人轮流做,便不容易滋生厌灶情绪。不过他也就是想想,真要这样,红鳌虾这门生意钟家该是做不成了,利润太低,童氏等人手艺不见得多好,那还不如直接卖食材。丢了这个生意对目前的钟家来说,影响不算小。
    如此矛盾之下,钟庆然只得强打起精神,每天继续在热气混杂香味的灶房中慢慢煎熬。
    钟家由于没有人脉,也没有门路,直接贱卖方子了事,鸿泰酒楼可是赚的盆满钵满。
    刚开始背后东家也没太重视,后来发现红鳌虾不放姜,那味道一般人都难以忍受,便大力推广,从平阳县一路卖到上京。要不是幕后之人背景雄厚,估计早就迫于无奈,与人合作。现在瞧着还能撑上一段时间,最后到底如何,还有待探究。
    上京,五味居。
    “佟掌柜,酒楼请了那么多厨子,区区一道红鳌虾都破解不了?”
    “少东家,这事不好办,鸿泰酒楼保密措施做得很好,连他们的大厨都不知道里面放了什么。”佟掌柜面上这么说,内心想的则是,要是秘方这么好弄,这世上就不存在代代相传的手艺了。
    “再给你们一个月时间,法子多的是,不用我教吧?”看着佟掌柜一劲应承,却满脸渴望的小眼神,年轻人气得只能说出具体做法,“从他们采买那入手,去找找最近量突然加大的物品,那么大的量,总能留下些蛛丝马迹。同时也让厨子们继续,双管齐下,我就不信有解决不了的事,若还是不成……”
    佟掌柜低着头,权当后面的话他没听到。
    不止五味居这般背景深厚的酒楼如此,但凡有些头脑的食肆,都在想方设法获取鸿泰酒楼最近暴利的方子。
    红鳌虾赚得最多,几乎可以和其他河鲜海味加在一起相比。不说寻常淡水鱼,毕竟用原本的去腥调味料也能做出比较鲜美的味道,海鲜就不一样了,那个腥味比河鲜重,加了姜,这提升的口感那真没的说。
    自从鸿泰酒楼多了一个红鳌虾招牌菜,又有味道更上一层楼的河鲜海味主打,这生意绝不是当初付出的五十两银子可以比拟,说一句日进斗金都不为过。
    要知道,鸿泰酒楼并非只平阳县有,只要背后东家势力覆盖的地方,大到州城,小到县城,少说也有好几十家,还都是当地高档的酒楼,就算最为普通的一道青菜,都能卖上肉价,更不用说招牌菜。
    对于外面众多竞争者虎视眈眈,酒楼东家哪有不知的道理,正千方百计应对。没谁会嫌银子多,自是想多做一段时间独门生意。他们倒是没想过将生姜这味佐料当作家传秘方传下去,这太不现实,而且其中的利润太高,即使他们一家背后之人权力再大,恐怕也顶不住。
    鸿泰酒楼东家想法很简单,他只想趁没对手知晓秘方之前,尽量多的赚钱,实在握不住时,便把秘方往上献,名利都有,他想想都美。
    这些事情,钟庆然作为一个农家子弟,哪里有渠道获悉?他呀,正拖着钟老爷子上山寻找草药。那次移栽果树,钟庆然没有空特意去寻,他想找的生姜也没有撞大运般顺道出现在他面前。这不,坡地那基本完工之后,钟庆然便决定先搞定此事。
    这回是专门进山寻药,钟庆然打算往偏僻地方走一走,为此他还准备了驱虫药,免得一不小心被蛇虫鼠蚁给咬了。
    河湾村地处北方,冬天得烧炕,家家户户都趁着即将到来的农忙前夕,尽可能多的准备柴火。大周朝不比现代,做饭烧水都要用柴,需要的柴火量非常大,尤其是钟家,灶房几乎整天不停,柴火需求量更大,亏得家里储量颇丰,一时半会倒也不缺。
    麓山范围很广,最外面那些归属河湾村所有的山头,供应着整个村子所需,没谁会涸泽而渔。村民一般都是捡掉落的树枝和柴草,砍树当柴烧这样奢侈的事情很少有人做,通常只有家里办喜事才会如此。
    钟庆然也算是锻炼出来,连着好些天都步行走上十来里,这要体力还跟不上,可真就连个借口都找不到。
    随着人迹渐少,草药的身影慢慢变多。这并非表示村民就懂得辨识药草,很多只是被当作野草给祸害。
    钟庆然此次主要目标就是生姜,这东西他知道种法,等这味调料被人熟知,就是它大显身手的时候。钟家要是能提前一步,必然能赚到不错的利润。
    “爷爷,咱家生姜用量很大,这东西又只有药铺有卖,要不是鸿泰酒楼还不想被人破解方子,提前让三叔给家里送了不少,估计现在就露馅了。”钟庆然从怀里掏出一幅画,指着上面的图案说道,“爷爷,您瞧,这是我照着《百草集》中生姜图临摹的,你看看认不认识。”
    钟老爷子拿在手里仔细辨认,哟,还真见过,不过记忆久远,也不知道当初是在哪里见到的,对现在几乎没有帮助,要实在找不到,就只能在麓山多转转,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总有找到的时候。
    虽说以找生姜为主,钟庆然也没放过其他药草,特别是三七。很遗憾,这两种他目前最想要的暂时都没找到,看天色还早,那就继续。
    这次钟庆然没有走最初那条路,钟老爷子虽说不大记得在哪见过生姜,记忆模模糊糊,大致方向还有,两人便顺着感觉走。
    生姜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只要确定麓山有,那必然能被找到,只不过时间早晚罢了。钟老爷子指点的路没错,没走多久,钟庆然就看到一小片。现在还不是生姜成熟期,挖回去也只是移栽到坡地上,要想收成,起码还要等上两月。
    据钟庆然所知,生姜亩产很高,也不知道这边生姜产量如何。好在生姜现在还小,不占多少份量。即使将附近生姜都挖了,只留下一些发育不良的植株,负担也没多重。
    钟庆然抹了一把额头,小声嘀咕,怎么进山三次,一回都没碰上稀罕的东西,就算逮只野鸡野兔吃肉也好啊。
    可惜事与愿违,野物没吃成,倒是发现了一窝野鸡蛋,也算是聊胜于无。
    钟庆然不过就嘴上抱怨一下,他对此趟收获还挺满意。想找的找着了,再奢求更多,那真有些不知足。
    爷孙俩各背着一背篓药草,开开心心往坡地走去。
    最先种下去的果苗和三七长势很好,生姜便种在它们不远处。地里几乎见不到杂草,这都是简明宇的功劳,钟庆然嘴中不说,心里却记着他的好,想着以后能帮的便帮上一把。
    很多草药都是多年生植物,像三七,从发芽到收获,大概需要三年,这对于农户来说,没有一定资财,种这个那是嫌命太长。钟庆然则无所谓,反正只是一亩坡地,钟家还浪费得起,况且,地里果树也能有一定收成,起码交税应该不成问题。
    农忙时节即将到来,这段时间家家户户都在为此准备,修补镰刀,整治晒场,真说起来,农家似乎就没有哪段时间是真正闲着的,总能找些零零碎碎的活做。钟家就更忙了,多了一门生意要做,就这,旁人还羡慕不来,他们是想做却不得其法。
    钟庆然背着一窝鸡蛋跟在钟老爷子身后,一进院子,才发现里面特别热闹,似乎来了客人,随意往堂屋看了一眼,是个有些年纪的妇人,穿的花花绿绿的,看着怎么这么像电视里演的媒婆?
    钟家小一辈都不大,符合要求的只有他大哥大姐,不过对于农家来说,男娃子这个年纪还不急,多的是十七八才开始考虑,那目标是大姐?
    怀揣疑惑,钟庆然打理好自己,也没有贸然上前。等到将人送走,他才知道事情来龙去脉。刚才那女客人还真就是媒婆,这次过来就是为他大姐说亲。只是瞧着明氏心神不宁,童氏一脸怒容,恐怕内里还有什么说道。
    等到媒婆身影消失于拐角,童氏想说什么,欲言又止,叫丫头去门外看了看,确定人已走远,这才怒骂出声。
    “呸,这个王媒婆,她把我们老钟家当什么?说是叫欣丫头去享福,这享的哪门子福?不过是一个小妇,竟敢有脸上门来求娶,要不是欣丫头还没出门子,老娘今天就扫把伺候。”
    “她也不想想,往年家里没多少余粮,姑娘还不是照样嫁得不错?现在眼看家里起来了,还拿这种亲事来触霉头,真是活见鬼了。”
    这次钟家媳妇们空前一致,钟欣是钟家孙辈丫头中最大的一个,她要是亲事低了,下面那些就很难往高了说,更何况还是给人去做小星?就算是镇里有名的富户,那也不成。钟家还要面子,不到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不会走这条道。
    钟欣早在媒婆上门时就躲回东厢房,听着童氏在堂屋骂骂咧咧,她眼睛都红了。她怎么就这么倒霉,碰上这种事。幸亏钟家没穷到这般地步,不然她都无法想像,她以后过的会是什么日子。
    富贵人家的姨娘岂是那么好当?就算是良妾也没什么好羡慕。她是想要追求权势,那也不是以这样的方式。看来,还得叫娘加快动作。
    明氏等童氏出够气,这才拉着她进上房商谈,将她看中横山村陈秀才,正托娘家打听一事全盘托出。
    “娘,事情就是这么回事,我正想过几天,等我娘他们探清楚他家底细,再说给娘听,让娘想办法托媒婆去说合,谁想我这边还没行动,倒是王媒婆先上了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