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秦蔚山知道王家郎君设宴邀请莫文远去了,却没想到他胆子那么大,竟然往周四家去了。
要说这周四家,也很有排面,开宴要的钱比青楼楚馆还要贵上许多,但那可是莫大郎啊,可能要剃度出家的莫大郎啊,竟然带他去南风之所,这这这这这,太不成体统了!
他与莫文远关系不错,很担心对方因为昨日经历受了一番惊吓,便早早往李三娘食肆走了,想要安慰他。
哎,想来莫大郎还未娶亲,是个正经少年郎,何必带他去那地!
秦蔚山进了院落,他到的实在是早,李三娘食肆还未开始营业,问伙计莫大郎在哪里,只说在堂前做菜。
他走到堂前窍门,内传来莫文远之声道:“何人?”
秦蔚山扯着嗓子道:“莫大郎是我。”
“秦郎?”莫文远打开门道,“一早便来,敢问有何事?”
“我……”才说了个我字,秦蔚山的眼球就几乎要脱框而出,越过莫文远他看见了厨房内的景象,只见一年岁与莫文远差不多的郎君席地而坐,猛扒白饭,他长得实在是好,色若春晓之花,便是那潘安怕都不如此人。
一时间他心中转过无数念头,难不成莫大郎昨日带人过夜?他也到这你年纪了?此人通身气派实在不像妓子,可是哪家的郎君?江南何时有此等人物……
千万个问题凑在一起,化作一声叹息,真好看呐!
莫文远看秦蔚山不说话,只呆呆地站着,便顺着他的视线一路看过去,只看见视线的尽头是大黑羊。
他见惯了大黑羊的相貌,又是从小一路长起来的,实在感觉不到他容貌的杀伤力,就轻飘飘道:“啊,想来秦郎你还没见过他此番模样。”
秦蔚山已经不会说话了,磕磕巴巴道:“他,他是何人?”
“就是日常与我同进同出的羊啊!”莫文远道,“大凡神仙精怪都有人型,此乃羊之人身。”
秦蔚山听了莫文远的话后,从那俊俏郎君心无旁骛吃饭的姿态中看见了大黑羊的影子,对,没错,在对吃食的虔诚上他们真的一模一样!
确认过眼神,是熟悉的羊。
但是!但是!秦蔚山出离地悲愤了,人型这么好看!何必以羊形在人间行走!
就不能让我一饱眼福吗?
莫文远不知他想什么,回忆昨晚答应羊的事,他对秦蔚山道:“秦郎,何处书肆可以买到那种书。”
“何种?”
莫文远淡定道:“龙阳之书。”
秦蔚山:“……”
莫大郎你还记得自己是佛子吗,莫不是昨日周四家一逛,得到了什么新的启悟?
在抬头看看那姿容姝丽的羊,秦蔚山产生了灵魂疑问。
莫大郎你与你的羊真没什么吗?
第88章
秦蔚山心中嘀咕着莫文远同大黑羊的关系; 面上却笑语盈盈,直接将能买到龙阳之书的书肆给莫文远说了; 后者在心中盘算下; 发现其中几家店他还是挺熟悉的; 便拒绝了秦蔚山带领他同去的好意,决定自己带羊去。
大黑羊已变回了羊型; 此时温顺地趴在莫文远身边,听两人对话。
莫文远道:“如此便谢过秦郎了。”他压低声音道; “此番之事还望秦郎莫与他人提起。”
秦蔚山能够做成大商人,嘴巴自然是很严实的,连忙点头道:“大郎你可相信我这嘴。”不该泄漏的,一个字都不会说。
莫文远道:“秦郎; 我自是信任的; 否则也不会同你讲这事。”说完之后露出了商业化的笑容,让对面之人无端有些恐惧。
秦蔚山:“……”
宁愿你别这么信任我。
买此春宫图的路比先前还要崎岖些,那书肆的老板在听莫文远之言后看他许久; 再慢悠悠拿出了压箱底的好货。
他不紧不慢道:“尖货都在此,大郎慢慢挑选。”
莫文远顶着老板迥异的目光,还很坦然; 他道:“挑选就不用了,给我几本画技精湛; 内容不很出格的便好。”他深知在此情况下,越是紧张,对方就会想得越多; 表现得坦然才能让书肆老板无暇提问,强大的自信力可压倒一切。
大黑羊跟在身后,略有扭捏之态:其实,其实内容出格也没有问题哦!
莫文远:呵呵。
他真牺牲良多。
……
龙阳秘史被放在了莫文远的房间,任大黑羊鉴赏,他则去堂前忙活了。
大黑羊现在对那图画兴趣高涨,便成人型后,脸颊带不正常的红晕,鼻孔中喷出热气,他嘴角微微咧开,人型的俊俏已被此笑容破坏,稍有猥琐之态。
大黑羊:嘿嘿嘿嘿嘿嘿嘿。
纤长的手指捏起纸张,轻轻翻开,春宫图的书格式大多中规中矩,开篇与其他图相似,又是俩人肉体交缠。
再往后看,此图不愧画技精湛,人体清晰,背景淡雅,边角页有赋诗,每一姿势都被取了雅致的名。
饕餮的眼睛越睁越大:哦哦哦哦哦哦哦,原来还能这样!
这姿势!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等莫文远忙碌完大半天去找大黑羊时,就见他还在钻研那图,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连莫文远来了都没注意到。
还是他咳嗽了两声才惊醒大黑羊,他抬头,眼神漂浮,躲躲闪闪,声音沙哑道:“人族之书画,真是妙不可言。”
莫文远陷入沉思:羊还真是喜欢龙阳之书啊。
他斟酌后道:“看完此书,你有何感觉?”
饕餮深沉道:“还好没把烦恼根剁了,若如此怎行人间极乐之事?”
莫文远嘴角抽搐道:“你欲同谁行极乐之事?”
饕餮:对、对哦!
他好像真没行这事的对象呢!
……
莫文远专为大黑羊做的清火菜,在店内也很惹人爱,秋日本就有秋燥的说法,人在秋天感到燥邪,热燥反映在身体上,引起一系列不大好的反应,譬如流鼻血、起皮、咳嗽、有痰。
他所做的菜原只欲压制大黑羊心中蠢蠢欲动的欲、火,想不到还有缓解干燥的作用。
食肆的食谱常被调整,但凡是做生意的,总是遵循市场供需关系的定律,唐代虽然有大棚反季节种植蔬菜的技术,却也是皇室特供,除非是神仙手段,普通百姓想要在冬日吃到新鲜蔬菜,那是不可能的,故而店内主打时令蔬菜。
他们春天有韭菜茼蒿香椿,夏天有盈塘莲藕莲子,秋天有菘菜并累累的果实,冬天有各种腌菜酸菜,四时季节轮转,菜谱也不断变换。
靠着夏季的存货,以及秋收的蔬菜瓜果,店中陆陆续续推出了几道清火的菜,前头不过是做了试水,谁知竟点的人越来越多。
店里的伙计都长了七窍玲珑心,看几道菜吃的人多连忙告诉莫文远了,后者研究其中的奥秘,摸摸自己的下巴道:“此些菜看似有清火降燥的奇效。”
大黑羊一旁“咩咩咩”补充道:能没有降火之效吗?他的火都熄灭了!
莫文远反手一巴掌拍在大黑羊的脑袋上,用痛心疾首的眼神看向他:“你说甚?”想来以前他还是头正经羊,谁知看了几本春宫图后就学坏了,莫非此乃成长的必需过程?
对此莫文远是不大高兴的。
大黑羊是个乖巧的,莫文远一巴掌啪上来就不说话了,端庄地站在莫文远边上。
李三娘食肆的食客,大体分为两拨人,其一为常客,都是常驻江南的行商,走南闯北的商人大多为独身一人的壮年男子,像是无根的浮萍,漂泊四方。他们没有家,亦或是家不在此地,一日两餐无女郎收拾,便会到食肆买吃食。
莫文远家的吃食量大,价格适中,吃饭时又能听贫民百姓钟爱的俗讲,很受行商青睐。
秦百川是出生光德坊的商贾,同李三娘交好,跟莫文远更相识多年,他眼下俩月待在江南,若非外出卖货,几乎日日来食肆报道。
近两日也不知是秋日干燥还是他偶感风寒,说几句话就咳嗽两声,喉咙里还有痰,伙计在他点吃食时听他咳唧咳唧,便推荐了薏仁猪肺汤。
薏仁猪肺汤是用猪肺做的,猪肺是猪下水,寻常人不大吃,故而此菜的价格也不是很贵,秦百川一日一吃当然是吃得的。
他将信将疑,却还是连喝好几日,没想到打进秋天起困扰他的干咳竟真好了不少,让他大呼神奇。
今日到食肆吃饭,难得见到莫文远,便向他问了问题:“大郎,这薏仁猪肺汤何故有止咳之用?”
莫文远做菜也不是瞎做做的,他除了有千百年来积攒的经验之外还很有科学依据:“常言道:吃哪补哪,这话不是没有道理,咳嗽是因肺中生了病害,你因秋燥而咳,乃是燥邪伤肺,薏仁猪肺汤中两物,其中猪肺性平,入肺经,有补肺虚,止咳嗽之用,在止咳上很是有效。”
“薏仁健脾渗湿、清热排浓,可减轻躁郁之气。”
秦百川听后佩服得五体投地:“大郎博闻强识,怕是连医书都看过。”
莫文远直道:“不敢不敢。”
他确实看过医书,中国古代史上,有许多知名僧侣不仅佛法精深,还会医术,经常帮信众治疗疾病。
造成这现象的原因很多,但究其根本,与寺院中藏有许多医药图书是分不开的。
俗话说“七藏经画”,一佛经、二道书、三佛经史、四俗经史、五医方图符,可见医书排名还是很前的。
莫文远读过的杂书甚多,又总是跟寺庙中的和尚学奇奇怪怪的东西,当他在大兴善寺的时候,就有了浅薄的医学常识,等到下了江南,同大明寺僧侣混熟了,那更是学了不少。
大明寺的主持是远近闻名的医僧,妙手回春,医术冠绝天下。
在做清火之菜前,莫文远就与他有过交谈,当时前者在大明寺内借阅医书,恰逢被主持看见,好奇不已道:“莫大郎何故看医书?”
莫文远道:“我有一小友,血气方刚,燥热难忍,似有燥火侵入五脏六腑之相,然而除此之外并无甚不妥之处。我欲以清火之菜做吃食,帮其清热解火。”
主持道:“大郎此法善哉,古人云寓医于食,怕就是如此道理。”
寓医于食的具体体现是药膳,此概念早在商周时代就有医师提出过,把药物当作食物,又给常人眼中的普通食物赋予药的作用,将药与食物融合在一起,营养美味,又可调养身体。
莫文远却道:“古人所言很有一番道理,然虽有此说法,我却不知该以何药入菜。”做药膳并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简单事,知道药材的作用只是第一步,这一步是能够通过阅读医书达到。
然而熟知药的效用后,现存的医书并不很能告诉莫文远,这种药材能和某味食材产生反应,反应结果是好还是不好,所以他还需要同住持讨论效果。
有的食物性热,有的食物性温,有的食物性凉,但搭配上却并不起一加一等于二的作用,若一盘菜中所有的食材都性凉,食客吃完后可能会因为后劲太大而腹泻不止,莫文远是个严谨人,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情况发生的。
能在食肆上桌的,都是经过历史检验并且深思熟虑后搭配出来的菜,为此莫文远几乎变成了小半个医师。
莫大郎:明明我只想帮羊去去火,怎就开始做药膳了?
……
秦百川在干咳好了之后,逢人便说李三娘食肆菜之妙处,还说莫文远对医道略通,能够寓医于食,做得吃食不仅美味还能治病,不愧为佛子。
佛子这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