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友-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启豫不知道用什么法子留在了金陵,甚至上了朝。他和那些主和派不太一样,强硬的态度让萧演刮目相看,但他依旧不动声色,完美地隐藏了自己的情绪。
  战事并不足以引起重视,而此时发生的另一件事反倒更让朝野震惊。
  三朝元老谢轲老大人出门时摔了一跤,本是没什么的,无奈老大人已是古稀之年,这一摔便堪称惊天动地。谢轲刚摔后马上爬起来,好似全无大碍,岂料翌日便起不来床,等谢晖匆匆忙忙地赶去时,谢大人连话都说不出了。
  谢府的人出了名的短命,老大人的儿子们个个都是被白发人送走的,眼下谢轲这一病,理事的活便落到了谢晖身上。谢晖做主,先上奏请辞了祖父的丞相之位,然后自己以祖父病重为由,连着好几天没上朝。
  没人代丞相的位置,谢轲做了三朝的丞相,好似没有人觉得他也会病,甚至会死。
  萧演紧急提拔了光禄卿,这位陈大人上台不过数日,就有人去了廷尉告状,说此人还在光禄卿任上时便私相授受,贪了不少银子。萧演生平第一恨结党营私,第二恨贪官污吏,当即派了廷尉去查,最后在陈大人府上抄出了小半个国库。
  光禄卿倒台,拔出萝卜带出泥地供了一堆有头有脸的贵族们,萧演震惊地发现:他以为固若金汤的大梁朝廷,原来早就从内里烂掉了——
  怪不得每年花在外军和骁骑卫的钱这么多,苏致还老是吼没军饷没粮草!
  萧演怒不可遏,立刻把从陈大人府上抄出来的银子全都送到了北方。骁骑卫猝不及防被塞了一大堆军饷,沈成君抱着这笔意外之财几乎喜极而泣。
  朝廷的官职进行了大洗牌,萧启琛冷眼旁观,只觉自己当年隐隐担忧的事在逐渐成真。
  南梁自开国起,靠的便是几个有名的世家大族支持。萧永行起兵时他们给予了财力兵力的支持,以至于萧永行兼并了几个诸侯顺利登上帝位之后,这几位公卿或富商当仁不让地拥有了诸多特权。
  此后爵位世袭,到后来几乎成了官职世袭,南梁朝廷鲜有新鲜血液。好比丞相姓谢,于是姓了几十年的谢,禁军统帅姓王,时间久了根本无法想象会有别人去做这个官。寒门学子无法出人头地,要想谋得一席之位只好从军,而从军风险太大,更多的人则满腔怀才不遇,之后选择了别的道路。
  光禄卿此案暴露出的腐朽只是冰山一角,倘若真要下了决心去整顿,必然牵动各方乃至皇帝本人的利益……萧演是下不去这个手的。
  北方这场硬仗,萧启琛想,恐怕不一定能打赢。
  夏天就在金陵上下的一通鸡飞狗跳中过去,中秋时节,萧演在华林园大宴群臣。
  和往年大家和乐融融的气氛不尽相同,此次被宴请的诸位大人生怕陛下突然发难,吃个饭看个歌舞也把自己吓得两股战战,暗自揣摩圣意,最后谁也不敢发声。
  几个皇子倒是都到了,赵王妃称病,并未偕同随行,楚王妃则诞下小郡主不久,身子还虚着,也不曾前来。萧启豫和萧启平二人难得心平气和地分了同一张桌子,把下首的萧启琛衬得也不那么突兀了。
  萧启豫阴阳怪气道:“还未恭喜二弟啊,听说小郡主长得像你,而且不爱哭闹,比我家那几个小子懂事太多。”
  他故意把“郡主”和“小子”咬得很重,谁都知道赵王除了世子以外另育有二子,不少大臣支持立他为储亦有这个作祟。楚王妃第一胎便是个女儿,萧启平虽然喜欢得不行,那些势利眼说出来未免不太好听。
  闻言,萧启平不怒反笑,他眼底一片幽深的黑色,比常人的还要深沉。他眼皮微微垂下,好似盯着桌上的酒杯,平静道:“不敢跟赵王兄比,不过侄儿们什么错也没有,就得委屈地待在封地,金陵风光甚好,做弟弟的难免替他们遗憾了。”
  “你……”萧启豫蓦地皱眉,握住酒杯的手突然紧了。
  他们二人你来我往,句句都戳在彼此痛脚上。萧启琛干咳两声,淹没在了歌女唱的小调中,却刚好够旁边两个人听到。萧启豫知这是在提醒他不要造次,萧演对他的戒心还在,只得愤愤地冷哼一声,强行用美酒压下了那股气。
  萧启平微微笑着,话题转向萧启琛时明显戾气消退许多:“启琛,听闻你之前去了塞上,那边和江南比起是不是美得多了?”
  “还成吧,”萧启琛道,“满目都是黄土,再远一点的话才有水草丰美的地方。不过那边不是我们的国土,贸然前去风险太大,我便停在了雁门关。等日后北境太平了,再去一趟,能走得更远些。”
  萧启平听得直点头,片刻后无奈道:“我也只能心向往之了。”
  萧启琛道:“平哥哥,我听阿晏说他知道山阴一个名医,改日我前去找他,问问你的眼睛还能不能治……你看如何?”
  此言一出不论是萧启平还是萧启豫,都不约而同的愣怔了,前者是惊诧,后者却是震怒。
  萧启琛眼皮一掀,和萧启豫快要冒出火焰的目光对上,唇角突然一翘,露出个十分微妙的笑容:“不过这是多年顽疾,我不通医理也知不好痊愈,你可还愿意一试?”
  萧启平刚要说话,忽然从大观礼外跑来一个宦官。
  此人上气不接下气,顿时跪倒在了阶下,声音几乎破了:“陛下!陛下不好了——!雁门关丢了!骁骑卫的主帅开关迎敌,现在广武城已经没了!”
  歌伎与舞女们蓦然停止,四座皆惊中,萧演没握住酒杯,那白玉制成的杯子猛地坠地,清脆地碎了。
  他不可思议道:“什么?!他怎么敢——!”
  萧启琛突然站起,一股气冲到头顶弄得他脚下一软,险些又跌倒:“阿晏不会这样做,父皇!其中一定有地方出错了!”
  “不能再撤了!”苏晏抹掉脸上的残血,瞳仁中倒映出摇曳的火光,“雁门关是最后一道底线,哪怕引他们往东去,这里也绝不能丢——”
  “小侯爷,那胆小怕事的郡守早就跑了,或许朝中现在已经误以为我们丢了雁门关。”雁南度不屑道,“此番若不是那人下了个劳什子命令……并州的外军也不会丢盔弃甲这么快!平时畏畏缩缩躲在后头,逃命倒飞快……”
  “你少说几句吧!”苏晏头疼道。
  他们此刻躲在广武城中一处酒馆,半个月前靳逸的探子回报呼延图已经抵达雁门关外。可汗亲征非同小可,苏晏当机立断,抢先疏散了广武城中的居民,把整个雁门关的方圆五十里变成了除精兵外再无一人的空城。
  呼延图此次志在夺取雁门关,第一日攻城就给苏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他强行阻挡了半个月,在前几天灵光一闪,想了一个计策。苏晏让沈成君带人从城外迂回,城中留守五千人,其余外军由雁南度率领,埋伏在广武城外。
  原本的计划是佯装兵力不支,将整个雁门关打开放入敌军,再从外部包抄,左右广武城内没有无辜百姓,如此一来既能歼灭呼延图很大一部分兵力,搞不好还能生擒阿史那。这计策得到了沈成君的响应,结果在雁南度那环节出了问题。
  雁南度领的是并州外军,他们与幽州外军同属边防,却因为雁门关多年不曾有过如此激战,手脚都生了锈。上战场后跑得比谁都快,雁南度亲手宰了两个逃兵,好不容易阻止了局势,但也险些让这“佯装”成了真。
  并州郡守和都督早就跑了,一路喊着苏晏开关迎敌,直直地传入金陵城。
  苏晏强压着怒火,心中暗道倘若这两个人还敢回来,他一定亲自扒皮抽筋,把他们的人头挂在骁骑卫的苏字大旗上以儆效尤。
  于是一个漂亮的完胜计划因为这变数狼狈极了,苏晏好不容易和沈成君汇合,总算在巷战中占了突厥兵不熟悉地图的上风,艰难达成了原定目标。
  而此刻,他们来不及休息,齐齐地挤在小酒馆——校场大营成了个烂摊子,还等着靳逸去善后,偏偏此人受了伤,有气无力地瘫在一旁。
  “呼延图发现我们这边有人撤了,定然知道是有内乱,恐怕我们来不及休整他们便要二次进攻。”苏晏喝了口水,继续说道,“今夜大家都别睡了,靳叔,你休息片刻,伤势加重的话便撤退去守晋阳。沈哥,劳烦你清理校场,雁南,上次你说的那些什么火器,倘若能用的话,不如部署在城门。”
  雁南度损他道:“不是说瞧不起那些江湖人的玩意儿?”
  苏晏和沈成君同时面色不善,雁南度举手投降状,道:“我立刻就去。”
  他推门离开了,沈成君刚要松口气,忽然想起方才苏晏说了什么,那口气顿时哽在喉咙,他提高音量:“阿晏,你刚说什么?把蛮子往东引?”
  “是啊,”苏晏点头道,“东边有宁武,再往东就是幽州——我本意是往西引,这样远离蛮子王庭,他们长途奔袭作战疲累,自然不比我们就近调用外军来得轻松。但如今见了并州这帮败类,灵州的恐怕好不到哪儿去。与其把希望寄托在旁人身上,不如回大本营。”
  骁骑卫常年镇守云门关,对那边的地形熟悉到闭着眼都能打。
  沈成君狠狠地揉了揉鼻梁,良久挑不出这计划的毛病,只好妥协道:“可雁门仍然需要有人镇守,大军离开,呼延图兵分两路怎么办?他们不是没分过。”
  “我守雁门。”苏晏道,“给我三千人就够了,你领军去云门关。”
  沈成君声音都变了调:“三千……?!”
  苏晏料事如神,那天夜里,骁骑卫的诸位强打精神埋伏在了广武城中各类掩体之后。不出三更,关外火光连天,投石车载着巨大石块纷纷扔上城墙。
  呼延图被两日前的包抄彻底激怒了,毫无章法地对着雁门关一通狂轰滥炸,一看城门奄奄一息地倒下,即刻率领铁骑攻了进来——
  然后被埋在地下的机关火器一通陷害,雁门关口霎时炸了个火树银花不夜天!
  苏晏在酒馆顶层,眯着眼睛眺望不远处的火光,思忖后径直从楼顶翻了下去,稳稳地落在惊帆马背上,一拉缰绳,吹了个口哨。
  四下的骑兵纷纷自黑暗的巷中探出个头,沈成君在远处燃起一支信号箭,转瞬即逝。他领军赶往云门关,再不能给更多的支援了。
  苏晏突然笑得意气风发,他手中长剑雪白的利刃上却还留着干涸了的铁锈红。
  他从箭囊里抽出一支羽箭:“大战在即,我丑话说在前头,还有人想临阵脱逃的就赶紧跟沈成君走,待会儿随我去斩杀这群不自量力的蛮子时还有想跑的,有如此箭!”
  然后竟单手将那支羽箭从中一分为二地折断了!
  “大将军不在,我就是你们的大帅,”敌军当前,苏晏却难得地头脑清醒,“我知道大家在想什么,战场上清楚自己为谁而战很重要,你们不是为了我战斗……这面旗帜上凝聚的不仅是苏家几代人的心血,也有大梁全境最骁勇战士们的信念。我十四岁入军,哪儿都待过,知道现在害怕、恐惧、软弱……这些都很正常——所以我要你们把后背交给战友,相信彼此,主心骨从来就不是主将,而是你们自己!”
  他话音刚落,惊帆训练有素地突然冲了出去,几位离苏晏最近的骑兵一怔,其中一人突然喊道:“为国杀敌,我等誓死效忠大梁!”
  喊杀声震彻天际,雁南度叹了口气,拍马赶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