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宣太后的意思白晖明白了。
这一块有可能是假的。真的还在楚宫之中,或是已经被人盗走流落民间,和璞的消息是故意放出来的,有可能是冲着自己来的。
宣太后在白晖的脑袋上轻轻一按:“君臣争宝,这结果很可怕。可惜他们并不知道,你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白晖一拍几案就要站起来了。
这事让白晖火大了。
“坐下!”宣太后喝止了白晖,然后劝慰道;“不高兴也要忍着,这次不到你报复的时候,而且你找不到报复的对象。”
白晖微叹了一口气坐下,他有种被人戏弄的感觉。
白晖说道:“太后,我原先准备砸了和璞。”
“砸了也好。”
“不是,我砸的是打算取核心好玉给王上雕一块新的王印,上书四个字。然后边角料给秦国重臣制作几枚特殊的小官印,以示荣耀。”
宣太后来了兴趣:“那四个字?”
“受命于天!”
“去砸了,然后召集秦宫最优秀的玉匠就按这个制作出来,至于真的在那里不重要,你说这是块是真就是真。叶阳拿来给本宫看过,这一块也是天下少见的美玉,而且是很软的美玉。”
宣太后竟然丝毫没有犹豫的就同意砸了玉璞,这让白晖多少有些意外。
“一块石头罢了,别太当回事。不过……”宣太后思考片刻之后,对白晖说道:“受命于天这四个字可不敢乱用,眼下大秦扛不住这四个字。不如换四个字,就借用庄周之语,受命于地!”
庄周有书篇之中,原文是:
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
白晖问宣太后:“太后,难道你认为这块是假的?”
“虽然本宫没亲眼见过,叶阳也没见过,但感觉这一块是假的。”
“太后的意思是,找到真的,再雕刻受命于天?”
“天下归一之时,相信那块玉璞一定会出现。你说呢?”宣太后一句反问,代表着她的信心,她内心也认为那块玉璞带有灵性的。
白晖默默的点了点头。
白晖记得,传国玉玺数次流失,明朝就因为没有玉玺而遗憾。
在后世的现代,还有某叫兽说过,玉玺流落海外,价值估算五十亿。这真是他喵的放屁,这玉玺无价。
白晖问宣太后:“太后,关于黄帝佩剑,可有传说?”
“有,传说毁于鹿台。”
“可惜。”
“是,很可惜。你怎么突然在意这一把剑,此剑就算留存至今,也是一把残破的废剑,莫说千年前,就是周王最初赐给秦的剑,到现在也残损的不成样子。古时的铸剑工艺很差。”
宣太后说的是实情。
真正青铜剑达到完善的时候,是在二百多年前,此时才算是青铜剑的巅峰。
所以之前的青铜剑根本保存不到今天。
白晖内心感觉有些惋惜。
第四五零章 秦国转守势
华夏天大神器,眼下洛邑太庙之中的九鼎,以及还没有出现的传国玉玺,还有轩辕剑。
白晖摇了摇头,让自己不再想这些无用的事情。
“太后,咱们准备出海吧。”
“准备好了?”
“我这边好了,然后只差我兄长回归,没有兄长回归宜阳坐镇,我不敢远行。”
“恩!”
宣太后微微的点了点头。
眼下秦国的蒙骜、王龁,已经勉强算是独挡一面的将军,就是向寿、甘陆都有着不差的统兵能力。
但他们却没有威慑力。
用最简单的话说,白起就是核弹级的,摆在那里就有压迫感。白晖虽然差点,也是高爆云爆弹这种级别,有着足够的威慑力。
蒙骜不行,他领军出战,赵国的将军们还敢和他比比本事,在战场上拼杀一翻。
所以,白起必须回归。
白晖、白起两兄弟,绝对不能同时离开秦国,这也是秦国朝堂之上对白晖出行的底限。
次日,玉璞被砸了,砸的很有技巧,是秦宫玉匠下的手。
看着破碎的很惨,却是完美的保留了核心玉玺的寻块玉。
田不礼内心感激无比。
腊月初,秦王宴请了蒙骜、向寿、甘陆、翟奇、等数位秦国以及义渠、乌氏、林胡将军,白晖作为陪客与秦王共座上席。
“肥邑,是攻还是守?寡人想听一听众位将军的想法。西域是守成,还是再进取。各位将军也说一说想法。”
乌氏佃第一个开口:“王上,臣以为西域当守。”
秦王哈哈一笑:“我大秦的女将军第一个发言,这是不弱于男儿。乌将军请满饮,寡人敬你。”
“谢我王。”
乌氏佃将杯中酒喝下之后,向秦王施礼,向所有人抱拳:“各位将军,西域的稳定为我大秦带着源源不断的财富,依眼下看来,新依附的部落有些杂乱,他们不懂规矩,而且不听号令。”
秦王问:“不听号令,可是不愿臣服之人?”
“王上,并非是不愿臣服,只是蛮夷不通教化,因为不懂规矩,不识礼教所以才不听号令。臣以为,当务之急不是往西远征,而是先教化。”
秦王看了看白晖,白晖低声说道:“地图!”
秦王轻呼一声:“地图。”
很快,乌氏佃就将范围给标了出来,义渠的两位将军上前补充了一些。林胡也有将军上前增加了河套北部,西北的一些不安定地区。
从地图上看,正是西域最重要的区域。史称河西走廊的地带,以及大河河套的重要防线。
秦王在看地图的时候,问白晖:“你的意见呢?”
“守!”
白晖只说了一个字,秦王明白这不是防守,而是守成。
秦王说道:“这样吧,调向寿将军领秦军一万前往助阵。乌氏与义渠就教化之事上报议事会,而后由朝议讨论如何教化。再来安排主官以及西域国策之事。”
“王上英明。”
秦国扩张太快,不仅是秦国本土,就是义渠、乌氏眼下都不想打了,他们需要休养,也需要消化现在控制的土地,以及新的牧场,还有人口。
乌氏佃又上前说道:“报我王,乌氏可调派五千精锐骑兵。”
秦王摆了摆手:“暂时不用,秦国眼下没有对外作战,乌氏精锐可以留五千机动力量,一但北方匈奴南下,可支援北方防线。”
眼下,北方是由林胡人与义渠人以防守。
他们和匈奴小部队打过几仗,因为秦军配给的军械远优于匈奴,所以一直打的很顺利。
此时,秦国并没有远征北方草原的实力,所以只能暂时被动防御。
秦王起身,亲自为蒙骜倒了一杯酒:“蒙将军,魏、韩可否在三年内,训练出一支勉强可战之军。”
“臣当不辱命。”
蒙骜接令。
秦王宴请这些将军,就是在白晖远行之前,对一些边境的国策作一个大的方向,细节可以放在朝会上讨论。
原本秦王想把蒙骜调到肥邑去。
白晖却认为,如果不给王龁一个机会证明自己的才能,这对王龁不公平。更何况,论资历王龁要比蒙骜要老。
就算秦军不论资排辈,也要考虑一下老秦军的想法。
所以。肥邑就交给王龁了。
秦王还有些不放心,加派了文官甘庶过去为副官。
转眼,新年就要到了。
大秦战神白起,终于回到了伊川。
秦王亲自出迎,不是在伊川迎的,也不是在洛邑迎的,而是在韩国的韩王城迎上了白起。
“将军归来,将军辛苦了。”
“为大秦作战,是臣之本份。”
秦王与白起的对话,不是客气话。换两个人讲,或许是客套,但在秦王与白起面前,这话却是实实在在的真心话。
这君迎臣的仪式过后,白晖一脸笑意的上前。
白起的脸上也难得出现笑意,白晖上前将白起用力的拥抱了一下,白起的脸上也是出现了笑意,用力的在白晖的背后拍了两下。
两人分开之后,白起在白晖肩膀上捶了一下:“睢阳之战,作的不错。”
睢阳之战,严格意义上说白晖没胜。
但这是非战之过。
白晖的战术运用在白起眼中是及格的,不及格的是白晖有些高看了魏军的战斗力。
这个没办法。
白起想若是自己,遇到看似还行,真正打起来却不当事的魏军,自己也没办法。
回伊川的路上,秦王、白起、白晖同车。
坐的不是敞开的车,而是严实的马车。不仅为了保暖,更重要的他们之间的交谈不想让人听到。
马车上,白起先说道:“王上,晖。辽东之地不宜战。我观察过那里的地势,以及箕氏侯国,还有东胡的战力。他们不值得我秦军主力出战,当时非战不可是因为,战既生存。”
白起这句战既生存说的精彩。
“当时,民心低落,士气低落。一战,箕氏侯国没伤及根本,却让肥邑军民恢复了士气,而且有了大量的过冬物资,以及数万奴隶。最重要的是,占据了晖所提及的煤矿,还发现了一处铁矿。以及意外发现了两处小金矿以及水晶矿。”
第四五一章 白起回来了
白起把辽东一带经营的情况详细的讲了一遍。
虽然白起所部肯定有文书详细的汇报,但听白起亲自讲,这其中感觉是不同的。
白晖说道:“海角之地,遍地金矿。”
“金矿非正道,民生基础才是本。”白起反驳的白晖的理论。在白起眼中,最基础的钱、粮、铁、煤、盐、布。这才是正道,靠挖一点金子发财,这不是正道。
“兄长说的对,民生才是本。”白晖认可白起的说法。
白晖又说道:“兄长,韩魏已经附秦。布防之事,兄长最强。”
“好。”
白起对最强这个说法没有反对。眼下,对于韩魏两国的战略防御体系的调整,白起自信除了自己,没有人能担起这重任。
司马错行,但年龄还是大了,不适合这样奔波。
其余的人,还真的没有资格和自己兄弟二人相比,所以白起对这个最强,并没有反对。
秦王对于这个最强,也没什么反对。
大秦战神不是白叫的。
历史上,第一个封号战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回到伊川的路上实际的路程只要两天,不过白晖却让车队在洛邑停了一天。原因自然是出在白起身上。
白晖把白起带回来的所有东西的清单详细的看了一遍,然后就其中一些物件更是新自过目,然后挑出了一些东西。
“兄长,这是你特意给嫂嫂准备的礼物。”
白起反问:“家中缺少这些吗?这是给你看的,有什么值得辽东多多准备。”
“兄长,家里什么也不缺。可你回来,从辽东之地到伊川,两千里有了吧。你找一只漂亮的鸟然后带根羽毛回来,嫂嫂也是会开心的,礼物是心意,不是非要有什么东西。”
白起指了指白晖挑出来的那些;“那你还用挑,随便拿几样不就好了。”
“兄长,我是说,心意重要。但心意之下,有让人心中开心的礼物,不是更好些。嫂嫂不会在意你带什么,更在意你。”
白起好半天才回过神来,郑重的点了点头:“恩,下次为兄会记住的。”
“还有,回家之后,别想着军营的事。家中不佩剑,冬天正好去赏个雪景什么的。”
“雪有什么好看的,寒冷让穷苦的人难受,当年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