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之军师崛起-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王终于脱身了,白晖也借机溜了。
    唯有魏冉慢了半点,被人拉住,这下在讨论结束前,他想离开是万万没可能的。
    秦王走到后宫门前,发现魏冉不在。转身问白晖:“舅舅似乎没出来。”
    “这个,死道友不死贫道,若不是穰侯留在大殿,王兄与我估计不可能逃出来,所以请穰侯为我大秦兴盛多出一分力气。穰侯是国之栋梁,我……是朽木。”白晖一句朽木,让秦王笑喷了。
    “王兄,不如去眼坊?”
    “也好。”
    白晖所说的眼坊,此时的全称为蜻蜓眼工坊。这个蜻蜓眼是很久以前从西截域极西之地传来的一种玻璃珠。
    后来,中原的工匠自己研究,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种技术。后世称为琉璃。
    乌氏帮白晖得到了许多来自西域的工匠,会罗马水泥的小匠有,玻璃匠也有。
    结合西方的技术与东方工匠的技术,新的产物正在研究之中。
    不过,依旧还叫眼坊。
    这种工坊的投资力度是远低于钢坊、水泥坊的,差距就是奢侈品与战略物资的级别。
    作为奢侈品,不值得投入太多。
    相比起水泥坊近千工匠在日夜不断的研究新工艺,新配方而言,这里仅仅七十多天,这还是把小工,杂工都算上的人数。
    白晖对这里很有兴趣,但也仅仅就是兴趣。
    相比对瓷器,白晖还懂一点点,对于玻璃白晖的知识就是零点零一。唯一知道的就是石英砂是制造玻璃的原料之一,也仅仅是之一。
    眼坊内,秦王翻看着五颜六色的一块块琉璃原块,却是在不断的称赞着工匠们。
    “可惜,没有纯净无色的。”秦王不无遗憾的说道。
    白晖站在一旁很平淡的来了一句:“没事,咱有钱。可以试一千种,一万种配方,总有一种会出现纯净无色的。”
    纯净无色,很难。
    当然,白晖也没指望这里能造出来,相比起玻璃杯,白晖更喜欢珍贵的瓷器。这玻璃若当真能够造出来,那就先制作几只望远镜。


第四四八章  赵国想要面子
    就算开始研究玻璃又如何?
    可惜,白晖也不懂光学原理。
    朝堂之上吵了几天,秦赵就农具的交易又争了数日,赵国用粮食、铁锭来换新农具,这一点倒是定了下来,具体的价格估计还要争上几天。
    秦王与白晖则离开了咸阳。
    秦王要去洛邑与楚王、赵王,以及名义上还算王的韩、魏两王联名签署天下两年不攻伐的盟约。
    白晖要出海,距离开春已经没有几天了。
    大量的准备工作且不提,重要的是这次宣太后要出海,那么白晖还要亲自去看一看自己船队当中的四艘大船,这船是否可靠,以及万一遇到危险,如何救援的演练等等。
    听起来事不多,真正做起来却是相当的辛苦。
    白晖到洛邑之时,蔺相如之死这才传到洛邑。
    赵王在洛邑赵宫之中来往的走动着,他怎么就没想到竟然会是这样的结果。
    田不礼坐在一旁,将赵国副使,以及使节团内其他的上报的内容仔细的查看之后,又翻看了秦国给的官方文书。
    “王上,依臣看来,事情也就是这样了。”
    “相国的意思是,秦国没说假话、使节团其他人说的也是真实?”让赵王无法接受的不是蔺相如之死,而是使节之死。
    使节代表的是赵国的脸面。
    田不礼说道:“这事臣也想不明白,但这个蔺相如却是数次对秦王不敬,这事透着古怪。但秦国的说法也没错,赵使要求秦王必须沐浴斋戒,自己却要美食,这是最初让秦王不高兴的起因。”
    “为什么要斋戒?”
    赵王就想不明白了,原本简单的玉璞换农具,直接谈价钱就好了。
    “怕是想抬价吧。”田不礼给了一个不算是解释的猜测。
    赵王大笑:“无知,愚蠢。”
    田不礼也跟着说道:“和秦国白晖可以明面上争执,那怕吵起来也无妨,商之事讨价还价本就是正常。但若是动些不必要的心思,怕是……”
    “可是,我赵国使节死在咸阳,此事很是丢脸。”赵王有自己的担心。
    田不礼问道:“那么王上,赵国是要面子,还是要好处?”
    “不能都要吗?”
    赵王这不是贪心,而是正常人的正常心思,面子、里子都不想丢。
    田不礼只好说道:“听闻白晖已经入城,臣去见一见他。”
    “相国辛苦了。”
    洛邑,白府。
    白晖正坐在书桌前准备翻阅范雎上报的出行准备材料,就听到有侍从汇报,赵国相国田不礼到。
    田不礼不是空手来的,依旧有一份礼物送上。
    礼物是否贵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态度。
    白晖将田不礼请到书房,命人上茶后,吩咐侍者退离。田不礼也示意自己的随从离开。
    田不礼的随从以及护卫退离,田不礼是奉了王命前来,有要紧的事情商讨。这样能让白晖与田不礼单独见面的机会,当真是极少,极少的。
    等所有人退下之后,田不礼起身先施了一礼。
    不需要说什么,白晖也明白田不礼这一礼是感谢自己帮助他让赵国买到了农具。
    “天下民生为本,想当年苏秦先生之语,便是大道。”
    白晖没头没尾的说了两句,田不礼同样听的懂。
    在田不礼听来,眼下秦国还有七年不攻,若是赵国过于贫饥,其实对秦国来说也未必是件好事。
    同时,白晖也在告诉田不礼,任何的阴谋诡计,也比不起强国强军之力。
    秦与赵,最终的胜负,还是在两国的国力,与秦赵两军的战力上。
    田不礼没接话,而是问道:“敢问大河君,蔺相如一事,可否助我赵国。”
    “这没什么难的。”
    “请大河君赐教。”
    白晖说道:“蔺相如在赴秦之时,路上曾被一疯狗咬到,正好在我秦国大殿之上发疯,如同疯狗一样。赵国副使担心伤心我王,亲自挡在发疯的蔺相如面前,但蔺相如疯狂无比。无奈之下,赵国副使失手打死了他。”
    田不礼问:“这理由,天下人可信服?”
    “不需要天下人信服,只是一个借口,给秦、赵留份颜面,至于天下人信与不信,那怕刚才所说的是真相,有些人也会编排一些不合适的话语。所以最重要的是结果。”
    “受教了。”
    田不礼再施一礼。
    不过他心中却不怎么认同白晖这番理论。
    不是白晖说的不对,而是看什么人在用。白晖可以这样作,他田不礼却不能这样。
    再想想,田不礼突然有些小失落。
    秦国最顶尖的这些人,每一个都是世人无法效仿的。
    先说这宣太后,宣太后的作法就是,我做了,谁爱说什么随便。再说秦王,秦王是我什么也没做,想说什么随意。魏冉是我做没做,谁也不能随意说我什么。
    而白氏兄弟更极端。
    白起是,任何人对大秦说三道四,那我就打到你们闭嘴。大秦想让你们说什么,不说的话,就打到你们开口。
    白晖则是,无论我作什么,请为我鼓掌,请歌颂我的美德。你们可以在背后骂我,但明面上请颂扬我。如果不同意,我兄长是白起,我有部下四卫,我背后还有秦王,还有宣太后。
    所以,我白晖作的事情,一定是为天下好,为列国好。
    此时,田不礼很纠结,因为白晖给的解决方案是白晖才能办到的,赵国办不到。赵国还没有能力让天下人闭嘴。
    田不礼无奈的再次请求:“此事,可否请大河君保全我赵国颜面。”
    “那这样,就说蔺相如失手打碎了玉璞,自请以死谢罪。我秦国自然不忍伤害赵使,但赵国为秦赵之友好,蔺相如为保全名节,请赵国副使动手,自请重责以谢王恩。”
    白晖的话让田不礼整个人都呆住了。
    这也行?
    田不礼刚准备开口,白晖就说道:“关于那块玉璞,你安心。我派人砸了,也不用砸成碎片,将边角敲掉几块只要残损便可。”
    田不礼大惊:“大河君,这……”
    田不礼不知道应该说点什么了,这么样一块玉璞白晖竟然舍得砸碎了。


第四四九章  砸了和氏璧
    看着田不礼震惊的神情,白晖淡然一笑:
    “安心,我会去说服我王,如果这样可行,你就去回报赵王,然后我会命人将损坏的玉璞给送到洛邑来。这样的话,天下人一看,任何流言自然不攻自破,此事我也不要求赵王任何回报。”
    看来是真的要砸,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可田不礼内心只有感动。
    “谢大河君。”田不礼一躬到底,在他想来这是白晖在帮他。
    事实上,白晖只是在帮自己。
    因为白晖原本就相毁了那块玉璞,历史上传说,传国玉玺就是和氏璧雕刻而成,所以白晖就想着,这除了传国玉玺,还有没有什么边角料,也给自己留两块。
    此玉无论是不是天下第一玉,就凭这名头。
    白晖想要一块。
    那怕是很小很小的一块,也行。
    当然,怎么说服秦王,白晖打算从宣太后那边先开始。
    下午的时候,白晖带着范雎为他整理的出行计划来到了宣太后处。
    “太后。”白晖施礼后,正准备直起身来,宣太后突然伸手揪住了白晖的耳朵:“你说,你是不是皮松了。”
    “臣,有错!”白晖虽然没搞清楚宣太后为什么不高兴,先认错就是正确的选择。
    “好,咱们尊贵的秦国大河君,你错在那里呢?”
    听着语气,白晖感觉到自己一定会有麻烦,立即陪上笑容:“太后说臣那里错了,臣就一定是错的。”
    “胡扯。”宣太后松开了白晖的耳朵:“你根本就不知道,不过也许你没错。
    白晖依旧没想明白是什么事。
    只听宣太后说道:“这农田一年不耕种就会变在荒地,再种粮食产量不足之前的一半。若是放上两年三年,和新开荒没什么区别,这也是赵国真正急的原因。赵国的心思在中山郡,那里荒了对秦国来说未必是好事。”
    白晖没想到宣太后竟然是说这个,坐在一旁安静的听着。
    宣太后继续说道:“燕国不可信,若是没有赵国给燕国压力,怕是燕国很快就不会再听你的话,赵国时刻让燕国感觉害怕,燕国才会听命于你。这也是没错的,不过赵国……终是我秦国的大敌。”
    白晖听懂了。
    宣太后这想的比起深远的多,姜还是老的辣。
    宣太后转头看着白晖:“白晖,那块和氏璧留下未必是件好事。”
    “太后知道那块?”
    “你忘记了,本宫可是楚人,和氏璧有些不详。而且这一块未必是真的。”
    白晖大吃一惊:“太后怀疑此玉璞是假的?”
    “不好说。”
    “为什么?”
    宣太后仔细回忆后说道:“那一年,我年龄还小,刚刚入秦宫不久。那个时候我听说过这块玉璞,在楚宫叫和璞。后来张仪入秦,听先王提及过,张仪差一点被人打死,事实上就是因为这块和璞。”
    “难道是,传闻之中张仪盗宝,张仪当时在昭阳公门下?”
    “对,张仪自己并没有见过和璞,然后再无和璞的消息。怎么突然和璞就成为楚国送给赵国的礼物了?而且怎么就让你给盯上,这一切很让本宫不理解。”
    宣太后的意思白晖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