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之军师崛起-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偏偏魏王听到之后,整个人都软了,瘫倒在地上双目无神的看着秦王。
    魏王的亲卫都退到了屋外,秦王也没让护卫跟进来,两位王说话,不需要闲杂人靠近。


第三二六章  秦王怒了
    看魏王那瘫倒的样子后,秦王上前一步提着魏王的衣领子将魏王揪到近前:“魏遬,你竟然敢派兵杀我弟白晖,你当真是活腻了。”
    魏王依然是一副死鱼样。
    现在他已经不知道应该如何收场了。
    依田文的计谋,白晖一定会死,白晖死掉之后秦国肯定会有一些小乱,然后韩国也不敢跟着秦国混,白起带兵已经到了彭城,赶回来也需要时间。
    这个时候,只需要魏、赵合力拿下洛邑,就立于不败之地。
    “你不说话,好!”秦王一脸的怒火,推开门大喊一声:“来人,传寡人王令,招武安君白起回来。”
    “慢,慢!”一个大孩子卟通一下跪伏在秦王面前,紧紧的抱着秦王的双腿:“恳求秦王尊上听我父王解释,我魏国是受了蒙蔽。”
    “噢!”秦王坐在台阶上。
    那个大孩子跪伏于地,紧紧的抱着秦王的腿:“秦王尊上,我魏国不敢于秦军为敌,不敢,不敢。”
    秦王问道:“你叫什么?”
    “魏无忌!”
    “好,你说魏国被蒙蔽,寡人给你说话的机会。起来说话,寡人还不至于欺负一个孩子。”秦王本来就不想和魏国真正开战,秦国眼下全部的国力用在开发西南、西北、西域、河套等地。
    十年不攻,对于秦国也是一个保护。
    所以秦王是不会打破这层保护罩的。
    “秦王尊上,若真的打算偷袭大河君,我魏国也不会选这个时间,武安君刚刚从魏国借道东去……”魏无忌卡住了。
    秦王摸了摸魏无忌的头:“你还小,你的心情寡人理解了,给你父王一天时间,让他亲自来和寡人解释,否则别怪我秦国出兵。”
    秦王要的解释,不是口头上的语言,而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魏无忌为什么卡住,因为白起带的兵马并不多,若是魏国、楚国全力围攻的话,白起也是有巨大危险的。
    所以,杀白晖的时机,当时确实是一个好时机。
    只是,这所有的罪,都让魏国背了,这一点才是魏王感觉到恐惧的地方。
    秦王刚从魏王处出来,就有侍从上前:“报王上,洛邑密探推算赵王应该不在洛邑了。”
    “什么?”
    侍从汇报道:“赵王喜好洛邑一家酒楼的酒精蒸鱼,几乎每天都派人买一条回去,可昨天没有,今天也没有。但是却依然见赵王今晨去了洛邑商学馆,所以怀疑赵王已经离去。”
    “有道理,依三等功勋赏赐,想办法查明赵王是否真的离开。能有心注意这些细节,作的好,寡人很满意。”
    秦王也相信赵王离开洛邑了。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赵王不能不走。
    侍从又汇报:“根据密探汇报,赵王曾经也想去接文熹,但被劝阻。”
    “恩?”秦王感觉到一丝不对味。
    秦王立即吩咐往宰执府去,在宰执府中,魏冉已经到了,因为宣太后秘密来到了洛邑。
    一间偏僻的屋中,宣太后上座,然后是秦王、宰执。下首是魏冉、陶司空,范雎坐在最下首。
    宣太后开口说道:“本宫以为,这计谋最初是想借白晖之手杀赵王,然后由赵胜继承王位,但为何换成了燕王。到现在为止,洛邑燕臣竟然没有一个开口了,也没有叫冤,也没有半点问询,古怪。”
    魏冉说道:“姐姐,燕王死了,是被人从背后一剑刺死的。白晖没有开口,我秦国自然没必要就此事开口。赵国、魏国、韩国都没有开口提及,怕是燕国还不知道真相,眼下燕国死了王,但最紧要的事情却是秦、魏有可能交战,这才是当下最大的事情。”
    宣太后微微的点了点头:“白晖感觉心中不安,认为还有什么阴谋他没有看到。”
    “眼前一面迷雾,田文逃了。为什么燕王被人从背后刺死?”
    魏冉也感觉这事不简单。
    宰执突然说道:“听闻白晖给田单的竹筒被偷过。”
    秦王点了点头:“恩,这消息应该准确,是崔壹葉潜伏在田单身边的人打听到的,可信。”
    “王上,老臣以为若是此时有人施反间计,乐毅会如何?”
    “不好!”宣太后惊呼一声。
    魏冉也脸色大变:“若是乐毅被逼无奈,在齐自立,便是打破了眼下的平衡,燕必会再调兵出战。魏、楚都会插手。但若是乐毅投靠那一国,再带兵、带土投靠,这更加的可怕,任何一国接受了乐毅,这都是……”
    魏冉说不下去了,他深深的感觉到了这个阴谋的可怕。
    “赵国!”秦王很平静的说道:“一定是赵国。”
    范雎这时请示发言,得到秦王允许之后范雎说道:“臣下有一点浅见,若此计的原想法是让赵王死,那么会不会是想同时杀两王。臣以为,公子胜的才能远胜赵王数倍,变成眼下的情况,会不会是公子胜不忍弑兄?”
    “讲的好。”魏冉开口称赞之后顺着这个话往下说:“那么接下来,便是图谋乐毅,乐毅以及他占据的齐地,还有手上的兵马,才是当下最大的一块肥肉。”
    “正解!”宰执也支持这个说法。
    宣太后叹了一口气:“那怕燕王并非白晖所杀,秦国想争取乐毅也是不可能。”
    “姐姐说的是,眼下唯有赵。”魏冉说完后看向范雎:“大河君部下的暗探,有可能破坏此事吗?”
    范雎一头冷汗:“臣无能,此事想必已经谋化很久,眼下都不知道从何下手去对抗,等调动人手先去打探消息,怕是田文的计划已经完成。”
    秦王摆了摆手:“你不用不安,此事已经是人力难为,估计用不了几天,新的变数就会发生。眼下应该考虑,乐毅归赵对我秦国有多大的麻烦,赵国会得到多少好处,我秦国应该如何应对。”
    魏冉问:“叫白晖回来?”
    宣太后回答:“不,你亲自去野王,白晖不能离开野王,至少在半个月内不行。有白晖在,魏、赵都不敢动野王,野王万一有失,全盘皆输。”


第三二七章  老令尹的点悟
    宣太后让魏冉亲自去野王与白晖密谈,魏冉立即点头:“好,我等会就出发。”
    宣太后摇了摇头:
    “不,夜里走,秘密的过去。我秦国应该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什么事也不知道。当务之急是与魏谈判,十年不攻的盟约绝对不能被打破,这是我秦国的保护。秦国不能四面作战。”
    宣太后从来没有象此时这么冷静。
    作为一个女人,她已经太优秀了,越到大事的时候,她越是冷静,思维也越是活跃。
    所以,宣太后秘密的到洛邑了,她就是怕秦王控制不住眼下的局势,已经慢了田文一招,想扳回这一招需要非常冷静的面对,去思考对策。
    深夜,许多华丽的庄园内依旧灯火通明。
    这一夜,注定许多人都睡不着。
    燕王原先的居所之中,有一人离开,只带着两个随从深夜离开的洛邑,往野王方向而去。洛邑不设防,并不限制任何人深夜进出,只是进城的人要检查身份,以及所携带的物品。
    出城的人则没有这个必要。
    一架马车,一个老仆,一个车夫,以及车上人,安静的离开洛邑,往野王而去。
    邹衍,燕王的老师。
    他要去当面问白晖,燕王是如何死的。
    洛邑城内,一行五人都戴着大斗蓬来到那被展示的文熹人头处。
    人头上有凉棚,然后还有四方的纱帐。
    其中一人撩开纱帐看了一眼,轻声说道:“依然是美人,估计千年之后她也会在史书上留下一笔,自古有多少英雄被葬送在美人裙下,而这一次绝对不止一个燕王。”
    另一人抬手一礼:“老令尹,此事我楚国当何去何从?”
    撩开纱帐的是楚国老令尹昭阳,这次他不仅仅是来参加白氏兄弟的封君大典,更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来替楚国出最后一把力。
    他老了,和他一起曾经灭越的悼滑已经病到无法下床,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
    而他,昭阳!也没有多少时日了。
    昭阳并没有回答,而是转身看着一年年轻人问道:“你说呢?”
    “我以为,眼下紧跟秦大河君可保楚国三十年无忧,但之后楚国需要作出选择。是战,还是降。或是吴越之战后,楚国尽其所能筹兵备战,那么九年之后或生、或死。”
    年轻人正是黄歇,他看到了楚国的未来。
    昭阳并没有点评黄歇预测的是否正确,而是抬头看着月色:“怕是我那位大侄女此时都没有想到,这乱局看似混乱,但破局却是异常容易,唯有他……”
    这时,一个声音从黑暗之中传来。
    晚一步来到这里的宣太后却是孤身一人,在昭阳说话之前她就到了,这里是洛邑,可以说守护洛邑的卫兵都是忠于白晖的人。
    白晖给了洛邑护卫尊严,他们以性命报之。
    宣太后从来都不担心自己在洛邑的安危,所以孤身一人来此,然后在暗处安静的听着昭阳的话。
    此时,宣太后走了出来。
    昭阳转身向楚王一礼:“王上,可否让老臣与秦太后单独聊聊。”
    楚王向宣太后施礼后,带着其弟熊子兰,还有他的儿子,以及新谋士黄歇退离。
    宣太后走到文熹的人头前,也撩开纱帐看了一眼,然后吩咐道:“本宫是秦太后,明日安排工匠制作铜身镀金,让她下葬,她有大功,功在千秋。”
    “诺!”旁边的护卫领命之后退离二十步外。
    昭阳笑了:“太后果真睿智。”
    “是老叔叔一句话点醒了我,这文熹有大功,她替本宫将宝刀开刃,只是这宝刀何是出鞘,本宫还在犹豫。”
    “保我楚国一代?”
    昭阳提出了要求,他清楚想阻止秦国攻楚是绝对不可能的。
    秦一统天下的决心已经写在脸上,但凡是有点眼光的人都能看到这一点,亲自到过咸阳数次的昭阳公更是看的清楚。
    秦十年不攻,却布局西南、西、西北,为什么?
    不就是在积累国力,准备大争天下。
    宣太后没有接话,因为这个承诺她不敢给,一统天下这个思想已经让整个秦国拧成一股绳,秦国的赢氏公族、秦国旧贵族、列国投靠的新贵、军方、商人、连同秦国的普通小民都在为这个目标而拼搏。
    留楚?
    宣太后不敢答应,在秦国这架战车面前,纵然是她都不敢挡下一统天下的步伐。
    昭阳公没再催问,只是说道:“关于时机,看似大定之时。”
    宣太后眼睛一亮,她懂了,原本她就有些想法但不成熟,被昭阳公这么一点,她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利刃出鞘的时机她把握住了。
    昭阳公又补充了一句:“秦十年不攻之约,秦国肯定不会自己打破,秦国眼下就如同一只猛虎,正在积蓄力量,绝对不会匆忙出战。所以,我楚国愿意以三百里土地,来换秦国的友谊,保我楚国一代安稳。”
    “以后呢?”
    “儿孙自有儿孙褔,我也快要死了,顾不了太远。”
    宣太后思考片刻后说道:“我也是楚人。”
    昭阳点了点头:“对,芈是楚国王姓,是自家人。但你也是秦国太后。”
    宣太后也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