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毒-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光是这点汇率计算还不太麻烦,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呢。宋人好像特别喜欢数学,为了能学而时习之,就把日常生活和国家财政弄得比世界汇率还复杂。
  在短陌的基础上宋人又弄出来一个省陌。省的意思就是官,也就是和官府经济行为有关的交易,用省陌计算。比如赋税、薪俸、军费开支等等。
  为了确保这些绕来绕去的币值兑换率在实际使用中不会搞乱,北宋专门在各级学校里弄了一门课程教授,其中主要的考试内容都是计算各种陌制之间的换算。
  《算法取用本末》中就有例题:七十七省陌钱七十四贯,问为足钱几何?答案为五十六贯九百八十文。
  别看题挺简单,可里面包含的不仅仅是加减法。洪涛在算院里混的时候,不光自己算错过好几次,就连那些宋代的大学数学系高材生们,照样也不能保证每次都算对。
  面对如此繁复的货币制度,洪涛能不恨吗?以后湟州和甘凉路都是自己收税,往来的商人各地都有,还有不少是来自西域或者更西国家的外国商人,税算多了自己不吃亏,万一算少了呢?
  而且这种换算方式也太麻烦了,各州各路的陌制还都不太一样,谁有功夫弄一群数学天才天天给他们算账玩啊。
  货币的使用方便程度会极大的影响交易速度,更会制约经济发展速度,所以洪涛必须要想办法改一改。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发行纸币,纸币这玩意应该是政府最喜欢的,因为它不像贵金属货币本身就具有价值,还受数量限制,所以就能没完没了的发行,想要多少有多少。
  另外纸币可以加杠杆,假如说以贵金属为本金发行纸币,原则上你有一千两黄金,那就只能发可以购买一千两黄金的纸币。
  但事实上你发五千两都没事儿,这就叫存款准备金率。政府通过计算,发现挤兑的风险只占百分之十五,那存款准备金率就定为15%,大概是这个意思,计算起来肯定没这么简单。
  一千两黄金你发了五千两纸币,这叫啥?这叫空手套白狼,多出来的四千两就是从老百姓手里抢来的。政府拿着它去购买老百姓生产出来的粮食和产品,但实际上政府没这么多钱。
  可是玩着玩着政府还是不太满足,觉得这样抢钱效率还是太低。因为得有黄金储备,这多麻烦啊。干脆,咱连黄金都不准备了,用啥担保呢?用政府的信用……
  假如政府有信用,人类早就飞出太阳系了。但没辙啊,权利在他们手中,老百姓只能祈祷赶上一个相对靠谱、抢钱还要点脸的政府,否则就会无比凄惨。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民国初期军阀混战。比如说第一个军阀占据湟州成立了政府,然后发行纸币。其实他兜里毛都没有,但他说他的政府有信用,谁不信就毙了谁,于是大家不得不信。
  半年之后这位被第二个军阀打跑了,大家手里的纸币就变成了废纸。因为第二个军阀说了,他的政府也有信用,谁不信也毙了谁。
  然后他再发行一轮货币,拿着这些纸把老百姓手里的货物买走,你给他干活发的也是这些纸币。三个月后这位也被打跑了,来了第三位……
  大概意思就是这样,信用货币就是我们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的制度。以前是银本位、金本位,想成立政府收税,多少得先去搞点金银之类的存着,多少不说,总得有。
  现在可好,真是空手套白狼,拿信用给货币背书,老百姓的身家全得靠政客的人品和自觉。真不如拿石头当本金靠谱呢,好歹石头能盖房子,信用这玩意说没有就啥也抓不到了。
  洪涛觉得吧,自己不能太无耻,拿信用和纸币来抢劫古人。所以还得在贵金属货币上动脑子,争取可以弄一种大致稳定,又不会因为产量受太大影响的货币出来。
  然后慢慢让它成为标准,只要有了标准剩下的事儿就好办了,不管以后发行金属货币还是纸币,按照标准走就完了。
  至于说金融杠杆,以北宋的生产力和几百年内的国际形势真用不到那玩意,也没必要玩了命的拉升GDP。平稳、健康的发展即可,将来再说将来的,反正自己也管不了几百年后的事儿。


第405章 病遁
  铜钱肯定不合适,因为随着时间和科技的发展,铜逐渐会由贵金属变成一种生产资料。假如以后要用铜铸造大炮,一门动辄数吨,这造价也没谁了,会扰乱币值的。
  金银产量更低,但它们会被大量应用的可能性比较小,可以当做货币使用。可是问题又来了,不管金还是银,中原都不是主产区,数量又不太够用。
  咋办呢,洪涛决定中和一下,金本位,用黄金作为标准货币,然后用铜铁合金作为辅币。辅币本身没有价值,因为铜和铁的熔点都差不多,别看它里面含了四成铜,但和铁、锡、铅混合之后,靠目前的技术很难再单独提炼出来。
  而且这种合金机械加工性很差,耐磨和耐腐蚀性不错,既做不了贵金属又不能制造农具兵器,基本就是废物。
  这玩意不是洪涛刚刚发明的,而是在金河帝国时铸造大炮的副产品。当初齐祖带着一群工匠几乎把所有能合金的金属元素都试验遍了,其中就有这种干啥都不灵的废物。
  不过用它来铸造货币倒是合适,首先就是成本大大降低了,其次还不怕有人大量囤积融化。你化吧,化完了更不值钱,废铁一堆,最后还不用防备大量流入敌国。
  如果他们愿意用黄金来换这种废铁,洪涛立马就再把渭桥镇工坊扩大几倍,全力给他们生产废铁合金,要多少给多少,打个八折都成。
  那洪涛有足够的黄金可以撑起湟州和甘凉路的经济总量吗?确切的回答是,没有!
  洪涛压根也没关注过黄金,湟州虽然有几个小金矿,他也缴获了几箱子金沙,但不都给铸成皇帝金身了嘛,总不能再给化了吧。这要是让皇帝知道了,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不太痛快。
  从甘州城里倒是抢了一些,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如果就靠这点黄金搞金本位,估计连湟州都满足不了,待到商队一来就真得闹钱荒了。
  可是洪涛有办法,他根本就没打算由政府发行货币,而是采用政府出标准,民间藏本金的方式。
  具体说就是政府制定一个标准,谁家里有黄金想当钱花,就拿着黄金到乌金行来,由政府的铸币厂给你铸造成标准的金币,然后就可以上市流通了。
  而政府手里的本金暂时先用黄金卷和民众借,付给利息,本金分一年、二年之后偿还。这部分黄金将作为储备,有多少就发行多少辅币。
  这种辅币有无限法偿性质,按照政府规定,一定数量的辅币就可以兑换一定数量的金币,兑换多少都可以,任何人不许拒付。
  要弄这么一套体系,铸币其实是最简单的,乌金行随时能弄出铜铁合金,铸造模具也手到擒来,真正的难点是制定体系的规则,还有如何让皇帝同意自己在特区里实行货币改革。
  规则的事儿王八带着学弟学妹们会慢慢制定,时间还不会太长。政策的事儿别人就帮不上忙了,必须得洪涛亲自出面说服皇帝,还不能通过书信,那玩意太慢。
  于是乎洪涛在回到湟州之后不久就又病了,据传是劳累过度,需要静养。湟州州衙里的住所人来人往的比较乱,为了能安安静静的养病,干脆就搬进了花膏工坊。要说湟州哪儿最安静,还就是这个院子了,不仅安静还安全,周围全是儿童团负责警戒。
  帅司大人病了,还是累病的,湟州百姓很过意不去。这位大人自打来打湟州好像就没怎么闲着,先杀人立威,然后就忙活整顿寨堡、修建工坊,再训练军队,一举拿下了马尾城。
  之后就更忙了,不光忙还玩命,带着几千新军就把凉州占了,又把土地分给大家,自己就没落得什么好处。
  好不容易回来了,又要忙着选代表参政,把治理地方的权利部分交给了民众,同时从通川堡通往兰州的山路也开始重新铺设扩宽,也不用征调民夫,大部分活儿全是俘虏在干。
  你说这样的好官,一不要权利、二不求钱、三不劳民、四能保家卫国,活活给累病了,咱能不表示表示嘛。
  可是送东西不收,看望又见不到人,咋办呢?大家一合计,干脆,去皇帝庙给帅司大人祈福吧。据说里面的金身是帅司大人的上司,求求他应该管点用。
  皇帝庙自打建成之后香火从来也没这么旺过,这次总算可以扬眉吐气了,俨然有了湟州第一庙的趋势。
  原本默默无闻的皇帝教也水涨船高,信众逐渐多了起来,没别的原因,只因为帅司大人亲口说过,他只信皇帝教。
  这么热闹的场面,按说洪涛只要不是病的起不来身就必须出现,借机再扇呼扇呼,壮大皇帝教、统一湟州宗教信仰也是他的目标之一。
  可是这次例外,花膏工坊依旧大门紧闭,除了每日莲夫人亲自送饭之外,任何人不得进入。难道洪涛真病得起不来床了?
  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湟州人知道帅司大人正在干嘛,非得把皇帝庙拆了不可。他的人根本就不在花膏工坊,现在已经过了通川堡,正跟着富姬的驼队向兰州方向进发呢。
  这一切都只是个烟雾弹,他根本就没病,而是要返回开封面圣。这个要求元日之前就由黄蜂亲自送往开封,再由他把中旨带了回来。
  得到皇帝首肯之后,洪涛就开始装病了,明着是在花膏工坊里养病,其实暗中化妆成驼队里的一员,跟着富姬偷偷离开了湟州城。
  为什么要偷偷走呢?无它,一是不想让朝廷方面过早知道自己的动向,生怕他们趁自己不在又动湟州和甘凉路的坏主意。
  二是为了自身安全,在湟州和甘凉路无所谓,这里的上上下下都希望帅司大人能活二百岁,千万别换人,大家就指望这些新政过好日子呢。
  可出了湟州之后四下看看几乎全是敌人,想伏击自己不用太费事儿。自己又不能大张旗鼓的带着新军一路冲回开封,那样更容易授人以口实,说自己想造反皇帝都不敢不信。
  索性还是暗渡陈仓吧,除了皇帝和皇城司之外,谁会想到自己突然大冬天的离开了老窝呢。
  “看来太文艺的皇帝大多不靠谱,还好陛下没这个毛病。这位梁王是北朝的掘墓人,他如能顺利继位当是大宋之幸事。”
  富姬的商队这半年多时间一直在辽国边境转悠,除了售卖花膏之外,另一个任务就是打探辽国虚实,顺便把边境地区的地图数据测绘出来。
  洪涛此时正坐在驸马车里翻看富姬搜集的资料,这段时间辽国最大的新闻就是继承人的变化。目前当政的是耶律洪基,这个名字洪涛有点熟悉,但不是通过史书看来的,而是后世里的武打小说。
  小说里的耶律洪基个性鲜明、勇武好战,一心想南侵吞掉大宋的辽国皇帝。但在萧峰的影响下,不得不发下誓言:于我一生之中,不许大辽国一兵一卒,侵犯大宋边界。
  现实里的耶律洪基确实没南侵,但不是为了誓言,而是根本没这个想法。他是位汉化非常严重的辽国皇帝,仿效汉人的习惯为自己取了字,叫耶律涅邻,且喜好诗赋,著有《清宁集》。
  这一点和北宋的徽宗皇帝有一拼,都在文学艺术方面有不低的造诣,但在治理国家上要多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